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六十六章 轮到张老匹夫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滨海城,入夜。

城内仍旧有很多街路是灯火通明,在大明朝,惟一有夜生活的城市,便是这座新兴的城池。

城中几处戏楼是最热闹之所,而城内的戏楼不少,人去得最多的,也就是张周所开设的戏楼,六号联营,每一处戏楼到了晚上都是爆满,一票难求。

而张周也没打算再新开设戏楼,对他而言,这六家戏楼,已经能为城市带来一定的活力,并且也为他和城市的建设赚取不少的资金。

而在城中最大的一处戏楼包间内,这里也是张周私人的场所。

外面戏曲仍旧在唱着,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而房间内则别有一番精致。

一直到半夜,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戏楼内的客人离开,而戏楼的人员也都回去休息了,宁彤才过去把烛台重新换了一盏。

“老爷今日不回住所休息吗?”宁彤问了一句。

张周笑看着眼前的女人,微微摇头。

宁彤道:“总在忙,好像日夜都不休整,这样怕是不行。”

张周淡然一笑道:“忙点也好。总归事情多了,也就心无杂念了。身居高位之后,想要的东西随便一伸手就能得到,还真容易做错事,让自己后悔啊。”

宁彤给张周倒了一杯茶,送到张周面前道:“自己喜欢的,为何不做呢?后悔与否,有何关系?”

张周笑道:“你倒想得开,活在当下是吗?”

宁彤琢磨了一下这话的意思,还是太新颖,显然她听不太明白。

“过几天,我就要回京了。”张周道,“这次官场整顿,不少官吏因此而丢官,且这次所整治的是京师的官场,下一步很可能就要迁延到地方,弘治初期的太平景象,或也因此而中断了。”

宁彤摇头道:“妾身不懂,也不想懂。”

很显然,现在宁彤更想过简单的日子,有关什么官场争锋的,她也不太在意了。

她又认真问道:“那老爷几时再回来呢?”

“看情况吧。”张周道,“我让人送你回去,我这边还有事要说。走之前,或就先不与你见面了。”

“嗯。”

宁彤也很知情识趣,起身行礼之后,便唤了自己所带的丫鬟回来,带着丫鬟离开了。

……

……

宁彤一走,张周觉得戏楼的包间内也好像成为他的办公场所,似乎一切又要恢复到原样。

随后陈氏女带着几份账目,也是有些困倦,上楼来见张周。

“把东西放下吧。”张周说着,人也走到了陈氏女面前。

陈氏女瞬间瞪大眼,好奇望着张周。

张周道:“一直没问你,你的闺名是什么?”

陈氏女道:“小娟。”

“嗯。”张周点头道,“陈小娟,这名字……不知该如何形容。到底也是娟秀一些为好,既然你父母希望你来继承家业,让你行盐,为什么还要让你留着这么娟秀的名字?不应该起得更男性化一些?”

“奴婢不明白。”陈氏女好奇打量过去。

张周道:“给你换个名字,叫陈英吧。”

陈氏女也很好奇,为什么今天这位东家看上去与平时不一样?竟然有心思给她改名了?

“多谢老爷。”陈氏女似乎是领受了自己的新名字。

对于她而言,有没有名字都没什么关系,因为在这时代,闺名那只有很亲密的人才会知晓,平常人是不会知道的。

且外人称呼她,都是称呼她姓氏,或是夫家的姓,至于她叫什么,谁会关心呢?

张周道:“进门多久了?”

“有快两年了。”陈英道。

张周再点头道:“从你跟宁彤一起做生意,又是做土木料,又是要承揽工程的,看得出你也不是安分之人。你进门,也只是籍贯上进了我张府的门,但张家上下甚至都还不知道你的存在。”

陈英脸色有些失落。

她年岁毕竟也不小了,虚岁都二十了。

严格来说,算是嫁人两年了,因为两年前入籍成了张周的妾,但从那之后,张周也只是把她当成手下人使唤,似乎也从来没考虑过她的感受。

“过几天回京,与我一起回。”张周道,“带你进府走走,回头京师的几处生意,暂时交给你来打理。”

陈英听到这里,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

这意味着,张周是要正式接纳她了。

带她回府,意味着能见到张周内宅的女人,能去见蒋苹渝,那是她以前不敢想的事。

至于以后是做正宅的女人,还是继续留在外宅,她似乎也不是那么关心了,似乎只要能被承认身份,就意味着她不再只是个影子。

而正式要走向前台。

“多谢老爷。”

说着,陈英跪下,算是行感谢之礼。

张周扶她起来道:“现在可以说生意的事了。其实我不太想听,最近戏楼打理得还不错,我知道是你在帮宁彤,在你走之后,这一切都要交给她自己。其实也没多少差别。”

……

……

张周当晚就在戏楼包间内休息。

一直到天亮时,陈英才离开。

当然这一切对她来说,也算是要接纳的日常事,毕竟马上就要被承认是张家人,而她最惦记的,自然也是陈氏一门在江南的盐业生意,以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去接手了。

被张周承认,意味着她也可以用张周妾侍的身份去接触到以前家族的人,去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抢回来。

在这种前提之下,莫说是跟张周回京,只要给她留口气,让她做什么她都是愿意的。

到第二天,张周去把造船厂的事一并给处理了。

回到临时住所时,王时已经在那等候他多时。

“公爷。”王时见到张周,也是不由分说,迎头便拜,跟他老父亲王越倒是很像。

张周道:“王指挥从京师而来,怎能行此大礼呢?咱起来叙话。”

王时这才站起身,却并不坐,只是立在那跟张周说明他走之后,京师官场的变化:“如今涉案的一共有六百多官员,加上他们背后牵扯出来的人,差不多落案的,有四千六百多人,若是再算上他们的家眷,就更多了。”

