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百七十八章 人不狠,站不稳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杨鹏对张周不但是恭恭敬敬,甚至还提出了要帮张周解决“麻烦”,显得诚意十足。

在杨鹏离开之后,孙上器进来,同时给张周带来一份皇帝的密函。

张周打开来看过,脸色并未有所变化。

孙上器道:“在郭镇抚使离开之后,京师中北镇抚司镇抚使空缺,锦衣卫中很多人在议论此事。”

张周道:“其实你是有资格顶上去的。”

“卑职并无此等念想。”孙上器很诚恳道,“卑职只想留在此处,能协助公爷做事,便好。”

张周笑了笑道:“新的镇抚使,本来说前两日就到,可能是被什么阻碍,到现在也没抵达。不过估计也快了吧。明天送杨公公走,我就不去给他饯行了,你替我去一趟就行。”

“卑职……”

“你不必避讳什么,你虽在锦衣卫中,但并不受杨公公的节制,以后你们是合作关系,而无须考虑他的颜面。这里有很多事交给你来做。”

以张周之意,别看孙上器现在也只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但在皇帝眼中,近乎就跟杨鹏是平级的。

甚至孙上器的地位比杨鹏还要稳固。

孙上器却没这种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个跑腿的,在杨鹏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哪来的资格去跟杨鹏讲合作?

……

……

翌日一早,杨鹏便动身回京了。

却是上午张周起来时,王明珊还在院子里练武,张周在旁边含笑看了一会,就当是看健美操一样,看着王明珊那灵动的身姿,便觉得很有美感,比舞台上的花架子要好看得多。

以至于本来是找王明珊有事的,也先放到一边。

一直到王明珊收功之后,张周才招呼她到身边,此时王明珊额角还能见到些许的汗珠,在阳光下更显得明媚动人。

“都当娘了,还跟个孩子一样。”张周笑着说一声,把布给她,让她先把汗擦干,“进去把锦衣卫的衣服换上,跟我去见你父亲。他来了。”

王明珊一听老爹来了,突然神色就有些紧张。

老王家是个典型的父系家族,父权大过天,而王明珊也是受家族的影响,才会自幼练武,对她来说,原本王家的生活,跟现在张家的生活,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以前还不觉得,现在她更懂得取舍。

张周带王明珊出来见王时。

王时见到张周,老远便趋步迎过来,噗通就是个大礼,磕头道:“卑职王时,参见尚书大人。”

张周笑看着王明珊,王明珊都有些迷惑了。

自己父亲都跪了,那自己是不是也该下跪呢?站在张周身后,总觉得是在受老父亲的大礼。

只是她的脑回路比较特殊,在她想明白这件事之前,张周已伸手将王时扶了起来。

“王佥事客气了。咱进去叙话。”张周笑道。

王时起身后,又很恭敬对自己女儿施礼道:“见过少夫人。”

因为王明珊是有诰命的,王时对张周尊重,连同对女儿也要保持敬意……对老王家的人来说,进了张家门,就跟王家没什么关系了,可不能对张周身边人有所怠慢。

这把王明珊弄得很尴尬。

张周笑了笑。

他深切感受到了王老家巴结权贵之心,不过想到王越对他都是如此,就别去要求王越的儿子了,本身王时也并不是王家爵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也要靠权贵来为他铺路,才有机会接触到更高的权力。

……

……

行馆内。

王时将自己在西北和辽东履职的情况,详细给张周说明,有种汇报工作的意思。

而王明珊就一直立在张周身后,虽然父亲在那坐着,但她感觉父亲一直是在对张周点头哈腰,让她很不适应。

“王佥事这次是从军职中调出来,陛下已升你为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此番回京之后,就要履职。王佥事或要先改一改军中的习惯,要开始适应在锦衣卫的差事,这可不比军中……”

王时道:“卑职明白,锦衣卫乃是负责谳狱之事,与军中军职的确责任有所不同。卑职一定会尽心竭力报效皇恩。”

张周叹道:“倒是提督东厂的杨公公,早些时候已经动身出发。若是你快马追一追的话,或许还来得及。”

