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二十四章 阳谋阴谋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唐寅麾下的八千朝鲜兵,就驻扎在抚顺城外,为了防止这些人马有不轨企图,张永还特地商议,以城外空地不足为由,分成南北两个营地。

但其实要是张永再多走走就会发现,这路人真就是丝毫威胁都没有。

一群连饭都吃不饱,兵器更是落后到掉锈,士兵连个铠甲都没有,随便一路大明的人马都能出来轻而易举将他们解决……用心防备他们实在是大材小用。

唐寅得以奉调进城。

从此时开始,他就已经不是蓟辽总制,这个职位毕竟属于新设,加上弘治年间的辽东实在兴不起什么风浪,自然也没人会太当回事。

可三边总制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这是大明前线军事将帅中最为位高权重的,唐寅虽也算不上是年轻人,但毕竟也才三十多岁,一下就跃升高位,连抚顺城里的这群将领都想好好巴结一下他。

当晚唐寅在城内歇宿,尽管渡过了一个多月辛苦的征战时光,但他仍旧夜不能寐,简单让人收拾了一下,随即便要给朝廷上奏回绝三边总制的调令。

唐寅道:“我一人的事小,军中将士的事大,如今粮草不继,军中缺少必要的物资,我除了跟陛下请辞总制三边军务事宜,还要跟陛下提请再调拨军粮和物资来。”

他觉得自己难以胜任。

“张公公,京山侯,你们两位怎么来了?”唐寅见到张永和崔元,还有些疑惑不解。

张永道:“能理解唐军门与朝鲜将士共同进退数月,都有了情义,可大局毕竟在那摆着。女真人在被我们屡次袭击,且一直处于军事高压之下,他们必定会寻求补充粮草,而他们不敢进辽东之地,必定会往朝鲜之地派兵的。”

张永笑呵呵道:“如此说来,这不是很好的战术吗?”

唐寅被整得很懵逼。

该说的,在饭桌上都说了,私下场合再说什么,就会显得公私不分。

你有意见,怎不去跟皇帝提,我们也没办法啊。

唐寅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感情你张永没安好心思,知道我升了户部右侍郎,且还是正职的,户部的钱粮调配很大程度上归我管,所以你才来见我,不是为了跟我探讨军事行政事宜,只是为了跟我伸手要粮食的?

就算我们说了,且还就是事实,朝廷会听我们的?还是说皇帝会听我们的?

张永和崔元说话之间已经进到屋子里来。

我带兵打仗,还需要知道什么隐情?你是在跟我开玩笑?

“这不太现实。”唐寅道,“先不说原地垦荒种粮,如此劳动心神,未必会有结果,就算真有结果,收获也会在入秋之后,这半年多的粮草如何供应?全靠辽东本地百姓节衣缩食?还是靠从南方调运?这毕竟是劳民伤财。”

张永笑道:“看来唐军门是在装糊涂啊。”

唐寅道:“所以说,其实辽东如今也不需要我了,如今朝鲜将士,在折损了过半人马之后,也算是完成他们使命了?”

唐寅道:“以将士进行军屯,虽有先例,但西北各处都有军屯,哪里能做到自给自足?辽东之地更不同于西北,这里很多都是荒地,从生田到熟田就需要几年的时间,以如此的田地,如何能做到保军中将士口粮之用?”

唐寅气恼道:“到底也是上邦子民,他们也是奉大明陛下为尊的,既为大明出征,为何要分出彼此来?如此一战意义又何在?”

唐寅道:“两位,不必与我解释这些,我马上奉调往西北去,这里的事,我也可以放下了。”

唐寅道:“我不知道张公公在说什么。”

“这是自然。”张永也有信心。

“呵呵。”张永笑道,“作为渔翁,不是更好吗?朝鲜人见异思迁,最近几年对朝廷有什么供奉吗?与女真人交战,他们也都是出工不出力,这次也是在帮他们。”

“不用了。”张永道,“深夜来访,乃是为说一些外间场合不方便说的话。又为防止有人说这是在密谋什么,也让京山侯来做个见证,咱都是为朝廷效命,也要知道避嫌。”

崔元问道:“现在种粮的话,真的来不及吗?”

