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五十六章 罪不及老幼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朝议结束。

虽然尚未到中午,但日头仍旧狠毒辣,朱祐樘从奉天门回来时抬头看了看天空,却是感慨一般道:“也不知几时能下一场雨。最近太热了。”

陈宽道:“陛下,今年夏天的雨水还算可以,北方各处都没说闹旱情。”

“哦。”

朱祐樘点点头,却是加紧步伐要过了太阳地,却好像都忘了后面还有举着伞的人。

终于到了乾清宫,他一摆手道:“让人拿一盆冰过来。”

“是。”陈宽赶紧安排人手去做。

等朱祐樘到了乾清宫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旁边已有宫女过来给他扇风。

朱祐樘面带似有似无的笑容道:“今日朝上,那些大臣一个个似乎都有话要问,但就是问不出口。呵呵,朕都替他们觉得憋得慌。”

陈宽显得很无奈,道:“陛下,众位臣僚应该都是想问东厂查案的事情。”

“你也想问吗?”朱祐樘侧目打量陈宽一眼。

“奴婢不敢。”陈宽道,“只是以奴婢所知,朝中已有人对此事有所非议,说是东厂查案,却好像是蔡国公在背后指点,且落罪的官员很多,连他们的家眷也为蔡国公所得。有的还在非议……说是蔡国公有私心。”

朱祐樘神色淡然道:“朕从来不求秉宽是个文臣眼中的铮臣,实际上秉宽所做的,要比一个铮臣更为顶天立地。”

陈宽低着头,不敢接茬。

朱祐樘道:“若是秉宽所做的事,处处都能得到他们的认同,那秉宽不就跟他们一样了?至于那些罪臣的家眷,一早朕就有吩咐,都是要发配到滨海城为役的,既然都说好的事情,旁人为何还敢非议呢?”

这下陈宽感觉自己可能是捅了马蜂窝。

“如今也不过只是一些小鱼小虾而已。”朱祐樘道,“大的猎物还没登场,就这样,朝中人就受不了了?朕想借助秉宽的力量,平定草原,奠定朝廷的威严,就那么难吗?一个个都号称秉宽是奸臣,说他为非作歹,但在伸手捞银子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却又不遑多让。”

陈宽试探着说道:“行为不检的,毕竟是少数。”

朱祐樘道:“若是多数,那就坏了,这朝堂也就不像样子了。即便是现在,朕也觉得有扩大的趋向,必须要予以制止。”

“是。”陈宽道。

朱祐樘见一盆冰在几个人抬着之下过来,他走上前去,叹道:“秉宽最近也很忙,别给他添乱了。朕已经尽可能不拿朝中事去打扰他,也不会随意让他入宫,最近的朝议就不必让他来了。”

“是。”

陈宽知道,这是因为当天张周也上朝,皇帝这是心疼了。

但问题是,大臣都需要上朝,连陛下您也需要上朝,您只心疼那位秉宽,就不心疼别人和自己了?

……

……

张周跟众大臣一同走在出宫的路上。

也有很多人想过来问询张周有关案子的进展,但现在朝野上下已知晓是跟开矿的事有关,且涉及到京营和军中的一些弊端,多数人都怕事情卷到自己身上。

更怕的是……

被张周栽赃诬陷。

如今的张周更好像是个无恶不作的权臣,至少在很多大臣看来,这货权势太大,还是别惹为好。

林瀚则陪同张周一起往宫外走。

“秉宽,不是说你,有些事既然发生了,你就该对他人言明,不要让众人去猜。”林瀚叹道,“老朽已知晓,最近东厂在查西山和永平府的矿,听说有不少人落罪,有的还是六部中人,甚至是你兵部中人。你这个做部堂的,难道不该把事都敞开去说?打开天窗,方能不惹人猜忌。”

张周耸耸肩道:“东厂查案,就算有时候我会去提供一些意见,又不是我查的,何至于把事归到我身上?”

