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条道走到黑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摆在面前的问题,也让崔元显得有几分犹豫:“打不打?”

本来近乎是不用问的问题,但随着崔元发现朱凤脸上有回避之色,以至于他这个主帅也变得犹豫起来。

甚至在众将领面前,他都好似个没主见的边缘人,也可能是他觉得,只有朱凤的坚定才能给自己信心。

朱凤问道:“不是说,只要靠近,鞑子就会发现,会遁走吗?”

“是。”崔元也不隐晦,“眼下都是冰天雪地的,如果是白天行军,必定会被发觉,或许只有夜晚行军才可以,但晚上很凉,将士们只怕是……”

朱凤道:“我听说,当年威宁侯奇袭威宁海的时候,就是昼伏夜出。”

崔元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夜里再行军?”

朱凤想了想,摇摇头,没回答。

旁边的将领听了,登时觉得这两个人说话有点“避重就轻”,甚至连出兵与否的问题都没商量好,朱凤更是没正面回答崔元这个问题。

“两位将军,现在我们发现鞑子,他们也可能很快发现我们,按照线报,我们距离他们也不过才四五十里的样子,还不如这就派出骑兵,马上去袭营,这么好的机会……稍纵即逝。”有将领提出个人的看法。

崔元也没想到军中作战的意愿这么强烈。

朱凤问道:“多远?”

崔元道:“四五十里,只是预估,可能……并不止这数。”

朱凤道:“可这么行军也不行,冰天雪地的,骑兵也只能缓慢过去,还要把炮架好,然后轰他们。可如此就……更容易被发现。”

崔元想了想,点头道:“嗯,看来现在只有夜袭这一条路可走了。”

朱凤突然想到什么,问道:“如果我们用白色的东西裹着,悄无声息往他们靠近的话,会不会比夜里行军更好?毕竟这雪天,到晚上其实也通亮的,也还是容易被鞑子发觉。”

“白色……东西?”崔元有点理不清头绪,或者说是跟不上朱凤的节奏,他问道,“是说,我们头上盖着雪吗?”

朱凤尴尬一笑。

他也突然意识到,好像崔元没在研武堂进修多少时间,没有经历过研武堂内上军事策略课时,各种五花八门的战场环境预演,自然也就不会有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而他朱凤却因为是研武堂的讲官,有时也会去编排一些战略环境,就算没探讨过如何在雪地偷袭,但以朱凤经常参与这种讨论,他还是很快有了自己的思路。

朱凤道:“我的意思,军中咱不是有很多白色的帐篷,还有给将士们用的白色布套和衣衫吗?就用这个,裹在身上和马匹上,然后把我们的人马和火炮都运过去。”

“啊?”

崔元大吃一惊。

这都行?

旁边将领马上提出抗议道:“侯爷,如果我们把帐篷都拆了,那岂不是……”

就差说,你想把我们冻死啊?

有帐篷,好歹还有挡西北风的东西,如果帐篷都拆了,那我们就算打了胜仗,可能也要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中。

朱凤摇摇头道:“帐篷的布太厚,用普通的布就行。”

崔元道:“安边侯,你要知道,我们没带多少白布,就算是有,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宽大,想以这些白布把所有人马都裹着,还不想被人发现,可能是……此地无银,也是掩耳盗铃。”

到底崔元是个文人,在讲事情的时候,还是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的。

朱凤这次则好像很坚持道:“可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夜里行军能行吗?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还不如试试。也不用掩护多少人马过去,只要把我们的部份火炮送过去,朝他们开几炮就行,剩下的人马就各自分散开,形成个包围圈。”

“这未免……太纸上谈兵了。”崔元显得很犹豫。

不知觉之间,崔元那股拧劲儿又起来,就好像当初屡屡跟朱晖较劲一样,他这次是在反对朱凤的意见。

但他似乎是忘了,自己才是主帅,这路人马是听他的。

在将领听来,这位崔驸马的脑子就有点不正常。

朱凤道:“如果行不通,被鞑子跑了,跟我们不去作战也没什么区别。而且如果我们是有意避战的话,回去还会被人参劾。”

“嗯?”

