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你敢威胁本宫?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朱凤说得自己有多可怜。

好心上门送药方,对方不领情不说,还将他扫地出门,张懋亲自踢一脚……

狗咬吕洞宾的现实版本。

张周对这些诉苦却置若罔闻,还以教训口吻道:“我跟你说过,此事要学会临场发挥随机应变,肯定是你献药方的姿势不对,说话不得体,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啊?”

朱凤先一惊,随后认真琢磨起来,难道真是我姿势不对?

萧敬道:“张先生,这都能怪朱二公子?”

张周摊摊手道:“我不怪他怪谁?怪英国公吗?既然英国公不听我的,那还找我治什么病?以后他儿子是死是活……请恕爱莫能助。”

这下轮到萧敬哭笑不得。

“对,好心当成驴肝肺,张兄,我看这件事咱不理了。”朱二少也是有脾气的,被如此羞辱,他决定再不管英国公儿子张锐的死活。

萧敬显然不能袖手旁观,他道:“别,还是让咱家亲自上门一趟,跟他说清楚。”

张周道:“萧公公,这就好像我远在千里之外献药时的困局一样,治好了,英国公会感谢你我吗?治不好,或许还赖我们耽误给他儿子治病。”

萧敬无奈苦笑道:“事在人为吧。”

……

……

英国公府。

在张懋亲自把朱凤踢出门之后,回来仍旧在那生闷气。

张懋继室许锦出现在正堂内,看到丈夫如此生气,走过去道:“先前成国公家二郎是来给治病,老爷何以将他赶出去?”

张懋原配王妙华,副室杨秒聪,继室许锦,侧室刘氏、范氏、蔡氏、马氏、高氏、萧氏,老张也是讲“老当益壮”的。

张锐,是原配王妙华所生。

张懋生子七人,早年几子中只有张锐还活着。

“那竖子,一看就不是正经东西,登门后不诊病患、不问病情,上来就给一张食补的方子,说照方吃饭,都是吃糠咽菜,岂不是在戏弄老夫?”

张懋的确有理由生气。

如张周所分析,朱凤来献药方姿势的确不对。

朱凤是个浪荡大少,就算社牛也仅限于一群同龄公子哥,他把这些公子哥当异性,自然是能表现优异。

可到了英国公府,他就是个跑腿干活的,想把事说完就走……因为治病方法太过于新颖,以至于把张懋给气着。

最后张懋踢他出门,完全是张老头觉得有人在戏弄他。

正说着,仆人进来通禀:“公爷,司礼监萧公公登门来访。”

“哦?他来作甚?”

张懋先是一惊,萧敬登门不是小事,他赶紧到门口去迎。

等张懋在门口见到萧敬时,萧敬也不往院子里走。

萧敬无心做客,他只是来通知一声,先放下成见,就算你英国公不信朱凤,可那毕竟是你心心念念的“张神医”给开的方子。

看在你跟陛下求了一顿药的份上,是不是先吃一段时间看看再说?

“张老公爷,话说明白点吧,咱家怕伱对张解元有何误解,他其实全是出自于好意。”萧敬道。

这不提张周还好,一提……

张懋心里气更不打一处来。

张懋老脸通红道:“老夫请他上门治病,他不想来,谢绝便是,让朱家老二来,算几个意思?”

萧敬道:“他太忙了。”

“忙什么?意思是我张某人,没有面子请他来?”张懋火冒三丈。

萧敬叹息道:“他在忙着给西北总制三边的王军门制药,他有谶言说,王军门或熬不过今冬。”

“还有先前宫里那把火,也是张解元他推算出来的,太皇太后提前移宫到仁寿宫,才未出事……您不信他,何以要请他给你配药呢?”

张懋脸色微微错愕,怕被人听见,他凑上前轻声问道:“那把火,他算出来了?”

“是啊。要不咱家怎会来劝说,让您别意气用事呢?他就算开的方子不合理,您也不妨先试试……咱家还要回去通禀陛下,就不多打扰,告辞告辞。”

“萧公公不进去坐坐?”

“不了,没闲暇,以后有时间再聚。”

这边张懋目送萧敬乘坐马车离开。

旁边的下人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着怔立在那的张懋,问道:“公爷,那方子……”

张懋皱眉道:“真世上离奇事还真多,他到底是個道士,还是个大夫,抑或是书生?怎么什么事都有他?”

“公爷?”

“既是食疗,那就按他说的,给用几天,之前的药膳也不能断,就先这样罢!唉!看来是老夫病急乱投医,找错人了!”

……

……

皇宫,仁寿宫。

长宁伯周彧正在拜见自家老姐姐,还给周太后带来礼物。

“倒挺客气……家里事,都还好吧?”

周太后两个弟弟,庆云侯周寿、长宁伯周彧,算是大明成化到弘治两代外戚中显赫的,全得益于宪宗和孝宗两代皇帝的孝顺。

周彧叹道:“犬子小瑭他,骑马摔伤了,正在养伤。兄长听说京师最近有痘疮瘟疫,很久没出门了……这不让弟弟我,替他来给太皇太后问好。”

周太后叹道:“真不让人省心啊。京师的瘟疫还好吧?”

