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二章 找他谈谈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内阁。

谢迁从外回来,这边李东阳将几份西北奏报的关白,拿给谢迁看,谢迁瞅了一眼就抬头惊讶道:“又来了?”

“嗯。”

李东阳往空着的刘健的坐位看了一眼。

这两天刘健生病,并没有来阁部,却是在这时候,西北又有鞑靼犯境的战报。

谢迁道:“宁夏的,还是宁夏。为何鞑靼人就不消停呢?”

李东阳叹道:“自古以来,北方草原袭扰我中原边境,原因多种多样,还有的是觊觎领土,有的则是想劫掠人口和财货,而眼下鞑靼人的来犯,更多是因为他们缺少过冬的物资。最近几年,鞑靼内部倾轧严重,对大明来说……这并不是好事。”

谢迁笑道:“他们狗咬狗,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

李东阳摇摇头道:“他们越乱,越难以形成臣服之心,此时只能靠兵锋来压制他们,一切又都寄托在张秉宽身上。”

谢迁继续笑眯眯道:“最后这个,才是宾之你所担心的吧?”

鞑靼人内部混乱,李东阳非说这是坏事,有点强词夺理的意思。

但想到鞑靼人内部越乱,大明越是要以兵锋去胁迫鞑靼人,张周表现的机会就越多,如此似乎也解释得通,为何李东阳会对此如此担心。

“这东西……只传到这里来?”谢迁又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上听处也有。”李东阳道,“程克勤已经过去了,或许他也看到了,有关西北用兵的事,陛下是否会采纳我们的意见,甚至是否在朝堂上提出来,都尚属未知。”

谢迁琢磨了一下,脸色有些苍白无力,却也没再说什么。

“这几天估计朝廷也会再兴起用兵的议题,尽可能用一些老人,不能让张秉宽继续有聚拢军权的机会。”李东阳提醒道。

“嗯。”谢迁点头。

北方战事最大的问题,成了防备张周。

……

……

“两千人马,如果派到辽东,或是什么事都做不了,但要是派去延绥,就可能把整个河套给拿下来。”

“如果增加到三万兵马,起码也能荡平个草原什么的。”

东宫。

朱厚照正在上他自己的“战术课”,而他的“学生”,正是东宫的几个太监。

以刘瑾为首,一看群人正在听朱厚照瞎掰扯。

一群人还要装出很认真的模样,在听太子的高见,而朱厚照通过这种“分享”,好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太子殿下,奴婢刚从研武堂听说个消息,说是最近可能又要从研武堂调一批人去西北,因为鞑子又来了,这次他们卷土重来,明显是分散而来,他们的目的或许是要抢夺财货,不过听说他们有了更好的办法,去捣毁城墙,这次也是来势汹汹啊。”

刘瑾陪笑着跟朱厚照说出他所知的事情。

朱厚照道:“来多少,死多少!本宫先前所讲的情况,是大明派兵出去,如果他们进来,就等于是进了我们的口袋阵!你们看看这个……这是九边各处的沙盘,看现在各处的火炮布置,是不是知道鞑子没机会了?”

一群太监齐刷刷望着沙盘。

上面有很多标注的小旗子,其中还有各处布置的火炮数量,每个人看完之后都有些心惊。

好像不知觉之前,他们就知道了朝廷的秘密。

这要是被鞑靼人抓了去,那岂不是说大明的布防他们都知道,到时他们就从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变成知晓大明核心军政的高层?

那时候……连死都可能会升一种档次。

高凤问道:“太子殿下,这……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朱厚照有些得意道,“之前父皇让我去陪他批阅奏疏,我还特地找出来各处的军事布局图看了一下,回来后再整理出来的。大差不差吧。”

高凤道:“太子,这些不该是奴婢等人知晓的。容易……惹祸上身。”

“你们是说,被鞑子抓了,就会卖国?”

