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是你,也是你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安远侯柳景从都督府内得悉了一些情况,匆忙趁着入夜之前,跑到英国公府去找张懋通风报信。

对柳景来说,他的意图很清楚,那就是之前的靠山朱晖倒台了,现在要在军中仰仗于张懋……虽然从原则来说,他真正的靠山其实是周太后,但周太后始终没法时刻照顾到他。

「……张老公爷,现在事情再明显不过,外人都误解了您,以为您……有不良企图,以至于朝野上下都议论纷纷,连陛下可能也对您有误会,估摸着这次您非要去西北领兵不可了!」

柳景也有些感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张懋之前再牛逼,始终张懋身上无军功在身。

一个没有军功在身的勋臣,却可以执掌大明京师的军政数十年,听起来就让人唏嘘,现在也不用羡慕了,因为张懋临入黄土之前,可能也要亲自去领兵验证自己的带兵实力。

张懋拍这大腿道:「别人不了解我,你不知悉这件事的始末吗?」

柳景道:「在下岂能不知?之前您还亲自到蔡国公府上去说情,这事在下都是看在眼里的,可就是有那种人,非要无事生非。」

张懋皱眉道:「外人是否有误解,跟老夫是否去战场,有何关联?」

张懋也郁闷。

如果只是有点贪赃枉法的劣迹,再或是被人认为他居心叵测,那也不该让他去战场上证明自己吧?

「这件事,在下也不是很清楚,但听说是陛下点名的,还说明日早朝时,就会拿到朝堂上去议论,有不少的同僚已经举荐了您,让您前去领兵。」柳景眼巴巴望着张懋。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去疆场领兵,那是大丈夫实现个人抱负的最佳方式。

但并不限于他们这群养尊处优的勋臣,因为他们知道上了战场也难获得什么军功。

到时候无功便是过。

张懋道:「一定是张秉宽在背后搞鬼。」

张懋显然是不想去战场领兵的,他所能想到的,要坑自己的,一定是张周,自己好像挡住了张周独揽军权的脚步,所以他才会认为自己跟张周形成了对立。

柳景苦笑道:「张老公爷,我倒看,跟蔡国公没多大关联,而是陛下想让您去,您想啊,蔡国公是觉得您在疆场上……一定是毫无建树吗?」

张懋道:「你不懂!」

柳景没再回话。

二人似乎在某种理念上产生了分歧。

张懋觉得张周在坑他,而柳景觉得张周没那闲心思。

就在于柳景也认为,如今西北的局势对大明非常有利,去西北带兵获取军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鞑靼人绝对不会恋战,在这种前提下,若张周真想在军权上做文章,那也应该杜绝让旧勋臣去西北领兵。

哪还会让张懋去领兵,给张懋证明自己的机会?

「趁着天还没黑,你去各家各户打招呼,明日一早,谁要是敢在朝上推选老夫,别怪老夫跟他翻脸!」

张懋也是急了。

打死不去战场领兵,哪怕是天上掉馅饼,也不会去捡。

谁在这件事上跟他意见相左,那就是与他为敌。

柳景道:「公爷,都督府这边还好说,就怕文臣那边……」

「去!」

张懋也急了。

柳景这才拱手道:「那在下这就前去,各家能通知到的,一定通知到,通知不到的明日一早也会打声招呼。不过公爷您还是做好万全的准备吧。」

「父亲,您怎急成这模样?」

就在张懋为了可能去领兵的事情,在前堂急得抓耳挠腮时,张锐出现在他面前。

懋侧目打量儿子一眼道:「为父,可能要被人使计,被派去西北领兵,你认为这件事是何人所为?」

张锐道:「儿不明白父亲之意,难道这不是好事吗?英国公府,也到了该证明己身的时候。」

「哼!」张懋道,「别以为从军几年,就能在沙场上有所作为!先前张仑去西北,落了个如何的结果?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父亲若去西北的话,那也是领兵的将帅,冲锋陷阵的事自会有他人去做,儿倒愿意为父亲鞍前马后,甚至可为先锋官。」

张锐不像张懋那么胆小怕事,反而是主动请缨。

「别捣乱!」张懋气呼呼道,「英国公府不需要军功,至少老夫这一代不需要,你和张仑……看你们自己了!到时老夫下了黄泉,也不能再眷顾你们什么!」

「父亲,儿倒是觉得,您要是不想去西北领兵,大可跟陛下明言,陛下会体谅您年老体迈。」张锐倒也还为他这个父亲着想。

张懋一听「年老体迈」的字眼,心里就很不痛快。

张懋想说,我是可以推搪,但就怕现在名声臭了,再怯战的话,那陛下更有理由把我给撸下来,那不是让政敌得逞?

