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零四章 太子的悠长假期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朱厚照抵达南京了。

刚过中秋,别人都在合家团聚,而他则带着四大金刚到江南来游玩,以他这年岁,除了玩似乎也没什么能令他感兴趣的事情了。

与其说这是求学之旅,还不如说这就是他捣蛋之旅。

“这就是南京城吗?也不过如此啊……”朱厚照乘船渡江,准备从秦淮河的水门入城,沿途所见的都是一些低矮的民舍,因为这几天在下雨,以至于河面上都是烟雾缭绕。

孙澈笑道:“朱公子不知啊,这江南古城到底也带着六朝脂粉之气,可惜你这年岁还领略不了那些。”

朱厚照往刘瑾几人身上瞅一眼,回头道:“谁说我不能领略的?要花银子吗?多少银子?”

“咳咳……不是这意思。”孙澈不由面带尴尬。

这一路上朱厚照的出手阔绰,他是亲眼所见。

最初还以为是哪家落魄的公子哥上路,路上搭伴,最多是逗弄个熊孩子寻开心,谁曾想半路上才见识到这熊孩子花钱是如何的无节制。

无论是打尖住店,再或是参加文会,地方上买一些纪念品……朱厚照一人全包了。

既有不属于这年岁孩子该有的才华,又有不属于这年岁孩童该有的身家,还有一股为朋友“金银相照”的豪情……这种熊孩子简直跟光芒万丈的大财主一样,现在就让孙澈他们离开朱厚照,他们也不走了。

谁想靠近?我们要维护朱家小公子贴身护法的尊严。

刘瑾凑过来笑道:“公子,您看城门到了,过了那边就是南京城。”

孙澈道:“过城门,要查路引了,不必下船。”

“路引?给银子不行吗?”朱厚照可没那玩意,半路上路过的城市,要么不进城,要么进城也只是花点银子去打点通融一下便可。

但现在到了南京城,情况就有所不同,如果连身份证明文件都没有,想进城就要费事了。

胡峰过来道:“没事,我过去打个照面。不过这通融的银子怕是少不了……朱公子不是到应天府来投亲的吗?顺带应该把路引给办了。”

“对对对。”朱厚照笑眯眯的,“给钱!”

刘瑾在朱厚照身边是大管家,一听又要给钱,不由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胡峰三人,心里在想,这一路上被这三个小子坑去不少,现在到南京城还要这样?

听说南京城里消费水平很高,如果还让这三个家伙蹭吃蹭喝,再去个什么有“六朝脂粉气”的地方逛几圈,别说是三千两,就是三万两也未必够,而且转完了我们小命都没了!

带太子去寻花问柳……

刘瑾抠抠搜搜拿出一两多的散碎银子,还有几个铜板,朱厚照皱眉道:“这能够吗?”

说完抓起刘瑾包袱里一个十两重的银锭,丢给胡峰道:“路引办好之后,入城住宿什么的也一并给布置好,这够了吧?”

“这……够了够了!”

本来胡峰还想利用朱厚照社会经验不足,想从中再敲一点回来,但见到连同伴公冶平和孙澈看过来的眼神都带着贪婪了,他很识趣便点头。

……

……

先让船家靠岸。

随后胡峰从陆路往水门的方向而去,而船只则先停在渡头。

朱厚照望着一艘艘的船只往水门方向走,经常有花枝招展的女子从船舱里出来,或是在倒水,或是在洗衣服,连河岸也充满人间烟火气,他不由瞪大眼盯着看。

孙澈跑过来,坐在朱厚照身侧道:“朱公子,这些都是秦淮河上的花船。”

“什么是花船?”朱厚照问道。

孙澈笑道:“自然就是满载红尘女子的船只,她们夜里到城内做生意,过了夜就要出城。”

“咳咳。”刘瑾在旁边咳嗽两声,意思是你跟一个十岁的孩子说这个,是不是别有用心?

朱厚照问道:“既然都进城了,在城里生活就行了,为啥还要出城?”

“这……”

孙澈一时很尴尬,他没想到熊孩子所关注的重点跟他们这些成年人完全不同。

公冶平笑着补充道:“还是因为船上不是住的地方,再说了秦楼女出身贱籍,就算她们有银子,想在城内租买地方住,别人也不想与她们同住,所以她们只能把家安在城外。”

“哦。”朱厚照眉开眼笑,好似是学习到了新知识一般,问道,“那他们的家人和孩子也在城外吗?”

“咳咳!”

这次连公冶平也被熊孩子的脑回路给打败了。

刘瑾道:“公子,那些贱籍女子是没有家人的。”

孙澈道:“这你可就说错了,乐籍女也就是半生飘零,总还是要落叶归根的,二十多岁色衰之时,必定会找了乐籍的男子成婚,不然你以为这江南乐籍的人丁是如何维系下来的?但她们的芳华也就那么几年,待过去之后,连养家糊口都难。别看她们现在一个个风光,但多都晚景凄凉,因为她们连买地种田的资格都没有。”

“哇。”

朱厚照突然就感觉到一种世态炎凉,他心中到底有孩童般的纯真和善良,道,“那以后,是该改变这一切了。”

孙澈好奇问道:“改变什么?”