朱厚照撇撇嘴道,“不会的,就凭你们的水平,没那种担忧。再说了,父皇和张先生在各边镇布局火炮,有时候也是虚虚实实的,谁知道我这是真是假,各处都有火炮,鞑子以为哪里薄弱,跑去攻打,绝对会吃亏而回。你们尽管去说,绝对不怕鞑子以此为突破口!”

一旁的丘聚道:“听说最近提有关通番的案子,闹得很凶。”

“那是出卖我大明制造火炮的技术,不关乎于这种军事布局图!真是没什么见识!鞑子这次敢来,本宫相信,他们绝对是找麻烦的,你们敢不敢跟本宫赌?”

朱厚照最近染上毛病,喜欢跟人对赌,或者说是打赌。

也是因为即将到青春叛逆期,各种不服,情绪上的争强好胜,也使得他有点不管不顾他人的实际情况,以储君的身份去跟人打赌,那能有好事?

“回去之后,一人写两篇感言回来,写得不好不许吃饭!快去!”

“太子殿下……”

一群太监登时叫苦不迭。

来听课就算了,全当是哄孩子玩了,结果还要回去写感言,这不是拿人消遣吗?

“哼!本宫的课,你们就敢懈怠?你们还是不是本宫的亲信?如果将来靠你们去决策西北的用兵,能指望上你们吗?”

朱厚照很生气。

本来几个太监都觉得太子这是在胡闹,但听了这话,突然一个个好像又有动力了。

想想也是。

陪太子读书,将来或是可以当上司礼监太监或是御马监太监的,谁让自己是太子的亲信呢?

到那时,一定要顺从这位储君的意愿,那时候的储君也会是皇帝,如果皇帝所好的,他们一窍不通,那是不给自己活路。

刘瑾道:“奴婢最近一直在想西北的军情,也整理了一些个人的想法,还请太子阅览,顺带给指点一下。”

“好说,好说。”

朱厚照一看刘瑾态度“诚恳”,登时喜笑颜开。

高凤道:“奴婢等回去也会斟酌,给太子一份自己的想法。”

“说不如做,真是没个前途!看看本宫,年岁比你们小多少?为啥见识就比你们多呢?你们就没想想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足?一群老家伙,一个有上进心的都没有!本宫真是白养活你们了!”

朱厚照骂人的时候,有点专门揭短的意思。

高凤笑道:“卑职一定紧随太子您的脚步,把该学的都学到手,将来也一定会辅佐好太子殿下。”

“嗯,这还差不多!”朱厚照满意点头道,“去把本宫的弓箭拿来,本宫准备好好练习一下弓射。听父皇说,最近本宫还要出去跟那些王公贵胄家的孩子比试比试,以彰显我的本事。最近可要勤加苦练了。”

高凤显得很惊讶。

还有这件事?

为啥我们都没听说呢?

太子殿下,您能不能不要假传圣意?陛下同意让你出去弯弓搭箭吗?

可还没等高凤等人质疑,朱厚照已经蹦蹦跳跳往外去,几人追都来不及。

……

……

“太不像话了!最近太子都不知道在做什么,这狗屁不通的文章,又多了一篇!”

朱祐樘拿着儿子所写的文章,骂都有点无力。

因为朱厚照太过于顽劣,虽然有张周的“指点”,但朱厚照的玩性不改,在东宫一顿折腾,以至于朱厚照的种种劣迹传到他这个老爹耳中,让为父无法面对。

“陛下,他还小。”

张皇后在旁说和。

朱祐樘板着脸道:“就因为你纵容!以前朕就这一个孩子,纵容也罢了,现在岂能什么都由着他?”

张皇后一听,登时有些迷糊。

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不满意,就要把太子给废了,换你二儿子上来?

这简直就是……闹呢?

“派人去,到太子住的地方,把他所有能胡闹的东西,都给收缴上来!”朱祐樘道。

一旁的李璋道:“陛下,这……恐怕有点难。”

“怎么?太子在,你们还不敢去?”

朱祐樘继续生气着,虽然觉得李璋有点无能,但又想到儿子经常会打压这些内侍,便也好像是理解了一些,摆摆手道,“朕这两日会让他出宫见秉宽,到时你带人去东宫,把能带走的都带走!”

