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五章 陈凉酒,陈二百,陈老抠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张周跟着萧敬出宫。

萧敬已经在吩咐,见了平江伯陈锐之后应该作何反应,比如说要摆起架子,不要给陈锐好脸色,给他立下马威等等……

张周也在想。

上次奉旨索贿还只是影影绰绰,只是提前拿了敕封的御旨跑去王越和朱凤家里,这次就直接是明着告诉他,随便收,收了也不用上缴,而且多多益善。

听起来是不错。

但张周也在琢磨,这会不会是皇帝在给自己挖坑呢?

“张先生,您可有听到?”

萧敬见张周半天没回应,不由问一句。

张周笑道:“明白,大概就是让平江伯知道谁主谁次。”

“对,就是这意思。”萧敬笑呵呵的。

这次索贿没他什么事,不过陈锐肯定也会拿一些好处给他,他也乐得去给陈锐“指点迷津”。

随即萧敬又提醒:“跟平江伯,你可不用客气,他家大业大的,随便从他身上挖点出来就够用很久。陛下的意思,不让他多出点血,他不知道疼。”

“是吗?没什么后果吧?”张周笑着问道。

萧敬惊讶道:“陛下的吩咐,怎会有后果呢?您随便拿,旁人绝对不知的。”

张周心想,现在是不知,皇帝还挺高兴的,觉得是让别人帮他出赏钱,情还能记在他自己身上,属于“借花献佛”。

但这是在君臣蜜月期的时候,万一等回头皇帝对他张周有意见了,觉得他哪哪都不好,现在他收的礼就成了他的催命符。

李广就是反面典型。

“收财物,听起来不错,但就是太张扬,也容易为人诟病,就没有什么新奇的礼物?我听说这些勋贵家里都喜欢豢养一些江南的歌姬舞姬什么的,就不能送点这个来?”

张周随即就开始对礼物的种类,还有送礼方式比较挑剔了。

“啊?”

萧敬一怔。

这需求……果然跟我们当太监的不一样,看来这位张半仙不需要钱财。

那你平时还那么抠门?

萧敬似是明白张周不想收礼,他想了想,点头道:“若是以歌姬和舞姬作为馈赠的话,只能算是私人相赠,不算是行贿赂之举,再说了,行贿是要讲求有徇私废公之事的,您又不在朝野之间,哪有什么公可废呢?”

张周摇头摆手:“收礼不办事,那我可接受不了。”

“哈哈。”萧敬笑道,“不过是给他个渠道,让他有机会得您的指点,去辽东有戴罪立功的机会,这事就算是办了。他肯定乐得给您送。”

“是吗?”

张周心想,送礼还有特别乐意送的?

以为人人都是王威宁?

那货是挺喜欢巴结人的,而且是倾家荡产也要送礼,简直是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典范。

萧敬继续笑着:“近来平江伯的日子可不好过,他回到京城之后,别人都称他‘陈二百’。”

“陈二百?不是陈凉酒吗?”张周笑着问一句。

可能是有人故意整陈锐,反正这名声最近是在京城里传开了,现在人人都知道陈锐喜欢喝凉酒是因为怕火筛。

萧敬道:“这次在偏关,威宁侯让他跑,他带兵一日一夜跑出去二百里,然后又一天一夜跑了二百里回来……从此之后陈二百也成他外号。”

“这……那应该叫陈四百。”张周叹道。

“哈哈,都一样,都一样,不过现在都觉得他带兵跑得快,但不是去跟鞑子打仗,而是带兵逃跑。他自己说是要赶着去延绥抵御鞑靼小王子,若没有偏关这事,或许旁人还信,但现在谁信呢?”

萧敬也在调笑着陈锐。

张周问道:“就因为他名声不好,陛下才帮他?”

萧敬收起了轻慢之色,往张周这边凑了凑道:“其实是他通过锦衣卫的关系,求到咱家这里来,咱家借助东厂‘坐记’探访结果,跟陛下奏报了一下。”

坐记,就是东厂的坐探,负责在各衙门和城门等处固定收发消息,陈锐作为从西北因事裁撤的武勋,回到京城之后肯定是被东厂重点“照顾”。

张周这才明白,原来是萧敬在为陈锐穿针引线。

这说明,陈锐提前已给萧敬送了好处。

……

……

张周和萧敬出了宫门,还没等上马车。

迎面一阵恶臭传来,张周捂着鼻子道:“怎回事?”

