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三章 冲业绩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张周之前也想跟王守仁建立联系。

奈何就算是状元,有年谊的关系,可始终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就算是先前偏头关一战他张周也深度参与,但别人更多记住的是王越的孤注一掷。

那时候的张周,并没有什么资本去收拢一个本身就在文官圈子内资源丰富的“官二代”,如果王守仁要在文官圈子混,人家靠他爹的关系,不比他混得开?

但现在张周觉得自己有资本了。

宁远之战后,开花子母炮足以能改变未来大明跟鞑靼人的战争走势,以王守仁的见地不可能没意识到这点,那你王守仁如果还想将来有军事抱负,难道你不想跟着来学学?甚至是成为大明最高军事学堂的开校鼻祖,甚至是当上讲官?

现在是皇帝给了张周调人的权限。

至于王守仁来了之后,是否会配合,那是另一回事,张周现在还不苛求。

……

……

随后张周就跟着朱祐樘去到坤宁宫,见到了张皇后和张鹤龄姐弟二人。

“皇后,看朕把谁给请来了?”

朱祐樘笑着说道,“秉宽的能耐,可说是大明上下无人能及,连朕都要佩服。”

张皇后一改之前敌对的脸色,甚至也不会拿冷漠拒人千里之外的神色来面对张周,反而是微笑带着亲近之色道:“秉宽来了?坐。”

俨然夫妻俩已是一体的,对张周的态度也是步调一致。

张鹤龄走过来,特地给张周把椅子往外挪了挪,笑道:“张先生请坐。”

“寿宁侯,这怎么好意思?”张周笑着。

张鹤龄都这么“乖巧”了吗?上次跟张鹤龄于教坊司见面时,张鹤龄可是一门心思要给张周甩脸色摆架子,还想拿勋贵老炮的身份收拢他张周,一扭脸,心态就能转变过来?

张周心想,确定不是在糊弄我?

朱祐樘道:“秉宽不用客气,你当得起!要说大明还有谁能把鹤龄给栽培起来,非伱不可!看看延龄之前什么样子,自从他受你的指点,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

“是是。”张鹤龄帮腔道,“所以还望张先生也能多提点一下在下,也让在下在军中有所成就。”

大概的意思,这是有所求了,所以才给好脸色。

张周看张鹤龄给出的态度,也没有多尊敬,基本还是敷衍居多。

等张周和皇帝夫妻落座之后,张鹤龄才到一边坐下来,还对张周陪着笑。

张皇后问道:“秉宽,太子最近的课业如何?陛下一直说,你在给太子上课,令太子进步很明显,本宫妇道人家也并不懂那些,他真有向好的一面?”

“是啊秉宽,你跟皇后好好说说。”朱祐樘很自豪。

大明最有能耐的人,不但当他的顾问,还当了他儿子的老师。

自己慧眼识珠,当初就能从茫茫人海中把张周给选出来……

当皇帝的不会以自己的能力高超而沾沾自喜,却会因自己用人准确而倍感自豪。

张周道:“臣对于太子的课业,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还是要靠东宫诸位讲官齐心协力。太子最近对于四书五经的修习,的确是有进步,但要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那就要全靠你了呀。”张皇后含着笑,望丈夫一眼后,又带着怨恼瞪张鹤龄一眼,随后以温和的笑意转回看着张周。

张周光是从这女人来回的神色,就知道是个不好惹的角色。

难道说张皇后除了别人所说的懂得驾驭老公之外,在治国治事方面,也有其见地?

随即张周打消了这想法。

就在于张皇后于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都没有得瑟起来,正德时没能做到规劝儿子,嘉靖时她完全可以借助杨廷和把义子朱厚熜掌握得死死的,但她也没能力做到这点,反而是被一个毫无经验的藩王世子用三年时间完成大清洗,甚至靠大礼议连她这个娘都不认,跑回去认祖归宗了。

但凡她有点政治思维抱负,何至于如此?