崔元又是一怔。

他似乎是听明白了。

从战略层面来说,以目前的环境,遇到眼前的事情,可以选择战或者不战。

但按照大明的军法来说,有敌人而不战,这是消极避战,是要被问罪的。

现在朱凤就明确告诉他了,你不是还在考虑战或者不战的问题吗?你不用考虑,现在环境逼着你必须要战。

只是如果你在进兵的途中,被敌人给发现,把他们吓跑了,那这件事你就没什么责任了……鞑子跑都跑了,不是我们不想作战,而是环境所迫,那能怎么办?我们还把鞑子吓跑了,也算是振奋了军威,好歹没折了大明的面子。至少也不是上来我们先被吓跑了。

崔元道:“那……那就把随军能找的白布都找出来。”

朱凤道:“就先掩护一千兵马过去吧。”

“一千?会不会……少了点?”崔元还是很打怵。

朱凤看了看四下大眼瞪小眼的将领,笑着振奋军心道:“崔兄,忘了你带几百兵马,大破鞑靼人的威风了?这次必定还能成功。要不……就由你来亲自领兵在前?”

崔元一听,你小子不安好心啊。

这种时候,你作为副帅不上,居然让我这个主帅亲自领兵到第一线?

这要是换了别人,我非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但要是你朱知节……那还是算了吧,一来我觉得不如你需要仰仗于你,二来我得罪不起你的好朋友张周,三来……你说得也有一定道理,这种时候只有主帅亲自冲锋上阵,才能审时度势做出最好的战略安排。

至少在我崔某人心目中,一直都是觉得当主帅的就该身先士卒,不然为什么喜欢躲在背后的朱晖就被抄家了呢?

“那……就准备整军出征吧。”崔元道,“我不在的时候,一切都以安边侯的调遣为先。我……亲自带兵去。”

朱凤点点头,心里还有小小的庆幸。

在这种可能会送死的战事上,他朱凤也是留了个心眼的,本来他就不想上战场,这时候更应该让注重面子的崔元去当炮灰。

……

……

崔元带着九百多人,配合运送火炮的马匹和战车等,从一处躲避的山谷位置,开始出兵了。

因为周围基本都是冰天雪地,清一色的白色,而崔元这路人马,也都是用白色的布把马匹和人都覆盖住,尤其是走在前面的人,基本上只露出一双眼睛,而后面的则因为炮身太大,以及白布不够用等缘故,只是潦草盖住。

如此一来,从几里之外看过去,基本上就可以跟白色的雪地融为一体,但要是走近了,还是能发觉端倪。

即便如此,崔元领兵还是要走一些山坳的地方,或者是走一些高处或是有遮挡的地方,以最大程度避免被鞑靼人所察觉。

九百多人,配合四百多马匹,一行往鞑靼人所在的营地走。

还没走出多久,后面拖着火炮的马队就相继出现问题。

“将军,有事。”

后面的一名运炮的百户过来,到崔元面前诉说难处,“绳子有的被雪泡过,很容易就断了。再是有的车轮子已经给冻住……绳子一拉就断……还有的就陷进雪地里。”

崔元道:“这都是雪地,随便拉着就能跑,还能陷进去?”

“有的地方雪太深了,莫说是炮,就算是人也会进去。现在后面的马都要用绳子绑在一起,防止有的马进了雪坑里出不来。”

“这么……严重的吗?”

崔元觉得头都大了。

完全是被朱凤坑了啊。

好端端的居然想出这种馊点子,让他以主帅身份,放弃大部队,押送火炮到前线去放冷炮?

旁边有将领道:“还好这是在白天,要是晚上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哦?”