萧敬叹道:“张先生,您不知道最近城内的河渠都堵了吗?也是从去年开始,北方旱情严重,到今年开春之后更是连一场雨雪都没有,最近连西涯的水都快干了,城里各处情况都不好,尤其是临近皇宫这边有水渠的地方。”

“哦。”

张周点头。

大明北方从弘治十一年开始,连续四年旱灾,而旱灾严重尤其是以弘治十一年和十三年为甚,一直到弘治十五年情况才好转,之后几年仍陆续有地方旱情,光看《孝宗实录》就知道,弘治十一年北方多地都免了当年的赋税。

气候反常其实是小冰河期将要到来的前兆,如今的干旱,跟弘治二年、六年两场比较大的黄河水灾形成鲜明对比。

正是从弘治十一年开始,北方边地的外患开始变得严重。

说白了,草原上的部族也是因为生存压力,才会不断寇边劫掠,以求部族生存的机会。

有头发,谁想当秃子?

萧敬道:“最近工部和顺天府都做了上奏,请求陛下调拨役夫疏浚城中的河渠,过些日子若是能下场雨就好了。先生,咱家还要先去平江伯府上通知一声,您不妨先回去等,到时咱家应该不会同行,要怎么说,您自己来定。告辞。”

“请。”

各自上马车,张周回家而去。

……

……

张周乘坐马车回家。

王明珊与他同行,本来王明珊坐在马车对面,他则招呼王明珊过来坐在他旁边。

“嗯?”

王明珊刚坐定,张周大手就过去,一把将她的腰揽住。

对于这个有身材没头脑的萌妹子来说,她是真不知道张周要干什么,但她也不推开。

有一点她知道。

自己已是张家人,应该称呼张周“老爷”,张周带她去见父亲和大伯,她的长辈都要给张周磕头,更重要的是……她已嫁为人妇,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嫁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过最近倒是韩卿跟她说了不少事,有些事让她听了之后面色就有些发烫。

比如说现在。

她心里也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最近我比较忙,没有亲自指点你,伱从卿儿那学会多少了?”张周问道。

王明珊摇摇头,大概的意思,我没学太多。

甚至我都不知道哪些应该是我需要学的。

“等我大登科之后,可是要小登科的,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张周又问。

不出意外的,王明珊继续摇头。

张周想了想,让这傻妮子提前去学,还不如来个灌输法,先让她实践,等实践完了自然就明白,不然以她的脑袋瓜,似乎是想不明白没发生的事到底是怎样。

这柳腰……

“先生,到地儿了。”孙上器在前面赶车,说了一句。

张周突然觉得自己的家离宫门口近不是什么好事,这连跟自己的红颜知己好好熟络一下感情都不行,回到家有蒋苹渝和韩卿在,总是有诸多不方便的地方。

好像只有在马车里,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也没别的事可做,才方便去增进感情。

……

……

张周回到家。

让夏至去跟内院的人打一声招呼,告诉她们自己有客人要接待,随后就让王明珊坐在自己腿上,继续当臭不要脸的张大官人。

不过也没用多久,陈锐便亲自登门来访。

“平江伯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张周面对这么个粗莽的老汉子,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陈锐年岁不小了。

历史上,陈锐在弘治十三年,也就是来年,就一命呜呼了,怎么死的也没什么记录,像陈锐这种人,能在历史上留名就不错。

不过有一点张周知道,就是陈锐是“含恨而终”的,因为在弘治十三年他跟时为兵部侍郎许进一起去西北抵御火筛犯境,结果因为畏缩不前导致延误战机,被革职回家闲住,没多久就死了。

说他忧愤而死,也不为过。

陈锐抱拳,单膝跪地道:“卑职陈锐,见过张先生。”

“平江伯作何这般客气,起身起身。”

陈锐在张周相扶下起来,却是跟他一起进来的一名小童,将个不大的木匣递给他。

就在张周以为里面应该装着什么金银珠宝,是来馈赠给他的时候,却见陈锐把木匣打开,里面居然有个便携式的炭炉,还带着个铁质的酒壶。

“这是?”

张周好奇打量。

陈锐笑道:“卑职最近都已不喝冷酒,就算是出门来也要随时把酒给热着,偶尔喝上几口,豪气干云呐。”

“……”

张周听了想打人。

感情你跑我这里来,是空着手来的,还在我这里表现你的政治态度呢?

礼我可以不收,但你不能不送!

就你这样,萧敬居然还帮你推荐?你给萧敬送礼,不给我送?

陈老抠?

张周点头道:“平江伯真是好酒之人,在下就不行,喝几口就醉。”

陈锐一听,眼前一亮,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非常特别的主意一般。

张周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点子。

“卑职这里正好有一批好酒,想请张先生一起喝,来人,快回府把好酒给送过来,老夫要跟张先生一醉方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