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百四十八章 千里之外助我一臂之力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西北,草原腹地。

入夜之后,大军驻扎,绵延几里的营地,各路人马穿插期间,巡防的人马在夜晚并不休息。

而在中军大帐之内,唐寅正在与徐经详细研究手头上的地图,为下一步的行军做准备。

“这场仗可真富裕,但除了兵员和兵器、粮草富裕之外,似乎也没别的。”徐经已经有些困倦,他也想不明白为何唐寅现在能有这么好的精神。

他所不知道的是,唐寅的精神抖擞,全是靠压力撑着的。

徐经毕竟不是真正带兵之人,他还感受不到唐寅心头那股巨大的压力。

就好像是大石,近乎可以压得唐寅喘不上气。

唐寅道:“有这些不就够了?鞑子到底在哪?我既没有蔡国公那么能掐会算,也不像京山侯或是安边侯有那么好的运气,也不像新建伯或是平虏侯那么英勇无畏,在我面前,就是一片草原,我找不到鞑子的主力在何处。”

这是让唐寅非常头疼的事。

大军进入草原已经是第九天,行军已经有六七百里,这行进速度其实已经不慢,毕竟这路人马的辎重还是比较多的。

可正因为行进并不太快,也导致鞑靼人对他们有所防备,眼下唐寅是没有任何办法,能逼着鞑靼主力跟他交战。

徐经道:“鞑子内部不是已经起了争斗?只要我们能找对地方,那就有机会。甚至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分而化之。”

“怎么找?在哪里?”唐寅的问题,让徐经两眼一抹黑。

你这个当主帅的自己找不到,居然指望你朋友帮你找?

我现在只是给你当幕僚的,有功劳都归你所有,我混个资历而已,谁告诉你我有能耐帮得上你?

“伯虎,明日还要继续往北走吗?再往北走,怕就要临近大漠了。我们应该到这里了吧?”徐经指着地图的一处说道。

唐寅道:“虽然我们有向导,但他们也未必可信,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们应该还没走到那,应该大概在这里……前面再有一百里,就会有荒漠,如果再往东走个二百多里,就能到官山,眼下平虏侯和成国公的人马,应该都在往那边靠近。”

“我们是越往草原里走,越往西偏移是吗?宁夏地方的兵马,怎么会比我们还靠东?”

徐经看着地图,发现马仪和张锐这路人马的出发点是在他们西边时,而眼下估量的双方行军,正好错开,也让徐经表达了不解。

唐寅道:“按照既定的计划,平虏侯这路人马,是往大同方向横穿的,他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两趟,他们并不防备宁夏以北的区域。当然,这也只是计划,如今他们具体在何处,我也说不好。”

徐经叹道:“五路兵马,真就没必要。最好就是集合成一路,走到哪破坏到哪,我们还没有放火……”

“等回去的时候再放。”唐寅叹道,“且就算是放了火,也未必能烧太远,今年草原上的雨水多,对鞑靼人来说是好事。他们的草场疯长,只有找到鞑靼人的主力才是正途。”

……

……

就在唐寅发愁鞑靼主力在何处时,此时其余几路人马,基本上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其中最为发愁的人,当属成国公朱辅。

他带的兵马走的是河套之地,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说是要看看河套之地如今的发展情况,按照他的想法,自己是要去“搜套”的,结果到了河套之地才发现,那根本已经成为大明边陲的腹地,鞑靼人已经有两年未敢到河套之地来放牧。

然后朱辅带兵马过了河套,北上渡过黄河,这才进入到草原之地,而他这一部份人马,在经过九天的行军之后,反倒是距离官山最近的一路人马。

而朱辅所得到的消息是,鞑靼人内部发生哗变,而地点就在官山附近,所以他在渡过黄河之后,马上急令大军往官山进发。

虽然他自己都不知道官山在哪,全靠军中熟悉道路的人在引路,甚至有夜不收在探路,可就算是如此,他麾下的兵马还是感觉到非常疲乏,连朱辅自己都感觉快招架不住。

“公爷,还是休整个一两日再走为好,将士们脚都磨出泡了,再说到现在还没有安边侯那路人马的消息,说是可以从右翼来驰援我们,可照这么走下去,就怕两路人马越来越远,想汇兵一处都难,到时遇到鞑靼数倍于我们的主力,就怕是……”

朱辅遇到了跟朱晖、张懋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他听从了儿子的建议,他也心知在进入到草原之后,只有快速行军这一条途径,甚至只能靠自己的英勇无畏来立于不败之地。

可光靠他自己有如此的决心是没用的,手下的将士可不是随便都能调遣得了,他们可不会为了主帅的理想或是抱负,而去折腾自己。

总的来说就是,你朱辅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这种只对你有好处的事,凭啥要求我们也跟你一样?

再说了,送死的事,感情不是你冲锋在前,你把我们当炮灰,我们还不乐意呢。

朱辅一开军事会议,就会有一堆人提醒他要休整,这也让他充分感受到了中下层将领那浓浓的恶意……似乎每个人都想看他倒霉,似乎每个人都是他的敌人。

这让朱辅感受到,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自己要随大流,跟朱晖和张懋选择同样的战术。

“传令下去,明日……先休整半天,让将士们吃饱喝足,也稍作休整之后再走。马上要到官山,这是为了养精蓄锐。”

朱辅并不是那种决心非常强的人,在他接连几天行军之后,也是感觉到疲惫。

眼见手下的将士不听指挥,他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自己也先休整一下,获取军中上下的支持,然后再图他策。

结果在当晚,军中就呈现出非常懈怠的样子,但朱辅自己似乎也顾不上了,因为他连巡营的习惯都没有,他对于军中上下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最多也就是靠身边几个人每几天一次的小结,而且他还以为,如此算是把军权牢牢掌控在手,军中上下全在自己掌握……

然后当晚就发生被袭营的情况。

……

……

“报……”

就在朱辅睡得朦朦胧胧时,就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本来他也没当回事。

可当传令兵冲进他营帐时,他才知道出了大事。

“鞑子敢杀来?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

朱辅在说这番话时,身体都不由自主在颤抖,他自己都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害怕。

立下豪言壮志,说是来打鞑子,结果真遇上鞑子,他才知道那是怎样的心理阴影,很可能自己是……有来无回。

传令兵道:“敌寇在营地西北角突施冷箭,还放了一把火,人也没找到,不过已经派出人马去追了!后面几里外,也被人放了火……今日草原上风干物燥,敌寇找机会以火来袭击我们!”