“是。”

李璋这才稍微释然。

这要是贸然去收缴太子的玩物,回头再被太子知道了……到底是玩命的事。

现在就被太子记恨上,那以后还用混吗?

只能保佑当今陛下长命百岁,或者是保佑太子早点嗝屁换个新的上来。

李璋也在想,宫里当差,真不是人干的活。

……

……

锦衣卫北镇抚司内。

张懋派出来的一个幕宾,正在跟镇抚使郭昂扯皮,而此幕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保国公的内眷。

“钟先生见谅,有关罪臣家眷的安顿,一律都是陛下亲自下旨,我等无从干涉。至于你所问的人,在下无法相告。”

郭昂对这个幕宾还算是客气的。

也是知道张懋地位隆宠,就算是张懋身边的一个西席幕宾,那也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至少也要举人出身才能进英国公府谋事,这种时候就敷衍便可。

不把脸撕破就行。

姓钟的幕宾道:“张老公爷也是好意,怎么,你们是有别的安排不成?”

郭昂道:“详细的事,在下并不知晓,要不这样,你去问孙千户,我让人带你去。如何?”

“这样也好。”

姓钟的幕宾行礼之后,随一名锦衣卫出来。

这锦衣卫是一名百户,看上去很是精明能干,连姓钟的幕宾都不由要高看一眼。

“在下姓洪,乃是孙千户身前做事的,不知道钟先生有何安排?”百户带姓钟的幕宾走着,也在问询事情的详情。

姓钟的道:“是受英国公委托,来接个人出去。这是英国公的手书。”

“哦?保国夫人?”洪百户道,“这可是个大人物,之前无论被看押于何处,都要好生礼待的。却只是因为……曾经身份高贵,到现在也只能是给好生养着,怎么的……这位跟英国公也是沾亲带故的?”

“并不是。”姓钟的说道,“乃是同僚之间的相助。”

“可也上了年岁的……四十多了吧?”

洪百户更觉得不明就里。

你说你张懋要救个谁不好,非要把朱晖的夫人给接出去,很容易往人往歪了去想。

关键是,这位朱夫人本身也是四十出头了,早就年老色衰,你张懋难道还有什么不良居心不成?

姓钟的说道:“都是曾经的交情,不是说好要去见孙千户。这件事……”

“哦,孙千户最近一直都在整理案宗,锦衣卫在京的衙所也多。钟先生,您不会不明白郭大人的意思吧?”洪百户笑着。

你是英国公的幕宾,难道不知道郭昂不想招待你,故意让你去见孙上器,让你知难而退?

姓钟的道:“受人之命,还是先见过再说。有劳了!”

说着,还给洪百户塞了一封银子,让洪百户有点无法推脱。

……

……

姓钟的幕宾去见过孙上器,随即便回去找张懋复命。

“怎么?不给面子?”

张懋见手下狼狈回来,不由皱眉道,“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姓钟的道:“张老公爷,不是敝人不去奔走,乃是因为锦衣卫那边……早就有安排。听说上面有差遣,说是最近几年落罪的官眷,需要流徙的,一概都改流徙到永平府,送到永平府地界去了!”

“什么?”

张懋闻言皱眉。

这还跟张秉宽扯上关系了?

“敝人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但现在都在传说,说是陛下要在永平府修建行宫,需要大批的人手,现在很多人在往那边涌。”

姓钟的叹道,“现在那群人,都只给陛下和蔡国公面子,旁人的面子,他们怕是……不肯给啊。”

张懋一拍桌子道:“连老夫的面子都不给吗?”

姓钟的神色有些回避。

好似在说,我说的什么你没听懂是吧?就是不给你面子而已!

别人似乎也不会去找锦衣卫的麻烦,好像生怕锦衣卫不能惦记你一样。

“张秉宽……他也会给老夫找麻烦吗?那老夫是该亲自去找他谈谈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