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三章 炮战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宁远城迎恩门。

将士们得知要出去列队跟狄夷交战,也是懵的。

这是怎样的主帅会下这种盲目的军令?

士兵们慢慢悠悠往外集结,很多人都不是骑马出去的,而是牵着马往外走,更可甚的是有的连马都没带,他们似乎算准了朵颜三卫的骑兵会杀奔过来,最后的结果是要逃回城门内,所以还是自己穿着盔甲带着盾牌出来比较符合实际。

反正朵颜三卫直接冲杀过来的可能性也不高,而是会远距离以弓弩射击,带马匹出来干嘛?

万一马匹被射死,骑兵就改步兵,待遇直线下降。

“胡虏杀奔过来了!”

城头上。

钱英看着下面将士出城时的混乱场景,心中非常焦躁,再拿起望远镜看远处……甚至不用望远镜,肉眼也能瞧见敌人的骑兵在快速往城门口方向靠近。

“多远了?”朱凤对于距离什么的并没有直观的印象。

王琼仔细判断了一下,道:“应该进三里,将将不到射程。”

“再等等!”

朱凤心情非常紧张。

到后面,他直接抓过一个火把来,似乎一会要亲自去点炮。

张延龄一看这架势,急忙要下城头,却被士兵给阻拦,他大吼道:“滚开!谁挡老子,老子要他的命。”

王琼道:“建昌伯别走!你这可是擅离职守,狄夷是杀不进城门的!”

“让开!”

张延龄真就差点要跟周围阻挡他的士兵拼命,最后还是被人给架到城门楼内。

“近了,近了!”

喊这话的人,是城头上钱英手下的部将。

“劲弩,劲弩呢?火炮准备……若是杀过来,就放他丫的……”

钱英等人七嘴八舌的,到头来军令也不知是否执行下去。

光是城东这一块城墙的城头上,便已乱成一锅粥。

陈锐看这架势,无奈摇头,心里在想,指望这么一群人去打仗,先前我可真是猪油蒙了脑子,还不如我带出来的兵呢,辽东打仗士兵就这尿性吗?

……

……

迎恩门之前,骑兵出城门还不到二百骑。

甚至都还没列开,谁都不愿意往远离城门的方向去布阵,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今天出城门就是出来送死的,关键时候还是要能回到城里才行,不定上面一道军令下来,或是头顶上箭矢落下来,不进城门也要进了。

此时朵颜三卫的骑兵,已经杀到距离城门二里范围之内。

这里……已属于张周所改进子母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准备!”

朱凤喊了一声,才想起来这群炮手从开始就是用令旗来指挥的,要去掏令旗,慌张之间令旗都掉在地上。

还是王琼帮他捡起来,再把手按在他肩膀上道:“安边伯勿用担心,这一战我们稳赢的。”

王琼还是有见识的。

只要朵颜三卫的人敢靠近城头,到了佛郎机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把炮弹送到敌军阵营中,这一战就是个稳赢的局,哪怕后续发现对方阵容仍旧齐整,不派兵追击,结果也很稳。

现在就怕朱凤和手下的将士自乱阵脚。

“谁给你们的自信?”任良在旁边泼冷水。

任良也很紧张。

若是朵颜三卫的人不局限于把明朝军队给驱赶回去,而是直接来攻城……现在看架势出去的二百骑兵是来不及回来的,城门也来不及关,关键时候只能靠内城门来阻隔……情势可就不妙了。

“预备!”

关键时候,还是由王琼出来挑大梁。

十二门炮都已经把炮筒方向对准了敌阵。

王琼再拍拍朱凤的肩膀,意思是这第一炮应该你自己来点,朱凤在关键时候好像是终于找到了安慰和依托,先是用火把将面前的火炮点燃。

“走开!别炸膛!”

朱凤在点火之后,还吩咐让周围的人散开。

任良等人还没等他提醒,早就躲得远远的,而王琼则没有走,似乎是要跟他并肩作战。

“砰!”

