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百一十四章 草原的黄昏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旭日东升。

战事已进入到尾声,鞑靼人在经历了河岸的惨败之后,有的直接被杀穿溃不成军,有的则提前逃离战场,更多的是在负嵎顽抗,不过随着战事的推进,大明一方的武器和弹药并未见衰竭之气象,以至于鞑靼人试图想来个力挽狂澜,也是做不到的。

唐寅亲率他的四千多残军,从河西岸一路追击,光是这路人马所斩获的鞑靼人,就有一两万人之多。

而此时张周所部,正在围攻鞑靼可汗巴图蒙克的中军,他们已成为战场上最后负隅顽抗的力量,总兵马数量仍旧有七八千,近乎是张周所部的三倍以上。

双方在周旋之时,唐寅已放弃了往西继续追击残军,而是先行带着两千兵马渡河,试图协助张周完成最后的厮杀。

不过在唐寅带兵马过河之后,方才发现这头的战事已基本结束,以对方三分之一的兵马,将对方给困住,然后逐渐蚕食,最后只有少量的鞑靼人马突围成功。

张周麾下的兵马已放弃了缓慢推进的战车模式,而改成了用骑兵来机动性追击和截杀,以确保鞑靼主力不全面溃逃。

……

“蔡国公……”

当唐寅迈着沉重的步子,出现在张周面前时,曾经风华绝代的唐伯虎,此时就好像是个沧桑的老人一样。

没有马,就只靠两条腿走路,这也是为什么唐寅放弃追击的原因。

他麾下的人马已苦不堪言,有的甚至饿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有点力气,能帮忙完成这场战事,没临阵退缩就很不错了,现在指望他们去完成更多的战场任务,近乎是办不到的。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唐寅甚至有点睁不开眼,因为还有刺鼻的气味,眼睛都觉得火辣辣地疼。

张周从马上下来,旁边是一身银甲的王明珊。

在这一战中,王明珊保护在张周身边,虽没遇到太大的危险,但也让她赢得了战场上将士的足够尊重,在战场上有这样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师弟可还安好?我已让人扎营,并埋灶生火,你带的人过来之后,先让他们吃饱。”张周好像很体贴,都已经为唐寅麾下的兵马准备好了吃饭的家伙事和菜汤、米汤等物。

大概也是知道他们经历这样一场血腥之战后,肉暂时是吃不下去了。

唐寅望着不远处的硝烟,问道:“鞑靼人的主力……”

“他们已经溃败了。”张周道,“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正在带兵往北边的大漠溃逃,我已派了兵马去追击,争取把他给擒获或者杀死!”

唐寅听完之后,不由带着极大的羡慕,他问道:“此番您为何以此冒险?看您带的兵马,并不多。”

张周笑道:“贵精而不贵多,如果我带一万以上的兵马来,鞑靼人就未必会与我决战,如此做,也是给他们信心,让他们觉得有机可趁。”

“那您这边……”

“损失也不小。”张周道,“刚汇报上来的,至少损失了六百人,好在没一路被彻底打穿,若如此的话,最后胜负难料。鞑靼人的骁勇无畏,也是让我见识到了。”

唐寅心中暗叹,就用六百人的损失,这是取得了多大的战果?

“大人!”

就在此时,张锐也骑马而来,他跳下马直接给张周单膝下跪行礼。

张周道:“张少将军,你这么客气作甚?起来叙话。”

张锐显得很激动,他已经知晓自己的老父亲出海而去,他之前对张周是心生了些许不理解,但也远算不上怨恨。

毕竟他的命都是张周给救的。

眼下这一战之后,他对张周的负面看法彻底消失,转而只有无尽的敬佩。

张锐道:“弟兄们无法追击,请您派出兵马,往西而去,那边有鞑靼一两万的散兵游勇,加上西北方的,至少有三四万人。”

张周叹道:“这一战是取胜了,大局已定,但要彻底平定草原,或还需要几年时间。这就需要张将军等人通力合作。”

“是啊。”

徐经也跑过来,凑个脸熟,他道,“此战之后,鞑靼人锐气全消。不知杀了多少敌寇?”

