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六章 学界之事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乾清宫之外,戴义和萧敬二人趋步往司礼监值房走。

“张先生也是的,好端端修什么书?还要修《会典》?这种事岂是他一人能完成的?”

戴义很是费解,却也无奈道,“可要是张先生他自己说要修,陛下却是这般的期待,那万一修不好,或是被文臣挑毛病,这事又不好解决了。”

萧敬疾步跟着戴义,心里还在琢磨,你年岁比我大,怎么这一路小跑比我还快?

“那戴公公,这就去提醒张先生,让他不要逞强了?”

萧敬的话音落,戴义突然就停下来,倒是差点把萧敬晃了个跟头。

戴义瞪着萧敬道:“先前你不说还好,现在都跟陛下提了,陛下抱有如此大的期待,这是说不修就不修的?”

“那……”

萧敬也为难了。

这修也不成,容易被文官挑刺找麻烦,这不修还没法跟皇帝交待。

还有这种差事的?

戴义道:“陛下不吩咐了?让你赶紧找人去把恭贺张、林二家联姻的贺礼,送去林府,让林侍郎知道陛下对此婚事的关心!”

萧敬瞬间就明悟了,行礼道:“咱这就去问问张先生,修书的进展如何,是否非需要程学士或是林侍郎相助不可,再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也会暗中联络相关人等相助……是这意思吧?”

戴义瞥他一眼道:“伱总算开窍了!去!”

“是,是。”

萧敬一边领命而去,心里却在琢磨。

这种事还用你来提醒我?整得好像只有你是大明白,我们这些人都是傻子一样,此等事还不是要靠我来帮衬?

……

……

国子监,由林瀚修好的宿舍,也是他一家几口所住的院子外。

张周正带着他特别的礼物,就是一部近乎全本的《大明会典》,前来找林瀚“提亲”。

其实在这时代成婚规制中,进行六礼之前,已经派人问询过婚嫁意愿等问题,从纳采开始已基本是在走流程,当然也有直接想纳采的,被女方赶出门的先例也不少,这时代婚约是有法律效力的,正是因为很多事定下来就不能更动。

纳采并不是过大礼,纳征才是。

张周这次来,其实就是以礼数方面,跟林瀚沟通一下,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张周的长辈来负责,或者直接派人来就行。

但娶的毕竟是侍郎家的女儿,就算是庶出的,娶过来是做妾的,因是御赐婚姻,张周觉得也有必要亲自来走一趟。

“来了!”

刘顺在外面看到张周一行进了胡同,赶紧招呼人过来。

“这不是刘助教吗?”张周还记得这个广业堂的助教。

当初第一次来国子监报到,就是这家伙替林瀚给自己设槛。

眼下的刘顺一改之前的傲慢偏见,点头哈腰道:“林老祭酒已等候多时,请随下官前来。”

张周现在也是官了,不过不再是什么国子监学正,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官,但如果非要计较的话,张周可以拿自己的从一品武职出来压人。

但用官职压人,可不是张周的风格。

那好像是本身能力之外的东西,在张周看来,太肤浅了。

……

……

林瀚的院子并不大,他和儿子住一个院子,林瀚的夫人和女儿、一个负责照顾这一家老小的婆子,则住在另外一个院子,这男女是分开住的。

张周也在琢磨,大概林瀚这么老,应该也没有什么个人感情需要,否则为何不跟自己的夫人住在一起呢?

还有。

这宿舍都是你主持修建的,咋不给自己安排个更大更好的院子住呢?你这以身作则,有点刻薄自己啊。

想想我的新宅子……

“林侍郎。在下有礼了。”张周进到小院内。

林瀚和儿子林庭都在,却见不到林仪的身影。

马上就是要成亲的女人,就算这小院太小,做不到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会再怎么说也要避讳出来见人。

林庭拱手对张周行礼:“见过张都督。”

大明的武勋,基本是有爵位才能进都督府,都以其本身的爵位相称,而像张周这样没有爵位进都督府的,无论是当左右都督,或者是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会被称之为“督公”,但因为督公跟厂公容易混淆,一般就称呼都督就行。

“别,林兄,称呼我秉宽就好,我只是挂个虚职,仍在翰林院内供职。”张周笑着。

林瀚道:“利瞻,这里没你的事,你先退下吧。”

“是。”

林庭正要出门,张周也招呼外面的人,把一些纳采的礼物送进来,大箱小箱的东西,整得跟过大礼一样。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厚厚一摞封装好的书籍。

林瀚虽然自己日子过得并不太充裕,但似乎对钱财什么的并不看重,这也是腐儒的通病,一边羡慕那些有钱有势之人所过的好日子,一边还要绷着板着让人觉得他安于清贫。

“今日不过是纳采,何以要带如此多的东西来?你没有薄待了小女,是老夫自己薄待了她!”