第一炮在众人的目视之下响了,一个黑色的东西从炮筒内喷发出去,光是从角度和初速度,城头上但凡是见识过打炮的人都感觉到与众不同。

那个黑色的炮弹,在众目睽睽之下,在空中化出一道美妙的抛物线,然后落到了朵颜骑兵的……旁边。

没打准?!

好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骑兵在突进时,也不可能排队给伱炮轰,人家朵颜三卫的骑兵难道就没有任何防备的经验?就算觉得你火炮射程不够,也该防备一下最近令人闻风丧胆的“威武天火药”,万一大明在城头外面埋设了这东西,我们扎堆站那不是找死?

当炮弹落地之后。

虽然没直接砸中任何一人一骑。

但随后发出耀眼的火光,随后“轰”一声传来。

只见炮弹落地的地方,原地炸起一道巨大的火光,而随着火光而升起的,除了尘烟之外,还有直接被炸飞的马匹和士兵,飞起的铅弹和石块等,将周围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骑兵都给震下马,有的骑兵虽然在波及范围之外,却还是连人带马翻落。

“哇!”

只是这一炮,就让城头上人心惶惶的士兵给看呆了。

一时间空气好像都是安静的。

时间如静止了一般。

城门口正在拥堵着准备进城的大明骑兵,也因为这一幕的出现,而短暂失神,好像每个人都忘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逃命……

确定还要进城门吗?

“砰砰砰砰……”

就在所有人还没从这次爆炸的震撼中走出来时,城头上的另外十一门炮,也近乎是同时响起。

其中有六七发用的是开花弹,而剩下用的是霰弹。

这十一发炮弹还没有落地之前,朱凤便又挥舞起令旗,大吼道:“换弹!”

负责放炮的士兵,大概有五六十人,并不是普通的边军士兵,甚至连京营士兵都不是,而是由东厂精挑细选下来的锦衣卫,最起码也是个小旗级别的,他们平时耀武扬威牛逼轰轰的,关键时候其实也不能含糊。

而且经过不少次的训练之后,他们是最清楚自己是来干嘛的。

其实还没等朱凤下令,当一炮发出去之后,旁边已有两个人抬着厚重的“弹夹”做更换。

在城门楼上的士兵也就眨眼工夫,第二轮的火炮弹夹都已经装备好了。

而此时。

放出去的炮弹也才刚刚落地没多久。

“轰轰……”

炮弹出膛的一瞬间会爆响,而落地的时候也会爆响,不但有开花弹,还有霰弹。

朵颜三卫的骑兵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女散花”,当发现炮弹往自己方向来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躲,等死就行。

因为躲也没地方躲,覆盖面太大,只能期冀自己的头盔足够硬,能挡下致命一击。

但看起来……

只是奢求。

“轰!”

每一次爆响,周围都要倒一片的骑兵,而此时他们距离城门还有将近二里,这距离他们弓弩的射程还远着,以至于很多骑兵根本是在冲势中直接被“迎头痛击”,连反应和转向的空间和余地都不留。

在冲锋中,是没法原地掉头的,不然后续冲过来的骑兵便会撞过来。

可就在一轮齐射后,侥幸没有被命中,或者是波及范围不大,没有身死只是受伤,以为可以万幸逃过一劫,准备趁势报复或者逃走……下一轮的炮弹又从空中往自己这边飞来……

……

……

“这……这……”

任良本来已经躲进城门楼子了,等他看到两轮齐射之后,朵颜三卫的骑兵已经被炸得人仰马翻时,他已经从城门楼子出来,站在了朱凤面前。

“放!”

