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一章 对照印证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清宁宫外。

太监姜吕从里面出来,告知了有关永康不必来请安,以及让她回去的事。

“我只是见一下皇祖母就走。”永康似乎很想跟老太太会面。

姜吕带着苦涩但不失礼貌的笑容道:“长公主殿下,最近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身体欠安,需要静养,不能被外人所打扰。您的心意她老人家自会知晓,您还是先回了吧。不要让奴婢这些人为难。”

永康叹口气。

以她以往的性格,不让进,直接在外面大呼小叫,让老太太知道自己在外面。

但现在她也多少识得一些规矩,既然不让进去,那必定是老太太不想见她,硬闯的话那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那替我跟皇祖母请安。告辞了。”

……

……

永康离开。

姜吕进到内殿时,但见周太后做在那闷闷不乐。

“走了?”周太后将捻的佛珠放下。

姜吕道:“是的,长公主殿下已先回去了,还让奴婢给您老人家请安。”

“切!得了便宜卖乖!谁不知道她现在风光得紧?这是跑哀家这里来耀武扬威的?崔家算什么?她这个嫁出去的皇室女,胳膊肘都不知道该往哪拐了!”周太后当然不爽。

凭啥取得功劳的是你那个不争取的驸马,而不是我们周家子弟?

姜吕听出老太太口中的抱怨之意,试探着说道:“太皇太后,您看要不要去提醒蔡国公一声?”

在姜吕看来,可能老太太在怪责张周不给周家人机会吧。

周太后道:“你当哀家是什么人?会为了一点私利,就不顾朝廷大义了吗?如果哀家找人去说,传到皇帝耳中,他会怎么想?周家是什么模样,有没有人材,也不是哀家所能决定的。”

“是,是。”姜吕嘴上应着,心里在纳闷。

你这一边不爽,一边却还不想去跟张周计较?

既小气又豁达,你这老太太内心很矛盾啊。

就在姜吕不明白这老婆子是什么意思时,周太后又问道:“最近周家子弟在研武堂,日子可还清顺?”

姜吕一听似乎就明白了,急忙道:“研武堂冬天是休课了,部分没去上的,最近这些日子挺冷的,但庆云侯和长宁伯家的孩子,有不少在研武堂内供职,现在已经不是学员了,而是教习,尤其现在听说还开了个什么少年班,周家子弟也在里面。”

“那就好。”

周太后脸色似乎逐渐满意下来,点头道,“一时得意,不是长久得意,眼下再大的功绩,不就是那仨瓜俩枣吗?今天他杀一百,明天他掳个几十人回来的,能比平草原的功劳更大?”

姜吕这下彻底明白了。

周太后这是打算“细水长流”,回头来把大的,让周家子弟为奠定草原胜局出力,可比现在一时的胜负功劳来得更实在。

周太后道:“也给哀家盯紧一些,这些不争气的,平时都是骄纵惯了!最近倒是没听说他们在京中惹事,如果再有那不三不四的事情发生,哀家可不会纵容他们!该怎么惩罚怎么惩罚!”

“太皇太后,您……过虑了。”姜吕其实明白。

老太太这说的是周家两个外戚,经常跟张家那边起冲突,不用说欺行霸市,就算是械斗、死伤人命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但好像在张周来了之后,周家和张家在争夺外戚利益这件事上,就没那么热衷了。

京城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好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重点的,改而去争于都督府内的利益,或者说是争着给张周干活,以获得更高的利益。

周太后冷笑道:“他们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哀家难道还不知?光想着一步登天,也不想想能给朝廷做什么!再不老实的,直接发配西北苦寒的地方锻炼个几年……现在朝中有秉宽在,就算派去西北,那也算不得多苦的差事,旁人还抢着去呢。”

姜吕道:“就怕几位爷受不得那辛苦。”

“受不得辛苦那就别抱怨……让哀家想去永康那丫头,之前她不也总是抱怨?到底还是懋仁有恒心毅力,同为皇亲国戚,这个驸马哀家是羡慕不得啊,也难怪秉宽会给他机会,就看看他辛苦做事的毅力,那是一般人能比的吗?等懋仁回来,再让永康那丫头来请安,到时夫妻俩一起来,哀家宁可见懋仁,也不想再见永康那张口是心非的脸!”