崔元先是愣了愣,随即他明白将领是什么意思。

大白天的行军,都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故,现在还只是陷入到雪坑,周围的人能帮忙拉出来……那要是夜晚呢?有的地方直接是悬崖峭壁,甚至有可能鞑靼人会以此来挖陷阱,用雪覆盖在陷阱上面……

崔元道:“白天行军……是对的。可是……”

他想说,完全可以不行军,直接避开。

又想到之前朱凤有关避战的提醒,也明白现在不能怂,最后他也只能摇头叹息。

“夜不收有传回消息吗?”崔元问道。

“还没有。”有副官道,“按照之前所探的,鞑子就在二三十里之外了。可能也只是一部分,要是我们到了,陷入重围,而安边侯他们增援不及的话,会不会……”

“别说丧气话!赶紧想办法继续走,我过去看看。”

崔元一边呵斥着,一边从马上下来,他这才知道脚下的雪还是很厚的,靴子踏进去,有一种茫然未知的恐惧感。

谁知道前面是实路,还是一个深坑?

“再跟后面的人说,就只沿着一条线走,让前面探路的也都绑上绳子,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要到。”崔元道。

副官道:“伯爷,就这天,一天能行军三十里就不错了,可咱只有半天多时间,要走四五十里,会不会……”

崔元哈口气道:“机会就这么一个,我们不能错过了。就算鞑子真的跑了,这样回去我们也可以做到问心无愧,但要是拖拖拉拉,更容易被鞑子发现,你们不想建功立业吗?”

“是。”副官赶紧低头认错。

“走,走。”

崔元摆了摆手,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冻僵了。

再看那些步行的将士,随即意识到,自己这个不用自己走路的都这样了,那些在雪地里走了半天的士兵,估计靴子里早就是雪水了,岂不是说很多人都会因此而冻伤?

“唉!”

崔元重重叹口气,似乎他也知道,这会也计较不了别的,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

……

终于,在日落之前,前面的人告诉崔元,鞑子的营地就在前面不到三里的山谷中。

崔元亲自带着人和望远镜,穿过厚厚的雪层,到了一处小树林旁,从一个相对的高处,用望远镜看过去,一眼看过去差点把自己惊呆。

只见连绵的帐篷矗立,大批的牛羊都被圈起来,很多通身羊皮袄跟牲口没多少区别的男女老幼在帮忙收拾营地,甚至有的还在清理周围的积雪……

“这得有多少人?”

崔元地上犯嘀咕道。

再用望远镜往远处看,并不见骑马的人,显然鞑靼人也爱惜马匹,知道这种天气骑马,很容易让马匹摔倒受伤。

“将军……”

一名校尉过来,随即靠在树干后面,低声道,“炮已经在往这边运了,但我们找不到好的地点,如果我们露头,他们就会发现……那地方地势很低。”

崔元道:“他们本就是躲起来不让我们发现,找个山谷中呆着,不也是正常的事情吗?在这里放炮打不到是吗?”

崔元毕竟不是研武堂的高材生,他只在里面短暂进修过,对于火炮的性能等事,他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校尉道:“这里超过三里,除非是用重炮,不然绝对是打不过去的。这次我们只带了不少的子母炮和轻炮,如果打的话,最好到一里以内再打。”

“如果我们派出一路人马,吸引他们过来呢?”崔元开始异想天开。

“将军,要是我们露头,他们就……跑了吧?”

“我们才几百人,他们这么多人,看到我们就跑?难道没商量的?也没道理啊……”

崔元在琢磨。

如果自己出现,真把对面吓跑了,好像也算是“大功一件”,至少两件事,一来是不用担心自己会送死,二来就是可以休战,回去后各找各的婆姨。

“等天黑。”崔元看了看天,“再过不多时,天就会暗下来,到时快速杀出去。而且我们也要等等安边侯,他调人马到四周形成合围,也需要时间。”

“将军,就怕安边侯来不及,且后续大军行动,被他们察觉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要等啊!”

崔元也显得很不耐烦道,“这么出去就会被发现,除了藏起来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鞑子虽多,但也很分散,开炮过去也不见得能有多大收获。就看他们怎么跑,我们怎么追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