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四十九章 捡便宜专业户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大批的鞑靼牧民被套着枷锁,其中男女老幼都有,正在被往营地里押送。

朱辅骑在马上,站在一个相对高的地方,看到这一幕,他内心激动不已,虽然他心中大概也知道……这次抓的不过是一群牧民,战斗力很一般,甚至不算是什么战场上的胜利。

但对于大明的边军来说,只要能掳了鞑靼人的男女老幼,无论是不是作战人员,那都是功劳。

“公爷,清点完毕了,共有鞑子七百六十四人。”下面的将领提到这个的时候,也非常激动,“目前点算出来的大牲口有三千多,还有一些小的牲口估计能上万……咱可以班师回朝了。”

提到这里,不但是朱辅,就连旁边很多将领眼神中都带着兴奋。

这是出门遇贵人,天上掉馅饼,且还是生往你脸上砸的那种,你不收都不行,竟然直接把军功捡到手。

天底下的好事遇到多了,今天总算是轮到我们来捡便宜。

朱辅道:“这一仗,如果跟朝廷上报,怎么说?英勇杀敌,然后俘获他们背后的牧民七百多人?你们……想过没有?”

此问题一出,周围的将领脸色都有些羞惭。

昨晚上是很热闹,但战斗根本就没打响,反倒是鞑靼人来袭营于他们,一场所谓的战斗下来,双方的死伤是零,然后过了几个时辰,就白捡了这么个便宜。

至于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也没人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这群牧民到底是哪来的,为什么会在那,以及他们怎就这么束手就擒了?

“找会说他们话的,跟他们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继续北上的事不能耽搁,计划不变,仍旧休息到中午,过了中午之后再北上。一场像样的战事没打起来,就怕回去之后不好交差。”

……

……

朱辅还是很谨慎的。

不是说他为人如此,而是他很怕自己步朱晖和张懋的后尘,他也感觉到,如此就班师回去,很可能没法跟朝廷交待,自己的官位未必能保得住,想要在朝中立足,还是要带兵打一场像样的战事,而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

等派人去沟通之后,给朱辅的汇报,还是让他觉得信心十足,甚至能振奋他的精神。

“……鞑子内部出现哗变,一些右翼鞑靼不愿意与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为伍,他们已经决定南迁,寻求大明的庇护,而这批人就是这样,他们中也有不少的青壮年,但在发现我们的队伍之后没有躲避,反倒是等候被擒获。”

“以他们所言,如今像他们这样游历南下的部族,有不下十几个,本来在战时他们都会被征调,尤其是他们中的青壮年男子,都会拿起武器,但这次他们中很多人不愿意这样。”

中军大帐内的会议,消息汇总,也让在场的将领知道这场战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问道:“那昨天到底是谁放火?会不会就是这群龟儿子的?要真是他们,就是在装模作样,杀他丫的。”

“将军您息怒,这件事也问过了,这群人说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似乎是鞑靼小王子知道咱行军的动向,所以派了很多人马来袭扰,且他们并不会暴露行藏,不会与我们正面交战,而放火也是为了阻碍那些游历的部族往南走,给咱双方之间制造一些麻烦,防止我们把他们给接收。”

听到这话,在场有些人就有意见了:“这么说来,不是咱打赢,是他们主动投靠我?要我是他们,被大明的将士给抓了,也会跟他们这样胡说八道!”

“对,他们就是被我们给围堵了,逃不掉,然后在这编故事呢,鬼才信他们。”

“公爷,您给拿个主意,要不咱就把人都给杀了,这草原之地,留他们这群活口也是麻烦,直接带着脑袋回去,反正也是有先例的,就算是威宁侯又怎样?哪怕是最近的新建伯,他在草原上也照样杀过牧民,也把首级给带回去了,不也一样?”

朱辅一听,心中登时不乐意了。

感情在你们眼里,那威宁侯和新建伯是牛逼人物,我就是个菜鸡呗?

