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七章 惹不起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当张皇后抵达西暖阁时,朱祐樘已在贤妃的夸赞之下,把宁彤当成是具有妙手仁心的女神医在世了。

当然朱祐樘也只是礼数上笑笑,因为他知道,这一切的主要功劳,是来自于张周,但在张周不方便于京师出现时,宁彤偶尔出来客串一下而已。

“陛下,皇后娘娘驾临。”

当小宫女进来通传时,贤妃身体剧烈震动了一下,连宁彤都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皇帝没什么可怕的。

毕竟皇帝跟朱凤、张周的关系都不错,平时所见,也显得平易近人,不像是吃人的老虎。

但皇后就不同了。

大明的张皇后,光是看她两个弟弟嚣张跋扈,就知道老张家的家教不咋地,而且他宁彤还是皇后“情敌”贤妃的人,这就自然被归为异类。

“民女先行回避。”宁彤也不愚钝,这时候找个地方猫着最好。

但西暖阁毕竟是修出来当偏殿使的,根本没有地方躲。

朱祐樘道:“不必回避,以后多有机会见面,你以后从秉宽处多学习医术,可作为女官,出入于宫门。”

言外之意,以后你还可以经常入宫。

朱祐樘这是明显对太医院的人发愁了,而且最近太医院给宫里上下治病,没多少成效,是被朱祐樘看在眼里的。

凡事生病,如果指望太医院所开的那些药方来解决问题,那就跟听信巫医没多大区别,倒不是说太医院里没能人,但那地方官僚现象可能比朝中任何一个衙门都严重,一个药方不是对症看出来的,而是按照政治开出来的,下级没有资格开药方,要一起商讨,最终需要“合计斟酌”出个药方。

这种药方……求的就是个无过便是功。

跟不吃药让身体硬抗,好像也没多少区别。

以前没有张周的时候,皇帝也不得不仰仗这群人,即便屡次在民间以“明医”征各地有名的大夫充太医院,但多数大夫都受不了皇宫的氛围,只是当个御医镀个金,最后便以没有实际能力或自行隐退,或是被人排挤走。

说白了,光有医术,而不懂政治,没有背景的大夫,是没法在太医院生存的。

医术高明,你总能把病人给治好,那你离被排挤走也就不远了,而且也要注意别人在你的药里搞鬼,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朱祐樘正是基于这一点,宁可用个在医术上半吊子的宁彤,也不肯相信那些所谓的名医了。

……

……

张皇后也是以六宫之主的身份,前来探病的。

她算是“好心好意”。

张皇后要说她狠毒吧,之前也多是在恃宠而骄,现在皇帝的宠幸明显不在她身上,她也会识趣,论手段她还真不如历朝历代那些有名的皇后……或者说,张皇后更类似于一个没什么见识和能耐的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大概说得就是她这种。

“陛下。”

张皇后来了之后,显得很关切的样子,让身后跟着的小太监,把慰问品给留下。

朱祐樘道:“朕的皇子染恙,皇后你是出自好心,朕明白你的意思,探病之后你先回去歇息,有些话等朕到了坤宁宫再说。”

言外之意,你不要来给贤妃施压了。

她胆小,受不得你的惊吓。

从这点上也体现出,朱祐樘是“护短”的,以前护的是张家人,现在护的是如同柔弱小鸡的贤妃,这就是大男子的保护欲了,自然去保护更弱者。

以前张家在满朝文武的强压之下,那是弱者。

但现在……

张皇后道:“臣妾也不知小皇子染的是什么病,若陛下对那些太医有顾虑,臣妾可以叫人从宫外请一些大夫进来。”

她是清楚丈夫心态的,朱祐樘不止一次在她面前说过,让太医治病还不如不治,或者是只有那些普通的小病找他们治才能治好云云……所以她才会如此提议。

言外之意,我们张家在京师还是有点势力的,能请到好大夫。

但在皇帝听来,你身为皇后,要请大夫给你情敌的儿子治病……还是从民间请……不知道什么叫瓜田李下应该避嫌吗?这要是出个三长两短,你让朕怎么想?

“不用了,有这位宁卿家在,皇子的病已大为好转了。”朱祐樘道。

“嗯?”

