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散投资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乾清宫。

朱祐樘让李荣将张周叫来,也没让旁人旁听,却是跟张周认真探讨这次检校三军的成果。

「……能用的仍旧是能用,不能用的还是老样子啊。」

朱祐樘话没说得太明白。

但言外之意,是否经过张周和研武堂栽培,对于大明勋臣将领来说,差别太大,已经不单纯是镀个金的问题,差不多就是天壤之别。

李荣笑道:「陛下,不是还有永康长公主驸马吗?」

朱祐樘斜眼瞅了李荣一眼道:「你当朕看不出来,崔元是靠有人提点,才有这般作为?他认真向学是一回事,可真让他去战场上领兵作战,跟纸上谈兵又有多少区别么?朕褒奖他,意义也不在于他做得有多好,而是他有这份心意。」

把你树典型,不是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你态度够端正。

「朕还看过保国公的上奏,他是否能胜任领兵之职责,也两说啊。」

朱祐樘单独拿出一份奏疏,是有关朱晖对于这次检校的总结,或者说是朱晖所要立下的「军令状」,毕竟以皇帝之前的设想,还有给大臣画的饼,朱晖都会作为接下来出兵河套之地领兵的勋臣,也就是主帅。

如果连朱晖都不能做到知兵而善用,那所有的都是白搭。

张周道:「陛下,那您对保国公的期许又是多少呢?」

朱祐樘沉思了一下,认真回道:「朕自然不能指望他向秉宽你,或者是王守仁一样,领兵驰骋于草原,但至少不能丢了大明的颜面。或者说是这些旧勋的颜面,他们中很多是从大明立国之初,就征战于沙场的世家,也都曾是大明的栋梁基筑,如果连他们都撑不住大厦,那时也不能怪朕了!」

此话一出。

一旁的李荣突然感觉到背脊发凉。

之前都觉得,皇帝让朱晖等旧勋领兵出战,是为了缓和新旧武勋势力之间的矛盾,保证都督府体系的和谐发展。

现在突然觉得……皇帝这是根本想对旧勋臣动刀,却好像没有合理的理由,正好要趁着此战河套,来把一群旧勋臣给刷下去,把新人给换上去。

李荣心中琢磨,就算这位蔡国公牛逼,可他所能带出来的人始终寥寥,光靠这两年跟鞑靼人作战的威势,能把旧勋体系给换了?

张周对于什么新旧之争,是没多少想法的。

或者说,就算是有想法,但因为他本身就是参与者,也不能在朱祐樘面前过分去评价,更多是好像在隔岸观火。

什么新旧的……就算我张某人再新,那也是我带出来的人跟旧人之争,无论新旧都给我靠边站去,谁说我就一定代表新势力的?

旧勋臣,现在不也一样想往我这边靠拢?新勋的大门始终是为朝中每个人敞开的,就如同张懋张老头这样的老顽固,还不一样把儿孙往我这边推?

「张先生,您看陛下是否对于保国公他们,抱有了太多期许?陛下对于疆场之事,从不想失望啊。以前是没机会,但现在……陛下一心想要振兴大明的军政……可要全靠您。」

李荣负责送张周出宫。

不是去上听处或者文华殿,而是直接出宫,因为朱祐樘对于新火铳非常热衷,加紧让张周把火铳给改进出来。

张周笑道:「李公公一心为陛下,着实令人赞叹。」

「哪里哪里。」李荣一脸惭愧道,「一介老迈之人,谈何能为大明做什么事?只是想为陛下分忧……这心思,估摸着跟张先生您也一般,想那朝中文臣武将,谁人心思不是如此?只是能力有强弱,或是身份有差别,不敢僭越罢了。」

张周道:「那李公公认为,在下又能做些什么来为陛下分忧?」

李荣感慨道:「以咱家所见,论军政之事,您随便提点几句,只怕是比那些骁勇善战的将领在前线摸爬滚打几十年都有成效,只要您肯提点一下这些领兵之人,他们总还是有机会的。」

