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五十六章 脱罪的方向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蒋德钟是来说项的。

蒋老头到底也是南京中的“名流”,但这种名流因为没有科举地位的支撑,其实最多算是个土豪,但在跟张周扯上联系之后,瞬间就成为京城内赤手可热的白手套。

张周道:“是吗?我怎么都不知道?”

蒋德钟笑道:“你应该去看看家谱了,如果母族那边还有人,找人好好问问,就知道并无虚言。”

“那还真是凑巧了。”

张周也并不觉得蒋德钟说得有多荒唐。

小世界理论,即任何两个陌生人,通过五层中间人的关系,总能扯上联系,如此一个远房亲戚,如果不是因为有事相求的话,张周也明白,这辈子不会扯上任何的关系。

本来大明就是父系社会,妻族都不算是近亲,更别说是母亲那边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亲戚。

“那他们想怎样?”张周问道。

蒋德钟叹道:“这家也是不知犯了什么忌讳,说是家主已经被拿去了一个多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家里托人给打听了,结果半个多月之前,连家中老小也都被拿了,还是锦衣卫出的手。”

“嗯。”张周点头,“永平府的案子,是锦衣卫出手,且还是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带人去的。”

蒋德钟问道:“那不能通融一下吗?到底怎么说,也是有些亲戚关系的,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不妨给个面子。那边家里肯定会重谢的。”

张周道:“岳父,我问你一句,这事跟你有何关系?”

“这个……”

蒋德钟老脸有些羞惭,“说起来,我这把老骨头以前也在北方有点生意,也不是酿酒的,就是采办一些东西的,就跟永平府的人有些交情,这次也是受人所托。我也知道你反感这些事,这不在英国公的事情之后,我从来都没有拿你的身份去压人,这次不过是来告知你一声。”

张周道:“明天我就要进贡院,主持乡试考试,出来时都是半个多月以后了,这案子到底是锦衣卫查的。”

蒋德钟道:“就算是亲戚,也不给面子吗?”

张周眯眼望着蒋老头,道:“徇私枉法的事我不会去做,我又没见到什么人,再说这私,从何去徇呢?”

不给银子,也不给什么好处,光嘴上说是我远房亲戚,就想让我通融,冒着被人说徇私枉法的风险,去帮你们解脱?

“要不,人你见见?”蒋德钟道。

“不是说,这家的人都已经下狱了?还有人能出来走动?”张周微微皱眉,听这意思,是有漏网之鱼。

蒋德钟道:“这家嫁出去的一个女儿,算是您表姨的……小姑子,她因为已经出嫁到旁家,这不才有机会出来给走动,最近在京师也是走访了不少人家,连个能跟你说上话的都没有。她这算是找到我了。”

张周听了不由一笑。

关系够乱的。

自己祖父妹妹的女儿,等于说是自己的表姨,嫁到了黄家,她丈夫的妹妹,出嫁到别的人家,现在家里出了事,然后此女便出来帮忙走动……

“岳父,我明说,她给了你多少银子?”张周笑着问道。

“一文钱没给啊。”蒋德钟老脸通红道,“就算给,我能收吗?但她可不简单……怎么说呢,这女人还有些手段,银子什么的该给就给……不过据说她的夫家,现在也可能会涉案,她也在帮着走动呢。”

娘家出了事,已经被卷进通番的案子去了。

夫家也可能要涉案……

这女人等于说是躲不了。

“不给银子,我见她做什么?”张周笑呵呵的。

蒋德钟道:“这不,听说秉宽你以后还要在永平府开矿,有个人家能相帮的,总归是好的。再就是这些人家其实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每家之间总会沾亲带故,只要他们投奔了你,以后你想在永平府做什么事,那还不是如鱼得水?”

