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四十章 条件随他开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李璋当晚无法回宫,就回了自己在京的私宅,对于他这样身份地位的太监来说,京城里都不止一个落脚之地。

刚进院子,上下的人就忙碌起来,这里一群人都是给他一个人服务的,就算李璋平时很少过来,但每次回来都要享受不一样的待遇,好像如他这般伺候人出身的宦官,也最喜欢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折腾别人。

武封带着一些调查结果来见他。

李璋将自己宽大的大氅脱下来,交给武封,自己还在那嘀咕道:“都是虚惊一场,蔡国公本来就没打算让杨鹏接替咱家,只是让他去港口那边当什么内府主管,这权力倒也是不小。”

武封道:“内府主管?这是……哪个职位和差事?”

大内总管这种称谓,在眼下是没有的,或者说二十四监内也是各司其职,就算司礼监太监再牛逼,平时旁人见到再恭敬,平时也都是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李璋叹道:“大概的意思,以后内府的财物等事,就由他一人打理,尤其是关乎到京师周边官地和皇庄等事,都是他一人做主。还有……就是蔡国公所修造的港口,财源滚滚啊。”

说到这里,李璋不由带着艳羡,“蔡国公随便增加出来的差事,那都是肥得流油,谁不想插一手呢?可惜啊。”

武封急忙道:“那公公,既然蔡国公不是针对于您,那对于那位姓宁的夫人要如何对待?之前陈公公可是催问过,还说这是皇后娘娘的吩咐,还让跟太医院那边打好照顾,这要是……”

本来以为张周要对他李璋下手,让他李璋去西北当个镇守太监,李璋气愤不过才答应去跟陈宽合作。

当然也有原因,是他根本不敢开罪陈宽。

就算是要找张周的麻烦,也不敢直接去碰张周,而只是对一个女官宁彤下手,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

李璋冷冷道:“咱家几时说是要为难他人?不过是正常查案而已,这本就是东厂的职责。再说了,那位姓宁的本就不是什么夫人,他不过是贤妃在宫外分娩时照顾在旁的人而已,以前也只是安边侯的夫人,现在什么都不是,她有何背景敢跟太医院对着干?”

“是,是。”

武封听到这里就放心了,反正你李璋心里有数就好,该提醒的也提醒了。

如果真犯到张周手里,那也别说我们没好言相劝。

“公公,这里是调查的结果,如果按照太医院所说的,这位宁氏女,的确是犯了众怒,也查过,先前她所用的药,都是来历不明的,不过也是因为太医院的人不认她的药方,以及有人故意刁难她。”

武封开始讲调查的结果。

李璋摆摆手道:“这种小事也需要咱家过问吗?”

武封道:“就怕蔡国公那边提及,您不好回话。”

“蔡国公,蔡国公,什么事都提蔡国公,在京中是不是有人打着蔡国公的名号,就能让咱家回避?咱家何等人,需要为这些猫猫狗狗的人和事费心费力?办不好,别回来见咱家!还想进御马监?看你是越混越回去了!”

李璋平时就不是那种善茬,对待手下也非常刻薄,比之杨鹏有过之而无不及。

武封哭丧着脸道:“公公,这事是挺棘手的。还有张永那边一直盯着,现在想出来做事都难,先前不还说要把屎盆子往张永身上扣吗?您……小的会去把事做好,您息怒,身子骨要紧啊。”

李璋看到武封那可怜兮兮的模样,一点都不觉得内疚,脸上带着一股狠辣的笑容道:“一个张永,就算提督了京营又如何?还敢跟咱家叫板!?不用理会这种人,早晚有一天,他会被咱家踩在脚下,他的职位,咱家会想办法给你。”

“多谢公公提携。”

武封当然知道李璋是在吹牛逼,不过这会也只能继续逢迎了。

……

……

东宫。

年底这段时间,朱祐樘因为生病基本没怎么理儿子,张皇后又忙着勾心斗角也没时间去理会儿子,以至于朱厚照最近算是被放飞理想了,中途还跑出宫两次,虽然都被人给拎回来,但他浑水摸鱼的水平更加高超。

当他得知朱凤和崔元打了胜仗,心里还有些不屑。

可当听说马仪和张锐带兵在西北也取得大捷,他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姓张的不来就算了,连刘瑾都给本宫派去西北了,伱们一个个都无能!就没谁能给本宫好好讲讲这场仗是怎么赢的吗?你们都是窝囊废吗?”