唐寅重新坐下来,人也有些疑惑不解,思忖之后道,“战术倒没什么不妥,鞑靼人擅长正面作战,即便如此,这两年他们也要回避我朝将士的锋芒。至于女真人,他们本就无正面交战的能力,只要措施得当,当我们兵马进入他们的驻地,他们如往常一般回撤山林不与我们交战,那要捣毁他们的庄稼,并不是难事。”

说到这里,唐寅还有些遗憾。

唐寅皱眉道:“蔡国公的话,也不能全信吧?”

张永笑道:“唐军门见地深远,真乃大明将士之福。这不嘛,陛下已让将士们在辽东,自力更生了。”

等二人落座之后,唐寅随手拿起桌上的茶壶,才发现根本没加热水。

此话一出,张永和崔元脸色都有些尴尬。

唐寅眉头深锁道:“如此一来,战事会被拉长,我大明必须要在辽东留守诸多的兵马,才能保证女真人不会打劫掠我们的心思。但如此一来,我们自行的粮草和辎重供应,就成为问题。”

上面怎么吩咐,我们也只能怎么执行,尤其是这么大的政策方向,是我张某人有资格能阻挠的吗?

“呵呵。”张永笑道,“不回绝就好。以咱家所估量,接下来女真人的日子会非常不好过,战场上未必要把他们怎样,但他们的粮草一定补充不上来,未来几个月,交战的频率大概也就是一个月掠夺个两三回。”

因为他提前在饭局上已经跟张永等人透露了这想法,使得张永当晚也是带着崔元来劝说唐寅“识大体”。

张永道:“还要多靠唐侍郎您啊。”

张永道:“朝廷之意,乃是要与女真人做消耗之战。未来一年,这批兵马都不会撤走,他们要在辽东开垦荒地,种植新作物,等女真人开垦种粮的时候,我们就带兵冲杀进去,将他们的粮食给烧毁,让他们难以为继。”

他其实也在嘲笑唐寅。

我们大明将士虽然也未必都是精锐,但进出女真人之地,那还是很简单的,女真人也不敢与我们硬来。

二人都在想,也就是你唐寅,自诩是那位蔡国公的同门,才敢说这话,我们谁敢说啊。

唐寅一时无语。

虽然弘治年间的三边总制还不常设,比之后来的三边总督地位有所不如,但统调西北军务不在话下,一个人相当于大明前线最高军事指挥官了。

张永道:“女真人虽少,但也算是骁勇善战,他们擅长骑兵作战,穿插于山林各处,自大明开国以来,也有几次派兵进剿,除了两年前那场战事,由唐军门和新建伯领兵进其腹地,逐一攻破其营寨,令其元气大伤之外,其余的战事收效甚微。”

崔元也急忙道:“是啊。只要女真人进入到朝鲜境内,朝鲜人顶受不住,到时我们还是会帮他们的。说到底,我们是为了解决女真人的隐患,方式方法也没那么重要。”

第二次带兵进去,却还是铩羽而归,还好所损失的只是朝鲜兵马,要损失的是大明兵马,光是这一战他的损失,就足以让他背负罪名和骂名,别说是晋升,现在恐怕已经被法办了。

张永笑道:“这不是来看看唐军门还有什么需要我等相助的地方?住得不好,影响了休息,这对战局不利啊。”

他看出来,辽东是真的不需要他了,他已经完成了使命,那就是靠他“朝鲜国父”的身份,让朝鲜人心生忌惮,必须调兵给他,让他带兵去女真人腹地溜一圈,把任务完成,下面的阴谋阳谋也都与他无关了。

唐寅摇头道:“不敢当,要真是熟悉战术,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唉!”

唐寅坐下来道:“有事请讲。”

那种悲愤的心情,让张永和崔元都在想,这货不是叛变了吧?

也许是知道真相后,唐寅接受不了,眼泪都快掉下来。

“您……不回绝于陛下了?”张永好奇问道。

唐寅惊而站起身道:“这是谁说的?”