张周笑着拱手道:“定不负皇后所望。”

张皇后又望着丈夫道:“那陛下,是不是该重赏于秉宽?”

“哈哈,皇后啊,这不用你担心,朕自然会厚赠于他的。”朱祐樘想,这还用你来提醒?

张皇后笑道:“朝廷赐的,那是陛下的心意,臣妾也想赏赐他,这代表张家人的心意,连母亲之前也跟臣妾说,以后要多跟秉宽走动走动,他没有坏心思,一心都是在为皇室,为大明。臣妾也想让他多带带鹤龄和延龄……”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

但张周还是感觉话语中似有深意。

不是张皇后刻意表露出来的,而是她不小心“说漏嘴”。

就在于“他没有坏心思”这几个字。

张周想了想,我救你女儿,预言清宁宫灾,还有帮朝廷做那么多事,能有什么令你最初觉得我有坏心思?必然还是给皇帝纳妃这件事了。

你是看到我跟皇帝相处这半年来,从来没挑唆过让皇帝去纳妃,甚至还在帮你们夫妻俩调理身体,帮你们备孕,所以你才会化解之前对我的偏见……或者说你也知道现在斗不过我了,才跟我讲和的?

朱祐樘道:“皇后你要赏赐,朕不拦着,不过你们张家也不多,具体怎么赏多还是听朕的为好。”

其实皇帝不太想让张家来做赏赐。

首先名义问题就很不合规矩,你张家凭什么代皇家来赏赐功臣?就算说是相助,人家主要也是帮朕,而不是刻意帮你们张家,你要感谢感谢朕就行了。

不过张周知道,皇帝介意更关键的因素,是因为皇帝觉得,皇后就算是赏赐,那用的也是他荷包里的钱。

就好像你们张家现在会造银子或是财富一样,最后还不是从朕口袋里掏银子?

朕这两个小舅子会自生财富?

他们没把朕的荷包掏干净就算客气的,朕这两年那点薄薄的家底,都快被他们兄弟俩给搜干刮净了!

“传膳,今日朕跟秉宽喝酒,鹤龄,要不你就先回去?”朱祐樘似乎没打算留小舅子在宫里吃饭。

张鹤龄道:“陛下,臣也饿了。”

很直接。

朱祐樘皱眉道:“你家里缺了这几口饭?不过也罢,一起留下吧!朕跟秉宽说话时,少插嘴!”

“是,是。臣跟着学都来不及,怎会插嘴呢?”

……

……

一顿午饭,吃得很没滋味。

主要是有张鹤龄在,说是不让他插嘴,但饭桌上他的废话最多。

朱祐樘还有些不悦,因为本来他就没打算请张周以外的人,不然他连朱凤都留下了,现在却是有张鹤龄在那搅局。

吃完午饭之后,朱祐樘借口要回乾清宫,特地又把张周给叫过去跟着。

张周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皇帝身边的近侍……太监!??

“秉宽,还是那句话,朕让你带鹤龄,是为了应付皇后,你不必往心里去。”朱祐樘怕张周介意栽培张家兄弟这件事,还特别嘱咐。

张周笑了笑。

看来男人就算做到皇帝的级别,跟妻子还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张周道:“如果寿宁侯用心学习的话,臣不介意倾囊相授。”

“就他……没给朕惹事就是好的,你或许也奇怪朕明知他不像话,还为何要提携他,庇护他吧?”朱祐樘感慨着问道。

张周笑着摇摇头:“陛下身边亲眷太少,但凡寿宁侯和建昌伯未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情,臣想陛下都会宽仁待之吧。”

“说的是啊,朕之前就是这么想的,可最近几年他们兄弟俩愈发不像话,参劾他们的人越来越多,皇后却还总护着他们……”

从这里张周就能感受到。

皇帝因为他张周的出现,对张氏一门已产生了裂痕。

最初张皇后应该很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毕竟皇帝现在不再单以张氏为亲佞,有了张周这样一个文官出身还有半仙身份加持的牛逼人物出谋划策……张皇后在产生危机意识之后,就对张周各种挑剔。