“啥?”

朱辅听得不太明白。

感情鞑子不是主力来袭,只是来偷摸搞上一搞,给自己军中制造点混乱?

传令兵继续道:“公爷您还是到中帐那边,有几名将军正等您过去。”

“知道了知道了。”

朱辅正要出营帐,却想起来自己的佩剑都没拿。

等把佩剑抓在手上,又想起来自己现在连甲胄都没套到身上,正要去穿,才想起来,鞑靼人又没攻进来,好像也不用自己上阵,穿甲胄就有点画蛇添足了,还不如就这么直接去。

又耽误了一会功夫,把靴子穿上去之后,他嘴里还在抱怨着:“果然应该枕戈待旦,不然就这么下去,累也能把我累死。”

……

……

中军帐篷就在旁边,朱辅进去时,已经有五六名将领在等候。

“公爷,鞑子用火攻。”

“何止是火攻,简直就是……不讲道理……从我们四周放火,也没敢靠前,我们前后左右都有人放火,夜不收来报,说是他们还用到了火油,具体是从哪来的不知道,但他们放火之后就狼狈逃窜,您也不下令,也不知是不是该追!”

朱辅听到这里,怒道:“追什么追?鞑子快马来放火,我们军中这么多的粮草和兵器,甚至还有火炮,难道都不要了?他们可以轻装来去自如,我们呢?冲上去,怕是首尾难顾。”

“公爷,那您赶紧给个主意啊。现在我们已经被鞑子给盯上了!大概是柿子挑软的捏。”

“狗屁!”朱辅怒道,“你们这群人,会不会说话?你们是软柿子吗?”

在场几个将领面面相觑,似乎也都觉得,自己也不像是个硬柿子。

朱辅道:“让将士们归营,好好休整,明日也不走了,就在这里驻扎。定好了休整半天,就是休整半天。”

“公爷,怕是不行啊。鞑子随时都会来,且周围被放火,接下来他们可能会用烟尘什么的,从我们的上风向放火,到时……将士们只怕连休息都难。鞑靼人这是在骚扰我们,让我们不能安心休整,等我们人困马乏之后,就会主动来战!”

朱辅高声道:“这不是好事吗?鞑子只要肯来,就用火炮轰他们丫的!你们到底有没有点常识?鞑子这会只是给我们找麻烦的,绝对不敢来袭!”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没什么人相信。

也不怪朱辅的人品不好,或者说是他没有大的功劳傍身,所以不能服众。

只能说,朱辅前面两位国公来带兵的,一个朱辅一个张懋,都呈现出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大概这会朱辅要怪,也只能怪朱晖和张懋开的头不好。

当然也跟他自己没好好表现有关。

……

……

朱辅尽量想去安抚军中将士的情绪,让他们好好休息。

但鞑靼人的夜袭,给军中将士们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就在于这并不是大明的国境之内,如此就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高墙壁垒,躲在城垛后面吃面糊糊的安逸环境。

这种人在异乡,周围全都是危机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已是朝不虑夕。

若这是跟着朱凤或是马仪打仗,他们或还会多一点自信,可如今带兵的是朱辅,就让他们觉得所托非人。

打仗这种事,还是要跟着名将打,就算不能保证赢,但基本上也能来个全身而退,一旦跟的主帅不好……就比如说先前刘瑾这种的,很可能就会死在他乡,没人会把他们的尸骨带回大明给他们安葬,最后也就成了孤魂野鬼。

一夜下来。

连朱辅自己都只是打了几个瞌睡,最后快天亮时才睡着。

就在他刚睡没一会,就有将领跑进来道:“公爷,大喜啊。”

朱辅差点骨碌到地上,好不容易用手肘撑住地面,又爬起来,揉揉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似乎是睡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哪里。

“什么?”

“我们大破贼寇。鞑子损兵折将……”将领非常兴奋。

朱辅用一种悲哀的神色看过去,道:“大白天说梦话呢?哦,还不算白天,也就刚天亮。”

将领名将朱顺,一副激动神色道:“是真的,抓了四百多鞑子,还杀了一百多……牲口六七千上万呢,正在往这边赶呢。”

“你说什么?”朱辅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自己睡了一觉,就变天了吗?

怎么听,都像是眼前的人在拿自己开涮啊。

朱顺道:“说来也让人不信,今日临近天亮时,营地东南被人袭击,骑兵队就冲杀过去,然后就在几里之外,把一群鞑子给擒住了,原来是他们的牛羊也被昨夜的那把火给挡住了去路,他们没地方可走,最后只能是……困在一处地方,最后是束手就擒了。”

“嗯?”

朱辅皱眉道,“鞑靼人昨夜放了一把火,没把我们怎么着,却把他们自己人给困了?他们这是……脑子不好使吗?快,快带我去看看!”

朱辅这会也激动起来。

终于感觉,不像是在被人捉弄。

又感觉到……自己好像是有上天帮忙,他心里还在琢磨,难道是蔡国公暗地里帮我施法,在千里之外助我一臂之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