王时笑道:“卑职会的。其实杨公公暗中已给卑职来过信件,告知回去之后,协同做事便可。杨公公似对卑职也报以期望,卑职也清楚,全仰仗于尚书大人您的提携。”

每句话,言语中都带着极大的恭惟。

张周也觉得,在自己几个老丈人中,大概王时是那个最懂得见风使舵的。

不过想到崔元的父亲自己其实也没见过,好像也没法界定到底谁在权贵面前更直不起腰。

“杨公公还表明,等卑职回京之后,会具体指点。”王时脸上还带着些许自豪道,“卑职对于锦衣卫内的差事的确是有一知半解的地方,甚至……还要少夫人您多提点。”

王明珊瞪大眼,她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接话。

张周再往王明珊身上瞅一眼,毕竟王明珊身上锦衣卫千户的官服很显眼,要说王明珊,那在锦衣卫中也算是老资历了,虽然她的差事也仅仅是领皇粮,再就是于张周身边当个保护之人。

张周道:“王佥事其实也没必要一定来见我,我也没什么好指点的。倒是杨公公那边,要多求教,他对于厂卫之事可说是精通无比。还有,你我也应该避忌这种会面。”

王时急忙道:“乃是有上命如此。”

“我知道。”张周微笑点头,“其实杨公公来见我,也说是要跟我请教,但律法的事,我身为兵部尚书又岂能随便过问?先前北镇抚司刚送过几个人犯了,最近京师中涉及到流放的人,基本都到我这里来了,大概就是让你跟我说说这个吧。”

“人犯……”

王时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的。

之前他就是个绵羊,现在突然大权在握,就算不是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北镇抚司镇抚使,相当于锦衣卫的二把手。

朝中官员,以后见了他都要惧怕,而像他这样容易对权力低头的人来说,得到权力之后,其反噬也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他曾经对于权贵是如何的谦卑,当他自己得到权力时,就会有多张牙舞爪。

张周正以为知道这一点,也并不希望自己这位便宜岳丈,将来在朝中得罪人太多。

“王佥事,我这里有点东西,正好你帮我送回京去。”张周算是给王时一点事情做,建立一下联系,“还有送到你府上的。也是我对明珊家里人的一点心意。”

“这……这怎可以?”王时吓得赶紧解释道,“此番卑职来得匆忙,未准备厚礼。”

“老泰山这就见外了,我与令嫒乃陛下钦点的婚事,也就是一家人,以后可别太见外。至于我所相赠,也是希望贵府能太平无事。我在朝中开罪的人太多,以后或有些地方,也会让老泰山你多有不便,还望理解啊。”张周先把在自己的身份降下来,让王时感觉到他是真诚的。

王时却很不适应这一点。

在他眼中,自己女儿就是送给权贵当滕妾了,还有资格跟人家平起平坐?甚至还自认岳父的?

张周道:“再是听说老泰山你棋艺高超,回京之后,有时间一定与你坐下来,品品茗,下下棋,也不失为陶冶情操之法。薄礼,希望不要嫌弃才好。”

“不敢,不敢。”王时也算是受宠若惊。

张周道:“此番令兄威宁侯,也随军出兵于辽东,你与唐寅也多有交情,这么说吧。若不是你要回京履职,其实让你继续跟唐寅平辽东女真,也是可行的,但军中之事,还是先交给令兄去做。”

“是,是。”王时应声。

不是王时不想获得军功,而是老王家能出一个威宁侯已经够了,王家也不指望能得到两个爵位,那有点扯淡。

且现在所得到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实缺,那可是旁人梦寐以求的,王时以往也不曾享受过大权在手的感觉,这次他似乎就已经满足了。

……

……

王时从港口离开之后,快马加鞭。

日夜兼程之后,到第二天入夜之前,总算是赶上了杨鹏一行。

杨鹏也是非常给面子的,当晚就算是不休息,也要先去王时见一面。

“早就听闻王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以后能有机会共事,实乃咱家的荣幸。”杨鹏上来就对王时非常恭维。