但后来张皇后发现,他张周能做的事太多,在皇帝心中也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才走了温情结交的路线。

“所以秉宽啊,你就替朕罚他们,好好惩罚,不用客气!”朱祐樘态度很坚定,“朕都能将太子放心交给你来管,难道连两个内弟都不舍得吗?所以你心中不必有什么包袱。”

张周心想。

你儿子名义上是拜我为老师的,但张家兄弟最多是我临时的学生,要制住他们这两个胡作非为的人,可比制住你儿子难多了。

你儿子再聪明那始终是个孩子,在利益取舍,或者是喜好追求方面,我能把住他们的脉。

张家兄弟这脉怎么把?

以爵位收拢?还是以圣宠?再或是拿金钱女人?

除非我真有本事从天上降下一道闪电,劈在他们身上,估计他们才会知道服。

……

……

张周没有于乾清宫内停留太久。

随后便去了文华殿。

下午是专门留给张周授课的“专场”,意思是其余的东宫讲官都可以走了,只留张周一个人授课,也不是讲一下午,而大概有一个时辰,随后张周就可以出宫,而朱厚照就可以去跟父母妹妹吃饭,共享天伦之乐。

“……张师,您可算来了。”

张周到文华殿,就见刘瑾在门口等着,见到张周之后一脸紧张凑过来。

张周道:“怎回事?”

刘瑾苦着脸道:“太子说,让安边侯给他搞一门神威远炮来,太子想亲自看看这炮是否有那神威。”

“这不是胡闹吗?”张周皱眉。

刘瑾无奈道:“这话只有您去跟太子说合适,连安边侯都不知道怎么说呢。”

……

……

张周进到殿内,发现朱厚照正在吃饭。

而朱凤则一脸苦逼提着笔,正站在那于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在知道张周到来之后,朱凤不由抬头用求助的目光看过来。

张周皱眉。

你朱知节咋这么窝囊呢?都已经是侯爵,在太子面前要有点尊严没?

就该一个大耳刮子甩过去……当然也不能这么极端,至少你也该拿出气度,告诉熊孩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太子,这是作甚?”张周进来,连礼都没有,便当即喝问。

朱厚照道:“本宫让他画在宁远时战事的画面,要是他能拉火炮来,本宫就放过他!怎样张某人,想帮朋友?你来啊!”

张周一把抓过朱厚照的筷子,丢在地上。

“啊?”

然后在场无论是朱凤,还是东宫太监,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臣子对储君,还能这样的?

张周道:“太子,火炮可以给你拉来,但你能告诉我,往哪打吗?”

“你……你……本宫想往哪打就往哪打!”朱厚照气得浑身直哆嗦。

张周指了指奉天殿的方向道:“我看也别选方向,直接往那,你觉得如何?把紫禁城给你炸到稀巴烂,正好趁机重修一个。”

“张秉宽,本宫给你面子,叫你一声先生,你别蹬鼻子上脸,少用这种怪语气跟本宫说话!”朱厚照在朱凤面前,丝毫不想给张周面前,因为他知道如果今天不拿出点气势来,以后连朱凤都不怕他了。

好不容易逮着个软柿子,可不能因为今天气势弱了,被软柿子反过头来捏他。

“本宫就是想看看火炮,怎么了?吹得那么厉害,本宫看来,全是吹牛逼的,不然为什么不敢示人呢?”

刘瑾急忙说和道:“太子殿下,那神威远炮,太厉害了,只怕不能在这里演示。”

“那能在哪演示?”朱厚照问道。

刘瑾眼珠子一转,就好像是跟熊孩子唱双簧一般道:“听说张师马上要开个军事学堂,叫研武堂,专门教人用神威远炮,还有威武天火药那些,如果能到那边去学点的话……”

“嗯。”朱厚照好似是受到启发一般,瞪着张周道,“怎样张秉宽,你是想替你朋友说情吗?如果你带本宫去研武堂的话,那本宫保证以后不为难这货!”