旁边的孙上器过来道:“杀死至少有六万人,俘虏不多……只有四五千人。最后鞑靼人……算是投降。加上先前一战所取得两万的战果……接连两战,已让鞑靼人损失在九万上下。”

唐寅一听,人都快站不住了。

鞑靼人一共才多少人?

两场接连的战事,让鞑靼人损兵折将九万,剩下的鞑靼人估计也都是惊弓之鸟,一场战事损失了草原精锐一半以上的力量,也的确再难让他们翻身。

“公爷,已派兵进入到鞑靼人的营地内,他们的牲口和牛羊,还有妇孺、财货等,俘虏至少有数万人……”

这会又有新的战报传来。

战场上取胜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要把鞑靼人的家底给掠夺一空。

就算鞑靼骑兵能逃走,但他们却无法把他们的家当转移,而他们的家眷和财货、牲畜等,都会逐渐被大明这边所掠夺。

张周重新上马,对唐寅道:“师弟啊,我这里有不少的马匹补充给你们,接下来要抢时间了。让你的弟兄们吃完饭,有了力气,赶紧换了马,下面就要进行几天的追击。这边的战况,我也会找人去通知于陛下。”

徐经问道:“陛下在何处?”

张周道:“此番是陛下御驾亲征,我只是打头阵,若我猜得不错,陛下现在已快到威宁海,若是陛下还要继续北上,大概十天之后就能与我们会合。”

“陛下也来了!太好了。”徐经很兴奋。

又一次脱难了,且这次还跟着一起打了胜仗,这意味着自己有机会晋升朝班,甚至能青史留名了。

……

……

接下来两天,就是追击战。

张周麾下的兵马并不多,在追击战中,还要依靠于唐寅麾下的兵马,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唐寅麾下兵马的战斗意志明显不那么强。

这是一支疲惫之师。

马匹是够的,就算张周带来的马不够用,抢来的鞑靼的马就有两三万匹,都是上好的战马,就算有的无法驯服,但多数还是可以即插即用。

粮食本来也不够分的,但随着这一战结束,鞑靼人的口粮被掠夺,再不用担心粮草问题,剩下的辎重……也不需要,再就是要派出一些人马去追击,剩下的就是收编一些愿意投靠的鞑靼人,让他们当内奸,帮大明管理庞大的牲口和财货。

才不过一天,鞑靼察哈尔部的六个主要营地,就被攻下来五个,其中五个营地内被缴获的人口有四五万人之多,其中多数都是女人和孩子,有的甚至是他们从明朝境内掠夺来的汉人子民。

两天后。

张周所部兵马已经离开梭梭河二百里左右,经过这两天一夜的长途追击,鞑靼的主力除了少数逃窜之外,归顺过来的也逐渐增多,尤其是那些本身部族实力就不强的,有的是提前逃离战场的,然后他们发现无法在大明军队抵达之前带自己的族人逃走,最后就干脆整个部族投靠了大明。

此时,大明兵马数量之外,已有了一支近两万人的鞑靼生力军,这还不算被俘虏的察哈尔部士兵五六千人。

如此一来,鞑靼真正逃离战场的有生力量,可能也就剩下五六万骑兵,比开战前的二十万,折损近三分之二。

不过草原上并不止这些军事力量,还有一些没有加入战场的,诸如之前已屡次败北大明的朵颜三卫,再包括一些边缘部族,还有一些部族的力量本身驻扎在别处……鞑靼人能用的骑兵,已从巅峰时候的三十万,降到了不足十万。

战事属于完成阶段性胜利。

而也就在当晚驻扎之后,张周还在中军营帐中做休整,这边已有传令兵通报而来。

“公爷,大喜……鞑靼小王子……活捉了!”