王时想要下跪,这次还没等他跪下来,就被杨鹏给扶住了。

“这是要作甚?同殿为臣,可不需要这种大礼。以后平辈论交便是。”杨鹏笑道。

“不敢。”王时在杨鹏面前,多少还有点底气。

见张周时,他是真的害怕,因为他很清楚张周现在于朝中,是可以随便左右一个家族兴亡,或是一个人生死的。

杨鹏就算权力再大,也只是公务上比他高一级。

“请坐。”

杨鹏拉着王时就坐。

二人平起平坐,杨鹏笑着问道:“来之前,可有拜会过蔡国公?”

“是。”王时点头,“去见过,随后便星夜兼程来此。”

“那就是了,都是一个屋檐上做事的,不必有什么芥蒂。”杨鹏一摆手,后面就算是他杨鹏的亲信,也被屏退,如此只剩下二人独处。

杨鹏继续道:“明说了吧,陛下如今很希望能为蔡国公扫清朝中的障碍,谢阁老和朝中参劾蔡国公言官落罪的事,你都该知晓吧?”

“已听闻。”王时道。

“那以后就是你的差事了。”杨鹏道,“这么说吧,光是这几个人,还不够。”

“这……”

王时有些迷惑。

杨鹏侃侃而谈道:“在咱家看来,光惩罚个谢阁老,还不足以震慑朝中宵小,那些人自视甚高,却从不为朝廷考虑,不为陛下考虑,只会做党同伐异那一套。在他们眼中,也是瞧不上咱这些人的。”

王时无奈叹口气,没点头也没应声,但显然他是认同这说法的。

他作为一个威宁侯府出身的老二,家里爵位跟他没关系,全靠跟张周的关系,他才上位。

身居高位,如何慑服下面一群牛鬼蛇神,这是很重要的。

让他去见张周一面,是为了得到张周的信任和支持,杨鹏示好,也让他有了上司的坚定支持……这样才让他有机会做事。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是要站在张周和杨鹏这边的。

杨鹏似乎也很清楚自己的立场,他道:“这次咱家回去,不用陛下授意,咱就要盯着那些想在朝中生是非之人。无论他是首辅大臣,再或是六部尚书,只要违背陛下之意的,那就是咱的对头,不能放任不理。”

“谁?”王时这会也当了一回直性子的人。

听杨鹏说得如此“生动”,他的问话也就直接了一些。

你说这么带劲,总该告诉我,咱回京师之后的目标是谁吧?这也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好往这方面发力啊。

“哈哈。”杨鹏笑道,“王将军直来直去,很对咱家的胃口啊。就说,你会跟咱家成为莫逆之交,果然如此。有威宁侯的遗风。我也明说了吧,最好是尚书,再不值,是个尚书也行……除此之外,那侍郎、正卿的,级别就低了一些,不足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范围缩小了一下。

要惩治的是阁老或尚书,以他们为目标。

刨除几个不太可能会被惩治的,诸如林瀚、程敏政,其实能在列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王时道:“要找到他们做事的纰漏,只怕不易。”

杨鹏摇摇头道:“这些人做事,看似是讲规矩,但其实不讲规矩久矣。于朝中大事小情上,他们彼此勾连,建立所谓的共同进退之约,其实就是置王法于不顾。”

“哦?”王时不知该怎么去接这话。

这屎盆子,也不知是要往谁头上扣。

杨鹏道:“就这么说吧,才没几天,先前就有人想借着辽东调粮的事耍一些手段,那些事是瞒不住东厂的,你回京之后就该知道。年前谢阁老的案子之后,朝中很多人不肯消停啊。”

“那是应该……如何呢?”王时以请示的口吻道。

“拨乱反正。”杨鹏冷笑道,“拿一人,仍群魔乱舞,那就再拿一人……直到他们肯消停为止。不要以为陛下换了你跟咱家上去,就是为了息事宁人,恰恰相反,咱是要有背黑锅的勇气,陛下要的也是识趣会做事之人。否则,凭何在朝中立足?人不狠,站不稳。”(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