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一章 穿龙袍也不像太子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辽东,沈阳中卫。

在王守仁出兵往草原之后,沈阳中卫对奴儿干都司的粮草物资等调运,也一直未有停歇,每天都会有大批的粮草经过沈阳中卫中转,从辽东发往辽北之地。

而张家大房父子俩,张掖和张平二人,自从去了一趟朝鲜运粮回来,就是以监粮官的身份留在沈阳中卫,他们的差事名义上是监督粮食的调运,但因为二人连品阶都没有,充其量就是给军队干活的皂隶,干最辛苦的活儿,拿最少的俸禄,每天仅仅能维持温饱,然后还远离前线战场,似乎永远熬不出头。

这天父子俩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相继回到了住所,也就是给他们所准备的军营宿舍。

张掖早回去一些,已经做好了饭菜,而张平回来时显得蓬头垢面。

“儿啊,今天又被人拉去抗货了?”张掖看到儿子这光景,也觉得惋惜。

张平坐下来,好像累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哭丧着脸点点头之后,拿起饭碗,却迟迟没有动筷子。

张掖道:“快吃快吃,我已经给你娘写信了,让她寄点钱和衣服过来,咱父子俩今年冬天还要在这里熬。”

张平侧过头可怜巴巴望着老父亲,问道:“咱为啥不回去?”

“回去干啥?”张掖道,“你二叔现在这么厉害,咱在这里还有点盼头,如果你回了南京,可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爹,我听当兵的管头说,二叔已被调到南京当兵部尚书,他都在南京,为啥咱就要在辽东这苦寒的地方当苦力?”张平有些悲哀。

在他看来,老父亲好像是被自家二叔给糊弄了。

张掖甩袖道:“你听那些人胡说八道,你二叔是国公,怎可能当尚书?兵部尚书这位子太高了,不可能的,他们就是知道咱父子俩的身份,故意挑拨离间呢。”

说到这里,连张掖也觉得很郁闷。

最初张周兄长的身份,让他们在辽东享受到了很多的便利,尤其是在他们走出山海关要去投奔张周时,沿途将官那热情的态度……张掖想想都好像置身天堂。

可现在……

好像谁都知道了张家兄弟不和,而且都传言说他这个做兄长的很刻薄,以至于在莱国公落魄的时候狗眼看人低,然后莱国公就发达了……

典型的励志戏,可惜在戏文中,他张掖便是鼠目寸光的反面典型,然后都知道张周把他们父子俩丢在辽东当苦力……最初别人对他们有多巴结,现在那些当官的对他们就有多刻薄。

“爹,咱走吧。回南京,就算你让娘当家,也没什么不好的。”张平好似哀求一般道。

张掖扒拉了一口饭菜,嘴上先抱怨道:“连口油水都没有,你以为我不想走吗?”

说到这里,张掖却又好像发狠一般道:“但吃得苦中苦,才能当人上人啊,儿啊,你就当作这是你二叔对我们的考验,等把苦都吃遍了,柳暗花明那就又一村了。”

张平道:“爹,我还要回去考科举呢。”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你当都是你二叔呢?到现在,你爹我都没明白过来,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张家的运势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去了,你就别挣扎了。”

意思是,彩票已经被你二叔中了,弹坑理论,同一件好事不可能落到张家两次,你就别发白如梦,踏踏实实干活。

或者跟你二叔发达去。

“爹,是不是因为你在外面找女人,被娘发现了,所以你不敢回去了?”

“放屁,你小子可别乱说,宋家小寡妇不过是跟我见了两面,想把他们家里的祖产变卖,防止被宋家人给抢走。那属于做买卖,我跟她可真没牵扯!”

“哦。”

“你小子,你爹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现在带你出来打拼,你还总想着拆台?”

“爹,我错了,我想吃饭睡觉,我也想入冬之前回南方,我想家了。”

……

……

父子俩就一直在熬着。

好像没有任何盼头的,这天巡抚陆完派人下来视察,张掖特地利用张周的身份,想过去跟巡抚衙门的人搭话,主要目的是想以此来换得一点更轻松的工作环境。

顺带。

张掖也想知道,张周什么时候再来辽东,把他们父子俩给接走。

“张家大老爷?久仰了!莱国公人已为南京兵部尚书,只怕短时间内不会来辽东。”巡抚衙门的属官说话也算是客气的。

张掖一听瞪起眼道:“他……舍弟他已经当尚书?那为啥……”

属官道:“张家的家事,我等外人不好过问,要不您去信问问。另外听说您父子二人都不是军户,既然你们都是被当作工匠雇请回来的,若是觉得辛苦,可以去南京找莱国公。”

意思是,你想呆就呆,不想呆随时可以走。

虽然莱国公的大哥和大侄子留在辽东,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荣幸,但我们这些给朝廷办差的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你们父子俩去别的地方,霍霍别的州府的将官最好。

张掖急忙问道:“那能先支点盘缠吗?”

属官瞥了张掖一眼。

那眼神就好像在打量一个怪物。

你们父子俩明知道来辽东就是受苦的,还非要来,发现这里是苦差事,想走,却连点盘缠都没攒下?那你们这是图的什么?

