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五章 回家练体操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张周乘坐东厂的马车,回到自家门口。

乍回来,有点认不出家门。

“这是……”

街路上,马车都挤不上前,张周的家门口停着十几辆马车,说是门庭若市也不为过。

大门紧闭,没人接待这群人,但丝毫不影响这群人来拜访的热情。

萧敬叹道:“您或有不知,陛下在朝堂上,说了那威武天火药是出自你之手,还提到要为您议定军功,这不就有人打听到您的住所,特地前来……他们的目的,不用咱家言明吧?”

是不用言明。

说白了都是来巴结我的呗?

张周道:“萧公公,我好不容易在京城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希望被这些俗世中的事所打扰,您看……”

“明白!”萧敬也识趣,一伸手,招呼过东厂的番子,指着门口吩咐几句,大概的意思,去把这些人都给轰走!

东厂的人出手,果然好使。

来拜访的人多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权贵,权贵谁靠这种随大流的方式来攀关系?

东厂的人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门口给清了出来。

然后张周才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进家门去。

……

……

张周进去沐浴更衣,萧敬就在外院的正堂等候。

等张周出来时,萧敬身旁已立着一人,看样子不像是什么有官衔在身,手里提着一份好像拜帖的东西。

“阁下是?”

张周皱眉。

主人家都还没发话,怎么随便就让人进来了?

萧敬指了指那人:“说。”

那人这才行礼道:“小的乃兵部王侍郎府上之人,特地给您送一份户帖来。是我家小姐过籍的帖子,您给署个名,这就可以去大兴县衙将籍给过了,我家小姐就可以正式过门。”

张周随即想到,这是王越馈赠孙女的后续。

王明珊前几天被他送回府,王越大概是觉得张周是担心王明珊没名没分,现在给办个户帖,找张周签个名,人就归张周所有……

“张先生,您别犹豫了,署个名,人就到您名下,您要是没时间去衙门办,东厂找人给您兑了,一点都不繁琐。”

萧敬一副很热情要帮张周纳妾的样子。

张周道:“萧公公,这样恐怕不妥吧?”

萧敬提醒道:“先生莫非忘了?您纳王家小姐,连陛下都是点头首肯过的,这是为了让王侍郎在西北能更安心用兵,现在胜都胜了,人再不要的话只怕王侍郎听说之后,心里又该着急。您说他着急起来,为送什么礼殚精竭虑抓耳挠腮的,长此以往岂不影响我大明边陲的安定?”

我靠。

张周心中大呼一声。

你萧敬也是个人才。

把收女都说得如此义正言辞,好像我不收王老头孙女,王老头就不肯为大明打仗了是吗?

还有,你说这话的时候,能不能避讳一下王家的人?

王家来人在旁边则是一副“我没听到我没听到”的神色,把头都转向一边。

萧敬说着,还不知从哪摸出一支笔来,递给张周道:“先生,您着墨。”

张周拿过笔来,看着那户帖。

心说,这算是婚书吗?

我签个名,户籍都不用我去办,有人给我办好了,等于是结个婚决定女人的一生,剩下也不用什么三书六礼,也不用告知亲友的,就这么……完了?

“张先生,您快些啊,陛下那边还等着呢。”萧敬道。

“唉!”

张周叹口气。

想到王明珊那姣好的容貌,还有那身材,简直是……

封建主义制度害死人!要严格批判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穿越者要时刻谨记男女平等的原则,时刻不忘自己是来改变时代而不是谈儿女私情的……

等等。

张周突然觉得哪里不对,我他娘的上来都已经是有妻有妾的人,还在意这个?

不就是在婚书上签个名?