林瀚听了很无语。

因为连林瀚都知道,这件事是由张周做主的,什么提督东厂的杨鹏,在这个案子上,甚至就只是给张周打杂的。

张周道:“林老,您的门生故旧不会也有人牵扯其中吧?”

“没有,你别瞎想。”林瀚道,“就算有,老朽也绝对跟他们划清关系,做了不法之事,就一定要受到朝廷的惩处。我也不是说不让你查,只是查的时候,最好对朝中人都说明一下,免得被他人以为你公报私仇。”

“报仇?此话怎讲?”张周皱眉道。

林瀚凑过来道:“谢于乔的事是开端,都说谢于乔落罪,是因为你的肆意牵联。”

张周道:“谢阁老落罪,是因为他在暗中阻碍朝廷调动钱粮备战,以及他恶意中伤前线将士,这跟我有何关系。当时我好像并未卷入其中吧?”

“那他现在怎样?”林瀚一脸关切问道。

张周想了想,叹道:“人现在还是落罪状态,前些日子还重病一场,不过我也找人给他诊病,现在已经基本痊愈。他现在于滨海城内供职,日子过得……也算是滋润吧。”

“滋润?这是什么言辞?”林瀚本身就是教学派出身,当然接受不了张周这些新鲜的词汇。

张周笑道:“总归他在滨海城日子过得也还算清静,没什么人去打扰他,过些日子,可能陛下就会允许他还乡。甚至再回朝当差,也说不定。”

林瀚眉头紧锁道:“你不是在与老朽言笑吧?”

“林老,你不会是以为我会把谢阁老怎样吧?他跟我也没什么私仇,他人难道就与我有仇了?我知道平时很多人看我不顺眼,但多数时候,我是比他们更懂得隐忍的,这点你承认吧?”

张周的话,让林瀚挑不出毛病。

想想张周入朝后的一些表现,也可以说张周是个好脾气了。

在文臣肆意拿他张周说事的时候,张周多数时候都是选择回避,甚至在谢迁等人的案子上,张周也都是隐在后面。

但架不住有皇帝和一众拥趸在帮他做事啊。

林瀚道:“你本就该如此,现在也不知该说你点什么好。你要查案,最好是能收敛一些……官员落罪不算什么,一定要公开。”

张周笑道:“东厂查案,还有公正公开的时候?不过林老你放心,如今被拿的,都是证实有罪的,且有认证和物证,不是靠大刑拷问出来的,这点你放心。”

林瀚皱眉道:“真的?”

显然林瀚不觉得东厂查案会这么温柔。

张周点头道:“也就最初一个焦学士的儿子,可能被用了刑,但从他开口,把一些人招出来之后,后面顺藤摸瓜,一切就容易许多了。最近光从这些人身上追讨回来的银钱,大概也有个十几二十万两了……”

“那不少了。”林瀚吸口气。

“冰山一角。”张周笑道。

“啥?”

这又是林瀚听不懂的词汇。

张周笑道:“就是九牛一毛的意思。”

林瀚道:“开个矿,真能有那么多的亏空?这背后到底牵扯到多少银子?秉宽啊,可一定要收敛,我从来都不想去劝说你收手,但一定是要保持克制。”

张周点头,笑着打趣道:“旁人都觉得林老你上了我这条贼船,你让我收手实在是说不过去,至于克制,你不怕这条船沉了?”

林瀚老脸漆黑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身为兵部尚书,说话还如此儿戏一般,真就是……忠言逆耳,你好自为之吧。”

……

……

张周一副轻松自在的神色。

在出宫时,陆完和王琼等人还过来跟他见礼,但说的却并不是有关东厂查案的事,而关乎到西北战局发展。

张周有意将王琼叫过来,提醒道:“最近朝廷可能会有些闹腾,不好明说,大概是跟朝中官员的不法之事有关,都察院或要帮衬一下。”

王琼侧目看了看正在一旁往这边瞅的陆完,似乎也不明白,张周为什么有意要跟他说话,而好像是疏远陆完。

“案子还没到三法司。”王琼提醒,“任何案宗都没见影。”

张周道:“快了。再就是新一任入值上听处官员的名单,陛下与我参详过,可能会以王总宪你为先。”

“啊?”