朱厚照道:“你们不知道,我有个先生曾经跟我说过,这世上之人,生来没有贵贱之分,当初我还觉得他是在糊弄我,但现在想来,果然有很多人因为出生就贫贱,以至于他们一生都凄苦,我看应该改变这一点。”

“哈哈哈……”公冶平在一旁大笑,“小公子,你雄心壮志还不小啊。大明百余年留下来的,或者说是华夏数千年留下来的传统,你一个人就想改变?”

“有志者事竟成嘛。”朱厚照挠着头,咧嘴笑笑。

就在公冶平准备再打趣几句时,却见不远处胡峰已经回来,而胡峰手里已经拿着路引了。

“这么快?”朱厚照主动迎过去。

孙澈也好奇道:“兄台还真是有门路,金陵城的关系就这么打通了?花了多少银子?”

胡峰一脸尴尬道:“我……我没花银子,过去之后说明是有人要投奔亲戚,他们就把路引给办了,还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们。”

“啊?”公冶平和孙澈听了跟听天书一样。

连一旁的高凤和丘聚等人也不太理解。

朱厚照笑道:“那还等什么?赶紧进城,六朝脂粉气,我来啦!”

“那银子?”刘瑾马上想把之前给的银子讨回来。

十两多银子对太子来说,跟一块石头也没太大区别,可对于他这个没有未来的太监来说,比命都金贵。

朱厚照道:“是人家胡公子有本事,银子拿着,进城之后给安排一下住所,对了,我进城后打算去拜访亲友,回头再找你们。”

……

……

船只顺利过了秦淮河的水门。

马永成拉高凤到一边,低声问道:“高公公,您看是不是之前传出的消息,莱国公已知晓了,所以派人在打点?”

“这……也没什么人来联系啊。”高凤也很懵逼。

就在此时,刘瑾走出来透口气。

二人赶紧给刘瑾行礼。

在太子身边,谁得宠就就是大爷,而且现在谁挑头……回了皇宫谁的责任就大,所以连马永成也很识趣,不在刘瑾面前妄自尊大。

刘瑾道:“两位,其实咱家早就把太子南下的消息,暗中知会到张师那边。”

高凤惊讶道:“你不是让咱家……”

“指望你们?你们知道从何处能联络到张师吗?这一路南下,难道你们就没发现,有人在暗中保护?”刘瑾显得很得意。

“没……没见……不对,好像从过了徐州之后,是有人试图接近咱,但每次都是不同的人……”高凤突然想到什么。

刘瑾冷笑道:“如果总是同一批,太子早就察觉端倪。相信你们两个也不会把此事泄露出去吧?”

“嗯?”

高凤和马永成不由对视一眼。

他们也在琢磨,这么大的机密,我们俩都不知道,你告诉我们是什么意图?多一个人保守秘密,不是更容易让秘密泄露?

刘瑾道:“太子之间就问过进城之后找寻张师的事情,你们可要配合好,到了南京城可不比在路上,这是龙潭虎穴,太子的安危可比咱项上的脑袋重要得多。”

“是,是。”

高凤替马永成应了。

……

……

船只进城。

等到了岸边之后,南京城的喧哗热闹更甚。

朱厚照上岸之后兴奋得合不拢嘴,差点脱缰跑进人堆里,还是孙澈几人给挡了下来。

“小公子,您年岁不大,还是不宜在城内乱跑,您既然是要投奔亲友,不妨先约定个会见之所,我们也好把住所的位置告诉你,方便你在拜访亲友之后前来找寻。”公冶平过去道。

朱厚照道:“不用了,我本来打算投亲,但看到这里这么热闹,就先不去了。先找文会吧,我手痒了!”

“手痒?”公冶平没听明白。

弄得好似要去跟人博弈一般,你这一路上跟人论心学,还没论够呢?

每次都是那些陈词滥调,最初我们听了也是觉得很新鲜,但后来就觉得……你是一招鲜吃遍天,就欺负南下途中所遇到的士子都没参加过与你辩论的两场文会是吧?

刘瑾道:“公子,还是去吧。”

朱厚照瞪了刘瑾一眼,好似在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

等本宫找到张某人,他肯定想办法把我拴起来,再把我押回京城,我的游山玩水大计就泡汤了。

“本来我心中很牵挂那位亲友,但来了之后仔细盘算了一下,万一他觊觎我曾经的家产,把我给坑了呢?我势单力孤,如今恐怕难以跟族人相争。”朱厚照说起话来,跟个成年人也没什么区别。

胡峰最是见钱眼开,笑道:“朱公子所言极是,就应该防备着点,亲兄弟还明算帐呢,远亲更不可信。”

几人都打量着胡峰。

似乎连胡峰的同伴也意识到,这是在教孩子吗?人家亲戚不坑,你先坑起来了,到底谁比谁可信?