张周摇头道:「李公公这话不对,听你这意思,像是我要坑他们,故意不让他们疆场取胜?」

李荣急忙道:「咱家并无此意。」

张周边走边道:「其实我也早就琢磨过此战可能会有的得失,我朝大张旗鼓出兵,数万兵马进发草原,鞑靼人多半是不会正面迎战的,让我去猜测他们的王庭或是驻军所在,我也猜不出来,那这一战的意义是什么?打到哪算哪?还是说制定一个目标,不达目标不回兵呢?」

李荣本也是怕朝中新旧对抗太激烈,才会对张周建言。

听了张周的话,他也稍微磋磨了一下。

不是张周不想帮,是有点帮不上。

李荣道:「那鞑靼主动回击呢?」

「呵呵。」张周笑道,「那反倒好了,正面交战,兵马辎重等配合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就算是鞑靼骑兵,我们也不怵,不是吗?胜负就看前线将领的发挥,对于我这个躲在后方只能点画的人来说,意义就不大了。」

「也是,也是。」

李荣想了想评价道,「无过便是功吧。」

李荣也想明白了。

保国公等旧勋臣,此战无功而返的机会大概是八九成,跟鞑靼人交战也很可能是浅尝即止,不太可能会发展到大规模作战的地步,或者说是朱晖想要决战,人家鞑靼人经历了这两年的挫败之后,也不太可能给大明这个机会。

那朱晖的任务就从疆场取胜,变成了不要犯大错。

将要到宫门,却见崔元在一名华贵妇人的引路之下进得宫门来。

李荣远远看一眼,还有些惊讶。

这怎么长公主夫妻俩就一起进宫了?好像也没得传召啊。

「那是?」张周笑着往远处看了看。

李荣急忙道:「您不必靠近,是永康长公主和驸马二人,他们想来是面圣的……也可能是来给太皇太后、皇太后等请安。」

「哦。」张周笑了笑。

心里也在琢磨,要说这崔元看起来是英姿飒爽的,但似乎在政治上还是个榆木疙瘩,好像婆娘比他本人,更热衷于去追逐功名利禄。

寿宁侯府。

接连几日,府门前都是宾客盈门,一堆人来送礼,老张家两兄弟似乎已经很久没享受过这种待遇了。

张延龄跑到兄长家里蹭吃蹭喝,见到那么多大箱小箱的东西,登时心中气不打一处来,朝着自家兄长便开始嚷嚷:「我说大哥,你检校的时候表现比我还好吗?为什么他们给你送礼,不给我送?」

张鹤龄一边招呼下人往里面抬礼品,一边笑道:「老二,你这就不懂了,现在谁都知道,咱姐夫是任人唯亲,当兄弟的就别分彼此,给我送就当是给你送。张家同气连枝。」

张延龄道:「啥意思?同气连枝?那是不是见面分一半?」

「格局。」张鹤龄道,「这三瓜俩枣的,你也看得上?」

「嗯。」张延龄认真点头,「有礼收,我不嫌少。再说大哥,就算姐夫真的任人唯亲,现在好像也不是咱俩吧?」

「可以啊,连你都看出来,现在咱俩不是姐夫最亲近之人了?哎呀!说起来,还是人家张秉宽不要,这些人才会往咱这边送……你猜这是为什么?以我所知,姐夫准备以保国公朱晖领兵出征草原,他是主帅,你猜怎么着,咱兄弟俩必然有一人来当副帅,至于用什么人随军,以及以后什么人能得到姐夫的欣赏,全看咱举荐谁。」

张鹤龄夸夸其谈一般在对弟弟显摆他的见识。

「是吗?」张延龄皱眉。

这次他听出来,大哥的分析不太靠谱。

咱兄弟俩举荐谁……确定真的有用?