张皇后这才留意到,旁边还伫立一名低头不与她对视的女子,看装束像是未梳发的少女,但看年岁……却又不像了。

“她是知节先前的……唉!怎么说呢?安边侯的家事,朕也不好过问。”朱祐樘道。

张皇后一听,就升起几分危机意识了。

朱凤跟妻子和离的事,她早从丈夫那听说了,之前她还没当回事。

可当看到宁彤就这么活生生站在她面前,还是作为医官,来给贤妃的儿子治病时,她似乎觉得……这才是更加危险的竞争对手。

看那贤妃,好似个小绵羊一样,没什么出身背景,家里连个亲戚都找不到,更无法形成外戚势力的保护罩。

而宁彤呢?

本身就是武职家族出身,祖辈就是江南有官品的武将,父亲甚至还做过文官,还曾是安边侯的夫人……居然主动和离,难道说这背后没有什么大阴谋?

“民女宁彤,参见皇后娘娘。”宁彤赶紧给张皇后行礼。

“嗯。”张皇后只是点点头,神色中其实已经升起一些警惕。

朱祐樘感慨道:“多亏宁卿家,她深得秉宽的真传,居然学会了不少的医术,这次秉宽不在京,可说全靠她来应急了。”

宁彤一听,皇帝越是褒奖我,就越是在给我挖坑啊。

看皇后那脸色,有点想吃人的意思啊。

“民女只是尽自己所能,其实民女什么都没学会,一切都是蔡国公暗中提点,民女并无寸功。”宁彤的意思是,我只是小人物,被人左右的,没能力办成陛下口中那么大的事。

或者说,这也是宁大小姐不想居功。

她不知道的是,张皇后对她会不会治病,或者说是否治好了朱厚煊,本身并没什么意见。

反倒是她这个人……让张皇后心生警惕。

她这一说是张周授意提点的,更说明宁彤背后是有背景的,想到张周如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说什么皇帝听什么……如果皇帝说,让皇帝把宁彤给纳了,说如此能“辟邪”,或者皇帝二话不说就纳宁彤为妃了。

朱祐樘道:“你做得很好,还有什么药,是你没带的吗?”

宁彤道:“还有一些,也是蔡国公留下的,尚在家中未带来。”

朱祐樘满意点头道:“以后不必开别的铺子了,就开个药铺便挺好,朕亲自给你题个匾额,朕再赐与你夫人的名号,让你可以出入于宫门。就先这样吧。你先回去准备准备,或许未来几日,你就要常守在这里了。”

在大明,所谓的“夫人”,就是跟妃嫔、太后、太妃等亲近之人,或者是曾经做过皇帝、太子乳娘的,或者是在宫里立过功的女子,得到的封号。

但多数都是宫人所获得。

名为夫人,但其实很多都没嫁人,但也有嫁人的。

诸如后来陆炳的老娘范夫人就因为在兴王府内跟蒋太后关系密切,还做过乳娘,在朱厚熜登基后就被封为夫人,再诸如后来魏忠贤的对食客氏也被封为夫人……这些有夫人名头的,并不是皇帝的女人。

宁彤以一介宫外女子的身份,被封为“夫人”,其实也并没多荣光,只是拿到一张皇宫的通行证而已。

毕竟以他曾经照顾过怀孕的贤妃,还有这次为小皇子治病,似乎都让她有资格获得这个未嫁人就能得“夫人”封号的机会。

……

……

宁彤在李荣的引路下,要出宫去。

李荣给宁彤引路,还有个目的,是要“保护”宁彤,毕竟宁彤也是“小女子”,而且还是以后给宫中妇孺治病的关键人物,是张周医术联系宫闱的纽带,怎么说也要提供一下东厂和锦衣卫的保护。

李荣就算现在还不是东厂提督,但皇帝的意思,已是准备把东厂交给他了,只等杨鹏回京。

还有个目的,就是让李荣代为“赏赐”。

“夫人,您这边走……”李荣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称呼宁彤为“夫人”了。

就算宁彤没有这层身份,李荣也要对她毕恭毕敬的。

毕竟宁彤背景强大,有张周和朱凤二人背书,在朝中那能是一般人吗?

现在还多了贤妃当“闺蜜”,皇帝对宁彤似乎还很“满意”,不定什么时候就当“宁妃”了,再或者是重新嫁给安边侯当夫人,或者是直接被张周纳进门……这都是不好说的事。

谁知道那三个男人是怎么想的?

宁彤是夹在三个男人中间,处境很特殊的一个女人,这就造就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谁也不知道这女人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题外话,我也不知道)。

连李荣这样的人在跟她相处时都要小心翼翼。

……

……

二人路过乾清宫门前时。

一群太医,便打量着李荣带着一名提着个箱子的女子,从他们面前路过。

那种诡异的氛围,让现场的气氛很压抑。

还是王玉走上去问道:“李公公,不知小皇子的病情可是稳定了?”