他将毛笔往茶水杯子里一蘸,大笔一挥,将名字写上去,再把户帖递回去。

婚事就这么成了。

“张老爷,您候着,入夜前就把人给您送过来。”

……

……

皇宫内。

张周跟着戴义和萧敬往乾清宫方向走。

戴义已从萧敬那得知了王越送孙女的事,笑着道:“恭贺先生小登科。”

“戴公公别拿我开玩笑,什么小登科的,如萧公公所说的,我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让王威宁在西北能安心用兵,我这是为朝廷社稷分忧。”张周一点都不觉得惭愧。

“呵呵,说得对。”

戴义自然知道张周是在言笑,反正现在也熟悉张周的套路。

张周想怎么开玩笑,他陪笑着就行。

有这档子事,张周心里都不太踏实,想到自己刚从贡院出来,心思都还没理清楚,又纳一房妾侍……

还是王明珊这样的名门闺秀。

那身材,那武艺,就算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花架子,但也相当于体操运动员……

是先练鞍马呢,还是练吊环?

还入什么宫面什么圣,回家练体操不比这个舒坦?

晚上回家练体操去!

……

……

乾清宫内。

朱祐樘一脸热情接见了张周,先对张周说明了西北大捷的事。

“……秉宽啊,伱可真是上天赐给大明,赐给朕的,西北一战一举扭转了我大明上百年来固守而难得寸进的颓势,你是大明的功臣,史书上必定要记你一笔。”

朱祐樘上来就扣了一顶高帽到张周头上。

张周急忙道:“陛下抬举臣了,臣不过是做了一点该做之事。谈不上有功。”

朱祐樘道:“无须妄自菲薄。你的功劳应该比王越还要大,朕想给你封爵,哪怕朝中大臣定会有反对的声音,但朕觉得你配得上这个爵位。”

“陛下。”

张周很认真道,“臣只是推算了一下草原上的形势,再加上去年北方旱灾,各地粮食欠收,草原草场也必定长势不佳荒野大片,这才敢跟陛下进言说鞑靼要进军之事。”

“另外就是草原现在有内部兼并,各方势力范围已固化,若火筛所部要袭扰我大明,想从延绥等处进发必定要担心被其余部族趁虚而入,所以才料定其想故技重施,偏关直入袭扰大同等处,优势兵力快进快出。”

朱祐樘好奇道:“你是说,这是你根据经验算出来的,不是天意?”

张周道:“陛下,哪有那么多天意啊,臣不过是借助了一点玄学的东西,加上臣的推论,才有此结果,当时臣也说过并做不得准。所以臣更希望,将来陛下不要因为臣的一些推算不准确,而怪罪就好。”

“你呀……”朱祐樘突然都对张周有点无语。

张周恭谨道:“还请陛下恕臣妄语之罪。”

朱祐樘笑道:“你就是这样,明明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推崇,却非要把功劳往别人身上推,明明可以拿天意来说话,却总说得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就算这件事是你推演出来的,功劳也在你身上!是不是天意有何关系呢?”

旁边的戴义也笑道:“是啊张先生,您这时候为何还要推辞功劳呢?还有威武天火药,那不也是您调配出来的?”

张周无奈摊摊手道:“陛下,您看,臣现在刚考完会试,结果都还没出,臣不过是想日后有机会当个文官,从正途为朝廷出谋献策,这怎么还扯上赐爵的事?真要赐爵,那以后臣还如何跟那些臣僚一同商议国事?”

“嗯。”

朱祐樘微笑着点点头。

先前张周的理由似乎不成立,但提到当官,他觉得还有几分道理。

张周的目标,是要做文臣,不然也不会参加什么科举,直接接受他的选仕入朝就行。

还因为张周参加科举,最近朝中那么多大事,让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有一个超强的顾问在身边,朱祐樘甚至是有些后悔让张周去考会试。

不过朱祐樘也明白,如果张周不走科举正途,那以后无论他怎么用张周,都无法让张周融入朝臣的主流势力之中。

“那这样吧。”朱祐樘做出了折中的决定,“这功劳先给你记下,若你会试不中,或是将来在军功上再有进取,一并给你算在内。就算到时朕不在,朕也会将这件事告知于太子,让他给你记下。”

“多谢陛下。”

张周这次没回绝,反而是很乐意便接受了。

随后张周笑道:“陛下,就算没爵位,别的什么……应该有吧?”

