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八十四章 当面试探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秉宽,回头你给他们出题,让他们作答。”

“这是最后一次,若是太子你真的能胜过你皇妹,朕可以让她单独就学,不与你在文华殿干扰你的学习进程。”

“但要是你输了,一切还是照旧。且朕还要罚你,将你禁足一个月。”

朱祐樘嘴上对儿子很不客气,但实际上内心还是非常宠爱儿子的。

女儿的确是父亲的小棉袄,但始终大明的江山是要交给儿子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平常只是板着脸想给儿子下马威。

当父亲的不知道怎么跟儿子相处。

却是在跟女儿相处时,就没那么多教条的东西,因为女儿将来根本不用承担什么重大责任,且在教育等事上,也不用当父亲的额外去操心。

更重要的是,朱秀荣太“乖巧”了,简直是不用当父亲的费半点心。

朱厚照道:“父皇,题目一定要出四书五经的,儿臣认为有实力能赢她。”

朱祐樘皱眉道:“听听,这像是个兄长说出的话?你为了赢妹妹,就要不择手段?你四书五经学了多久?你妹妹才学了几天?你还要点脸吗?”

“可是父皇……她去到文华殿,学得不也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吗?既然她学不进去,那干嘛还要去文华殿呢?”

朱厚照显得理直气壮。

她干扰到我的学习,我现在不过是用最合理的方法把她赶走。

因为她在那不是学习的,而是捣乱的。

朱秀荣道:“父皇,既然皇兄说要比圣贤文章,那就比好了,大不了与他同写一篇文章,谁写得好,谁就算赢。”

“秀荣……”朱祐樘似乎不太同意这种比试。

因为儿子占便宜太大了。

朱秀荣笑眯眯道:“父皇是不相信儿臣吗?儿臣最近也在用心读书,相信用不了多久,写一篇八股文,就能比皇兄写得好。”

朱祐樘看女儿很有信心的样子,他满意点头道:“还是秀荣有志气,且虚心向学,不像你兄长。”

朱厚照愤然不满道:“父皇,光有志气可不行,学习也是讲天分的,她天分不行,学什么都徒劳。”

“皇兄,也别把话说得太满,我们走着瞧。”

……

……

朱厚照被勒令回去读书了。

而当天下午,朱秀荣则可以得到张周的单独辅导。

朱秀荣还显得很开心,好像这是多有趣的事情一样。

当张周拿着教案出现在她面前,她急切问道:“先生,今天教什么?”

张周道:“今天先不授课,有些事情,我需要跟你讲清楚。”

“先生请讲。”朱秀荣面挂笑容。

张周问道:“公主你知道何为制艺?”

朱秀荣蹙眉问道:“什么是制艺?我……不太清楚。”

张周道:“那你却知道八股文?”

“我……”朱秀荣显得莫名其妙道,“有什么不对吗?八股取士,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大明的科举,不都是这么选拔人材的吗?”

张周点头道:“你平常的作业,我这里也拿到了。”

“先生……作业什么的,我们回头再说吧。”朱秀荣急忙道。

张周笑了笑道:“还有在上次与你太子论西北军政时,所写的军务策中,提到了西北将士或会躺平而不作为。请问躺平是什么意思?”

朱秀荣脸上的笑容略显尴尬道:“不就是躺下了,不作为?先生,为什么要计较细枝末叶的事情?今天父皇不是让你来教授我学问的吗?”

张周道:“你是让我教你怎么写作文吗?”

“是啊,不,不是……不是写什么作文,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朱秀荣道。

张周微笑道:“作文一词,曾被不少典籍引用,《红楼梦》第一回就提过,‘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哦?是这样吗?”朱秀荣瞪大眼问道,“好像是。”

张周又问道:“你读过《红楼梦》吗?”

