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前世有缘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张周将自己的提议说完,乾清宫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期。

朱祐樘似乎也在思索张周此提议的可行性,最后他点头道:“朕觉得,也的确该将王越召回京。”

“陛下……”戴义马上觉得很不妥。

涉及到人事任免,尤其还是三边总督这种职位,应当在朝堂上来论,而不是由皇帝跟张周私下里来商议。

张周不作为大臣,他的意见更不应该作为参考。

但戴义的反对意见还没说出口,就被朱祐樘伸手给打断。

“朕自有决断。”朱祐樘态度坚决,“看看现在朝中人对他的参劾,他远在延绥,连京师的形势都不知,不是更凭添担忧?将有旁骛,兵怎不懈怠?还如何守疆御土镇守大明边陲?”

戴义登时觉得皇帝思虑周详。

朱祐樘问道:“兵部左侍郎的空缺,先前廷推时结果如何?”

戴义回道:“在李介李侍郎病故于任上之后,廷推是以兵部右侍郎王宗彝迁左。”

“王宗彝到底资历还有所不足,他曾也不过是王越麾下的属官,就让王越回京,让他来当这个左侍郎吧。”朱祐樘当即好似是下了决心。

戴义试探着问道:“此事若到明日朝堂上,诸臣是否会有反对?”

“朕会说服他们的。”

朱祐樘说到这里,笑望着张周,“秉宽,多谢你来提醒朕,先前朕在此事上的确有所疏忽,以为不去理会那些参劾,对王越最好。现在看来,只有让他回到京城,才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君臣之间不能离心离德啊。”

张周道:“臣不过是以他的命数来做提议,并非有意干涉朝政。”

“嗯。”

朱祐樘点头,一点也都不介意。

张周却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何之前李广一个自诩为道士的太监,居然能左右大明的朝局,看来这位新皇还真是偏听偏信。

不过现在偏信的人变成他了……这就让张周有点尴尬。

那我岂不成佞臣?

连戴义他们看过来的小眼神都跟之前有所不同。

朱祐樘道:“你说的药,在何处?”

张周道:“臣这两天刚到京城,还在制造中,回头会找人送来。”

“那好,转天让萧敬找去你,你跟他约定好时间和地点。还有件事,回头让他告诉你。你若没旁的事,先退下……哦对了,过几日伱到皇宫来,东宫那边……太子想见你,朕已应允他,记得要跟他讲四书五经,不要去牵扯道家方术。”

“臣领旨。”

……

……

张周跟萧敬一起从乾清宫出来。

萧敬态度拘谨,有点不太愿意跟张周对视,让张周感觉到,这老太监开始逐渐把他当对手了。

但张周安抚人心可是有一套的。

张周道:“萧公公,在下只是感念王中丞为朝廷立功,如果因为李广的事,而让他殒命西北,有些可惜。”

“呃……”

萧敬点头,“张先生,这些事您不必跟咱家解释的。”

“需要的,否则让阁下觉得我想当第二个李广,那就不好了,我的目标是要在来年考中进士,以正统的文官入朝,可不想挂在道录司当道士。再说我与王中丞之间也并无利益纠葛,纯粹是从大局出发。”

张周的话,果然让萧敬的脸色好转。

萧敬笑道:“您这般的能耐,都被人当作仙师,若不加发扬可惜了。”

张周道:“我说过,我就是掐指算算,并非凡事都能命中。对了,陛下让萧公公跟在下提什么事?”

萧敬这才道:“就是给英国公府上的小公爷治病,小公爷这几年得了‘痿躄’,就是你们江南人常说的软脚病,前两年还好,今年入冬以来听说都不能下榻。都快病入膏肓了。”

“哦。”张周会意。

所谓的痿躄,其实就是脚气病,这可不是臭脚的那种脚气,而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素缺乏症,缺的是维生素B1,韩愈曾在《祭十二郎文》中就提到他的侄儿十二郎就是死于这种病。

因为古人没有什么维生素的概念,别说是阴虚阳虚这些中医理论,就算放到全世界,那也没法治,一直到二十世纪随着维生素的种类逐渐被发现,并得到了系统的补充,这些病才逐渐跟巫医远离关系。

在这时代,痿躄近乎是一种不治之症。

“能治吗?”萧敬问道。

张周笑道:“萧公公,是不是你们都把我当大夫了?”

“这……”萧敬也显得很尴尬道,“在您到京之前,的确都把您当成神医,不过现在……都把您当仙师了。”

张周好奇道:“可我明明是個要应会试的举人啊。”

萧敬也很无奈,笑了笑道:“所以说您的本事大能耐多,如果您愿意去英国公府去治病的话,那咱家提前派人去通知一声。”

张周道:“算了吧,术业有专攻,我以后还是安心当读书人,堪舆玄空的仙师和悬壶济世的大夫,我就不当了。”

“什么?”萧敬一听,急道,“您不去了?”