“嗯,岳父的眼界,好像是提升了不少。”

张周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恭惟蒋德钟,但更多是在挖苦他。

蒋德钟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话,叹道:“各地的大户,其实都是这么个情况,想在哪里扎根,不跟他们搞好关系,最后都可能闹得两败俱伤。就连江南那地方……说起来惭愧,以前谁都不稀罕搭理小老儿我,现在他们想巴结,我还不稀罕搭理他们。”

说到这里,蒋德钟好像腰板都挺起来了。

很自豪的事情,就是自己有个好女婿,且在女婿最困难的时候,自己就算再势利眼,也还帮了一把。

然后女婿就没彻底忘了他,在发达之后还帮了他一把,让他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

“你说得对,之前我在永平府谋事,就是因为没跟地方打好关系,才会出现这情况,既然现在有机会和解,那就应该把握机会。但我明天就要进贡院,时间上或有来不及。”

“没事,老夫这就让人过来见。或者是……找个地方见。”

“就我的老宅子吧。”张周道,“也别太高调了。顺带我还会叫锦衣卫的人过来,顺带问问他们这案子是怎么回事。”

“好,好。”蒋德钟像是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样,起身往外走,似乎是赶着去通知了。

……

……

张周要进贡院主持顺天府乡试。

永平府的案子,到底是钦命让他支持的,进去之后,照理说也是要先问问的。

张周先派人去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给请了过来,到了自己的老宅,先让牟斌把案宗给他瞧,然后再去见那个所谓表姨的小姑子,有牟斌在场,就不能说他张周是私相授受。

午后。

张周的老宅内,张周跟牟斌坐下来谈了很久。

牟斌坐得很拘谨。

张周到底是大人物,就算不是皇帝偏信张周,就算张周只是个蔡国公,那地位也比牟斌高得多,锦衣卫指挥使也只是看起来风光,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他地位隆宠,但在真正的权力阶层面前,仍旧是要矮一头的。

当然在大明不同时期,锦衣卫的实权也是有上下差距的。

“这个黄家,也的确是跟蔡国公您有一些亲戚关系,卑职也是今日才知晓的,派人去查过,似乎并无虚言。”牟斌很小心。

他似乎也庆幸,好在来之前,郭昂把事都给他查了。

不然被张周问起,他还真答不上来。

张周道:“远房亲戚而已,也不必包庇。”

牟斌点头道:“卑职详细问询过,黄家只是跟赵家之间有一些生意上的往来,先前两家的家主曾共同商议做生意,再就是有一些产业上有交集,其实并无实证能证明其有通番罪行,就算是论罪,也只是跟外夷有商贸往来,照理说,只是判流徙……便可。”

大明的边市因为已经断绝,以至于那些跟边市靠拢的府县,尤其像永平府这样本身通过蓟州镇跟外夷有贸易的,就会有影响。

他们总会通过一些渠道,去搞走私。

这种事被抓了,就是流徙,或者是杖刑。

如果非要定个“通番”,也不是不可,那时候就会杀几个人……只要有银子往上打点,事情一般到府县或者是蓟镇巡抚这级别,就会被压下来,不会往上报。

张周笑道:“牟指挥使明察秋毫啊。”

听说是我远房亲戚,本来有证据也能没证据,还显得我蔡国公大公无私。

你牟斌也是会办事的。

“一会人会过来见我,说是详细谈及案情,牟指挥使有闲暇,不妨旁听一番?”张周笑着问道。

“是。”牟斌赶紧站起身。

回应之后,他才在想,这到底是应该回答是还是不是?

“公爷,若是有何不方便的地方,卑职回避也可。”牟斌补充道。

张周笑道:“不用,都是为了案子,这案子怎么个原则来着?”

牟斌道:“陛下有吩咐,只要能方便您在永平府开矿,能办成您的事,一切都由您决断。”

这案子是你的,你想宽恕谁就宽恕谁,你想办谁都办谁。

当然干坏事还是由我们来代劳,骂名也是我们锦衣卫来承担。

“辛苦了。”张周道,“来人,去传话,让来客到这里来见吧。”

……

……

张周端坐在正堂的主位,而牟斌则坐在客首的位置,此时的牟斌一身常服,跟张周一起见客,他也能感觉到压力很大。

等见到来人是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妇人时,牟斌则看上去要放松了些许。

妇人是由刘贵给引路进来的,刘贵道:“这位就是我家老爷。”

妇人外表一身普通的粗布衣服,荆钗布衣却难掩领口露出的绸缎料子,这是典型的出行在外要掩藏,不露富,富贵也不能出头,是这年头大户人家做事的准则。

虽然这时代的大户,多也是有官府背景的,但他们也知道,一旦出头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就好像这次。