说着,周太后起身来,又一把将桌上的佛珠抓在手上。

这意思是要进去参禅。

可姜吕却在想,这都动了嗔念了,礼佛还有用吗?

红尘之人却总想跳出红尘,口是心非的那个人是你吧?

……

……

长宁伯府。

周太后的懿旨下达,直接塞到了周寿和周彧二人的手上,除了一顿训斥之外,就是教导他们要“好好做人”,这让老二周彧看了很不爽。

“老姐姐这是何意?听着好似我们是从牢里出来的,以后日子都混不下去!难道是先前强买土地的事,被太皇太后知晓了?”

周彧有些紧张。

周寿手上捏着俩核桃,闻言瞪大双目厉目死盯着弟弟道:“是你跟为兄说,这事出不了事!必定是如此了!要不然的话,姐姐何以要下懿旨给你我?”

“哎呀!”

周彧坐下来,神色显得很懊恼,“也不算是强买强卖啊,他们惧怕我们外戚的身份,愿意低价给我们,再说出面的也不是府上的人,这都能被知晓,这以后想弄点东西都难啊。真金白银咱可是花出去的,这要是换了以前,不给银子都行。”

周寿摆摆手,让旁边侍立的丫鬟等人都退出去。

随后才厉声道:“你还是不开眼,先前没事就跟张家那俩小子闹,他俩生瓜蛋子,做事不考虑后果,你在京中多少年了?连点分寸都没有?”

“大哥,土地有一多半可是进了你侯府的名下,你怎么怪我呢?”周彧很不满。

周寿道:“这会不要计较这些,土地就算还回去,旁人还是会说我们仗势欺人!现在只要不再变本加厉,就算深宫里那位知道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还想咋样?”

“哼!”

周彧仍旧气不过。

周寿叹道:“太皇太后一直跟我们说,让我们好好打理家业,我们也只是在为周家的将来着想,咱两家的孩子,就算在都督府里做事,人家也不认。这样,回头把你儿子送西北历练两年。”

“啊?”

周彧大吃一惊,随即吹胡子瞪眼道,“为啥不是我大侄子?”

“长子长孙,还是要留在京中的,有什么事,也要犬子撑着不是?你长宁伯府,不过是周家一个附庸而已,你可别分不清楚主次!再说了,西北历练得了功绩,那是给你脸上争光!侯府要晋升公,太难了,不过你晋升侯,还是有几分机会的。”

周寿在循循善诱。

出力的事情你家来做,得好处我们周家兄弟是可以一体的。

周彧一撇头道:“不干!除非大侄子也去,不然连想都别想!”

“爱去不去,到时我会跟太皇太后说,也会跟陛下提请的……”

“大哥,你这是不讲规矩啊。以大欺小?”

“就欺你了,怎么着?你当弟弟的,就要有当弟弟的觉悟!咋俩都已经一把老骨头了,还能蹦跶几年?孩子你教不好,我来帮你教!咱姐姐还不定能有几年活头,不趁着现在……等将来,可就真来不及了!到时老张家那俩小子骑在咱兄弟头上拉屎,你也奈何他们不得啊!”

……

……

西暖阁。

这天张周又奉诏入宫,名义上是去跟皇帝商议事务的,但其实也同时为朱祐樘调理身体,顺带还要商量一些朝堂上讲不了的事情,属于君臣之间不能对外言说的秘密。

“秉宽,你看看这个……”

朱祐樘拿出一份奏疏。

是张懋上奏参劾马仪的奏疏,以马仪不遵号令,擅自带兵出关,以及在调兵事宜上有手续的欠缺,还有兵马粮草配备不及时,马仪所部六千人马吃了他张懋的军粮……

总之张懋是一顿挑毛病,把王守仁给他调兵的苦心都给白费了。

张周笑了笑道:“这风吹得有点不对啊。”

朱祐樘不屑道:“他这根本是不识相!你再看看这个……”

说完,朱祐樘又递过来一沓奏疏。

都是文官参劾张懋无所作为的奏疏,对张懋攻击言辞之犀利,丝毫不减当初他们参劾朱晖,好像张懋的作为比朱晖更恶劣,更应该受到严惩。

“朕也没想到,张懋这老匹夫一世英明,到头来连个进退的分寸都没把握好,以前都督府跟文臣眉来眼去就算了,到现在……他还想着左右逢源,这是在找死啊!”

