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三章 女掮客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戏楼内。

戏台上正在上演新的曲目,宾客云集,而二楼包间之内,张周则靠在窗口的位置,悠哉悠哉一边喝茶,一边拿本书在看,顺带再听听戏台上所唱的戏曲。

对他而言,这些戏本来就是他所编写,再怎样也不会有多大的兴致。

不过旁边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女人给他捏腰捶腿,是张绿水和长今,旁边王明珊坐在靠桌的位子,手一直都按在佩刀上,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是你们两个女人敢轻举妄动,瞬间就可以让你们身首异处!

外面戏正到一处精彩的时候,台下叫好声一片,而一个女人则在刘贵的引路下到门口,然后款步走进来,正是之前因为得到张周庇护而保全家族,并在家族中开始崛起的彩黄氏。

「妾身拜见国公大人。」彩黄氏见到张周,也不出意外的,跪下来给张周施礼。

「嗯。」

张周点头,这才侧目看过去,而彩黄氏低着头,那眼神就给人一种精于算计的感觉。

随后又有一人进来,正是陈氏女。

而陈氏女因为跟张周是「老相识」,本身其就是张周麾下做事的人,见到张周也只是欠身行礼之后,立在了一边。

在门口,也见到孙上器的身影,但孙上器并没有进门来。

「起来叙话。」张周道。

「是。」

彩黄氏这才站起身,不过仍旧搭着手低着头,显得很恭敬。

张周道:「先前江南运海外货物的事情,想必永平府地方官绅也该知悉,这次南方尤其是应天府捐助造船的那批人,一次就算是回本了,且还盈利不少,地方官绅怎么说?」

彩黄氏微笑着回道:「地方上各家听闻此事,都是踊跃要为大人您献出家财,全力帮您造船。」

「是吗?」张周将书往旁边一甩,张绿水急忙将书给接过,站起身恭敬放回到桌上,随后才又重新过来继续给张周捶腿。

「妾身不敢有虚言。」彩黄氏道。

「可是我听说,永平府地方似乎对我还有些不服,甚至有人还想恶意中伤我。」张周道。

彩黄氏大惊失色,急忙道:「绝对没有的事情,现在地方都知道陛下将永平府赐给国公您做封地,以后那都是您自家的院子,而无论是哪家的大户,都是给您做事的,他们岂能不知主次尊卑?还望国公大人您不要听信外面的传言。」

「哦,只是传言啊,那我就放心了。」

张周只是笑了笑,好像完全没当回事。

彩黄氏先前经过这一吓,魂都快没了。

张周道:「之前还答应,把靠南的两个铁矿场,交给地方官绅来打理,谁有兴趣要接手吗?」

彩黄氏道:「各家都抢着要,只是没人能出太多银子,且都不太善于经营铁矿,最后是黄家……也就是妾身的娘家人,决定接手。」

张周冷冷道:「那就是你私相授受,把这么好的生意,留给娘家人了?」

「妾身并非此意,是真的无人敢接手,现在是在风头上,几个大户落罪之后,各家都噤若寒蝉,他们不敢随便接手您的生意,主要也是怕……」

怕什么,彩黄氏没说下去。

张周道:「我知道,都怕我盘剥于地方,怕把银子打水漂,也无妨,怕是应该的,如果只是建立在威吓的关系,始终无法让人信服,那我就该拿出点利益来,让他们知道,我也是有诚意的。」

彩黄氏面色也有些尴尬。

她心里也在琢磨,现在谁都知道您控制整个永平府,居然还用什么诚意?

各家吓都吓死了,谁还敢跟您合作?

也就是我家,因

为是我的关系,才不得不合作。

张周指了指陈氏女,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陈氏女道:「大同煤矿上半年的产出已经核对完毕,所有的账目也已经整理好,除了交给地方上的税赋,剩下的都按照公爷您的吩咐,分散运到西北各处,以用作冬天御寒之用。」

「挺好。」张周点头,「大同的煤产出可真是不少,既能满足冶铁,还能提供西北各处的炭火需求。今年西北将士应该能过个暖冬了。」

陈氏女继续道:「有往山东、江淮等处运送的石炭,共得银六万七千二百余两,皆都按照公爷的吩咐,运送到京师来。」

「那是给内府的。」张周道,「陛下也需要过暖冬。」

六万多两银子,本来就不多,但给皇帝当个暖心钱,是一点都不少。加上之前从海外淘回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朱祐樘现在手上是富得流油,连朱祐樘都不知道该往哪花了。