王琼回京之后,一直都说他会入值上听处,但却一直没着落。

但他本身已经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位列七卿,他本身对此也没什么奢求,毕竟之前也入值过,并没觉得与以往有何不同。

张周道:“陛下本是让我也进上听处,且还安排了具体的差事,但最近陛下又说,我这边事忙,可以先把这件事放一放。有关上听处的事,就劳烦王总宪你了。”

说完,张周甚至都没具体谈及西北军务之事,就这么笑着往自己的轿子方向而去。

……

……

锦衣卫,北镇抚司。

王时作为预备指挥使,如今仍旧只是管理北镇抚司,他知晓张周要来,早早就给安排好了接待事宜,作为王明珊的父亲,也是张周的老丈人,他充分发挥了老王家不要脸的精神,对张周极尽恭维之能事。

“杨公公已等候您多时,他如今还在里面查问案情。案子转交到锦衣卫诏狱后,又缉捕了十几名涉案的官员,另外还有他们落罪的家眷。目前有人贪赃枉法的数额太大,已由东厂提报陛下,定了西市问斩。”

王时也是详细跟张周说明眼下的情况。

张周道:“案子还没查清楚,就要问斩了吗?”

王时道:“有些人的确是非杀不可,实在是……耸人听闻。涉及到地方开矿等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有违朝廷之臣的操守。”

“哦。”

张周点头。

随后二人一起进到北镇抚司的后院,而杨鹏也是快步迎出来,正好与张周相遇。

“先生,您来的正是时候。”杨鹏笑着递上一份名单道,“如今查到的案犯,已有这么多,下一步就是请示陛下,可能要动朝中一些难啃的骨头。这些人背后都有山给撑着。”

张周拿过来一看,果然开始要往侍郎级别的人身上下手了。

杨鹏似乎很不怕把事搞大,至于李璋如何下台的,他也不关心,因为杨鹏觉得,现在一切形势都在控制之中。

“那就由杨公公报请陛下,看陛下的意见吧。”张周道。

杨鹏笑道:“拿下的官员,如今官职最高的,也就只是六部的郎中,且内府的人也不少,他们中有的可说是赚到盆满钵满,最近光是起获回来的银子,就有几十坛。”

张周道:“这些不必跟我说。”

杨鹏道:“至于罪臣的家眷,都已经归置好,随时都可以押送到滨海城,另外还有一批人……不知该送到何处。”

“哦。”张周随即看过杨鹏再递过来的一份名册,点点头也就知道杨鹏的意思。

“先生,这次的事,全靠有您的威势撑着,不然光是把这案子做大,就会被朝野上下非议。”杨鹏面带感激之色道。

意思是,这案子他一个东厂提督太监是撑不住的,全靠张周的面子。

张周笑着问道:“意思是,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我做的,把矛头对准我了?”

“奴婢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杨鹏道,“照理说,陛下是希望您……能抽身事外的,毕竟先前的案子,都是让您回避的。但这次可能是需要您的经验来破迷局,才会让您……牵扯其中。”

张周心说。

皇帝的心态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是怕我给文官排挤,希望我能跟文臣和睦相处。

但现在皇帝是怕我跟文臣走得太近,以至于束手束脚不能尽心帮他做事。

于是乎……以前皇帝是尽可能让我不卷入到朝中的纷争。

现在好像是巴不得我卷入纷争,以便跟那些文臣划清关系……然后我不得文臣的赞同,就只能给皇帝做事这一条道走到黑。

“罪不及老幼,年老的,和年少的,都先发还原籍吧。”张周道。

杨鹏好奇道:“您是不是该请示一下陛下?”

张周道:“既然人都归我来处置,我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

杨鹏道:“没有没有……”

张周笑道:“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赦免。总归这些银子,不是那些官员为自己而贪墨,是为家人,或是宗族。朝廷的法度如此,我也不能说什么。除了老幼之外,剩下的……就按先前所定的发配便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