要不是永平府地方一些大户打矿山的主意,也不至于会遭来如此大的报复。

“民妇彩黄氏,拜见国公大人。”

说着跪下来,恭敬给张周磕头。

三个响头之后,连头都伏在地上,不会直起身来跟张周有任何对视,或者是其他不敬的行为。

“彩黄氏……”张周重复了一遍。

姓彩的人家,是很少见的。

“民妇正是。”妇人道。

“有什么事,起来说话吧。听说你是为娘家案子而来的?”张周道。

妇人这才稍微把头抬起来一点,但仍旧是低着头,人也继续跪在地上,没有对视。

这年头,官民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且现在妇人也知道是来求着张周办事的,要是不把礼数给尽到,很可能会被直接扫地出门。

妇人道:“大人说得是,娘家人受了一些冤屈,都是因为有小人陷害。听说是府县里有小人觊觎我娘家黄氏一门,还曾有人在黄氏受了一点不公的待遇,就出来诬告,民妇多处奔走,只可惜人微言轻,到现在仍旧不能为娘家人做点事。”

张周笑看着一旁的牟斌道:“牟指挥使怎么看?”

妇人跪在地上,本来也奇怪于一旁坐着的人是谁,就算张周称呼牟斌为“牟指挥使”,她也不知道这个指挥使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小人冤屈,还另说,你们怎就敢说,锦衣卫是无端拿人呢?”牟斌当然是要反驳一下的。

你个小妇人。

真是瞎了眼啊。

不知道抓你娘家人的罪魁祸首,也就是本锦衣卫指挥使就坐在你旁边?你张口闭口你娘家人都是被诬告的,就算你没点名说锦衣卫诬告,但其实也是说我们不能明察秋毫,甚至是联合你们的仇家来冤枉你们呗?

彩黄氏道:“民妇从官府那边打听到,说是讼告黄家的人,就是曾经被黄家赶出门的人。”

牟斌先是瞅了张周一眼,但见张周没什么表示,这才冷笑道:“你们黄氏,是因为跟赵氏一门有牵连,曾做过跟外番的买卖,且有很多不当的往来,甚至给守关的将官行贿,这些都是锦衣卫查证的。”

“回大人的话,并非如此……”彩黄氏赶紧又磕头,嘴上继续辩驳。

张周笑道:“彩黄氏,我能理解你为娘家人开脱的心思,但你面前坐着的这位,可是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他带人去拿的你们黄家人,难道案情他会不知晓吗?”

彩黄氏身体一震。

突然有种被人刀架在脖子上,且已经开始下坠的感觉。

跟锦衣卫指挥使犟嘴,那是嫌娘家人死得不够早啊。

张周道:“不过牟指挥使也说了,永平府的赵氏一门,才是通番的罪首,如果你们黄家人愿意出来指证他们,那还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彩黄氏急忙道:“这是自然。”

张周又望着牟斌道:“牟指挥使,你看这样可好?”

“自然是可以的。”牟斌一边回应,一边在想,陛下都让你自行决定了,干嘛还显得很在意我意见的样子?

我的话,管用吗?

张周道:“可我未来一段时间,都没法过问这案子,要不此案就先往后拖一拖?”

牟斌道:“陛下以吩咐,由蔡国公主持此案,自然要等蔡国公完成顺天府乡试的差事之后,再行定夺。”

“那就先继续查。”张周道,“我出来之后,这案子再定。”

“大人,民妇还有所请。”彩黄氏一听,张周这是准备撂挑子。

她的想法,是难得来见了张周一趟,这恐怕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就这么走了,等于白见。

张周道:“说。”

彩黄氏道:“民妇想见见身在牢中的父亲,跟他说几句话,让他知道外面的情况,也好……把事告知于他,让他……看着办。”

这是给老父亲通气,让老父亲找到为黄家脱罪的方向。

张周往牟斌身上看一眼,牟斌马上会意,点头道:“只要是蔡国公准允的,见一面还是可以的。但必须有人在场。”

“是。民妇谢过两位大人。”

说完又是恭敬磕头相谢。(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