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六章 大孝子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张周在文华殿停留时间不长,在他跟朱厚照交代好策略,出宫时,正好碰上了入宫找张皇后卖惨的张家兄弟俩。

这件事在张周入宫时,便听萧敬提及,不然张周也不会给朱厚照布置先前的“课后作业”。

“哼!”

张家老二远远看到张周,还轻哼一声。

大概是觉得,在竞标这件事上,张周也坑了他们。

张周没上去跟他们打招呼,只是回头望了望。

心里还在偷笑。

看你们兄弟现在得瑟,等你们一会入宫见到那位混世魔王二世祖,够你们喝一壶的。

“张公子,您先别走,我家二公子有吩咐,说请您过去。”

张周又看到了朱凤的马车,也看到了朱凤的手下,那个叫朱大奇的家伙。

因为此人在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态度很傲慢,让张周记仇了,张周是最会记仇的,心中早就给此人起了外号“猪大肠”。

伱小子。

早晚有一天让你把名给改了!

“有事吗?”张周一脸冷漠。

朱凤以前没事就喜欢找他,这次更绝,自己都不来了,派个人来?

你朱知节很没有礼貌可知道?

朱大奇现在可不敢轻视张周,因为他知道眼下就算是成国公本人站在张周面前,都要客客气气行礼,现在张周可是皇室倚重之人。

“我家公子说,是有分账的事要跟您谈,还说要给您引介个人。”朱大奇客客气气道。

张周这才点头,语气还是很不善道:“分账这件事,也早该谈了,至于见什么人还是免了,我这个人最不喜欢应酬。”

“是,您请上马车,到了地方跟我家二公子说为好。”

朱大奇赶紧招呼车夫,把马车给赶过来。

……

……

乾清宫内。

朱祐樘正在批阅奏疏,同时也准备让人草拟令建昌伯张延龄去兴济县修昌国公家庙的敕令。

却在此时,萧敬匆匆忙忙从外进来,恭敬道:“陛下,皇后娘娘请您过去。”

“皇后不是在见她两个弟弟吗?让朕过去作何?”

朱祐樘很烦心。

事都定下来了,妻子还在催,这让他很没有男人的尊严。

不会是让朕在她两个弟弟面前,许诺要把那批烂料子收回来吧?

当众要挟……岂不是让朕难堪?

皇后难道不顾虑朕的颜面?

萧敬道:“传话的人说,寿宁侯和建昌伯正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请示陛下,非要陛下前去不可。”

“嗯。”

朱祐樘虽不情愿去坤宁宫,但始终买料子的事都定了,当着张家兄弟面说也行。

反正保守好秘密,别回头让皇后知道他是始作俑者……

等他带着萧敬快要到坤宁宫时,突然想起什么,问道:“秉宽入宫了吗?”

“进了,刚走,跟两位国舅入宫是前后脚的事。对了陛下,两位国舅入宫的路上,被太子……给叫过去了!”

“太子?”

朱祐樘皱皱眉。

儿子这是要唱哪出?让他保守秘密,他怎么还去找他两个舅舅?这也是张周教的?

……

……

坤宁宫正殿内。

张皇后坐在她的凤座上,下面客位上左右坐着张鹤龄和张延龄,此时张家兄弟脸色是非常暗淡和复杂的,既有路上踩了狗屎的郁闷,又隐隐带着些许期待……

高兴,落寞,还带着委屈。

朱祐樘光是看兄弟俩的反应,就暗暗皱眉。

果然没正形的人,无论行止都是这么怪异另类。

“陛下,您来啦?臣妾给您请安。”

张皇后见到朱祐樘,一反之前冷漠的态度,主动过来示好。

给朱祐樘行礼时丝毫不敷衍了事。

这一幕也让朱祐樘愣住了。

妻子这是怎么了?上次咱俩见面的时候,好像你可不是这态度,这是要在你两个弟弟面前装出我们夫妻情深的模样?

朱祐樘坐下来,见张家兄弟这才想起来要给他行礼,也直接抬手阻止:“都是一家人,坐下说话!”

朱祐樘也在想,话怎么说才好。

却听张皇后道:“陛下,臣妾有件事,想恳求陛下。”

朱祐樘道:“还是为了他们手上那些修筑宫殿的木料和石料?”

“是,也不是。”张皇后给了朱祐樘一个模棱两可的开篇,面色恳切道,“臣妾的两个弟弟是来请示陛下,说是兴济县张家的家庙破败了,想请陛下派人去修修,现在正是冬闲时候,把事给办完,就不怕来年雨水多给冲垮了。”

“嗯?”

朱祐樘皱眉。

我这还没提呢,张家兄弟居然主动来提出修张家家庙,难道说张家兄弟跟张秉宽一样,都想糊弄你们张家已故的鬼魂?

张秉宽是为朕分忧解难,你们兄弟俩是什么心态?