“红楼……梦?那是什么?学生不知道先生在讲什么。”朱秀荣道,“倒是学生在皇兄那拿了不少书来,读过其中不少,也不知是否有这本。”

张周道:“那应该是没有,像《红楼》这种书籍,还不适合让太子来读,他年岁还不足以消化其中的知识。”

朱秀荣好似是明白到什么,脑袋赶紧点几下道:“对,他还消化不了。”

张周问道:“公主是知道里面的内容,所以认为他消化不了吗?”

“不是。”朱秀荣镇定自若道,“我只是觉得,皇兄他生性太顽皮了,所以他消化不了里面的内容。”

张周好奇问道:“看来公主对消化这个词非常了解,公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我……我不知道。”朱秀荣道,“我是顺着先生的话说的。消化……这词好有趣。”

张周道:“消化的说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诸如晋朝的王羲之就曾题写过,‘前却食小差,数数便得疾,政由不消化故’。”

“是吗?大概是父皇和母后曾说过,所以我记下来了。”朱秀荣道,“就是把食物在肚子里给化了,是这个意思吧?”

张周点头道:“就是这意思,不过这词用在消化知识上,却是超出了如今词语应用的范畴。”

“……”朱秀荣显得很无语,皱眉道,“先生,你玩我?”

张周道:“你玩我这个词,按照你的用法,应该是不同寻常的。公主殿下在应用上,是否也超纲了?”

朱秀荣气鼓鼓道:“我认为没超纲。”

张周好奇问道:“超纲在这里作何解?超出了纲要纪事?”

“我……”

朱秀荣似乎意识到,自己是说多错多,然后她莞尔一笑道,“先生,你在说什么,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啊。今天是要学习怎么用词汇吗?”

张周道:“好了公主殿下,我没有资格教你什么,或者说,你能学的东西太多,我也不知从何处来教。或者在很多地方,我还要向你学习。”

“先生,你的话,怎么让人听不懂呢?”朱秀荣眨着无辜的大眼睛问道。

张周叹道:“这么说吧,就公主装糊涂的能力,我恐怕再学个几年也学不来。”

朱秀荣脸上的神色好似是吃了黄莲。

张周道:“公主,你要想从制艺上与太子一较高下,除非你有先天的本事,否则以你所见的太子,他接触四书五经已有数年,且他写文章也有几年,他的聪慧可并非一般人能比的。”

朱秀荣问道:“你是说,我会输吗?”

“很难赢。”张周道,“我也说了,公主若是有先天优势呢?”

“啥意思?”朱秀荣问道。

张周笑道:“这东西也分人,当我第一次出现在科场时,我也不认为自己能做出一篇能考解元的文章。唐寅你知道吧?”

朱秀荣眨眨眼,随后点头:“知道。”

张周道:“唐解元的称谓你可有听说?”

“唐解元?他不是亚元吗?先生才是那一届的解元啊。”朱秀荣道。

“嗯。好。”张周道,“有些事,还请公主赐教。”

朱秀荣撅着嘴在那坐着,似乎在想怎么跟张周斗法。

可思来想去半晌之后,最后她好像是放弃了,摇头道:“被先生这一说,学生觉得要跟皇兄比才学,可能是自不量力了吧。但事也无绝对。一个不用心学,成天想着怎么去打仗的人,怎可能会学得太好呢?”

张周道:“那我就先预祝公主你可以在跟太子的比试中,再一次取胜。”

朱秀荣微笑着说道:“谢先生吉言,我会努力的。”

……

……

张周离开很久,朱秀荣似乎都没回过神来。

直到有小宫女过来提醒她要走,她才抬头看一眼,又好似是寻找什么人一样,问道:“那个人……走了吗?”

