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三章 捉摸不定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宁彤和朱陈氏坐下,而陈氏女作为张周的扈从只能立在身后,毕竟在三女之中,她地位是最低的。

朱陈氏上来就陈述了有关平江伯家中嗣爵的情况。

“家兄近日仍旧在为父母灵堂守孝,特地想请先生代为上请,以家兄能早日继承爵位,以便能维系香火……”

朱陈氏说话时,显得很刚毅。

一年之内,死了爹死了娘,陈锐还是窝窝囊囊而死,现在谁提到陈锐都会耻笑。

以前嘲笑是陈凉酒,现在嘲笑是到死都没能为自己正名,反倒受了朱晖案的牵累。

张周笑道:“你兄长有香火能继承家业了?”

朱陈氏脸色不太好。

陈锐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却没孙子,这也是陈锐一直的遗憾,后来陈锐儿子陈熊死之后,所继承爵位的也是陈锐弟弟家过继过去的子嗣,等于说陈锐这一脉算是断了。

而陈熊本身又没什么能耐,以至于现在陈家要出来说话,都要靠朱陈氏。

张周道:“知节出征未归,你的娘家事其实最好等他回来之后再提。”

朱陈氏道:“可是家兄继承家业的事,因为嗣爵,而耽误了大半年,如果来年开春再不能把这件事定下,只怕外人会对我陈家多有闲言闲语。”

“能有什么闲言碎语?会说令尊把到手的爵位给丢了?”张周说话带着几分不客气。

朱陈氏低下头,没应答,但其实也等于是默认了。

陈锐死了,儿子不能继承爵位,外人一定会说,皇帝是不打算让平江伯的爵位再传下去了。

“回头让你兄长到军中效命,想要嗣爵,还是要拿出点能耐,就算不能在疆场上建功立业,也不能光靠祖上的隐蔽来混日子,再说伱们祖上的那点功德,只怕也被令尊给消磨殆尽了!”张周说话仍旧很难听。

一旁的宁彤听了都不由蹙眉。

张周这是很毒舌啊,骂人不揭短,张周分明一个骂人的字都没有,但好像是刀子一样往眼前小女人的心口戳。

“先回去吧。”张周道,“在知节回来之前,你还要把安边侯府的事都打理好,也不要总想陈家的事,知节也算是个重情义的人,就算……嗯……他也会……嗯。回去等消息吧。”

朱陈氏起身行礼告退。

而一旁的宁彤则用好奇的目光望着张周,似乎是想从内心把张周的话给“完形填空”。

张周说得好像是朱凤这位新婚的妻子,但言语之间却好像是在指代她。

没说出来的话,不分明就是“朱凤就算冷落你,但也还是会帮你完成家族内部的事”、

宁彤想到自己的遭遇,大概朱凤只能当朋友,而做不了夫妻吧。

……

……

“你为何要这么伤她?我看她,为家里的事很上心,能帮就帮帮。”在朱陈氏和陈氏女都退下之后,宁彤单独留下,却好像是在为朱陈氏抱不平。

“砰砰!”

张周敲了敲桌子,道,“这位夫人,你是谁?你在教我怎么做吗?”

宁彤瞬间意识到,自己也没跟张周熟稔到可以教张周做事的地步。

张周道:“有什么事,快说吧。”

这话让宁彤也觉得羞惭,她道:“先前你所给的药方里,很多药,我跟太医院的人提过,他们推诿说无法找寻,且还说不能对宫里的贵主用不明来历的药物,我在京中很多药铺问询过,他们都说没听说过这些药,有的药有听说过的,也说没法采购回来。”

张周问道:“那这些药,你非要用吗?”

宁彤道:“我想……跟他们不一样。”

为了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张周发现,其实有时候宁彤还挺像他的,这女人追求的东西就是“与众不同”,可能在婚姻上已经破罐子破摔了,现在好不容易另辟蹊径有了些许成就,让宁彤更加肆无忌惮去做一个不容于世俗的女人。

张周点点头道:“缺什么,列下来,送到这里来,回头会有人把这些药给你送过去。你药铺的生意能不做就不做了,专心打理好宫里的事。”

“我……我也很久没入宫了……”宁彤突然提了一句。

张周道:“是皇后不让你入宫了?”