之前朱祐樘还找过张周,跟他商议到底哪里需要一些开销,甚至还想留一些给张周修府宅,被张周婉言谢绝。

「西山呢?」张周问道。

陈氏女道:「西山的煤,每月都会往永平府等处运送,京师官用的石炭,都是出自于西山,加上西山冶铁所用,每年耗费的石炭价值也在六十万两银子以上,配套其余的开销,有一百万两以上。」

旁边的彩黄氏听了,不由心生羡慕。

相比于永平府铁矿的生意,好像煤矿生意,才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张周道:「下一步就是要准备更多的石炭,往渤海那边运送了,永平府今年冬天会修造海港和船厂,大批的工匠和力夫需要在那边过冬,接下来运送的成本会增加,从之前的预算中调拨十万两银子出来,把木材和调运的事情,解决一下。」

「是。」陈氏女应声。

「你先去吧,顺带把之前我说的那批药材运进来,剩下的事……之后我会通知你。」

张周把陈氏女留在京师,就是给他办杂事的。

陈氏女行礼之后退下,随后连孙上器和刘贵也离开门口,门也关上。

这会彩黄氏才从怀里拿出一份名单,交给一旁的王明珊,再由王明珊将名单交给张周。

「大人,这是地方官的名册,还有地方的皂隶等,能用得上的人,在上面都给圈了,他们都愿意为大人您做事,且他们在地方上有关系,能做事……」彩黄氏算是给张周去联系人脉的。

名义上,朱祐樘的确是把永平府交给张周来打理。

但张周要打理一个府,光安排个知府过去是不够的,地方大户之外,还需要一些中下层的官员来支持,需要建立个复杂的人际网络才行。

而张周不会亲自出面去操办这件事,而是交给代理人来完成。

这个人暂时是彩黄氏。

好像没有谁比彩黄氏更了解地方官宦的情况,且这个女人……似乎很有野心,不但想当黄家的女当家,还想当张周的白手套,替张周打理地方事务。

张周只是草草看过名单,便又放到一边,道:「这批人,我不太想用。」

彩黄氏道:「莫非大人您已有安排?」

「嗯。」张周点头道,「朝廷会安排一批官员过去,从上到下,都是崭新的面孔,地方上会用到一些旧人,但也是要经过遴选的,只是主动来表投诚的,我宁可不用。当然这些人也不是就彻底失势,会安排他们到旁的府县,给他们一些近乎相同的官职,让他们继续有机会……呵呵,立足生存。」

张周也没有彻底跟地方这群小吏撕破脸。

而是决定把他们安置到别的地方,他们有了利益,也就不会再计较

得失。

张周正是不想去赶尽杀绝。

彩黄氏却显得很紧张道:「外来的人,只怕不熟悉地方上的事情,会有些麻烦。」

张周道:「你是担心,这些人不会受你的控制,不方便你去发号施令吧?」

「妾身不敢。」彩黄氏赶紧低头认错。

「不用跟我说这些,我会用你,但你绝对没资格来代表我,你能跟几个大户人家有往来,把我的意思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听你的,也就够了,剩下地方的政务等事,这是你一个女人该关心的事情吗?」张周的语气也有些冰冷。

你彩黄氏有自己的任务,那就是帮忙联络地方的家族。

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地方事务。

你没那能耐,也没人会这么用你。

彩黄氏低着头不作声。

张周继续道:「赵氏等几个大户没落之后,地方家族势力关系图,要重新洗牌,谁家有资格在地方上立足,也都还是我一句话的事。你去跟他们说,愿意合作的那就留下,不愿意合作的趁早搬走,他们的田宅我也会一并买下来,永平府以后会成为京郊最重要的物产之地。」

彩黄氏道:「可是大人,永平府到底地处北方,条件艰苦,并不适合发展矿山之外的事情。」

张周道:「来年春天,你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新作物的推广首先就会在永平府展开,那时候永平府就会成为粮仓,为天下人所觊觎,到那时永平府地方的大户,都会享受到便利,当然如果有怀疑的,或者不想跟我合作的,也让他们趁早滚蛋,别给我找麻烦。」