“无能为力。”属官不想搭理张掖,转身便带人走了。

……

……

自从张掖知道张周是被调去南京当兵部尚书了,便憋着一肚子的火儿,他觉得是被弟弟给辜负了。

“爹,现在真要走了吗?”张平问道。

“嗯。”张掖躺在一边的通铺上,头望着茅草的屋顶道。

张平急忙问道:“几时动身?”

隔壁一起睡觉的人斥骂道:“小点声,别扰了别人的梦。”

张平不满道:“呼噜声都震天呢,怎不说他们?”

“张家大小子,可别给你脸不要脸!有本事继续回去睡大号子,别在这猫着。”通铺躺着的多是一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他们自然不会给张平好脸色。

“见谅,见谅。”张掖赶紧给赔罪,拉儿子躺下来,低声道,“这不正在攒钱吗?不然也不搬过这里来,这里住一个月,咱父子俩能省下五十文钱,攒到年底,凑吧凑吧,差不多就够了。”

张平问道:“那要是入冬之前再添置衣服和被褥呢?”

张掖无奈道:“那就等明年开春之后再走吧。出了这军营,外面有地方给咱父子俩落脚吗?”

父子俩同时陷入沉默之中。

过了一会,张掖侧目发现,儿子正背对着他,身体微微颤动,随即他把儿子拉过来道:“臭小子,你别说在哭,男子汉不能流泪的。”

张平道:“爹,是不是娘给咱寄银子来,咱就能走了?”

张掖无奈道:“傻小子,之前爹是在糊弄你呢,现在要找人给送银子……南京城哪有来沈阳的?这里连做买卖的人都不来!你知道我要找人给你娘传个信,他们要多少银子吗?你还想不想回南京了?”

张平问道:“那咱回南京之后,是不是娘也不会给咱好脸色?”

这下轮到张掖唉声叹气。

等差不多周围的人都睡着了,鼾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张掖才对着儿子的背影道:“这都是命啊,前半辈子就是太顺了,老张家的祖先在报应咱呢,不然为啥他老二发达了,轮到咱爷俩吃苦了呢?”

……

……

之后几天,张平照常做工。

而张掖则没事走出军营,试着出去变卖一些东西,把能卖的都卖了,顺带还去给人做活儿,试着多赚个几文钱回来,这是为及早能抽身离开沈阳城做准备。

这一日张掖出军营,帮人推了几车泔水,回来时正想着要不要找个地方享受一下北方的澡堂子,又惦记着手上没几个子儿。

他赶着要在中午之前回到军营,要赶上中午放饭。

才刚到军营门口,就见到一名身着官服的人立在那,远远朝他打招呼:“这不正说着,就来了?”

张掖急忙走过去道:“几位,我就是有点家事,刚出去办完了,可不是溜号。”

当官的笑道:“大人,您真是说笑了,小的先在这里给您道喜了。”

“啥?”张掖人还有点懵逼。

正说着,张平从军营里一路小跑出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正是中午放饭的时候,听说这边有热闹瞧,近乎是整个军营的人都跑出来了。

“爹,他们好像说,朝廷的赏赐来了。是要论功行赏的。”张平情绪也有点激动。

当官的笑道:“这二位就是莱国公的兄长和侄儿了吧?张家大老爷,张家大少爷,得朝廷颁赏的旨意,由圣上亲自下旨,因莱国公策划西北之战,新建伯于草原大破胡虏,特地封赏张家大老爷为南京锦衣卫千户,张家大少爷为南京锦衣卫副千户……

本来朱祐樘想给张平个百户,但后来直接给副千户,意思是,你们父子俩去给朕到南京当差去。

“千户吗?”张掖听完,人都有点晕。

当官的道:“是这样的,您二位直接领的是实缺,锦衣卫还派了十几人过来,护送两位到南京去赴任,官牒、官服等都给您带来了。另外今夜辽东巡抚陆中丞特地在府上设宴,款待二位。您二位快收拾收拾,准备前去赴宴吧!”

听到这里,张掖父子俩整个人跟癫狂了一般。

父子二人相拥在一起,然后不管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父子俩便就这么相拥喜极而泣。

旁边的人都看呆了。

尤其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张家父子俩到底是什么身份,也不知道锦衣卫千户的实缺代表着什么。

“他们咋了?”

“锦衣卫千户啊,你们不知道锦衣卫吗?能杀人的!”

“乖乖,前几天跟我借银子我没给,他不会杀了我吧?”

“没听说吗?连辽东巡抚都设宴款待。”

“别看他们其貌不扬的,他们可是莱国公的大哥和侄子,背景不一般的。”

“有眼不识泰山啊!”