“还好,这不顺天府正在各处张罗,给人种药,我也种了,说起来家里周边人,凡是种药的,一个得病的都没有。劳烦老姐姐您挂心。”

周彧面上对着恭维笑容。

“那就挺好。”周太后道,“回头拿个玉如意回去,当辟邪。”

“谢太皇太后。”

周彧赶紧起身相谢。

入宫一趟,总能捞点好处回去,所以他也喜欢入宫来,但也不是每次申请入宫都能得到批准,外臣进宫探望内宫女眷还是有讲究的。

“对了老姐姐,还有一件事,话说成国公家的二小子,叫朱凤的,前日到我府上来,说是让我来负责提供重修清宁宫的木料和石料。”

周彧这才把自己入宫的目的说明。

相比于张家兄弟的跋扈,虽然周彧也不让周太后省心,但他有一点好,就是有什么事会先来请示一下自家姐姐。

周太后闻言满意点头:“看来姓张的贡生,还挺会办事的。”

“嗯?”

周彧不解,我跟你说朱家老二,怎跟我提什么张贡生?

只有周太后心里跟明镜一般,知道朱凤此举是受谁的指点。

“这是好事,给内府修宫殿供货,是你觉得力不能及?”周太后问道。

周彧听明白,姐姐这是支持他承揽承包商这活。

大概也是故意漏一些油水给自家人,谁不知道给皇宫修宫殿供材料是个肥差?

“不是,只是弟弟我怕……跟张家那两个,再闹出什么事。”

周彧也有点怕张家兄弟了。

随着周太后年老,不问外面的事,周家的地位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而张家却是如日中天。

周太后板着脸道:“头几年你们当街殴斗那事,到现在言官还挂在嘴上,难道你就不想找回场子?张家的人不用你担心,你只要专心把清宁宫给修好,别让哀家失望。”

“是,是。”

周彧紧忙应着。

得到周太后批准,周彧觉得,可以回去大干一场,就算赚得不如张家兄弟多,但赚个几千上万两银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闲聊家常片刻,周彧像是想起什么来,试探问询:“老姐姐,宫里火灾这事,外面传得很邪乎,说是有人提前给算到了这把火,您还提前搬到仁寿宫……可是真的?”

周太后笑了笑:“不然你以为,李广为何会自我了断呢?说起来,还是哀家往他脖子上那把剑上,使了一把力。”

“到底谁啊?”周彧道。

“打听这作何?”周太后显然不想让张周当第二个李广,也不想去宣扬张周神机妙算的事。

周彧道:“最近家门也有些不安,想请回去给看看风水……”

周太后脸色变得冷峻道:“那些神神叨叨的事,少去信,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把清宁宫修好。没事就回去吧,哀家也要去参禅了。”

“是。”

周彧扶周太后起身,二人一起走出仁寿宫。

周彧心里还在琢磨,你都喜欢参禅,搞那些玄乎的事,居然劝我不信?还是说你是信佛的,不信道,所以让我离方士远一点?

再说人家帮你算出清宁宫有火事发生,等于是救你一命,你就这么回报的?

张贡生……

会不会就是他呢?

周彧想到姐姐先前提过的人,默默记在心里。

……

……

十月初三这天,张周第一次正式入宫,来给朱厚照讲课。

他并非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只是临时被允许入东宫一次,可以说这是一次面试,如果表现不合格,大概以后也不会有再来的机会。

“来了吗?快让他进来!”

朱厚照这天一早起来就很兴奋,好像迎接什么贵客。

连衣服都穿得格外光鲜亮丽整齐,似乎要用太子的派头,把张周的势头给压住……小太子也是要面子的,朱厚照对张周先前表现出的强势很不满。

张周从外进到文华殿内,后面跟着十几个太监,抬着各种箱子。

朱厚照一看这架势,顾不上以势压人,惊喜道:“你果真给本宫带好玩的东西?快打开给本宫看看。”

张周道:“回太子殿下,臣此番入宫,是来给您讲四书义的,并不是陪太子玩耍的,所带来的东西,都是经过门禁严格检查,确定没有危害到您的安全,才允许带进来。太子如果想见识其中奥妙的话,就请……先将臣所讲的内容全都背默下来,否则臣是不敢陪太子嬉闹的。”

“张周,你好大的胆子,敢威胁本宫?”

朱厚照当即恼了。

第一次见面,就当众揭穿本宫的障眼法,让本宫很没面子。

这次你到了本宫的地盘,还敢耍横?

张周耸耸肩:“若太子殿下不听,那也没法,臣以后不得入宫,这些会令太子玩物丧志的杂物,臣还是带走吧。”

“你……你……”

朱厚照气抖冷,话都说不出。

谷大用过来提醒道:“殿下,他没说错,如果他这次不能让您学进东西,陛下以后是绝对不会让他入东宫伴太子驾的。”

朱厚照一听便怂了。

好东西就摆在面前,都还没见识过是什么,如果这就放弃的话……

“那行,你赶紧讲,本宫时间不多。最好你不是在耍弄本宫,要是本宫都背默下来,你的东西让本宫失望的话,看本宫怎么惩罚你。”

“太子,请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