朱祐樘道:“好端端的,作何要修家庙?”

本来他也准备提出此事。

现在情况不同。

但既然是张家兄弟主动提出来,那说法就不一样。

朱祐樘突然发现,自己的腰杆都挺起来了。

如果是朕提出来,回头被皇后知道那批料子是烂木头烂砖烂石头,会说朕坑你们张家,把不好的东西往你们张家家庙塞……

但现在是你两个弟弟提出,那时候皇后你非但不能怪朕,朕还可以反过头怒斥你两个弟弟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糊弄朝廷布置下去的工程!

这事情的转机,往往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张家兄弟一脸尴尬,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一样,却是张皇后摆出小女人的姿态,语气带着几分娇嗔道:“陛下,就当是给臣妾的,不行吗?”

“咳咳!这件事……要容朕思量一下。”

朱祐樘此时心里已是心花怒放,却还要装出很谨慎的样子,“这时候要调用人手,还要用到木石料,一时间从哪调?鹤龄、延龄,你们是怎么想的?”

张家兄弟俩被皇帝喝问,一副受气包的模样。

大概还在回想先前被大外甥威胁。

那场面……

别提有多刺激。

张鹤龄道:“陛下,是这样,臣兄弟二人手上正好有一批料子……这不也赶巧家庙破败,所以特地来请示陛下。”

张皇后笑道:“陛下您看这样多好?不用去找太皇太后求情,还能把这批木石料用上,张家的家庙还修了,能让张家列祖列宗都安宁,臣妾也没想到,鹤龄和延龄能如此体恤朝廷之难。”

“皇后,话是这么说,但不需要花银子的吗?开销这么大,朕只怕朝堂上那些大臣是不会同意的,只能从内库调动帑币,压力很大。”

“陛下……”

张皇后可不管那么多。

让两个弟弟给重修清宁宫供材料,最多是赚点钱,可要是为张家修家庙,这不单是解决弟弟的问题,还能让她颜面有光,以后再见了老母亲金夫人,也能吹嘘一下,更能体现当女儿的为家族做出的贡献。

修清宁宫,和修张家家庙,对她的意义区别还是很大的。

“那鹤龄,你们兄弟要多少银子?”

朱祐樘当然不能直接答应。

只能摆出勉为其难的姿态,要跟张家兄弟从长计议。

张鹤龄看了看弟弟,这才为难道:“陛下,您看六万五千两这价,行吗?”

张皇后一听不乐意,道:“你们先前不是出价十万三千两吗?怎么现在就要六万五千两?”

张鹤龄大惊道:“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其实臣采购这批材料时,市价尚低,并没有花那么多银子,只是后来外间传说宫里要修宫殿,木石料都涨价了,臣才在竞标的时候提出十万三千两。”

“那六万五千两,你们不亏是吧?”张皇后皱眉。

她都没好意思说,你们采购的时候连六万五千两都没花上,就敢跟朝廷要十万三千两,难怪不选你们来供货。

“不亏,不亏!”张鹤龄赶紧道。

“六万五千两……”

朱祐樘想了想,这跟张周所提议的采购价是一样的。

不赚不亏,符合他的心意。

“鹤龄,你们两个采购的时候价格都没到六万五千两,那周家的应该也没到,只是后来材料涨价,你们便多要……其实不是周家以次充好,是这意思吧?”

“呃……是。”张鹤龄不想认,也只能认。

朱祐樘道:“皇后你看,是有人冤枉了周家,他们也是为朝廷分忧。修清宁宫以低于市价供货,也体现了他们对皇祖母的孝心。”

“陛下……”

张皇后现在才懒得理会什么周家、清宁宫的。

要不是两个弟弟在,她一定又恼了。

臣妾现在就想修家庙,陛下你就说同意不同意吧!

张延龄见兄长说不清楚,赶紧道:“陛下,我二兄弟商量好,既然是修鄙府家庙,除了木石料这六万五千两之外,其余的材料和人手等,就不用朝廷给调拨了!都由……臣来掏。”

“什么?”

朱祐樘犯起了迷糊。

这还是自己所认识的两个小舅子吗?

你们俩这是真的成长了啊,不但学会了替朕分忧,还学会了给自己加戏是吧?

这岂不是至少省了一万两银子?

张皇后用很欣赏的目光望弟弟一眼,再含情脉脉笑望着朱祐樘道:“陛下,您看,臣妾的两个弟弟,他们多为您着想?他们其实也是孝子仁孙,您就当为臣妾,请同意这件事!”

朱祐樘听到这里,恨不能马上答应。

因为他也怕张家两个“大孝子”反悔。

朱祐樘笑道:“朕怎会不体谅皇后你呢?只是你也不要再纠结于前事,朕愿意出这六万五千两银子便是了!”

“多谢陛下!”

张皇后喜不自胜,跟丈夫的恩怨自然也一笔勾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