「你的意思,为父是怕了吗?」张懋还逞强起来。

张锐道:「父亲自有威望,也能能耐,但眼下西北军将不是也并非父亲的人?就算父亲到了西北,怕也调遣不动那些人,反倒是应该提请陛下,一切当以旧制为主,都御史配合地方督抚出兵,方为上策。」

以文官带兵,你去就当个打下手的。

这样就不用担心担首要责任,背黑锅的时候也能稍微往旁边靠一靠。

张懋道:「老夫身在军中,但其实也是身在官场,官场中的事就是尔虞我诈,我倒要看看,这次到底谁想让老夫一蹶不振!以为父的手段,也足以让他没好果子吃!」

翌日朝议。

张懋气势汹汹带着一众党羽到了奉天殿。

在朝议开始之前,张懋这边就已经跟都督府的人打了招呼,他甚至过去跟谢迁通气,旁敲侧击表明自己并无力前往西北领兵,大概的意思是让谢迁别为难他。

谁知在皇帝让萧敬将西北军情的奏疏公布,并表明要派人去西北领兵后,也是谢迁第一个跑出来拆张懋的台。

「……陛下,以臣所见,英国公年富力强,以他在军中的威望,足以震慑宵小,令鞑靼臣服。臣认为当以其领兵,前去阻击鞑靼人的来犯,并随时做出反击……」

谢迁在这种事上,可说是没给张懋一点面子。

让张懋差点跺脚。

这不说还好,说了以后,你反而落井下石是吧?

朱祐樘道:「英国公,你觉得呢?」

张懋走出来,显得很为难道:「老臣也想前去边镇,为国效命,奈何最近……咳咳,染恙在身,只怕会辜负了陛下的期许,老臣举荐蔡国公,以他的能力,足以令西北安定。」

这时候张懋开始说自己年老了。

平时他还是装出很强悍的样子,让人觉得他老当益壮,但现在关乎到他自己的老命,就算是认怂,他觉得也是值得的。

朱祐樘眯眼瞄着张懋,语气不善道:「英国公,平时并不见你如此的脆弱,怎的,到底是何病?朕要不要派太医回去给你好好诊治?」

张懋道:「陛下厚恩,老臣无以为报,老臣是老人病,多休养几日就好了。且老臣认为自己难以支撑如今的差事,所以特地请辞,还望陛下看在老臣曾经为朝廷效命一场的份上,让老臣可以颐养天年。」

「啊?」

在场的大臣哗然。

张懋装孙子装得太

像了,让人觉得这货不像是在演,倒好像张懋真的已经年老体迈到无法完成攻马骑射这些事。

朱祐樘叹口气道:「若真是如此,那朕也实在不该勉强,英国公你在京营的差事,是不是也该交给别人?」

张懋想「以退为进」,但皇帝好像就是顺水推舟。

君臣之间看似是在博弈,但其实都是不给对方面子,而皇帝说得更直接一些。

既然你张懋请辞,那朕就要准允你,并将你在京营所有的差事交给别人,看到时候你是否后悔。

「老臣感激不尽,老臣谢陛下隆恩。」张懋跪下来朝朱祐樘磕头,还显得很激动,就好像是得偿所愿一般。

朱祐樘当然知道,张懋这会是在装样子。

提督京营勋臣的更变,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皇帝可不会轻易变更,让张懋去西北领兵,也是想看张懋出丑,到时就有理由把张懋给拉下来,但现在张懋在没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动张懋还是容易引起军中巨大的反应。

「哼!秉宽,你觉得呢?」朱祐樘当下将问题抛给张周。

张周在众人瞩目之下走出来,也是因为谁都知道,在军务的事情上,不问张周也莫要问他人,现在账号走的权威性太高,连那些反对张周崛起的人,在军政问题上也要甘拜下风。

张周道:「回陛下,臣愿意前去西北领兵,不劳烦英国公,看英国公的身体,的确是到了该休养的时候。以他在京师中坐镇,想那鞑靼人轻易也不敢来犯。」

张懋听得有些迷糊。

这是啥意思?