还他们杀俘……

要是我这么干,朝中人绝对会把我往死里参,你们别不信,就说这场仗不是靠硬碰硬打下来的,这一条就足够我喝一壶的。

朱辅故作深沉道:“你们的心情,本将能理解,但你们可有想过,若我们动手杀人,让那些南迁的部族怎么想?如今正是草原各部族在我们的高压之下,产生内心动摇之时,他们中很多人是想投靠大明的,若我们把这些族民给杀了,那他们以后还怎么心向我朝?”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虽然没人当场质疑,但还是有不少人腹诽。

你跟鞑靼人讲原则?

关键是人家不跟你讲,这群人就是朝秦暮楚,今天投靠你说要给你当臣子,甚至给你上贡,等明天或许就拿起武器重新来掠夺大明边镇村庄……他们为了生存啥事干不出来?

就算你想收买人心,关键是没人心给你收买。

朱辅道:“把这群人都押上,正好军中缺少打杂干活的人,把他们的男女老幼都分开,军中埋灶生火等事,就交给他们来做。”

“那公爷,那些牲口呢?”

“能带就带,那是人家的财货,若他们投效成功,还是要归还给他们的,当然也不能全数归还,路上若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就宰杀了!人留下,牲口什么的……咱自行处置!”

……

……

朱辅这路人马,算是“旗开得胜”,朱辅已经迫不及待要跟朝廷奏捷。

在他看来,霍去病又怎样?

当初上战场,不也就是兜了一圈回来,被大肆赞扬,被树典型了?

我朱某人,也能跟霍去病相提并论了,好歹老子也能带兵进草原,抓到草原牧民,且让别人都知道老子是战神下凡……总归老子以后是要在大明军中横着走的人物。

谁敢瞧不起我?

朱辅以快马往大明境内送奏捷的公文,与此同时,还不忘试图去联系朱凤和唐寅那几路人马。

看似是在彰显自己的功劳,但其实是他心虚,生怕自己陷入到孤军深入的地步,然后引起鞑靼人的仇视,被鞑靼人群起而攻之。

也就是两天之后。

唐寅这路人马,就收到了朱辅奏捷的消息,快马将奏捷的公文传到了他这里……唐寅看完之后,脸上带着苦笑。

徐经听说消息之后,也是急忙进到中军营帐里来,当即便道:“打胜仗了?有这么快吗?”

随即唐寅把朱辅那浮夸的奏捷公文,拿给徐经看。

徐经看过之后才道:“看这样子,不像是经历过血战,但怎么会……”

唐寅走到挂起来的地图面前,指了指道:“按照奏捷的奏疏上所提,他如今的位置,应该是在这方面,距离我们有一百多里,他走得并不快。也就是才刚过黄河而已。”

“对。”徐经对比书信上的内容,又打量地图道,“这里有鞑子吗?我们比他们更靠北,怎么没见到?”

唐寅道:“很明显,鞑子中有部份部族,开始有意南迁,他们想进入到河套之地,试图通过获取朝廷的支持,让他们在河套之地放牧。因为他们也知道,如今河套之地有很多地方是水草肥沃,且近年来鞑靼小王子已经不敢南侵到河套之地,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在这里生存。”

徐经摇头道:“如果他们说要投靠,就要把河套之地交给他们来放牧,那回头若是他们反叛了,我们不是亏大了?”

“不一定。”

唐寅道,“如今河套之地还是太空旷了,大明之民不愿意北迁到这块地方,而鞑靼人是想进来而不得。朝廷一直想在河套之地多修造城塞,且想在这修造新的城关,把抵御鞑靼的防线北迁,但要调度的民夫太多,再加上这片地方驻的民太少,这件事推进就非常缓慢。”

徐经问道:“那就是说,朝廷会接纳鞑靼人的投诚?”