朱凤此时面色通红,脑充血的他此时根本已顾不上任何的事情,在他眼里,只有赶紧把五轮齐射放完。

炮弹就这么多。

而且张周说了,五轮之内炸膛可能性不大,但若是五轮之后就不确定了。

张周年后才开始搞这东西,精钢的炮身非常耗料子,张周的煤矿都还没开起来,更别说是铁矿石……根本得不到保障,能铸造出这些炮已经不容易,总的来说就是……能放五轮六十发炮弹出去,已经尽力了。

如果这六十发炮弹都没取得预期效果,那干脆还是龟缩在城内等着朵颜三卫跑路吧。

王琼见任良过来,一手捂着耳朵,一手大声道:“其余各城门的骑兵出去没有?”

任良一怔,随即一把将钱英抓了过来:“出去没有?”

“这……”

钱英也被问蒙了。

前后才盏茶的工夫,这转变他有点适应不过来,他想说,我上哪知道去?

“平江伯!”

王琼大吼。

陈锐此时铠甲已在部将相助下披戴完毕:“王郎中您放心,末将这就前去领兵!”

王琼想说,你早干嘛去了?

先前骑兵出城列阵,好像连个像样的将军都没跟着一起出去……重点是,都怕死啊!

只有没身份地位的骑兵,先被勒令出去当炮灰箭靶了,眼下再看城门楼之下,士兵们已不是挤着往城门内逃,而是拼命挤着往城门外出去了,而城门另一边的骑兵因为被城墙阻隔,他们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但就觉得城门口的方向好像空了出来……

“砰砰砰……”

火炮齐射还在继续中。

……

……

朵颜三卫的骑兵也算是骁勇善战,但也被突然而来的炮弹给打得找不到北。

在三轮齐射之后,朵颜三卫的骑兵已不得不撤逃。

没有任何东西能阻隔大明炮弹的威力,连厚重的盾牌都指望不上。

当朵颜三卫的将士看着同伴被炸得四分五裂,他们似乎也体会了身在偏头关城内火筛所部的遭遇和心境,真的是……

不在一个时代,也不在一个量级上。

他们就好像是一群拿着棍棒的孩童,面对大明的虎狼之师。

朵颜三卫的兵马也不知道明朝的火炮到底能发多少轮。

他们只知道,现在只能赶紧撤退,躲开大明火炮的射程。

眼下除了保命之外……他们丝毫顾不上别的。

什么荣誉、廉耻,跟命比起来,好像一点意义都没有。

如果是正面的血战还能为荣誉而战,如果是天降炮弹……讲荣誉死得能更壮烈一些?还是被炸飞、身体四分五裂时能更均匀一些?

朵颜三卫的骑兵,在冲锋时有多骁勇,在仓皇逃命时就有多狼狈,很多也不是被炸弹炸下马的,是直接因为调转马头太急以至于马匹侧翻的,还有是被同伴的马匹和身体绊倒的,撞到一起的也不在少数……

炮弹只有六十发,不能全面覆盖,炮弹只是个引子,剩下的混乱更多是因为朵颜三卫骑兵因惧怕而自相践踏而形成的。

……

……

“王郎中,这里交给你,我要上阵!”朱凤在发令将五轮炮弹都发出去之后,把令旗交给了王琼,而他自己则在披甲。

王琼也没料到朱凤居然会这么有担当。

“安边伯,你不必亲自去!”王琼提醒。

王琼说话时有意环视四周,除了任良还傻愣愣立在那好似没回过神之外,城上但凡能骑马的将领,都下城楼整顿各自的人马追击朵颜部的残兵败寇去了。

连张延龄也被陈锐拉着出城。

本来还很热闹的城头,现在有点冷清。

朱凤道:“身为主帅,若不能身先士卒,如何要求将士?”

说完,朱凤提过自己的火铳和佩刀,带着人便下城楼而去。

……

……

“快,跟上他!”任良趴在城垛前用望远镜看了外面半天,回过头发现朱凤不在,再看朱凤已经下城头,赶紧抓过来两名士兵道。

他要让人将朱凤拦住。

“任公公,这是何意?”士兵不解。

任良见朱凤已翻身上马,顾不上别的,喝令道:“牵咱家的马来!”