我坐镇京师,鞑靼人不敢来犯?

就算是换一条狗在京师坐镇,鞑靼人随便他敢来吗?

你这是在挖苦我呢?还是故意让我下不来台?但要说是故意让我难堪吧……你居然想要替我去西北领兵,难道真是我小肚鸡肠,误会你了?

朱祐樘毫不客气道:「朕怎么觉得,是因为秉宽你在京师,所以鞑靼人不敢来犯呢?诸位卿家,你们觉得呢?」

这话就是在打张懋的脸。

张懋脸上青红一片。

在场很多文官在偷笑。

张懋跟张周之间产生矛盾,那就好像是武勋之间的窝里斗一样,文臣乐得看笑话。

此时都督府西班的武勋,似乎都非常赞同皇帝的说法……以前他们会替张懋的面子考虑,但现在似乎更应该去考虑张周的面子,谁让以后是要跟张周混饭吃,而不是张懋呢?

就算你张懋真有本事,以你这年岁,还有几年活头?

「陛下您抬举臣了,臣并无此等能耐。」张周道,「臣认为,在军务之事上,跟英国公之间还有很大差距,臣想多跟他学习,若是真有机会可以在疆场上跟他学习的话,那再好不过。」

张懋又眨眨眼。

这是什么意思?

你要跟我学?

难道是让我去当主帅,而你当副帅?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若真是如此,我本来应该极力反对,现在也该极力赞同了。

就好像是有功劳那是我的,而有过错推给你……再完美不过。

张懋道:「陛下,老臣仍旧认为,蔡国公乃是此番出征西北,领兵的不二人选。」

「是吗?」朱祐樘道,「这件事,这两日的确是要定下来,朝议之后,英国公你到乾清宫去一趟,朕有话跟你说。另外还有旁人做举荐吗?」

这话是问在场大臣的。

目前只举荐出两个人。

分别是谢迁所举荐的张懋,还有张懋推举的张周。

一下子就好像文臣和武勋的意见都有了,这就是张懋跟张周

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没什么好争的,就看皇帝的态度如何了。

如果皇帝觉得张周适合领兵,就不会有当日的朝议,不会有这场廷推。

既然有了,那皇帝就是想让张懋去西北的。

在场是个人都能看清楚这一点。

朝议没商议出结果。

在朝议之后,朱祐樘先到了乾清宫,不多时,张懋也跟着李璋进到乾清宫来。

随后李璋立在皇帝身侧,在场也没再留下第四个人。

「英国公,你为何不理解朕的苦心?」朱祐樘以好言相劝的口吻道。

张懋跪下来道:「老臣实在是力不能支。」

朱祐樘道:「你在败坏名声的时候,倒是很有力气,你莫不是最近都没走出家门,没听到外间对你是如何议论的?也是!当局者迷,旁人怎敢在你面前随便非议于你?把最近整理的风闻,给他看看!」

朱祐樘好似生怕张懋不知道自己的名声有多恶劣,当即让李璋把整理成册的流言蜚语,拿过去给张懋看。

张懋接过那本册子,想打人。

骂我的话,你给整理下来,还让我来看……

打人不打脸啊陛下。

难道陛下您想让我评价一下,这些骂我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我甚至一个字都不想看!

「看来你是知道了!」朱祐樘也没勉强张懋一定要看,继续冷声道,「从朕登基伊始,这京营就在你的提调中,这些年朕有愧对过你吗?也是因为你执掌日久,军中早就固化,朕也是屡次想改革,碍于情面,也是顾全你的面子,从未明面上提过。但现在上下对此有很有意见!」

张懋继续磕头道:「老臣愿意乞老归田。」

「不用了!你拿出点魄力来,积累声望,朕会让秉宽在背后给你出谋划策,如果你这都不敢,那让朕以后如何信任于你,又如何信任于英国公府?张卿家,这可是朕为你和你背后的家族,量身打造的,你可不能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