张鹤龄道:「你看连老崔家那个都能冒头,就知道姐夫用人是有多善于用亲了,你跟老崔家那个不还是亲戚吗?他是你大舅子……你看要不这样,当兄长的不跟你争,这次出征河套,你当副帅……回头我也让人多给你送点礼,巴结巴结你,你瞧如何?」

张延龄皱眉道:「你收了礼,不自己去当副帅,把‘机会让给我?大哥,别当我蠢,你有好事从来不会想着让,你就说你咋想的吧。」

「别说这有伤和气的话,咱兄弟俩喝两杯,我慢慢跟你掰扯。」

张鹤龄也不着急,拉着弟弟进里面,让人上了最好的酒菜,好似丝毫不介意弟弟来蹭吃蹭喝一般。

这就让张延龄心里更没底了。

酒过三巡。

张鹤龄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了:「……以后你守在旧勋这边,有好处归你,以后为兄就跟着张秉宽,我当新贵去,咱兄弟俩一定要把宝分散开押,赌钱知道不?要折也不能一起折了。」

「啥意思?」

张延龄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气呼呼道:「凭啥我守在旧的一边,你去新的一边?」

张鹤龄眯眼道:「因为我是老大,以后张家的一切还要靠我。」

「你当老大多吃两年盐米,你就比我牛逼?」张延龄更不爽。

张鹤龄撇撇嘴道:「谁让咱爹留下的爵位都是让我继承的?不服?咱大明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家业,你个当老小的,给你个机会别不知道把握。」

「你……你……」

张延龄那叫一个气啊,坐在那嘀咕半天,恶狠狠道,「欺人太甚。」

张鹤龄道:「老二,你格局可别浅了,你想啊,当新贵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跟张秉宽搞好关系,以你那心高气傲从不吃亏的模样,你知道怎么巴结他?」

「我巴结他?」张延龄差点想撸袖子。

「你看看,你还总抱着以前的想法,是不是想有姐姐给咱撑腰,咱就天不怕地不怕了?现在咱姐夫连小儿子都有了,那大外甥对咱俩还那么挑剔呢,你也就不想想,张秉宽人家凭什么就能在宫里混得风生水起?而咱俩有时候就要吃瘪?全在于咱不会奉承别人。」

张鹤龄侃侃而谈道,「为兄到底年长持重一些,关键时候要拉下脸来,在朝中运筹一番,自然是需要有所牺牲的。以后咱也不能全靠着姐姐的威势……我让你守在旧臣那边,反而是好事,因为你不用考虑别人咋想的,该吃吃该喝喝,该放肆放肆,没影响。」

张延龄气鼓鼓道:「你欺负我脑子不好使?什么歪理?」

「啪!」

张鹤龄也是一拍桌子道,「老二,以后咱家必须要分出个人来用谋,你脑子不行,要听我的,如果你还跟以前那样什么事情都梗着脖子往前冲,出了事,可别说为兄不拉你一把。」

「呸!有姐姐在,我怕谁?」张延龄一把将酒杯丢在地上。

却在此时,下人进来通禀道:「大侯爷,保国公请了几个人在府上喝酒,说要请您一起过去陪衬一下。」

「好,这就来。」张鹤龄起身就要收拾。

张延龄道:「啥意思?姓朱的为啥请你喝酒?」

张鹤龄道:「这就不懂了吧?他把我当副帅了……如果我跟他说,我准备推荐你去当副帅,以后让你有机会去跟那些勋臣一起喝酒,让他们给你送礼,你去不去?」

「这个……」

张延龄本来很不情愿投奔到旧勋一边,但听说跟那边接近有好处,什么原则立场的又成扯淡了,「今天我就去。」

张鹤龄没好气道:「人家都没请你去,为啥请我知道不?因为我代表了张家,就算你想代表张家出来投了他们一边,还要为兄帮你举荐!老二啊老二,为兄帮你这么多,你还以为我是在害你呢。」

「哼哼!」

张延龄坐在那郁闷不已。

张鹤龄道:「喝完了自己回去,别在我府上过夜!你们几个盯着他点,走的时候别让他带东西,内院更别让他进。」

「你的歌姬和舞姬呢?」张延龄问道。

「想得美!没有!」张鹤龄愤愤然。

张延龄骂骂咧咧道:「嘴上说帮我,有礼不分给我,好东西一概不给,我信你个鬼!」

等张鹤龄快步走了。

张延龄起身来也要往外走。

「二爷,您不必着急回去的。」寿宁侯府的下人提醒。

张延龄道:「老子回去还有事。」

一边走一边在想,你让我加入旧勋我就加入?当我蠢?我不会自己主动去投奔张秉宽的?这种事……还不是先下手为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