“哼,你现在想起来跟朕要赏赐?朕给你记个爵位,你还想要什么?”朱祐樘先板着脸说一句,随后拉张周到一边。

他也不回去坐他的龙椅了,直接跟张周找了临时所设的座位,示意让张周坐下来,“秉宽啊,你不是说西山要开矿吗?朕决定,赐给你几个矿窑,你想开几个开几个!这算不算恩赐?”

张周心说。

当皇帝的可真抠,抠门水平直追我了。

这算不算是近墨者黑?

这半年你都在跟我这个抠门的人谈话说事情,以至于把你也给带坏。

罪过啊。

“陛下,这挺好的,那以后臣可就成矿主了,银子肯定不少赚。”张周笑道。

朱祐樘也在笑。

二人谈笑几句之后,朱祐樘自然要问及他所关心的话题了。

“西北军政,秉宽你觉得,不会再有何变数了吧?”朱祐樘严肃起来。

他当然担心,鞑子去而复返,到时现在所得的又成梦幻泡影,然后再来个乐极生悲,他这个当皇帝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这问题……

张周还真不好回答。

本来就是历史上没发生的事,历史上火筛带兵从偏头关一路杀向大同,掠夺之后扬长而去,很多边将因此而落罪……历史上到这会王越已经死了,偏头关也没有弃守炸毁……眼前所有这一切,都是张周自身的蝴蝶效应所造成。

让张周准确说出鞑靼来或者不来,他做不到。

张周道:“照理说,应该是不会有大的变数,但此时也不适宜再进兵于草原,不如等草原内部纷争稍微平息之后,再伺机而动。”

“嗯。”

朱祐樘点头。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擅于进取的皇帝。

取得现在的战果,朱祐樘已经心满意足,也不会再谈什么进兵。

“有你这句话,朕放心多了。”朱祐樘好像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周突然想起来回家练体操的事,请示道:“那陛下,臣是否该告退了呢?”

“不着急,还有旁的事。”

朱祐樘也不客气。

好似在说,好不容易等你小子把会试考完了,现在逮着你,还不能盘问多久就盘问多久?想跑?没门!

“先前有关建昌伯的事,你不是说可能会有地动吗?到现在还没动静,是不是……因为朕将建昌伯收押,所以这件事就化解了,天不再降罪,可以放他走了?”

朱祐樘言语之间,对张延龄还是极力包庇的。

张周笑道:“陛下,这才十七,有点早了吧?如果是西南边陲发生地动,最快也要四五天消息才能传到京师。”

“也是。”朱祐樘叹道,“不过朕也在想,老天究竟是何意?”

张周道:“陛下,臣都说了,天意什么的,做不得准!”

此话一出,旁边的戴义和萧敬等人都瞪大眼。

这张秉宽,说话果然跟别人不一样。

明明是你说天意要降罪,让皇帝把小舅子给抓起来,皇帝果然听了你的,把人给抓了,你现在却说天意不做准?

感情你在欺君,甚至是戏君呢?

朱祐樘倒不意外,他问道:“你给详细说说。”

张周侃侃而谈道:“臣认为,这天意呢,不过是世人所相信的天意,臣如果能推算到,便将这些偶然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联想到陛下未来可能会有的境遇,尽可能去化解这些无妄的非议。其实地方上发生地动,跟陛下如何用人,能有多大关系呢?”

“哈哈。”

朱祐樘闻言大笑道,“此话有道理。最相信天意的,其实是那些大臣,也只有那些大臣才喜欢拿天意说事。就比如说去年的清宁宫灾,到现在还有一堆人在以此言事,朕都不厌其烦,却还要拿出很虚心的态度跟他们探讨得失。”

皇帝突然就成了无神论者了。

连旁边的几个太监都在想,最信天意的不是陛下您又是谁?

张周道:“臣并非为难建昌伯,只是觉得,就算要放他,还是等到二十二以后,那时确定了各地都没有发生地动,再放人也不迟。若那之前真有其事,就算这不是天意……也会有人拿天意来让陛下为难。”

朱祐樘闻言心中大定,也是很欣然点头道:“那就再等几天,延龄他最近几年也的确是愈发放肆,该让他收敛一下心性。回头若皇后问及,朕也会说这是朕的决定!秉宽,你也不必担心张家人会有为难。”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