「是。」

彩黄氏听出张周语气的不耐烦。

大有一种爱干干,不爱干滚蛋的气势。

而张周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且现在还拥有整个永平府地方的政务控制权,好像张周真有这样的实力去藐视一切。

「大人,永平府地方上各家也送了一些奴婢来,以后给大人端茶递水做个使唤的,也都是各家的心意,您看……」

彩黄氏接下来就是替各家给张周送礼。

直接送银子是不行的,要送银子直接往矿山或是船厂送就行了,而送别的……好像张周也不稀罕。

就直接送奴仆来。

张周道:「我就先谢过他们了,正好永平府地方百废俱兴,需要人手相助,那就把人送到渤海船厂去,那边有船坞和港口,会有大的院子来负责地方上的营造等事,就直接给那边的营造署了。」

所谓的营造署,就是专门为造渤海船厂和港口所设立的临时衙门。

这个衙门并不由朝廷直接负责,而更好像是张周自己所设立的小衙门,但其实主要差事由锦衣卫来负责,而之后孙上器所作为营造署的负责人,且一个锦衣卫千户营的人马会调过去,负责安保和治安等事。

彩黄氏道:「普通的奴婢,送过去也好,但有的……还是给大人您留在京师为好。」

彩黄氏面色有些为难,似是不太想明言。

但张周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说是给送奴仆,但其实也是给他送美色的,如果是一般的奴仆,甚至有的是乐籍或是杂籍的,直接送到船厂那边干杂活,没什么可惜的。

但就怕有些女人是各家故意挑选出来送给他张周的「礼物」,这些人似乎并不适合去做那些辛苦的差事。

而应该是养在笼中的金丝雀。

「为了笼络我,还真是花样百出,我先谢过他们。」张周道,「但我身为朝中大臣,岂能随便收受他人的礼物?」

彩黄氏道:「回大人,各家的情况您是了解的,他们以后都是听命于您办事,这也

是他们的一点心意,且并不会影响到您……的名声。名义上,这都是罪眷,本来就应该是可以发配和收买的。」

「嗯。行,那就留在京城吧。」

张周也没拒绝。

总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好像也并不能让人安心为他做事,有时候还是要显得「通情达理」一些。

「那妾身回去之后,就为国公大人您安排。」彩黄氏这才好像是安下心来,松口气道。

夜深人静。

彩黄氏见过张周之后,乘坐一顶小轿,抵达城中一处别院内,在给看门的人递过公文之后,她进入其内。

在一处房间内,一名妇人也是刚起身收拾了一下,出来见她。

因为已经到深秋,此女身上衣服裹得不太多,见到彩黄氏后身体还稍微发抖。

「小婶子看上去,更加清朗发福了。」

彩黄氏所见的人,正是他弟弟的正妻,也是刚被黄家所休的黄赵氏。

「彩夫人您见笑了。」此女尽可能要保持仪态,但很可能一个身在囹圄,甚至已是戴罪之身,没法硬气。

彩黄氏道:「你托我打听的事情,我已经打听过了,姓赵的现在除了有几个人远在江南,尚且不知结果之外,剩下的……没一个落着好,之前说是要发配辽东或者西北,但后来朝廷改了,仍旧是留在永平府,但却是以罪籍一并发船厂服役,以后干的都是辛苦事。」

黄赵氏道:「只要人还在,总归还有人情味,看来我以后还能见到他们。」

「呵呵。」

彩黄氏一脸得意笑容道,「旁人能见到,你是见不到了。我给你安排了好去处,旁人发永平府地方,而你则继续留在京师。」

「你……是说,我是留教坊司吗?」黄赵氏明显紧张起来。

以前到底也是官宦小姐,嫁为人妇,现在就算是跟夫家和离了,以后有个去处也好,若是进了教坊司……那以后就等于是沦落风尘,再无宁日。

彩黄氏笑了笑道:「像小婶子这么面皮薄的人,去教坊司做那迎来送往之事,你能习惯吗?其实是将你送给蔡国公,但也不会进蔡国公府,最多是个外宅,至于将来蔡国公会将你安置于何处,那就不好说了。总归你还有个落脚之所,比你们赵家大多数的人强多了,他们以后为奴为婢,能有几天活命都两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