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一章 直呼内行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这次的计划,朱祐樘连萧敬等人都没通知。

即便朱祐樘并不完全知晓萧敬等人的态度,但也明白有些事还是要跟张周“单独密议”,才能保证消息不外泄,当然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第三者知晓,就是要把一个“无辜的旁观者”,钦天监监正吴昊给拉进来。

朱祐樘当晚留张周在宫里用饭。

不但把太子朱厚照叫来,还有张皇后、朱秀荣,简直是一家人接待宾客。

这把张周都搞得有点不好意思。

“皇后,你看秉宽这一行,倒没瘦多少,看来辽东的餐食还不错。”朱祐樘心情大好,居然还拿张周的体重来开玩笑。

张皇后笑道:“是啊,看来秉宽没多少辛苦,不会是辛苦活都让别人干了吧?”

张周道:“皇后言笑了,其实臣做得事也不少,但论辛苦,还是新建伯和唐寅二人尤甚,他们可被臣折腾得不轻。”

“哈哈。”朱祐樘大笑道,“能臣就是能臣,还要有伯乐将他们发掘,也要有伯乐将他们的潜质给带出来,就好像王伯安和唐伯虎,这二人不过只是新晋的进士,放任何时候,朕也不会想到他们有如此大的能耐啊。还是秉宽你这个伯乐当得好。”

张皇后面带恭维之色,一脸敬佩和崇拜的眼神望着丈夫道:“还不是因为陛下发现了秉宽?陛下才是大明眼光最为独到的伯乐。”

“是吗?”朱祐樘笑道,“说得朕都心意飘然,差点让朕都以为这就是事实呢。论识人,朕还是不如秉宽啊……”

……

朱祐樘在那恭维张周,甚至不吝啬任何溢美之词。

一旁的朱厚照捧着个饭碗,瞅过来的小眼神就有那么点愤世嫉俗的意思了。

这两个臭不要脸的……连母后都加入其中?他们这是在说什么?伯乐伯乐的,难道不能称赞一下当初的我?我当初看到姓张的,也觉得他天赋异禀,我才是伯乐呢!

“太子啊,最近秉宽有时间,朕让他去给你授课,会在平时讲官不进讲的时候。”朱祐樘想到自己跟张周所安排的计划,再想到马上张周可能迎来一段时间的休沐期。

当然他也不忘要让张周继续发光发热,给朱厚照授课,是朱祐樘能想到,让张周频繁进出皇宫的由头。

以张周为太子授课为借口,大臣就不会说三道四了。

朕给太子单独请个私人先生回来都不行?

朱厚照抗议道:“为何不是进讲的时候?儿臣每月就那么几天休息时间,还要被他给占用啊?”

朱祐樘面色不悦道:“你这是不想要?”

“儿臣只是想换个时间,比如说哪天让讲官先走,或者是让他在旁边讲一段……儿臣也很忙啊。”朱厚照有点憋屈。

跟张周认识两年了,好像一切都没变。

自己永远是被老爹欺压的那个,而张周就是帮凶,而他朱厚照现在也逐步开始进入到青春叛逆期了,主见越来越多。

朱祐樘冷冷道:“没得商议,这都是为你好,若是不遵从,看朕怎么收拾你。秉宽,好好教他,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严师出高徒,你就是他半个父亲,可不要手下留情。”

“嘶……”朱厚照突然就觉得屁股凉飕飕的。

张周笑道:“臣自当尽心竭力。”

张皇后问道:“秉宽回朝之后,那么多事等着他,他有时间给太子授课吗?”

“呵呵。”朱祐樘面带淡定自若笑容,道,“会有的。”

……

……

就在张周跟朱祐樘一家四口一起吃饭时。

司礼监值房内,陈宽把他刚得知的消息,告知了萧敬。

萧敬好奇问道:“你是说,陛下今日有说有笑,丝毫没谈到有关大臣参劾张秉宽的事?”

“是。”陈宽道,“说来也稀奇,陛下好像是胜券在握了。”

萧敬来回踱步,显然在这件事上,萧敬跟朝中那些参劾张周的大臣绑定太深,他好似已经没有退路了。

“张秉宽出手非同一般,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就算他刚回京师什么都不知情,陛下也不可能不知,无论是杨鹏、林瀚或是徐琼,都有可能将消息告知于他,让他有所防备。在这件事上,这几人可都没有参与联名。”萧敬说到这里,突然又想起一个人,道,“对了,还有沈禄。”

陈宽道:“那是陛下觉得,这次的参劾会不了了之?”

萧敬摇摇头。

皇帝跟张周单独商议,这说明皇帝对身边太监的信任也逐渐失去,萧敬并不觉得这是自己的错。

在戴义为司礼监掌印时,跟张周的明争暗斗其实已经开始了,这也是皇帝宠信张周所带来必然的结果。

萧敬目光灼灼道:“要派人,多盯着点张秉宽,看他最近有何动向,东厂那边如果杨鹏不听号令,就找都督府的人相助,五城兵马司的人也可以相助。”

“这……”陈宽想说,这动静闹得有点大啊。

虽然只是盯人,但调动的衙门越多,越显得你萧敬越权。

萧敬道:“不过几天的事,这两日陛下先会见朝鲜国主,后就是谈到朝中大臣的更迭,也必须要把参劾张秉宽的事放在期间,等朝中老一批的部堂都退下去,指望谁去制衡他?快些去!”