张周笑道:“我没说不去,只是,以后这悬壶济世的大夫,不如还是让成国公府的二公子来当,我在他身边当个帮手,你看如何?”

“他……”

萧敬本想问,朱凤那吊儿郎当的模样,会治病吗?

但再一想,如果张周在朱凤身边当帮手的话……那其实还是张周治病,而朱凤不过是个幌子,结果还是一样。

萧敬登时跟张周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笑道:“听您的,您说怎样就怎样。”

……

……

张周跟萧敬约定好时间,随后张周便出宫。

张周要赶紧加快自己的“工作室”的建设,如今张周只追求工艺创新,不追求工艺精湛,让他到古代来制造个纯碱什么的,难比登天,因为那要求极完善的工艺积累。

但若是来古代制造点从来没有的东西,对于纯度什么也没太高要求……只求创新,那就容易多了。

无数穿越众已经给他树立了榜样。

行不行,现成的套用上就成。

等上午张周把场地都支起来,下午去找朱凤时,却被朱凤拉着,乘坐马车去见什么人。

“提前说好去见谁,如果见太子的话免谈,回头我自会入宫去见。”张周道。

朱凤摆着苦瓜脸道:“张兄,实不相瞒,带您去见张家那两位。”

“什么?”

张周当即有直接跳车的打算。

见张鹤龄和张延龄?亏你朱凤想得出来,难道你自己去求他们放行木材不成,还想让我替你出面?

朱凤为难道:“是这样,他们听说现在修造清宁宫的差事,都落到您身上,就派人来通知我,说让我带张兄你去见他们……本来我也不情愿的,但他们说只是见一面,以后他们再不会挑起与我的冲突和过节……”

张周冷冷道:“我说知节,你这分明是在利用我。在供应商这件事上,你好像跟他们是对手吧?你想不想回本了?”

“呃……他们是通过家父找到我……我也没办法……”

得。

张周一下就明白了,人家张家兄弟还看不上你这个小牛犊呢。

张家兄弟要办什么事,直接找你爹让你爹给你施压就行,你果然也只是个小崽子,不过谁让我跟你爹一样,都想利用你呢?

四舍五入,我相当于你半个爹。

……

……

好在这次朱凤出门,带的人也挺多,再加上约见之所是在市井的酒肆,张周觉得应该不会出问题。

一路到了地方,这头张家兄弟带出来的人也不多,却是一家酒肆就直接被包下来……是否财大气粗不重要,重要的是欺行霸市不讲理。

京城人家若知道是他们兄弟俩出来,谁不避让三分?

上楼之后,但见两个二十多岁跟张周同龄的男子,正坐在那有说有笑。

本来张周以为这兄弟俩一定是面相猥琐不堪入目。

谁知道……还挺英俊。

不过再一想,这两个家伙的姐姐都能被选为皇后,在容貌这一条上必然还是有其家姐的风采,不至于太难看……

这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两个英俊公子哥出街呢。

“大爷、二爷,成国公府小公爷和张贡生来了。”

有人上去通传。

兄弟俩这才抬头望过来,二人倒也给面子,起身相迎。

“你就是张周张秉宽?不过如此嘛……”兄弟俩年岁小的那个,瞪着张周,一副挑衅的模样。

张周却是一怔。

他很想说,不知为何,我与兄台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就好像是前世曾与你相交莫逆,也曾与你高谈阔论把酒言欢共赏山河风景。

莫非是我们前世有缘?

“张兄,建昌伯在跟你说话呢。”朱凤提醒道。

张家兄弟俩都皱眉,非但不怒,却有种自己被人看穿的窘迫,尤其他们还很清楚张周曾预言了宫里那场火……就算他们再嚣张跋扈,也害怕什么天机、命数、天谴这些玩意。

“你看什么?”张延龄有些心虚,却还不能发作。

朱凤问道:“莫非张兄你又卜了一卦,算出点什么来?但说无妨啊。”

瞬间朱凤都挺直腰杆。

以前他跟张家兄弟的关系完全不对等,连他老爹见了张家兄弟都要点头哈腰毕恭毕敬,他一个不入流的公府小崽子更是连直接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但现在跟在张周身边……怎么就这么有底气呢?

张周笑道:“没有,只是觉得两位国舅仪表堂堂,真乃人中龙凤,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封侯拜相自不在话下。”

张延龄一听瞪起眼,双目放光兴奋道:“真的?”

旁边的张鹤龄一把拍在弟弟的后背上:“老二,你昨晚上猪油吃多了蒙了心吧?他就是在消遣你,你没听出来?”

张周一听还有些纳闷。

这张家老大居然还有点脑子?真是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