朱厚照恨的并不是自己不能亲身上战场。

他也知道以目前的条件还不允许。

他恼恨的是,明明取得捷报,他却只能靠一些小道消息接受到一些传闻,对于战事的细节居然都无法去查清楚,最后只能为战场的事抓耳挠腮,他太希望有参与感了,可惜皇帝和张周都没给他这样的条件。

高凤为难道:“殿下,如今蔡国公基本都不入宫,就算是去找人,也不知去何处找。要不您跟陛下说说,让蔡国公亲自来?”

“他又没去战场,他知道很详细吗?本宫现在就想知道个详尽!怎么打的!为什么能取胜!本宫这是为了战场能取得更多的胜利,那是为自己吗?”朱厚照还显得理直气壮。

一旁的丘聚过来,小声提醒道:“几位东宫讲官已在外等候了,殿下您该早些出去上课了!”

“不去!本宫生病了,上不了课,让他们都回去!这么冷的天,每次上课手都冻僵了!告诉他们本宫今天得了风寒,课就不上了!”朱厚照说完,见丘聚没什么动作,皱眉道,“耳朵聋了?”

丘聚道:“这话,怕是不顶事。”

朱厚照冷笑道:“不顶事?他们还敢质疑不成?若他们不信,让他们去乾清宫找老的去问!小的好歹也是储君,储君不是君是吧?”

丘聚听了一脸黑线,这要是传出去……大逆不道啊。

“本宫要闭关修炼,要修那个……兵法!除非父皇找人来说,让我出关,否则谁来都不管用!滚出去!”

朱厚照此时似乎也不知道什么叫仁爱,心里不爽就拿这群东宫太监出气,一股嚣张不讲理的气势。

本来丘聚还想说什么,旁边的人赶紧将他拉出去,大概的意思是……就照着这位小主人的话,去跟外面那些当老师的去说,学生不愿意上课,人家地位还高,现在我们没人撑腰,还能不照着说不成?

除非是想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

……

锦衣卫北镇抚司内。

谢迁一连几天都被提审,但在公堂上基本上不用说什么,就是例行公事一般,有时甚至是对着沉默,然后就把人送回去,来日再提审过来……如此往复。

“本督要做的,就是让人知道,这位谢阁老的案子,我们是在用心审的,并不是置之不理等着上面宣判。如果有人问及,尤其是大理寺和刑部的人问,就跟他们说,案子正在紧锣密鼓审讯中,也没有用刑,但现在案情已经基本水落石出了。”

牟斌对此可说是煞费苦心。

皇帝一直没对谢迁的案子定性,锦衣卫也只是大概知道这次谢迁的日子不会好过,而锦衣卫能做的配合,就是做出紧张审问的样子,既是彰显态度,也是给文臣施压。

变相却等于是告诉刘健和李东阳,你们继续这么置之不理,那谢迁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不要以为当缩头乌龟,皇帝就会惦记当初的师生之情不予追究了。

郭昂道:“昨日里,李公公派人来跟卑职说,北镇抚司的事,可以先交给旁人了!不知……是说卑职的差事调动已经定下来了吗?”

“事没告诉你,你就不该问。”牟斌道。

郭昂显得很焦急。

让我在这里装样子审问谢迁,但其实我马上就要被调职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这么好的差事,上哪找去?

牟斌叹口气道:“就是这么操之过急,也不瞒你,李公公提过,说是陛下准备调你去永平府配合杨公公,还是杨鹏杨公公亲自点的你的名字,仍旧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只不过职位上会有所调动。”

“那北镇抚司……”郭昂急忙问询。

在郭昂看来,北镇抚司才是真正的实权衙门,也是他一辈子都不想挪窝的地方。

牟斌摇摇头道:“谁接替不知道,也有可能是孙上器,本来应该是他去永平府的,但你知道,这位孙千户可是深得蔡国公的信任,你觉得杨公公能压得住他吗?”