宁彤微微点头,显得有些为难道:“自从贤妃跟皇后的关系缓和之后,贤妃平时有什么小病,也不敢再让我去诊治,之前还会召我进去,跟我闲话几句,但后来……皇后盯得紧,也就不敢让我去了。”

贤妃本身就是浣衣局的罪女出身,她哪里有胆量跟张皇后这样强势的女人斗?

就好像朱祐樘那老娘一样,生怕宫里的女主人不爽,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何况贤妃还要保儿子朱厚煊。

张周道:“不入宫,就没法活了吗?这都已经冬天,宫里生病的人会逐渐增多,太医院的人太过于庸碌,逐渐他们就会记起你来。朝中也会有达官显贵家的内眷,需要你去问诊,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揽生意……嗯嗯,那就过来,平时就在这里,我有时间过来,你就陪我喝喝茶。”

宁彤微微蹙眉道:“你把我当成什么人?”

张周耸耸肩道:“爱来不来。今天我没闲暇给你指点医术上的事情,先前给你的医书你好好研究。为医者,若是连基本的医术都不能精通,很容易为人所趁的。”

“哦。”宁彤点点头。

张周本还想提示宁彤一些事。

但看宁彤现在心高气傲的样子,连来求人都不知道说几句好听的,就知道这女人现在还不上道。

可能这种女人要吃个大亏,才知道这世道险恶吧。

“记住,不要随便拿我给你的药方去治病,尽可能用那些常用的药方,这样出了事也没人能攻击你。否则,就算你的药管用,别人也会趁机来攻击你……多说无益,走吧。”

宁彤闻言起身。

她也想问问张周,为什么药管用也不能用。

似乎她还不太理解。

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她能在宫里立足,就是靠那些新奇的药方,况且那些药方都是张周给她的,能出什么事?

再或者说,就算出了事,大概也是张周的责任,自己只是个负责治病的人,怎会有麻烦呢?

……

……

宁夏,花马池。

张懋在钟德才、柳景二人的陪同下,正在听取麾下将领对于过去几日探查情报的汇总,张懋的脸色愈发凝重。

“……花马池周边百里之内,哨骑已跑了个遍,往北去得最远的,有过一百五十里的,仍旧没有小公爷和马总兵的任何消息,也未发现任何有过兵马的迹象……”

“鞑靼人撤兵之后,沿途烧毁了不少的村寨和部落,抓到部民也经过一番审问,确定没有大明兵马过境的消息……”

张懋听到最后,人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柳景道:“先退下。”

随后麾下将领退出了屋子。

张懋这会已经彻底忍不住,就差要仰天长啸了。

钟德才在一旁分析道:“公爷,实在不必过分担心,没有消息或就是好消息呢?这说明,小公爷没有跟马仪走这一路,他可能是往东边去了,也说不准啊。”

柳景瞄了钟德才一眼,却好似是泼冷水一般道:“当初出兵的时候,报上来的,是马仪带着人马往西北方而来,这都已经过去半个多月,无论他是否得胜,也该有个消息了。如果到现在都没消息,那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钟德才有些不满意,微微皱眉。

就差说,你非要把话说这么丧气是吧?那位小公爷就是非死不可了?

柳景道:“张老公爷,您也该明白,令郎跟马仪出征,就是一时被功勋蒙蔽,这种出征怎可能会有结果呢?连那位新建伯都铩羽而归,他们也把出征草原看得太简单了!”

张懋也是有些不服输一般道:“如此说来,吾儿就没有取胜的可能?”