唐寅有些气急,我新增中忐忑不安,对前途也非常迷茫,你却说我在跟你装糊涂?

我是真胡涂,没人告诉我这次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带兵出征,要是知道出征的目的不是为了歼灭女真人,那我早就带兵撤退了,何至于如此狼狈回来,甚至差点折在女真人的地盘?

“这……”

“唐军门,您有什么话就说,您是蓟辽总制,本来这些事都应该由您来负责,现在您也高升了,您有什么见地,蓟辽本地的军将,包括咱家在内,难道能不听您的调遣吗?”

张永可说是非常客气的。

崔元又急忙道:“从辽西的港口,还会调一批来,那批应该很多。兵部下了公文,让我等就地在辽南等处进行屯田,以保证辽东的用度。”

张永道:“唐军门所担心的,有关粮草的问题,其实眼下已解决,先前杨中丞派人传话来,说是从沈阳中卫调拨一批粮食,已在路上。加上本地贮藏的一批粮食,大致也就够了。”

崔元好奇问道:“唐侍郎对此毫不知情?”

唐寅道:“以大明的兵马进入女真人之地,要比朝鲜兵马,顺利得多。”

知道唐寅现在有强大的靠山,又是皇帝又是张周的,在名不见经传的情况下,直接跃升到三边总制的职位上。

张永好奇问道:“唐军门,您领命出征的时候,难道就不知道背后的隐情?”

“不打仗了?”唐寅皱眉。

唐寅点头道:“我知道,女真人一向不会与我们正面交战,一来是因为他们兵马数量少,不允许他们大规模作战,二是他们善于利用地形优势,海西和建州等地,都是他们所擅长战事的地形,他们可以与我们耗时间,让我们知难而退。”

“来人,换茶。”唐寅高声道。

张永看唐寅的反应,不像是装的,他解释道:“似乎朝廷本来的用意,就是激化女真人跟朝鲜人之间的矛盾,这次的事,杨中丞领兵进建州女真的腹地,随即便撤出来,也是因此。”

张永笑道:“这不是有新作物吗?蔡国公先前可是说,有新作物在,将士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两次进兵女真人之地,第一次在多壁城当缩头乌龟,整场战事没什么表现机会。

唐寅道:“所以说,以后就要全靠新作物,来养活辽东将士?粮草有办法了?兵刃、火弹、攻坚的辎重方面,也是就地营造?”

唐寅无奈摇头道:“原来一切,都只是为了鹬蚌相争。”

崔元赶紧道:“唐侍郎,那些可是朝鲜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不用为他们的损失而觉得伤感。”

唐寅当然不回绝了。

张永也是混军界的,他怎么都要给唐寅面子的。

唐寅道:“可……”

张永笑道:“您是将帅,知道的自然比咱家多。”

唐寅皱眉道:“数万大军,光靠这点粮食,能撑多久?”

张永笑道:“唐军门稍安勿躁,就说,此战术是否可行?”

唐寅道:“奉命前去西北,也算是为朝廷尽忠。”

看看你带的都是什么兵,一个个都跟窝囊废一样,带进去两万兵马,出来竟然连一半都没剩下?

这人可丢大了。

张永笑道:“这点,无须唐军门担心,辽东现在人丁兴旺,说起来,这两年也得益于先前建州卫一战的顺利,从北方各处调往辽东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这边有很多的政策,给普通百姓垦荒的条件。这里如今也不算是什么苦寒之地,从将士到百姓,可以把这里当作家园。”

唐寅点点头道:“那我离开辽东之后,你们几时开始骚扰女真人?”

“这就要看京山侯了。”张永看着一旁好似没事人的崔元,“一个月两战是基础,打仗回来,就垦荒种地,各路人马轮着上。这样充分保障我三军将士轮替休息,不必太过于折腾。至于女真人几时打朝鲜人,这就不由我们所控制了。至于城外那些朝鲜人,暂时也不能回去,让他们在这里帮忙屯田,也让他们有口饭吃,不是很好吗?”(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