朱祐樘说到这里时,神色中多了几分狠辣。

显然朱祐樘都有除掉张懋的心思。

张懋除了不会办事,成天在皇帝面前倚老卖老装老糊涂,现在连立场都不定,在没取得功劳的情况下,居然跟皇帝站在相对的立场上,皇帝还会选择你张懋?

张周道:“要说英国公在西北的境遇,倒也不能说有多大的过错,接连行军,每次都是在合适的时候抵达合适的地点,并无偏差。”

“秉宽,你不会是想说,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也就是你,还会替他说话!这种人,不值得你帮的。”

朱祐樘分明已经在劝说张周,干脆跟张懋彻底撕破脸得了。

张周这次只是笑而不语。

朱祐樘道:“这里还有王守仁的一份上奏,你看看。”

张周接过来,是王守仁所上的一道密奏,是直接呈递给皇帝的。

朱祐樘在张周查看的时候,也在旁注解道:“王守仁说,他领兵进草原,一路西进,而鞑靼人也是早就知晓他的行军动向,所以一路往西退,鞑靼的主要部族已在官山周边,因为草原环境恶劣,王守仁不想孤军深入免得撤兵时不顺。所以尽可能往西赶。”

张周道:“其实他还有后手是吗?”

“嗯。”朱祐樘点头道,“这是大同总兵马仪进兵的路线图,是按照夜不收所呈递过来所总结的,宁夏出兵不及时,但马仪却能按照既定的路线,一直在往西走。按照王守仁的上奏,如果鞑靼人继续西撤,很可能会跟马仪亲率的兵马撞上!”

张周又拿过几份奏疏,内容互相对比印证。

也如朱祐樘所说的,王守仁跟马仪之间也算是在打配合。

朱祐樘笑道:“秉宽,这都是你安排的吧?”

张周道:“没有,我并未想这么复杂。今年入冬之前出兵,陛下不也有交待,只是为了抵御外夷,而并非能有大的进益?臣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不用自谦啊秉宽,朕其实早就看出来,西北这些将领都是以你为马首是瞻的,如果不是你教给他们,他们怎可能有这般的勇气,长驱直入草原不说,还是冒着寒冬的风雪,这在以往是绝对不会有的。”

张周想了想。

如果说是他给了西北将领勇气,这倒也没什么反驳的。

打仗就是这样,你取胜越多,越有很多人愿意跟着你打。

人总是会愿意站在强者那边,而弱者想要表现自己的能耐,机会还是太少了。

朱祐樘再道:“你再对比一下这些……朕愈发觉得,张懋这老匹夫是猪油蒙了心,脑子都不好使了!他这算是在给自己挖坑吗?马仪带兵进草原,或是可以帮他力挽狂澜,让他有机会建功立业,甚至不用他自己出力!结果呢?他先把人家参劾一手!这种人……简直是……唉!”

连皇帝都对自己这个大臣无语了。

张周也跟着笑笑。

张懋以为自己站对了立场,这会调转枪头跟文臣立在一起,妄图帮着文臣去解救谢迁,以换得文臣对他的支持。

却不知文臣压根就没打算帮他张懋。

文臣在张懋和张周之间,谁都没选择,而是坐山观虎斗,文臣更希望的是张懋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对张周发动致命一击。

而不是选择联合张懋对付张周。

你张懋有什么好联合的?

我们文臣都对付不了张周,联合你有用?你最大的价值,就是用非常规的手段去解决张周!不然你连立足朝堂的资格都没有!(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