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 论狠还是你狠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三名内阁大臣是不会给皇帝出太好主意的。

当官做事讲求“稳”。

以他们的思路。

张家兄弟的破料子,放到大街上白送还不一定有人要呢,管它最后修哪呢,反正别落到自家衙门头上就行。

萧敬无奈离开内阁值房,乘坐马车直奔张周家而去。

当张周得知萧敬来访时,距离朱厚照和张君打架事件过去才不过一个多时辰。

“萧公公,您这是……”

张周的意思,你不会是来代表皇帝秋后算账的吧?

萧敬刚进院子,目光就落到张周正在修的家院上,眼神中带着些许期许,要是张家那些木石料,用在给张周修房子就好了。

张周瞬间就有种被人盯上的感觉。

“萧公公,有正事的话,不妨进内,我们细谈。”张周道。

萧敬道:“不必,张先生,咱家不过是替陛下来向你求策的。你想到什么说什么便可。”

张周叹道:“若是星象天机、六壬占卜,我不懂;炼丹炼药,我也是门外汉;如果是朝中大事,我又不是官,有点为难我了呀。”

萧敬很尴尬。

听伱这意思,你是啥都不会呗?

啥都不会还把朝廷闹得沸沸扬扬,现在皇帝都把你当成大神通的半仙了。

萧敬叹道:“陛下回宫之后,因为一些缘故,定下要将寿宁侯和建昌伯手上那批木石料,由内府调帑币给买下来,这不陛下想参详一番,看哪需要修宅子……给用上。”

“呵呵。”

张周笑道,“萧公公你跟在下言笑呢?寿宁侯和建昌伯那么好的料子,用在哪不成?还用在下来参详?”

“这……张先生从哪看出来是好料子?”

萧敬就差告诉张周。

那破料子真是哪哪都不能用。

张周很认真分析道:“那批木石料进价一定很高,不然也不会开那么高的标价,再差也比庆云侯和长宁伯所供的强吧?”

“哎呀。”

萧敬实在没法直言,只能是拐弯抹角道,“张先生,您是有神通之人,应该什么都能算到,就别兜圈子了,您看用在哪里合适?陛下是不介意出银子的,只是买回来不知所用。”

张周道:“哪来的,送回哪去呗?”

“啊?”萧敬大吃一惊道,“张先生的意思不会是想说,用来修寿宁侯府和建昌伯府吧?”

张周笑道:“好料子,怕他们修自家房子的时候不舍得用是吧?”

“……”

萧敬很无语。

正话反说,还挺绕的……

陛下倒是想让他们用,但张家兄弟估计自己也不傻,这么破的料子替换本来用好料子修的房子,他们是想把自家工整的好房子修成危房?

这还有把砖石房拆了修成土坯茅草屋的道理?

那不是越修越破?

“活人用这好料子,还是有点可惜啊。”张周道。

萧敬赶紧劝阻张周那不切实际的想法:“死人也不能用,皇陵什么的,修筑起来更要谨慎。”

张周道:“那用来修张家的家庙,总可以吧?听说皇后一直认为兴济县的张家家庙年久失修,想让陛下多加修缮,用这批好料子,是不是有点奢侈?”

萧敬瞪大眼望着张周。

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神情夹杂着“也就是你敢想,论狠还是你狠”的恐惧与回避之色。

“修张家家庙,能行吗?”萧敬问道。

张周道:“兴济县就在河间府,靠着顺天府,沿着运河不几日就运下去了,材料加上人手……对了,萧公公,陛下准备在此事上花费多少银子?”

“呃……”

萧敬回答不出来。

皇帝没说过的事,他可不能替皇帝回答。

张周道:“我看也就六万五千两银子,一视同仁,这样会不会让寿宁侯和建昌伯觉得吃亏?”

萧敬心说,如果周家的木石料价值六万五千两,张家兄弟的那批,怕是连三万两都价值不上,给他们六万五千两还亏?能美死他们!

“粗略算算……应该差不多吧。”萧敬说得模棱两可。

张周点点头,认真算了起来:“如果再加上人工什么的,估计要个七八万两银子才能把张家家庙给修好,好料子把张家家庙修得气派,这样谁都会知道张家这一辈出了能人。”

萧敬心说,你确定皇后知道了不想宰了你?

但再一想,皇后要宰的恐怕是两个弟弟吧?

所以说……

论狠还是你狠!

“那张先生,咱家走了。”

萧敬转身便要走。

张周好奇道:“萧公公不进去坐坐?看你带这些人,都是厂卫中人,我这里还打算设宴款待。”

张周也故意大声说,也让周围的那些工匠知道,这家不好惹,连厂卫的人进门都要客客气气,不是什么惹官非,而是官家惹不起。

萧敬道:“不了不了,咱家还要回禀去,不多打扰,您忙!嘶……”

最后他不由用牙缝吸口气。

出门的时候还在念叨:“狠人呐!”