对于女儿只能嫁给别人做妾这件事,林瀚还是耿耿于怀的。

林瀚本是可以直接拒绝周太后,但那也相当于拒绝了皇帝,以他的清高自傲,本来也能接受去南京当官这件事。

可权衡再三,尤其是皇帝对他充满期许,想让他来代张周积攒一些儒界的威望,林瀚最后还是答应了。

张周道:“林老,跟在下联姻,是否给您带来了一些困扰?”

林瀚叹息道:“以你的功名,本来在翰林院中熬个十几年,也可出头,只能说你现在出头太早了,朝中同僚又有谁会认可你呢?老夫也是觉得跟你相识一场,你本质不坏,所做所为都是在为大明江山社稷,陛下又对你充满期许,你毕竟是出自北雍……老夫也只能勉为其难。”

张周想说,这话说得漂亮。

合着林老头你自己就没为自己将来的仕途考量过?

跟我联姻,基本上能保证你当个北六部的尚书,甚至你能晋升礼部尚书这种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你居然在这里跟我扯是为我好?

就算我是你的女婿,别人该怎么对我,照样怎么对我。

面子上,张周可不能去挖苦林瀚,拱手道:“在下多谢林老的美意。今日特地带了一部书,想请林老参详一番。”

“一部书?”

林瀚闻言也皱眉。

他本想说,就算你是状元,年纪轻轻的修什么书?

不过再一想,谁说年轻人就不能修书了?

张周亲自过去,把基本纲要拿出来,递到林瀚手上。

林瀚本也是漫不经心,不觉得这是什么重要的书籍,可当他翻看第一本,看到里面的纲要内容,便直接站起身道:“这是……”

“此为《诸司职掌》的重修本的目录,涉及到许多增改,至于具体卷章则在下面那一摞书中。下面也有《大明律》等书籍的纲要,您给参详参详。”张周语气平静。

林瀚没有继续往下看,抬头皱眉望过去道:“秉宽,此书你是从何而来?翰林院让你带出来吗?”

林瀚作为国子监祭酒兼礼部右侍郎,虽然礼部右侍郎只是个虚衔,但有关翰林院内的事情,他也很清楚,自然知道从弘治十年以来,大明翰林院中人最关心的事情,就是修《大明会典》。

他可不觉得张周有实力能自己去完成。

张周道:“翰林院内现修订的部分,我只是翻看了一下,有的也没有过眼,剩下都是我自己修撰的。所涉及到的,都是成文的律法、规则等,并不涉及到主观臆断,在下怕其中必然有不尽不详之处,所以只能请林老来帮忙参详。”

“你……一个人?”

林瀚也无语了。

大明那么多人,苦心修撰两年,到现在还没摸到门径呢,结果你直接就进门?

“拿来,老夫瞅瞅。”

在林瀚看来,既然张周你吹了牛逼,那我就要给你好好把把关。

就算只是杀杀你的锐气,老夫我也觉得是有必要的。

……

……

林瀚和张周老少二人也不谈什么联姻大事,改而研究起《大明会典》。

所有的书,张周都给林瀚拿过来,林瀚要一本一本,一卷一卷,甚至是逐字逐句审核。

其实张周觉得林瀚也有点吹牛逼了。

他张周自问学识渊博,在故纸堆里打滚多年,甚至是通读甚至是研究过成书的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全数记得。

而林瀚只是作为一个国子监祭酒,很多行当跟他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他最多只能在自己所知的部分做出参详就不错了。

“……这段,有关礼部、鸿胪掌事的,何以会跟先前有诸多不同?”林瀚以为自己挑出了毛病。

张周道:“北会同馆在澄清坊大街东,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七十六间。南会同馆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街北,亦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八十七间。南北二馆事于正统六年皆都移于鸿胪寺,如今各王府差使抵京之后,多由礼部接待,但其实应该转交于会同馆,只由鸿胪寺单独负责。”

林瀚皱眉。

有些事虽然他不太清楚,但张周所说的却在理。

弘治帝最初要重修的,也只是《诸司职掌》,以明确朝中各衙门所负责的事情,防止出现疏漏和重叠。

这也是因为大明从开国到现在,会产生很多问题,律法也应该有增改或者是增加案例的机会,甚至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职司安排,或是过重、过轻的法律条文做出修改,但这可是一件很庞大的事情,需要认真考究的。

而张周就占了个“先知”的便利。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你们自己定好的,我只是拿到你们定下之前,来跟你们做讲解。

如果你们非觉得我定的不对,那你们就提出来,就当是现在的你们,打未来的你们自己的脸,我乐得看你们笑话!