……

……

当天晚宴结束之后,朱祐樘与张周一同走在出宫的路上。

朱祐樘是要去见自己的“小娇妻”,也就是宫外即将入宫的“皇妃”小莲。

小莲是在头年秋后怀孕的,差不多正好到其预产期,也跟农历每月只有二十九到三十天有关,十月怀胎用农历算会更准确一些。

“秉宽,你的孩子,朕还没给赐名呢,你有什么中意的名字没有?”朱祐樘知道张周要回去跟家人团聚了,也会见到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自然会关切问一句。

张周心说。

说好了你给赐名,怎么还问我有什么打算?

张周道:“请陛下赐名。”

朱祐樘笑道:“朕思量许久,既要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名字,又要给你的……有点头疼啊。”

起名字这种事,也真是把朱祐樘给难住了。

本身并没什么难度,但问题是朱祐樘很迷信,甚至觉得朱厚炜的死亡跟名字起得不好有关,所以名字既要响亮,还要能让儿子多活几年,最好的给自己可能出生的儿子……当然也可能是女儿,不太好的那个给张周家的……

“这样吧,就叫张麟如何?”朱祐樘笑着问道。

张周皱眉。

这跟朱凤他大哥一样,都是一个麟字,你皇帝起名就这么没水平的?

不过想到自己的大侄子不过是叫张平,好像更没什么了……反而是张君那小子的名字,听起来还要好一点……实际上也是半斤八两。

“多谢陛下赐名。”张周拱手。

“哈哈哈……”朱祐樘好似是完成一件悬在心头的难事一般,志得意满道,“过几天,等爱妃她产子之后,朕就可以安心了。对了秉宽,你现在可以给测测,到底是男是女了吗?”

这也是朱祐樘最关心的问题。

孩子没出生,希望再有个儿子,以保证皇嗣传承的稳定,却又怕生的是女儿,让自己白欢喜一场。

到时还要努力……朱祐樘在“种地”这件事上,显然不是什么勤奋的老牛。

张周实话实说道:“陛下,臣想说的是,您的这位皇子或是公主,并不在命数之中,可以说是陛下逆天改命之后所带来的龙嗣,所以臣没法用天机来推算。”

“是吗?”

别人说这话,朱祐樘非一个大耳刮子打过去,糊弄朕呢?

但张周这么说,朱祐樘却是发自内心感觉到一种“恐惧”,那是一种明明自己命数已定,却在张周相助之下改变了命数,也改变了未来……逆天改命,说起来是庆幸,但也会有种天不遂人愿的报应。

迷信的人,最怕的就是天意给降个什么灾祸的。

“陛下,将到宫门了,臣就不陪您过去了。”张周道。

“嗯。”朱祐樘点头,“你去见吴昊吧,如果他不识相,朕明日就将他赶出宫门!钦天监的监正,这两年什么事都没做出来,这次难得让他帮朕做点事。秉宽,看你了!”

……

……

君臣分道扬镳。

张周去找吴昊,朱祐樘去见他的小娇妻。

乘着夜色,张周来到吴昊的宅邸,当吴昊听下人说是张周亲临,吓得连鞋都没穿好,就赶紧出来相见。

“吴监正,咱客气点,进去叙话。”张周笑道。

“莱国公,您可是有大事?”吴昊甚至有点不敢跟张周接触。

张周不用猜也知道是为什么,在他的坚持之下,二人一起到了吴昊家四合院的西厢内,坐下来之后吴昊还把桐油灯换成了蜡烛。

如此房间内能更明亮一些。

“都退下,老夫今日有客人,不许有人过来打扰。”吴昊道。

老仆人退出去,把门关好。

张周道:“吴监正最近遇到的烦心事不少吧?”

“啊?没有没有……”吴昊赶紧想否认。

张周笑道:“我刚回京师,就听说最近不少人拜访你,似乎都在等一个契机啊。”

“契……契机?”吴昊还被张周先说蒙了。

等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他急忙否定道:“没有的事……莱国公,您应该知道,在下只是中规中矩的一个钦天监监正,能力不及于您,更无法上达天意,最多是在星象上有变化,便如实上报,实在没有什么或篡改……不是,是揣测天意的能力。”

张周笑道:“我这不正是来跟你探讨一下,有关天意的事情?也不知道我算得是否准确。”

“您……又算到有大事了?那您……”

吴昊想说,你算出来,你跟陛下提啊。

你跟我说算什么意思?你觉得我有那能力帮你参详吗?你那能耐……我望尘莫及。

张周道:“实话说了吧,我也听说了,有人想借助天意和灾异等事,来攻讦于我,想让我从朝上退下去。今天我自己也跟陛下请辞了,说想过几天安稳日子。”

吴昊:“……”

大明第一能臣,无所不能,甚至能通天意的莱国公,居然不想当官了?