……

……

乾清宫。

萧敬将内阁跟张周的建议,一并跟朱祐樘汇报。

“什么?秉宽让朕把这批料子修昌国公的家庙?他……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料子吗?”

朱祐樘乍听到此提议,当然觉得张周是在糊弄鬼神。

不过想想也是,那破料子想糊弄人不太容易,但糊弄鬼的话……就算鬼心里不满,大概也没法表达吧?

萧敬此时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替张周说话:“回陛下,张先生又没去过张家的邸店,自然不知道那批木石料是如何的光景,从常理上来说,寿宁侯和建昌伯在出标价时更高,会让人觉得是好料子。”

“好料子,真是……”

朱祐樘都不屑抨击。

旁边的戴义则试探着说道:“陛下,或许张先生的提议可行。”

“可行?戴义,你可知道皇后是想修如何的家庙?若是用那料子,皇后知道了还不……”朱祐樘话没说完,但气愤之意溢于言表。

你们这群人,是想给皇后的怒火上,浇点桐油是吧?

戴义赶紧道:“可是陛下,谁会跟皇后说呢?”

朱祐樘一时还真被问得哑口无言。

想想也对。

只要眼前这几个人不说,张周不说……张周可能还不知道,张家兄弟会傻不拉几自己跑去说吗?

张家兄弟两个弄了一堆破料子卖不出去,央求姐姐找朝廷给收购了,结果建了家庙,就真好像那邸店的管事说的一样,刷上油漆谁看得出来?

反正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张家兄弟还能把自己的丑事往姐姐那捅?

戴义继续道:“到那时,皇后满意了,寿宁侯和建昌伯的料子也卖出去了,只是陛下这边花了银子……”

“没事,该花还是要花的,不然修昌国公家庙还是要破费。”

朱祐樘倒想得开。

现在是妻子嫌他从李广那抄了价值几十万两银子的财物,没分给张家。

如果朱祐樘按照张周的提议,那时不但分了,还顺带解决了张家兄弟手头上积压的木石料,清宁宫还修得不错,周太后那能更好交差,朱祐樘夫妻两个重新和睦,甚至张皇后还会感念恩德……

朱祐樘想了想,感慨道:“秉宽真是足智多谋,给朕出了个锦囊妙计,让所有人都满意。”

一旁的几个太监心中都汗颜。

是啊,活人都满意了,就死人不满意,张家老祖宗如果知道张家后人是这么糊弄他们的,估计做鬼也不会放过张家兄弟俩吧?

“那修昌国公家庙的事,交给谁好呢?”

朱祐樘在现场环视一圈。

是个人都赶紧把目光避开……

这种糊弄鬼的活儿,没人愿意干,闹不好被皇后和昌国太夫人金氏知道了,还以为是谁中饱私囊把张家兄弟的好料子给偷梁换柱了呢。

陈宽道:“陛下,要不让张先生去?”

朱祐樘瞪着陈宽道:“你是想让秉宽落了骂名吗?”

陈宽赶紧低下头认错。

心说,陛下您幸好还知道这件事有损阴德,不让你所重新的张秉宽去干。

“谁惹出来的祸,谁自己去收拾烂摊子!”

朱祐樘冷冷道,“最近朕也发现鹤龄和延龄愈发不像话,入宫欺辱宫女,随意打骂宫人,现在竟然还想以次充好承揽修宫殿的活计!?让延龄去!”

几个太监听了心里都在打鼓。

萧敬道凑上前请示道:“那陛下,让奴婢去通知建昌伯?”

朱祐樘道:“不着急,此事还需再斟酌,给拨多少银子好呢?”

萧敬道:“张先生还说,周家给六万五千两,张家也应该一视同仁。”

“嗯。”朱祐樘面带会心的笑容,“还是秉宽懂朕,也懂太皇太后和皇后的心思,那就一视同仁互不偏袒。看来朕以后有什么事,还是要多问问他。”

萧敬心想,陛下您相比于那张秉宽的狠辣,也是不遑多让,要什么事都像张秉宽一样出损招,那朝廷非乱套不可。

这小子以后当了官,估计也不是善茬。

“对了,还有一件事,不过这件事由你们去说不合适,朕去也不合适!”

几名太监都摸不着皇帝的思路。

朱祐樘道:“非秉宽前去不可!就是去让太子要明白事情的原委,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也是教他人情世故。尔等可明白?”

萧敬几人不是傻子。

稍微一琢磨心里便门清。

现在知情人都不会外泄给皇后和金夫人知道,但就怕同是知情人的朱厚照大嘴巴事给泄露。

若是派太监去通知,朱厚照能听就怪了……但若是朱祐樘亲自去,或许管用,但要是被皇后知道丈夫跟儿子合伙瞒她,说不定下次一哭二闹后面就要加第三种手段了。

而这件事,非要“始作俑者”张周自己去不可。

这样出了事,朱祐樘也能置身事外,不会被妻子埋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