孙上器带来消息时,声音都是颤抖的。

战事结束之前,巴图蒙克就带一部分的亲卫兵马逃离了战场,这也是后续察哈尔部未能死拼到底的原因,并不是说巴图蒙克愿意当逃兵,而是他打算留得有生力量,试图东山再起。

谁知他计划中各路兵马跟他一起退出战场的预想并没实现,大明靠几千兵马就完成了对他们剩余数万兵马的合围,也导致多数兵马撤不出来。

他本打算往西走,往那边的部族靠拢,甚至有想过把火筛给收编……

谁知还是被大明的军队给追上。

别人是否追上不要紧,大明兵马就磕着他这一路来追,有一千多骑兵,追了一天一夜,在把巴图蒙克身边的亲随基本都打没了之后,巴图蒙克自己的战马也累死,最后束手就擒。

“这一战,足以名留青史。”唐寅道。

张周笑道:“伯虎你辛苦了,出来这一趟,你清瘦了不少。鞑靼营地内还有很多治理的事需要做,派你前去,你看如何?”

唐寅道:“我只想早些回大明。”

显然,唐寅此时已经很疲惫。

这一战,又是经历了各种困境,最后还是以诱饵之身,等到了大明援军到来,而他自己麾下的兵马,也损失近半,这让他这个主帅也是有极大的负罪感。

正说话之间,二人已经到了营地之内。

此时大批的鞑靼男女老幼被大明士兵用火枪架着,押送到了营地之内,分批进行安置。

而大明士兵此时非常得意,有的甚至在拿鞭子在鞭笞鞑靼人。

“怎回事?”张周问道。

孙上器道:“回公爷的话,有人想闹事,被按了下来。鞑靼人掠边时,咱的同袍有失去父母兄弟的,现在更是记恨。”

“这不是报仇的时候。”张周甩下一句。

旁边的唐寅看到这一幕,却若有所思。

张周道:“仇恨已经埋下,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只有将他们迁徙到别的地方,让他们接受王化的教导,经过几代人之后,仇恨才能消失,草原才能彻底安定。”

唐寅点头道:“用杀戮获得的胜利,不算胜利。”

张周笑道:“听你的话,好似个哲人。看来你成长不少,回去之后,我保举你,此战的功劳,也足以让你封爵。”

“恭喜了。”徐经急忙道。

唐寅则显得无所谓,因为他现在好像也都厌倦了。

“大人,又有鞑子来投靠,带着几千的士兵和部族子民……好像先前并不是从河岸那边过来的,是从官山方向而来。”

“嗯。”张周点头,“鞑靼人本来是聚集起来,要跟我们拼死一战,这些后来的部族,在发现形势逆转之后,已经决定投靠于我们。”

“怎么安置他们?”唐寅问道。

张周笑道:“获胜的人,有权制定规则,鞑靼人会有部分继续留在边疆,还有的会被安置到辽东,再有的会被安置到西南等处。先前决定安置女真人的方略,就是如今安置鞑靼人的策略。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把这场战事的影响给消除。”

……

……

夜晚。

帐篷连起来,有十几里之远。

大明的骑兵来回穿梭,而营地内多数都是鞑靼的俘虏,他们的男丁和女子都被分开,男子会被捆绑了手脚,用重火力看管,如果有人敢闹事,就直接会被整体屠杀。

鞑靼人在遭遇失败之后,似乎也认清现状,至少到眼下,没闹出大的乱子。

而剩下的妇孺,则也是被看管中。

鞑靼投靠过来的部族,则负责帮大明出兵追击和联络,一些部族的首领也跑过来给张周献殷勤。

“大明的上使,听说除了巴图蒙克之外,还有亦不剌……现在他还没死!是不是也先把他抓回来?他麾下有两万精兵……迟早会对大明产生危害的。”

这些部族首领最怕的就是大明的军队撤出草原之后,亦不剌那些曾经的部族首领,会带兵把地盘都占回去。

而他们因为在这一战中损失巨大,也难以跟亦不剌的永谢布部等部族抗衡。

张周道:“已经派兵在打了。诸位不要着急,你们现在要做的,乃是前去朝见天子,得到天子的宽宥,或者还能将你们分封到草原上。若不然,就只能跟那些战败的部族一样,被发配到各边陲之地,替大明去保卫疆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