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章 艺术成分很高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蒋德钟愣在当场。

想想也对,反正米是借给女婿了,他怎么用,自己真要去干涉吗?

“岳父,你的心思小婿明白,不就是想用这五十石米,让我倾家荡产,让我将妻儿送回到你府上?我现在是推你一把,输了我便无处翻身,南京城里自然呆不住,到时你不就心愿达成?”

蒋德钟老脸通红,他心里那点小算盘,都被女婿摸得门清。

蒋德钟道:“就算允你收这二百多石米,你要如何盈利?”

张周笑眯眯道:“我就赌他一个月后,米价涨了,再赌两个月后,米价跌回来,那我不是凭白赚了差价?”

“做伱的春秋大梦!”

蒋德钟差点一口啐过来。

张周道:“小婿都混到这境地了,要是再不做点梦,那可真要落个落魄街头无人问,您没意见的话,小婿这就继续去收米了?”

蒋德钟思忖了一下,心下觉得奇怪,却道不出個所以然,只得摆摆手,等于是默认了此事的可行性。

……

……

等张周把事办完,便打道回府。

蒋德钟还坐在那半天没回过神来,却是蒋山权跑过来道:“爹,怎闹的?又让秉宽收了二百多石米回来?还是陈的?”

蒋德钟这才将张周的计划,对儿子讲了。

蒋山权恼恨道:“父亲啊,你想让妹妹带孩子回来,把秉宽逼到绝路,儿能理解,但你可曾想过,他要是趁机把米卖了,卷银子跑了,回头这烂摊子谁收拾?”

蒋德钟道:“他说了,就算卖米,也先把银子留在柜上,等两个月后把要清偿出去的米补全,他再把剩下的银子拿走。”

“那要是米价涨了,回头不掉下来,那窟窿岂不是要由咱来补?”蒋山权做生意方面,有头脑,配得上蒋家二掌柜的名号。

蒋德钟不耐烦道:“这风调雨顺的,秋粮刚下来,米价涨能涨到哪去?我还巴不得他涨了呢,去年闹灾,仓房里屯了那么多陈米,到现在还没出路,不然我干嘛借他五十石米?他那点才几个银子?”

蒋山权道:“那爹真信他?”

“我几时信过他?但这小子,以往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败家子,几时知道生意人的辛酸?却不知是从哪学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怎么就觉得被他空手套白狼给套住了?”

这是蒋德钟想不明白的地方。

蒋山权扁扁嘴:“爹,不是儿说丧气话,你可别为了这件事,把咱家铺子的名声都给搞臭了!秋收季节,不往外出陈米就算了,还往家里收?要是收点新米,我也不说什么……妹夫这是给你挖了个坑,你就往里面跳啊。”

“去去去,臭小子,几时轮到你来教训你爹?酒曲的买卖谈好了没,就来这里消遣你爹?滚!”

蒋德钟没对张周撒的怒,一股脑都撒到儿子身上去了。

……

……

张周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等粮食价格涨上去了,隐约之间,锦衣玉食的生活又近在眼前。

那可是脑海里最美好的回忆,就是他还没经历过,都被前面那位给糟蹋了。

“爷,您可真会做买卖,小的想跟您学学,小的天生好学。”刘贵本来已完成差事,可以回去了,他跟张周合作关系已结束,但他还惦记着今天一天的风光经历。

张周斜目瞄他一眼:“你看出我的高明?”

刘贵道:“您哪里是高明,简直是神了,一文钱不花,就白得了那么多米。”

张周摆摆手:“我不是白得,那是给自己讨来了风险,你以后想跟我干活,也行,但学习,是要有费用的。”

“啊?”

不给钱,还要倒找钱?

张周道:“你也知道,我现在赚不到什么钱,货都在蒋家仓房压着呢,你要是可以免费给我打工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当然,以后赚钱了,少不了你那份。”

“行,行。”刘贵一盘算,合适。

张周却伸过手来:“今天这十文钱,你是不是……”

刘贵一看,果然是抠门的行家,十文钱的工钱也不放过,但他惦记着要跟张周做大买卖,还是伸手摸进自己的怀兜,把十文钱又拿出来,满脸不舍交到张周手上。

张周又丢回去两文:“这是给你今天吃饭的钱,我也不能不讲理,我把住处给你,过两天你就来问问,看我有没有事给你做。”

“好咧。”

刘贵干赔了一天力气,却还屁颠屁颠像是沾了多大的光。

……

……

张周回到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蒋苹渝问道:“夫君把米都卖了吗?”

“米价又没涨,没卖,我又进了一批回来,别问我哪来的本钱,总之是空手套白狼,风险越大回报越大。”张周一提袖子,“一天没吃饭,有饭吃没?”

“这就让妹妹给你端。”蒋苹渝说着,拿出一份好似邀请函的东西,“今天夫君不在的时候,有人敲门,不敢应,却是有人从门缝塞进来的。是给夫君的,妾身没打开看过。”

张周正准备洗把脸,闻言把请柬打开看过,笑道:“是叫我一起去见老先生,后天,做谢师礼。”

蒋苹渝不解道:“这都还没出榜,作何要谢师?”

张周道:“我们一群贡生,多都是例贡,真以为有谁能中桂榜的?当然,除了我之外……呵呵。他们是怕回头同窗里真有人中了,那时想请也请不到,趁机熟络一下。正好去见见,我有打算。”

……

……

翌日,张周在家里本就没什么事,却是发挥了他两世记忆的特长,去街边买了一些纸张回来,裁订好了,就在家里写东西。

“别人都是写念佛的经文,或是誊写书卷,夫君这是在写什么?”

却是蒋苹渝拿起来看了一段,瞬间脸红,“哎呀”一声把本子丢回来。

张周笑道:“《水浒》听人讲过没?我这是衍生本,艺术成分很高,这年头,要赚个贴己钱不容易,想靠实业发家那也要本钱,我也只能剑走偏锋!夫人你看到哪一段这么大反应?”

蒋苹渝羞红着脸,指了指书上的一段。

只见上面写道:“当下二人云雨才罢,正欲各整衣襟,只见王婆推开房门入来,大惊小怪,拍手打掌,低低说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正是西门大官人跟金莲妹妹刚成就好事的一段。

张周道:“这也没什么啊。我都已经很收敛地写了。不过……难怪,难怪。”

在这么个年代,看到“雪肤”、“藕臂”之类的字眼,就能让人浮想联翩,自己写的东西或许真就是超越禁忌,不过不犯禁,谁看啊,还想靠出版业把家给重新立起来呢。

“我打算誊几本开篇,明天带这东西过去见见同窗,请他们赐教一下。顺带勾勾他们心里的瘾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