郭昂好像听明白什么,惊讶道:“也就是说,本来可以是孙上器到永平府当我这职位,却是跟我对调,他来当北镇抚司镇抚使,让我去给杨公公跑腿?”

牟斌道:“执迷不悟啊你,怎么是给杨公公,那是给杨公公跑腿吗?”

郭昂随即明白过来,道:“那是给蔡国公做事,是的,是的。”

“明白就好。”牟斌瞥了郭昂一眼道,“挺大个人,在这里效命久了,做的都是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调你出去也是好事。这样永平府有什么情况,你也能及时带回来,换了旁人,还真不一定会跟东厂和锦衣卫联系这么深。”

“是。”郭昂行礼。

他心里已经失落至极。

牟斌再道:“我还听说,本来陛下是打算调李公公去的,可最后决定是由杨公公去,你觉得是留在京师好,还是去到永平府更好?”

郭昂叹道:“实不相瞒,卑职认为,永平府那地方到底还是太……荒芜了一些,这京师之地到底是富庶和繁华的,好过于去个小地方,人都是要往高处走的。”

“你错了。”牟斌道,“永平府才是高处!那是旁人想去都去不成的!你留在京师,也早换会被替换,可去到永平府,把事办漂亮了,让蔡国公心里痛快了,你以后的仕途将会无往不利!看看如今朝中那些新贵,哪个不是靠巴结蔡国公上来的?你比他们差?”

郭昂道:“始终是去给打杂的,不是去治军的。”

牟斌笑着,拍拍郭昂的肩膀道:“如果你能每年都给朝廷带来几百万两的收入,哪怕事不是由你主持的,你只是个跑腿的,那你也是大明的功臣。留在北镇抚司能有个仨瓜俩枣就不错了,到那边,你可是锦绣前程。回去收拾收拾,这两天或就会给你调令。”

“唉!”

郭昂重重叹口气。

对他来说,没有选择的事情,大概也没资格推诿,眼下就只能是打碎牙和血吞,惦记着以后跟张周能混出点名堂了。

……

……

内阁值房。

西北奏捷的奏疏,正式奏到朝内,内阁拿到了第二手的资料,也不过是关白的一份文稿,这比皇帝所看的那份迟了两天。

李东阳拿完看过,交给刘健,二人看完后都保持了沉默。

程敏政出去了一趟,走过来道:“两位,刚得知个好消息,明日一早陛下就要上朝了,陛下的躬体应该是养好了,这可是件大喜事。看来西北的捷报,也是治病的良方啊。”

“克勤。”李东阳唤了程敏政一声,也算是把人给叫住。

“有事?”程敏政本也没指望眼前两位理会他,他就甘当小丑,混个脸熟之后就要进去拟定票拟。

反正脏活累活都是他程敏政来干,谁让他程敏政在内阁是新人呢?

李东阳道:“蔡国公那边,你还要去走一趟。”

程敏政先看了看刘健,随后才问道:“说什么?”

李东阳道:“就说,只要于乔没事,条件任由他来开,陛下不是有意让他进为吏部尚书吗?朝堂上,若是进行廷推的话,我等便主动提出来。还有就是论功的时候,以他为首功。”

“有用吗?”程敏政倒也不藏掖。

“若他还不满意,就让他自己提,哪怕是让我离开朝堂,陪于乔一起,我也认了!”李东阳突然上来一阵火气道。

程敏政急忙解释道:“宾之你别多想,我不是那意思,我只是想说,这位蔡国公口气也是不小的,他想要的……或跟诸位期待的有所不同,或就是与你们所想的……也不同,他要提出来,眼前你们看不出端倪,就怕不久的将来,你们才知道他所开的条件有多过分。”

刘健道:“那就让他提,倒要看看他有多过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