……

……

胡峰去雇请了马车,他有来南京城的经验,随即找到了崇仁坊的客栈。

“……从西水关进城,这里是江宁县,在应天府城,这是外城也是老城。”胡峰道。

“南京的紫禁城在哪?”朱厚照笑着问道。

胡峰皱眉道:“紫禁城可不是随便能去的,若是靠近,哪怕是抬头看一眼,被官差看到也会问责的,朱公子没有功名在身,还是不要给自己惹祸上身。”

“哦,我就是问问。”

朱厚照心想。

那还不是我的地盘?你们不让我去,我非想去看看,而且我还想去住住呢。

气死你们。

“那莱国公的府宅在哪?”朱厚照道,“莱国公,张周字秉宽,你们知道吧?”

“别乱说。”这次由公冶平打断朱厚照,“小公子您既然在学问上承自张学士一脉,也该知道师长的名讳是不能挂在嘴上的。张学士在南京并无宅邸。”

“谁说没有?他不是应天府人士吗?”朱厚照很纳闷。

孙澈道:“这就要说到一段往事了,以我所知,张学士曾经不过只是南雍的一名贡生,还是捐的例监,结果家道中落不得不变卖家产,后来更是得到一位神人的指点,后就在贡院一举成名天下知。后来更是不惜千里之外,为当今小公主治痘疮之病,深得陛下信任……后来不必说了,考中状元,更是建功立业,又是修《会典》又是编撰《心学典籍》,可谓是名利双收。听说他几位娇妻更是……啧啧……”

“想什么呢?”旁边的胡峰差点想拍孙澈的脑袋。

朱厚照一听咧嘴在笑。

虽然孙澈说的,他有很多并不知晓,但后面那段他熟悉,他还是亲历者呢。

“就算他家道中落,在应天府也该有住的地方吧?”朱厚照问道。

“听说他现在已是南京兵部尚书,想一介寒儒,不过两载,便连中三元,位列朝中部堂之职,更是得国公之爵,天下之人谁人能比?话说现在江南也有很多人在找寻那位据说是谪落人间的仙人,想寻得跟张学士一般的奇遇呢。”孙澈一脸憧憬,仿佛他就是下一个能遇到仙人指点的牛人。

朱厚照道:“不是说,他没恩师吗?”

孙澈不解道:“朱公子,你这是从何听闻的?”

“算了,跟你们也说不清楚。还没到吗?”朱厚照从马车车窗看出去。

“就在前面,不过最近南京城内正是文坛盛会,各地学派的人齐聚南京城,也未必会有空余的客房,回头我动用一下人脉,帮找个民舍,大一点的三进院,咱几人住进去,不知朱公子以为如何?”胡峰道。

马车内还坐着个刘瑾,他一听登时皱眉瞪过去。

现在住客栈还不行,还要找个大别业给住着?感情不是你们花钱是吧?三进院?咋不去死呢?南京城的三进院,那租钱能少了?

朱厚照笑眯眯道:“没问题,还是有认识的人好办事啊,就说是出门遇贵人,还真说对了。”

“咳咳,您自谦了。”连胡峰都觉得不好意思。

说“贵人”,眼前这位小公子才是,他们仨就是跟着金主出来当陪衬的。

……

……

在朱厚照几人住进客栈之后。

张周循着锦衣卫的指引,到了客栈对面的一家米铺,而此时米铺已经被锦衣卫接管,或者叫临时租用。

“后院很大……”杨鹏从内堂出来,他也是一路奔袭,用了六天时间从京城赶到南京,双目带着血丝。

张周道:“杨公公,你可真是辛苦了。”

“不辛苦,都是为陛下做事。”杨鹏一脸感激望着张周,“多亏张师您,将太子寻到,并将他安全护送到此。”

张周笑道:“太子南下,只要不暴露身份,其实安全基本不用担心,他身边毕竟也带了人,走的也是官道正途,如果这条路都不顺畅的话,大明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

“是,是。”杨鹏顺着话头道,“都是陛下皇恩浩荡,四海升平。盗寇绝迹。”

“说绝迹就过了,湖广、江西、两广和云贵等处,仍旧有不少的盗寇,就连闽地也有盗寇出没,这不陛下都已重新提调督抚,以安地方之民?只要南京城内安稳便可。”

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却是一批学子从客栈里出来,一个个好似喊着口号一般,往贡院的方向去了。

这几天张周经常在南京城内闲逛,自然也见惯了这种场面,这大概就是外人口中的“文坛盛事”,但其实跟几个帮派的人纠结打群架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论战的方式是动口不动手,当然如果吵不过了,动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也是应天府尹吴雄头疼的地方。

杨鹏道:“太子住在此处,品流复杂,且容易跟丢了,是否应当给太子安排居所?”

张周笑着摇摇头道:“先由着他去,里外都布置人手,一定要低调。这方面我已让身边的徐经去负责,他在应天府认识不少人,他们本就是士子,盯梢更方便。”

话没说两句,客栈内又有喧哗声。

有一名便服身着士子服的锦衣卫跑出来,急切道:“两位大人,里面打起来了。”

“有太子的事?”杨鹏紧张问道。

“没有,是跟太子同行的人,为了争房间,已经动手了,一个还被从楼梯上推了下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