“心累啊。”张周道,“我这个人,就是个闲人,在我考中进士之前,我就曾写过一首诗,不知道吴监正可有听闻?”

吴昊问道:“桃花山下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你看,连吴监正你都知道我这点不成器的志向,说起来我也不知道是为何会如此。”张周道。

吴昊面色尴尬道:“大概通天之人,有仙人庇佑,寻的都是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生活,如此返璞归真,将来也方能登临仙界。在下能理解。”

张周笑了笑。

我自己还没理解呢,你吴昊替我理解了?

张周道:“我这人也不太喜欢跟朝中大臣相争,现在既然是他们想让我退,那我就先退下去,我准备到江南各处找寻一下仙草、丹方,就算不求个长生,也求个延年益寿。也好帮陛下完成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心愿。”

吴昊一听,瞪起眼道:“莱国公,您真的……是这么想的?”

“是啊。”张周道,“吴监正,你也算是个道士吧?你觉得我们修道的,面对他人攻击时,是应当避让求个清静呢,还是应当去斗个你死我活?”

“呃……”

吴昊将心比心,叹道,“那是应该避一避,再说您现在的权势,就算是从朝上退下来,那也是有诰券的国公,也能深得陛下的信任。”

张周心说,还是你吴昊懂我啊。

张周道:“吴监正你真是说到我心坎去了,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不我推算了一下,七月戊子日,京师内将会狂风大作,有雨雹之灾,可能是上天也不希望我一介修道之人为朝廷效命,特地要提醒我,及早避开了。”

“啊?”

吴昊又吃了一惊。

他掐指一算,问道:“四五天之后的事情,您都能算到?”

张周道:“古人有诸葛孔明精通天相,可以通过天相来推算气候,难道我不行吗?”

“不不不,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吴昊急忙道,“您告知于在下这个,是何意?此等事,应该跟陛下提出才是啊。”

张周笑道:“不跟吴监正说,难道让我去跟朝中大臣说吗?总不能是,我自己参劾我自己吧?”

“这……”

吴昊又觉得自己脑袋瓜不够用了。

张周道:“吴监正莫非以为我是在信口开河,故意这么说,到时不能印证,让世人觉得我张某人居心叵测?”

“没……没有。”吴昊的确是这么想的。

你张秉宽这么牛逼,连雹灾都能推算,干嘛告诉我呢?自己去说,别人不更佩服你的本事,就更不敢参劾你了?

张周道:“我说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防灾救灾,同时也是为了让我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最近我已跟陛下请命,准备到江南走一圈,估计也就是几天以后的事情吧。从我中状元之后,甚至当了国公,还从未回过南京,连祖坟都没去过,实在是有点不孝了啊。”

“啊?”吴昊一想。

真是个大孝子啊。

为了回家探亲和祭祀,居然连官都不当了?

吴昊提醒道:“莱国公,明说了吧,是有人要参劾于你,若是你这般把天灾异象的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只怕连爵位也保不住啊。”

张周笑道:“没事,陛下会帮我保住的。再说了,以一个天灾,就剥夺我的爵位,是不是太儿戏了?”

话是这么说,但张周知道吴昊没有信口开河,想当初程敏政因为京师中的气候连阴不雨,就被人因此参劾,连官都丢了……

假如让身在南京的程敏政这话,大概会直呼吴监正你是内行。

吴昊想了想,点点头。

张周背后有皇帝撑腰,因为一个雹灾,就把张周靠军功获取的爵位给丢了……是不太可能。

张周笑着问道:“吴监正,你得知此消息之后,准备先告知于何人?又准备如何说呢?”

“我……”

吴昊哭丧着脸。

你张某人还真是会给人出难题。

告诉我就算了,我帮你守秘密都行啊,你居然让我去跟我人说?什么防灾救灾的……你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或者吴监正对于此次雹灾,没什么想说的?”张周拱手道,“在下未来几年闲云野鹤的生活,可全都靠吴监正了啊。”

吴昊道:“那我就去……跟……跟刘阁老说说?”

“不好。”张周道,“吴监正应该去找屠尚书说,他非常信这个,而且你不能说是我说的,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什么?陛下……也知情?”

吴昊更觉得不可思议。

张周道:“自然知情,不然我为何来找你呢。我本是想让陛下,随便找人去把此消息外泄,顺带以此来让我离开朝堂……但陛下说,如此灾情,应当提前预警才是,也是为让京师百姓防备灾情,而换了他人去说,难免会被人说是以灾异妖言惑众。”

“那我……”吴昊想说,我去说,如果没发生,就不是妖言惑众了?

张周笑道:“但吴监正你去说就不同了,你本就是钦天监正,此等差事本不该由你负责吗?你以往报了那么多……天象异变,这次正好给你个机会啊。”

吴昊感觉脸在发烫。

心说。

你张秉宽还不如直接说,我以前奏了那么多都不准,也不差这一回了是吧?

这简直是对我莫大的羞辱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