“殿下,您说谁?”小宫女不解问道。

“就是先前教我学问那个啊。我是说,张周,张某人……我称呼他张先生那个。”朱秀荣蹙眉道。

“走了。”

小宫女道,“走了好一阵子了,在张大人走的时候,还提醒让奴婢等不要进来打扰公主您做学问,现在估计已经出宫了吧。”

朱秀荣扁扁嘴道:“这个人好奇怪。”

小宫女道:“宫里的人也是这么说的,很多人都说,天下之间最怪的人就是张大人。”

“你们也觉得是吧?”朱秀荣好似是找到同类一般,气鼓鼓道,“问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有吃的没?中午跟父皇一起吃饭,也没多吃点东西,甚至半饱都没有。”

“公主您饿了的话,还是先回去吧,那边有点心。这里……什么都没有。”小宫女道。

朱秀荣道:“再给我弄点爆米花去,一定要加焦糖的……嗯嗯,就是加点麦芽糖,有奶油没有?算了,就加点麦芽糖已经很好吃了!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点甜的总不至于会太胖吧?胖点也没什么,谁让我长得这么可爱呢?”

“……”

旁边的小宫女听呆了。

这位小公主,还真是自恋呢。

……

……

张府。

下午还没到日落的时候,林瀚登门来访。

张周在自家正堂接待了林瀚,随后林瀚给张周递过来一份东西。

“林老,这是要请辞了?”张周看过之后方明白,林瀚这是当够了吏部尚书,准备回去颐养天年。

或者叫,回去安心准备生孩子。

林瀚叹道:“在朝这些年,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有过的也有过,实在没什么遗憾了,不如趁着现在早些回乡,过几天安稳日子。”

张周笑着问道:“难道如今朝中的日子还不够安稳?”

林瀚道:“朝中太多波澜,你自己深陷其中,或还不觉得,但在旁人看来……那真是波谲云诡,难以形容。”

“嗯。”张周道,“这份东西不该给我看,应该直接上奏。”

林瀚笑了笑道:“你以为老夫没上奏过吗?但陛下明显是要留我的,要是你去帮我说说的话……”

以林瀚的意思,我现在想来个安稳退休,都要看你和陛下的心情。

现在就当是求着你,给我个机会,让我回去,算是善始善终了。

再于朝中多呆上几年,还不一定能全身而退呢。

张周问道:“不能等到春暖花开之后?”

“不好。”林瀚道,“当然,我知道这件事,你也不能完全做主,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最近朝中也没什么大事,换他人来也行。以老夫所知,陛下一直希望你来打理吏部中事,何不就……更进一步呢?”

张周道:“林老,你该知道,现在我光是兵部和户部的事,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哪还有心思顾旁的?”

林瀚皱眉道:“你现在很忙吗?旁人不知,老夫可是知悉的,你现在……也没多忙啊。”

张周笑着道:“那为何不能先等到年底呢?反正也没几天了,最近令郎应该也会回来了吧。”

“他……”

林瀚自然知道,张周这说的是他跟船出海的儿子林庭。

但为了个林庭,显然还不足以让他觉得在朝中有盼头。

张周道:“林老,这么说吧,现在做一切的事,都是为了来年开春的一战。这或是我能准备最充分的一战,也是最有希望的……你为何不能再等等呢?”

“嗯……”

林瀚显得很不情愿。

张周道:“有关林老归隐田园的事,我会帮你跟陛下提,但如今朝中能接替你的人,也实在找不出来。或还真要让陛下费一番头脑了。”

“都一样,都一样。”林瀚见张周肯帮忙,心情似乎也好了很多,“话说老朽一把老骨头,留在朝中也帮不上太多忙,有时候有我还不如没我呢。找谁来都行,你也行啊。”

“林老可真是不贪恋权位,有豁达之心啊,我还要跟你学习。”

“哪里哪里。”

一老一少不由商业吹捧起来。

张周道:“就算林老离朝之后,最好也先留在京师,以后有闲暇不妨坐下来谈谈天南海北之事,有很多为官上的学问,还要跟林老你请教呢。”

“秉宽啊,你也太客气了,你跟我学?还是算了吧。像你这样的人,莫说是我教不了,天底下没有人能当你的先生……这是老朽与你共事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