张周道:“案子倒是不小。”

王时道:“杨公公请示过陛下,以陛下之意,并不能姑息养奸。但也分轻重缓急,以陛下之意,总还是要杀一儆百敲山震虎的,所以杨公公草拟了一份定死罪的名册,想先请示一下公爷您。”

案子到这份上,皇帝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了。

有些人该杀还是要杀的,杀完了再有一些人就要被充军戍边,再或是牵扯到徒刑。

最轻也是罢官。

张周知道,这次朱祐樘是想搞个大的,一次把弘治年间宽仁待朝臣的风评给改过来,让人知道,他这个皇帝不是面瓜,是可以用雷霆万钧的手段,把朝廷的弊政给纠正过来。

只是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了。

“我看看吧。”张周接过王时递过来的名册。

列于死罪,为首的一个,并不是当官的,而是之前被张周亲自审问过的焦黄中,也就是焦芳的儿子。

王时道:“定死罪的一共有一百七十二人,都是在之前案子贪墨于五千两银子以上的。”

“有这么多吗?”张周道,“一百七十二人,那就应该在九十万两白银以上了。”

王时叹道:“实际应该要多不少,光是这一百七十二人所牵扯的矿产和库房钱粮等,就有三百万两白银以上。其中以……英国公府所牵涉的最多,目前所查到的,有十六万两银子以上……”

张周笑道:“才十六万两,听起来,这位英国公还挺清廉的。”

“啊?”

王时一脸不解。

都十六万两银子了,还叫清廉?

张周道:“杨公公对英国公的事,准备如何上报?”

王时道:“英国公的案子太复杂,杨公公不敢擅作决断,一切都提请了陛下,陛下到现在并未做指示。”

张周点点头。

他知道,朱祐樘对张懋这样的老匹夫,还是下不去狠手。

再想想朱凤当初做生意动辄拿出几万两,便明白什么英国公府、成国公府的,大致都一样,在大明,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家的体系,也未必所有的花销都是从朝廷拿出来的,以他们本身的根基,上百年来所积累下来的产业,一年进项个几万两银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再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收入,说这些人富可敌国,也都在情理之中。

张周道:“当初保国公府查抄出多少银子?”

“这个……”王时想了想,摇头道,“卑职并不知情,查保国公案时,卑职尚未在锦衣卫中供职。”

张周知道这个岳父有点神经质,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绝对不会擅自去介入一些不属于他的事情。

说他谨慎也好,说他怕事也罢。

这种人在大明朝,也是占据大多数,也不能说他不会办事,只能说太懂得明哲保身那一套了。

张周道:“上报的事,我一概不问。有哪些没哪些人,我也就不随便添加意见了。”

王时请示道:“有关这个焦黄中,他曾接受过公爷您的单独讯问,时也算是有戴罪立功的举动,是否……留他一条命?这是杨公公想让卑职问您的,在其他人上,杨公公并无此意见。”

张周笑着摇摇头道:“公事公办吧。看陛下的意思如何。”

……

……

张周忙完了滨海城的事,马上就要回京了。

回京之前,他还有两个人要见。

一个是朱晖,另外一个就是谢迁。

本来见谢迁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列,谁知是谢迁听说他到了滨海城,非要请求见他一面,而张周也想知道谢迁这老匹夫到了滨海城后,见到那么多改变,在心境上是否也有变化,便答应了会见一面。

在这之前,他见到了看上去似乎还算是精神焕发的朱晖。

“保国公最近日子过得不错,脸色都红润了不少。”张周笑看着朱晖。

朱晖跪在地上久久没起身,从他见到张周之后,那激动的神色来看,张周便知道朱晖现在是想通过他的关系,获得自由身,甚至是希望能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晖磕头道:“公爷在上,您以前不是说过,让罪人有机会能回朝做事?罪人想好了,只要有机会,就算是冲锋陷阵,也不在话下,绝对不会再辜负您的期许。”

张周道:“呵呵。你要想赎罪,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随船队出海,一去大半年甚至要经年,你想好,若是同意,下次出海的时候给你个机会。”

“罪人感谢您的大恩大德。”朱晖似乎是坦然接受了。

这点也让张周意想不到。

张周也没让朱晖起来,或者说,在张周眼里,也的确是瞧不上朱晖这种人。

大明旧勋身上的毛病,在朱晖一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贪生怕死,且贪得无厌,这种人回到朝中,也不可能会融入到张周的军政体系中。

“听说京师的案子了吗?”张周问道。

朱晖恨恨然道:“听说了,要严查京营的事,这点……罪人比谁都清楚,如果需要出面检举姓张的老匹夫,罪人绝对会义不容辞。”

张周笑道:“你先前所列的那份检举名册,就很有用。陛下看完之后也很满意,尤其是涉及到京营的……呵呵。你在京营的时间不长,长久都是屈居于英国公之下,他要做什么事,你该比谁都清楚。”

朱晖道:“罪人只恨当初没找机会,把此狼子野心之人给朝廷铲除!他不是人!”

张周问道:“你还为他对令……夫人的觊觎,而耿耿于怀。”

“不但如此。”朱晖道,“以罪人所知,在罪人家里失势之后,他找人落井下石,甚至连曾经与我保国公府有往来的家族和将领,他都出面欺压,有的甚至被他构陷入狱,落到妻离子散的地步。”

张周道:“那些人,本身也不干净吧?”

朱晖一脸无奈道:“无论他们是否贪赃枉法,都不该被姓张的算计,论大明的蠹虫,以他姓张的为甚,他凭什么……还请公爷您为罪人做主。”

张周点点头道:“这些都好说。不过有些事,照例还是要找你问清楚的……你与英国公之间,有多少直接往来?可不要隐瞒,这可关乎到你家族未来的兴衰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