……

……

父子俩激动之下,也不忘赶紧把自己的家当都收拾了,跟着官员去巡抚衙门敷衍。

到了地方。

陆完亲自出来迎接,还热情把他二人邀请进内宅,到了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宴席桌之前。

“两位还未更换过官服?来人,快请张千户父子前去内宅更换衣服。”陆完倒是很懂官场的规矩。

之前他不理会张家父子,是因为没有任何接触的必要,现在皇帝都记得把张家父子给提拔起来,那就说明,可能是皇帝想促成张家门楣内部的和解,这可能是为张周的孝义之名做一些铺垫。

怎么说皇帝也是推崇孝义的,张家内部就算不和睦,皇帝也想帮着和解一下。

再说张家大房父子俩在辽东干活,不管做得咋样,但至少心挺诚恳的。

等张家父子俩,换上一身很别扭的锦衣卫官服出来之后,陆完看了都不由想笑。

果然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大概张掖父子俩就没有当官的命,也可能是这身官服本身也不是量身定制的,穿在二人身上就不像是当差的,更好像是唱戏的。

……

酒宴上。

陆完也没叫旁的人来,他要跟张家的人接触,相当于是在私下通关系,不宜张扬。

“陆大人您放心,等下官回到南京之后,一定跟舍弟好好说说,提到您对我父子二人的照顾。”张掖倒好像懂规矩一般,信誓旦旦要回去找弟弟给陆完说情。

陆完笑道:“刚得知,陛下已调莱国公北上,莱国公已不在南京就任。”

“这么快就调走了?他……”

张掖也有点懵逼。

我还等着去南京,找弟弟好好感谢一番,顺带跟弟弟学习一下怎么当官呢。

现在就告诉我,弟弟已经不在南京当官了?

陆完道:“朝廷虽无明文说明莱国公接下来的差事,但料想调回京师之后,是要接任兵部尚书的。”

“兵部尚书?不是南京兵部尚书了?”张掖咋舌道,“厉害厉害,他才刚考中进士,没想到他升得这么快,果然是祖坟冒青烟。”

“张千户说什么?”陆完听到也装没听到。

张掖苦笑道:“没什么,是舍弟他运气好,能为朝廷做那么多事,以前也没见他有多大的本事。他的命太好了。”

“呵呵。来,喝酒。”陆完很客气再给张掖斟酒。

张掖也很识相,赶紧起身给陆完敬酒。

……

……

一番客气之后,张掖父子俩当晚就留在巡抚衙门过夜。

这边陆完也是很周到,还给安排了侍女过去给照顾起居,张掖喝了一顿酒之后,想到自己已经飞黄腾达当上了锦衣卫千户,心中豪情万丈,醉醺醺之下便对侍女毛手毛脚。

却还是侍女人家有经验。

这种吃干抹净了提上裤子走人的宾客,她们见识多了,才不会随便被张掖得逞。

两个侍女合力把张掖按在榻上,张掖想蹬腿都蹬不了,最后差点是把他绑在上面,随后侍女都端着水盆走了。

“真好啊。”

即便如此,张掖脸上也是带着“幸福”的微笑。

出来这么久,好像第一次跟女人有接触,虽然结果不太友好,但过程还是值得回味的。

……

第二天一早,锦衣卫来接应的人便已经到了。

马车都备好,且还有通关文牒什么的,父子二人领命之后,便可以直接去南京锦衣卫的衙所报到,至于是当南京哪一千户所的实职千户,却还没具体委命。

“儿啊,你这是……”

当爹的昨天喝醉酒,没落到什么好处,但看张平却好像是哪里不对。

张平出来的时候,脸都是红的。

张平道:“爹,咱走吧。”

张掖似有所悟一般,感叹道:“年轻就是好啊。行啊,有你爹我年轻时的风采。”

陆完没有出来送,但巡抚衙门内却有不少人出来混个脸熟的。

张掖其实最想见的,还是那些曾经欺负过他们父子的军营中人,但可惜那些人的官职本身就不高,这种送锦衣卫千户的大场面,那群人是没资格出席的。

马车上。

张掖对张平道:“等咱父子俩到了南京,就不回家看你娘了!你爹我要把你娘给休了!都是你娘误了咱父子俩的大事,以后咱父子俩在锦衣卫闯出一番名堂。”

张平道:“爹,你酒还没醒吗?”

“哼!你当为父说胡话呢?实打实的不是说虚的,你当为父这些年经历过什么?你娘这样的母老虎,以前我就是对他没招,现在咱都当了锦衣卫了,还怕她?”

张掖豪情万丈。

似乎忘了昨天自己还是个被人欺辱的小人物,那车的泔水便好似是他人生的写照。

张平道:“爹要做什么,别跟儿说了,儿就一个想法,回去之后,能不能早点给娶亲?”

“行,你现在是锦衣卫副千户,以后还要继承你爹我的千户之职,以后大户人家的姑娘,你随便挑……我给你找千金小姐。”张掖吹牛逼一般说着,眼神中又带着期许,“等回去之后,爹再纳个妾,不对,是续个弦,到时咱父子俩一起把事给办了。”

张平听着不由皱眉。

心说,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

我这爹前半辈子是受了多少苦?现在是一股脑都要发泄出来?

难怪他就算是明知道丢人,也一直带着我来投奔二叔呢,感情他就是为了有这么一天,他想自立门户?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