“嗯。”唐寅道,“至少目前看来,是如此的。正因为朝廷有此意向,而鞑靼部分部族也能看清楚这点,当他们发生哗变之后,他们中不少人就会想着南迁,毕竟河套之地,那可是鞑靼人梦寐以求的净土,他们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背靠大明。”

徐经道:“那我们要不要往那边走?这功劳,可不能被成国公一人给独占了!”

“不行。”唐寅摇头道,“河套之地北边,并不是此战的主要区域,且这也算是成国公坚持的结果,他如此北上,或就是看到了鞑靼人可能会想南迁河套,这是他争取来的功劳,我们不能抢。”

徐经笑道:“我看他就是脑子不好使,明知道那边不会有战事发生,还非要走河套之地,结果北上河套再过黄河,这一路上他也不会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在过了黄河之后,给了走了狗屎运。”

唐寅道:“谁知道,这背后是否有高人给他指点呢?”

“这……”

徐经登时无言。

朱辅带兵从河套北上,从结果来导向,这是捡了大便宜。

但最初没人觉得他走河套是什么明智之举,反倒觉得他很愚蠢。

到现在……他白捡了便宜,就会有人想,这是不是张周在背后给他指点?

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张周是有神机妙算在身的,以至于他人打了败仗,一定是自己本事不行。

而当他们打了胜仗之后,都会觉得,这是张周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结果,不然的话……凭朱辅的本事,他凭什么可以白捡这么大的功劳?

这也是西北军中上下的“通病”,那就是有功劳,一定要想着,这是朝中那位张尚书、蔡国公在背后指点,就连得到功劳的朱辅和他的麾下之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如此还能让他们有信心,能取得下一场的胜利……

这朝中事就是如此奇妙,以至于连张周自己很多时候都没觉得,他如今是这么重要,会让西北将士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他,甚至有什么功劳都记得把最大的一份算在他头上。

徐经道:“蔡国公为何没有指点我们?伯虎,要是这功劳落在我们身上,就说你……三边总制的位子也该稳了吧?我也能多混一点军功,说起来……我也不求其他,至少让我先混个一官半职,不是那种不值一提的小吏,而是能在西北立足……”

唐寅叹道:“会有机会的。以目前看来,我们分兵进入草原,鞑靼人已经无法招架于我们,他们的主力只能躲避和掩藏,而他们中很多部族也看出来,他们已无法与我们正面交战,接下来就是……步步蚕食他们。最后再将他们吞噬……”

徐经笑道:“好,能见证这一切,也是我的荣幸。三年之前,我怎么都不会想到,那场科举,会改变我们这些人。生逢如此盛世,真乃我的荣幸啊。”

……

……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朱辅自己走了一路孤军,但因为他本身走的是河套,东边有朱凤,西边还有张锐唐寅等几路人马,甚至宁夏还有马中锡的出兵。

再加上他行军迟滞,导致他属于是……被各路人马推着往前走。

当他这边取得战场上的成果,并打算汇报给朝廷时,他这边分散出去传信的斥候,也就不偏不倚把消息传到了其他几路人马营中。

而当马仪得知朱辅捡了这么个大便宜之后,内心的妒忌……显然是可以让他极为不甘的。

因为此时马仪和张锐这路人马,其实就在朱辅这路人马正北方大概一百四十多里,等于说他们行进更快,且占据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且随时都要杀到官山,能争取到第一线的胜利。

结果后方传来消息,说是朱辅得了便宜。

他们内心能好受?

“小公爷,这算什么?咱冲杀在前,他比我们早出发两日,路还没我们走得快,及这么一路人马,居然在背后等着捡现成的?”马仪跑到张锐那边去诉苦。

张锐道:“我们一路走来,都没发现鞑靼人的踪影,成国公刚过黄河就有这般运气……看来……”

马仪叹道:“我也听说,这成国公对张尚书可是巴结至深,送礼狠下血本,还有那安边侯从中斡旋。这……就怕咱再怎么努力,还不如他这个有靠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