王琼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只是冷笑一声也不管。

似乎王琼知道任良的用意……

这一战基本上获胜的概率是十成,任良就算不是首功,功劳簿上也会有他一笔,但若是这一战的主帅朱凤遭遇到什么意外,而朱凤又是皇帝所信任的近臣张周的“头马”,那时候你任良到底是记功还是记过,就两说了。

从任良的角度来说,现在绑也要把朱凤绑在城里,只有这样,功劳才是稳拿的。

但朱凤似乎不管这一切,经历过偏头关一战的他,在冲锋陷阵方面也不是新手,经过这两战的磨砺,他似乎也更加成熟和稳重,在带兵出城时也没有丝毫的迟疑。

也就在朱凤刚带部分人马出城门之后,任良也带着他的人出城。

……

……

追击战开始了。

这简直是一场抢功劳的比赛,出城晚的、腿脚不利索的,在抢功劳上自然就比较劣势了,尤其是那些先出城的,已经杀到敌方阵营,将那些已在地上趴着或是靠双腿跑的狄夷脑袋给砍下来。

张延龄作为副总兵,出城算是比较早的。

尽管他已经刻意压低马速了,但还是比较早冲到敌方阵营中,正好就有个倒霉蛋趴在地上装死,被他发现后直接骑着马到近前,先用马蹄子把人给踩了几下之后,才兴冲冲要拔出自己的佩刀去砍那人的脑袋。

“建昌伯,小心!”

却在此时,朱凤大批的骑兵也冲杀过来。

地上本来已先被炸、后被踩的朵颜骑兵已失去抵抗力,但关键时候却迸发出强大的求生意志,趁着张延龄很不熟练拔刀的空隙,已把地上散落的马刀攥在手上,艰难爬起来就要砍张延龄。

换了普通士兵,对方已没什么力气,此刻定不会让对方得逞,就算勒转马头跑,此人也没机会把刀砍在自己身上。

但张延龄没那水平,他跟自己的佩刀怼上了。

越着急越是拔不出刀。

好在此时朱凤带兵冲杀过来,朱凤到底是武勋家族出身,比上不足,比张延龄还是强了不少,也是因为他冲势很足,过来之后直接用马匹将那朵颜士兵给撞翻,这次那朵颜士兵躺在地上是彻底没了还手之力。

朱凤也不跟张延龄抢功,继续前行。

张延龄经历刚才那一幕,吓得魂都快没了,本来还想出城浑水摸鱼,这下他也断了立什么军功的心思。

“伯爷,您的功劳!”

张延龄带来的打手此时才赶到,他们身上连盔甲都没有,却还不忘把“亲手宰杀一名狄夷”的功劳留给张延龄。

他们也明白,这要是能让初次上战场的张延龄亲手杀一名鞑子,这牛逼能吹一辈子。

“按住!按住!”

张延龄眼看周围已全是大明的士兵,也不再怕,直接提着刀下了马,先是踹了那人一脚:“好大的胆子,想宰老子?看老子不宰了你!”

那朵颜士兵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对张延龄却很轻蔑。

连刀都拿不稳的人,死在这种人手上,丢人啊。

张延龄挥刀砍过去,本来是要砍脖子,没挥正砍在对方头盔上,对方屁事没有,他的刀反而被砍卷了。

“爷,小人的刀,您用!”

张延龄和他的手下一堆人围着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朵颜骑兵,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把那人的脑袋“锯”下来。

“建昌伯,可有见过安边伯?”

任良带着一队骑兵赶来。

张延龄指了指前面道:“刚过去。任公公,我就不追了。这功劳……”

任良懒得理会,带人继续追。

张延龄因为刚砍了别人脑袋,胃里还七荤八素的,他的手下则很高兴拎着个脑袋道:“爷立功了!”

“滚蛋!老子差点命都没了!进城进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