这货?

是你这货!

小小年岁还学会用鬼心眼了。

你小子也知道跟你父亲直接提,或者是跟我提,让你去研武堂学习,是连门都没有的事。

所以才故意为难朱凤,想打开一道缺口?

可惜啊……你小子那点花花肠子,还是瞒不住人,你爹知道那东西有炸膛的风险,还会让你去?除非你爹想绝后!

“太子,你可知威武天火药有何威力?”张周问道。

朱厚照笑道:“知道,能把城墙都炸塌了。我又不亲自上,远处看看就行,我点个炮,没问题吧?”

张周道:“那太子,你可知神威炮是有炸膛风险的?”

“啥?炸膛?啥意思?”朱厚照一脸迷糊。

张周叹道:“炸膛,就是点火之后,炮弹没发出去,却是原地爆炸,周围一两丈范围内的人,死无全尸!”

“……”

朱厚照瞬间无语了,“你在吓唬本宫?”

张周道:“你问问安边侯,是不是如此?”

“是吗?”朱厚照瞪着朱凤。

“嗯。”朱凤忙不迭点头。

那叫一个窝囊啊。

张周都懒得骂朱凤了。

这小子也就是在同龄男人面前表现得很活跃,看起来交际能力强,却仅限于年轻人之间的应酬,一旦上到大场面,就容易怯场。

说白了,这就是个纨绔勋二代,若不是遇到他张周,半辈子没机会接触政坛那种,后来继承他兄长的成国公爵位,也是一事无成,最后还是朱凤的儿子朱希忠因为跟陆炳一起救嘉靖帝的驾,让他成国公府牛逼辉煌了几十年。

而朱希忠历史上是出生于正德十一年,也就是在十七年后。

张周都想不明白,朱凤这小子未来十几年都在瞎折腾啥?

朱厚照瞪着刘瑾道:“那还让本宫去学开炮?”

刘瑾道:“太子殿下,奴婢也没开过炮,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啊。”

朱厚照把刘瑾往前拽了一把:“张先生,要不这样,你先把刘瑾给本宫教会了,本宫没事就去看看就行,绝对不亲自上阵!这样总行吧?”

张周冷笑道:“太子殿下,你觉得这种事,我能决定吗?”

“你可以跟父皇说啊。”朱厚照显得理所当然的样子。

张周道:“老规矩,如果最近你学业有成,那我就让你亲自去……远距离看看神威炮的威力,如果做不到的话……你连想都别想。”

“又来?”

朱厚照最开始还挺强硬,又是跟张周叫板,又是唱双簧的。

但听了张周的条件,朱厚照又发愁起来。

每次都是用一些好东西来引诱他,让他不得不好好学习,以换得机会……他就想问,你张秉宽能不能换个招?

张周往那一坐,冷冷道:“太子,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吗?你要求一个人做什么事时,首先应该想想他需要什么。”

“你总不会是需要折腾我,并以此为乐吧?”朱厚照那叫一个气恼。

感觉被张周玩了。

偏偏每次他还不得不就范。

张周没好气道:“我是东宫讲官,我的业绩考核标准,你不会不知道吧?先前陛下和皇后还问过我你的课业情况,我都没好意思说,你最近学得那狗屁模样……”

“你骂人!”朱厚照像是反过头来教训张周。

“哼!学得不好还不让说?相比于你认识我之前,你课业是进步了一些,但问题是你比之一般民家读书的子弟,进度差远了!如果你跟不上他们的课业进度,你还好意思让我去跟陛下提及让你出城?”

“为什么要出城?”

“废话!火炮难道在城里放?太子出城,何等阵仗,你也该知晓!我的需要就是你课业进步到让你父皇满意的地步,你自己选,换还是不换吧!”

被张周这一说。

朱厚照明白了。

张周就是想拿他的课业进步,来换“业绩”,张周要自己有业绩之后,才肯帮他说情满足他的需求。

“张秉宽,你好狠!拿本宫的书来,本宫要读书……呜呜……”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