“嗯。”

林瀚挑不出毛病,继续往下看。

越看……

越让他觉得震惊,因为其中涵盖的方方面面,说直接可以当成书也不为过。

……

……

隔壁院子。

林庭正在安慰自己的妹妹,林仪也可能是知道自己要出嫁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有时候会流泪,有时候也会带着一些期待,或者是一些迷茫。

“估计很快父亲就跟秉宽谈好了,秉宽这个人你也看到,虽然有时显得儿戏,但他的才华是很好的,也有肚量。”

林庭就算也替妹妹觉得可惜。

但始终这是御赐的婚事,面子上,妹妹是一点都不差的。

林庭笑道:“想我大明,除了你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得御赐的婚事?你过去之后,也必不会被怠慢。”

话是如此。

但光是妾的身份,就让林庭觉得,这纯粹是在找心理安慰。

弘治年间唯一有御赐婚事的,还是弘治九年衍圣公孔弘泰为他的侄儿孔闻韶跟李东阳独女求婚,当时皇帝也只是过问帮忙做了说和,这还因为孔闻韶的父亲孔弘绪当年奸淫杀人,被剥夺衍圣公爵位,而孔弘泰又无子。

让孔闻韶跟李东阳女儿成婚,更多是为了提高孔闻韶继承衍圣公的合法性。

李东阳曾亲撰墓志铭:“……吾女眉目清湛,翛然玉立,意其非凡儿匹,诸贵家多议婚,尽却之……”

但最后还是熬不住被朝中众大臣一起说和,李东阳心中怨恼,却约定等三年之后再成婚。

这年头都讲出身,讲门风,谁愿意把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有杀人前科父亲的臭小子?

历史上直到弘治十三年,婚事才成。

此女嫁过去之后,虽然守礼,却并未得到善待:“……吾女居丧哀毁,屏服饰,相祀勤恪。处诸妯娌和逊有节,接姻戚无骄色,婢仆数千指驭之皆有恩,端居一室,虽名园别墅未尝一至。屡娠弗字,自置媵妾,人以为难比。字一男,辄不育。其得疾,亦以此恒念。违远父母,泣涕无虚日……”

生不出儿子,只能给丈夫纳妾,经常想念父母以至于“泣涕无虚日”。

以至于正德五年便已过世。

李东阳在死之前,经历了亲生子女全数病殁,只有个过继子还活着。

“父亲那边谈完了吗?”林仪又掉了几滴眼泪,抬起头看着林庭。

林庭道:“走,过去看看。”

“不……不好吧?”

林仪先前还泣涕涟涟,现在却一脸娇羞。

林庭一看就大概明白,这还劝妹妹什么呢?根本是自己……闲的没事给自己找事。

“有何不好?又不是没见过。跟在我后面,别让人看到就好。”

林庭带着妹妹出了门口,也就在隔壁,胡同很窄,毕竟只是国子监旁的宿舍胡同,平时是不走马车的。

“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林庭也好奇,直接就把门推开。

却见先前的礼物,都摆在院子里,只是那些书不见了。

“林二公子,您有事?”刘顺在胡同口招呼锦衣卫等张家来客,见到这边林庭出来,赶紧过来问问。

“没事!你们回去吧!”

随后林庭才进了院子。

林仪本想进去,但想了想,还是转身回隔壁院子去了。

……

……

不大的书房内。

林瀚和张周这对老少,还在那翻看有关朝廷法例的条文,涉及到《大明律》的部分,林瀚研究起来最为仔细。

“父亲!”

便在此时,林庭出现在门口。

林瀚抬头皱眉道:“你过来作甚?”

林庭看着书桌旁边一堆书籍,拱手道:“父亲,不知可有儿能相助之处?”

“这里不用你!今天你是休沐吗?没事的话,回衙门去!”

林庭灰头土脸又离开。

张周笑道:“林侍郎,这部书,要不先留在你这里,让你参详几日,不着急。”

林瀚听到这里,老脸有点挂不住。

他本来要给张周编撰的《大明会典》挑毛病,结果近乎每次都是气势汹汹开场,最后被张周怼回来结束……林瀚也发现,好像不懂大明规条律法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就这样还好意思帮人参详呢?

“不用了。”林瀚道,“你应该多去问翰林院的人,他们正在修撰此书,查阅的典籍更多,或能给你一些辅弼。”

张周笑而不语。

林瀚横他一眼道:“你是不打算跟人分功是吗?”

“没有这意思。”张周笑道,“该找他们参详,还是要找的,不过在这之前,在下准备让林老和程学士,一起参详一番。”

“程克勤?”

林瀚皱眉。

林瀚跟程敏政之间私交不错,程敏政因为一个无中生有的鬻题案,如今只能在京的宅邸内无所事事,林瀚为之惋惜颇多。

大概是造学问的人会惺惺相惜。

林瀚自己也不是那种专业的政客,他才会对程敏政的遭遇格外同情。

因为这种事,指不定哪一天,也会落到他头上。

比如说,让他去当会试主考……有程敏政的先例在,他一定不会再去当,很容易就晚节不保。

张周道:“正是他。”

“嗯。”换了别人,可能林瀚还要跟张周参详一下是否合适,但听说张周是去找程敏政,林瀚也就直接点头了,“他在翰苑多年,见地不凡,去问问他,也是对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