“唉!”柳景叹道,“咱要认清现实啊。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麾下数十万精兵,过去几年在草原上兴风作浪,就算大明出兵有一定的进展,那也没伤其筋骨,令郎与马仪不过带兵数千,就敢跟鞑靼正面交战,甚至还在这么个冰天雪地的环境,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

“咳咳……”

张懋听了之后,似乎也在心中默认这说法没毛病。

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儿子。

如果相信的话,也不至于会上疏参劾马仪。

柳景叹道:“现在就怕最不好的结果,那就是……”

“别说了!”张懋伸手打断柳景的话,冷冷道,“就算兵败,老夫也相信吾儿能回来!他为大明鞠躬尽瘁,难道连条命都保不住吗?”

“公爷……”

柳景似是想劝说张懋认清现实。

你儿子没了!

且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那种。

钟德才道:“侯爷,您让公爷冷静一下可好?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

柳景似乎目的还没达到,语气仍旧显得咄咄逼人道:“若是令郎真的没了……咱是不是也要把这件事……做一些文章?有人害您失去世子,难道这件事……就算了吗?”

张懋本来心情就已经有些沉痛了,毕竟儿子已经处于凶多吉少的局面。

他转而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柳景道:“你……你是想让老夫用吾儿的命,去参劾王伯安?他……他……”

柳景道:“公爷,若是令郎真出了什么事,难道就让他白死了吗?他所做的一切,虽都是为了大明,难道不也是在为英国公府吗?”

张懋一脸悲切道:“吾儿难道要用一条命,让陛下怜悯于英国公府,让陛下怜悯老夫这把老骨头,以换得老夫苟且偷安?老夫……老夫岂能做如此无耻之事?”

柳景急忙道:“公爷,这并不是在利用令郎,而只是申明道理。”

钟德才也赶紧道:“是啊公爷,咱要为小公爷申诉,小公爷分明是被马仪给蒙蔽了!那位新建伯,分明也是居心叵测。”

“行了!”

张懋一甩袖道,“让老夫冷静冷静,这两日……老夫谁都不想见,老夫……就想一个人静静。”

……

……

官山一战结束数日,从宁夏到延绥,再到偏头关、大同,一点消息都没有。

也是因为马仪选择了直接撤回大同的战术,等于说不经过大明其余边镇的领地,连捷报都没往这边传,是准备直接去给王守仁一个“惊喜”。

马仪别的不行,在巴结上司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他是宣大总制麾下的将领,并不对三边总制负责,所以他没打算去把获胜的消息告诉王琼和他麾下的官将,而是准备直接去找王守仁邀功。

这也使得奏捷的日子被延后数日。

却说这天,张懋还躲在房间里独自悲恸中,人也有点魔怔,却是肚子饿了,让人送来了晚餐,却还没等拿起筷子,这边钟德才心急火燎而来。

“不是不让你来打扰老夫吗?”张懋朝着钟德才发火。

钟德才往饭桌上一瞧,有酒有肉,菜肴不可谓不丰盛,关键是旁边还有个陪酒的妇人……

这让钟德才非常尴尬。

心里也在琢磨……你不是在沉痛哀悼你儿子吗?就这么哀悼的?

“公爷,有大事。”钟德才急忙收摄心神道。

张懋突然一惊,略显慌张道:“鞑子又杀来了?”

钟德才也没想到张懋会这么窝囊,心里也只能替张懋辩解,这是紧张战情,不是害怕。

“公爷,是小公爷有消息了!”钟德才道,“刚有人来传报说,夜不收在北边二百里之外,听说鞑靼人打了大败仗,兵马正在溃散中,听说还有不少的部民正在往大明边境这边而来,说是要投靠大明的。”

“败仗?”张懋皱眉道,“德才啊,这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吧?”

先说我儿子凶多吉少,又说我儿子一定死了,现在又告诉我,我儿子可能打了胜仗?

玩我呢?

钟德才道:“据鞑靼人自己说,大明亮的军旗,是新建伯的,照理说这宁夏北边……这会能亮此军旗的,大概只有马总兵那一路人!”

“这……消息准确吗?”张懋都有些无所适从。

不知是该喜还是悲。

刚参劾完马仪,告诉我马仪有可能打了胜仗?还说我儿子有可能还活着,也可能一起打了胜仗?

我参劾我儿子?

然后被我儿子用实际行动给教训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