“诸位,不好回答,先在这里等着吧。”李荣笑了笑。

宁彤倒是知道知道这群人的身份,她只想赶紧走,因为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如果被一群太医知道是她给小皇子治病,还有一定成效的话,说不定会怎么来对付她。

她自认为现在可没有张周那样的实力和背景,可没能力跟这群人相博。

刘文泰仗着自己是宫里的老人,走上前继续询问道:“病情如何,总要让卑职等人知晓,也好汇总定方。”

李荣实在听不下去,皱眉道:“刘院判,劝你们还是省省吧,有这位宁夫人在,还有你们什么事?三皇子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如果你们还想定方子的话,就想想后续如何调理,但陛下是否会采用,那就要看宁夫人是否愿意接纳了!”

“啊?”

刘文泰本还志得意满的。

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众太医将目光齐刷刷挪到宁彤身上。

这把宁彤看得那叫一个心惊肉跳……我一个“小女子”,居然被这么一群大老爷们看着,还是用愤恨的眼神看,怕死了怕死了……

“让让!”

李荣跟萧敬、戴义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宫里资历很老,从景泰年间就已经是有权势的太监了,成化初年就当过司礼监掌印太监……他身上并不像孝宗时期这些太监那么仁恕,因而他不会以老好人自居。

……

……

宁彤跟着李荣走了。

一群太医傻眼了,等人离开之后,这群人又在议论纷纷。

“听到李公公怎么称呼她了吗?宁夫人!京师中,可是有姓宁的会治病的人家?”

给皇宫妇孺治病,皇帝病急乱投医之下从宫外请个“杏林世家”的女子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对这群太医来说,谁家敢派这么个女人进宫来,那是要跟整个大明的医学界为敌啊?

现在我们都抓到线索了,知道是“宁夫人”,说明她是嫁到宁家的女子,看我们不把这个“宁家”给找出来,把他们的祖坟扒了,捎带手把他们整垮,看他们以后还怎么在杏林圈子里混!

“宁家……没听说。”

刘文泰琢磨了一下,望着一边的王玉道,“王院使,您可有听闻?”

王玉仔细琢磨一番,道:“似在河南汝宁府,是有姓宁的地方治病名医,但未曾有过交际。再是隐约听闻过南昌府有姓宁的大户,似也曾有过行医的……“

因为太医院有负责各地医官选拔的职责,所以会对各地行医的人登记造册,但并不属于“医籍”,王玉作为院使也曾研究过相关的卷册,才会隐约知道一些。

一个姓黄的御医走出来道:“女子来皇宫治病,这是要砸我们太医院的饭碗吗?”

“对啊!”

一群太医义愤填膺。

这就体现出太医院官僚的一面了。

我们治不好的病人,别人绝对不能插手,否则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任何一个当大夫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在被皇帝征召的时候也该想到这么做的后果,所以什么贴皇榜之类的,压根就不会有人应,那都是戏文里的事。

“王院使,这件事可不能如此罢休,应该问个清楚,人是谁带进来的,背景如何,总不能让我们太医院的人吃哑巴亏吧?”

“此言在理,且还要对陛下申明,若是此等时候治病出了什么差错,遗害深远啊。”

“之前那位张尚书入宫治病的时候,好像也有人这么说,若是此人真有能力,让小皇子病愈,我等是否不该如此忌讳呢?”

“你到底帮哪边的?”

但凡稍微有个想出来说“公道话”的,都会被直接顶回去。

到了太医院要一致对外的时候,自然内部不和谐的声音就要一并被扫除。

……

……

众太医院的人,最后还是被朱祐樘派个人出来,随便就给打发走了。

这群人自然是不甘心。

分工协作。

有的人回去查阅册籍,硬是要把姓宁的在京周边的会治病的人家找出来。

而王玉作为正五品的太医院院使,也是有资格去跟朝中大臣沟通的人,则趁着日落各衙门散工时,找到他正在“奉旨调理”的病患之一,因得“病痔”而需要不时从太医院求药的李东阳,打探一些内情。

李东阳有病痔,并多次以此来请求致仕。

在弘治十二年时,皇帝就特地给他赐药,并以太医院的人为他诊病,加上之前李东阳儿子李兆先得的花柳病,李东阳这几年没少跟太医院的人打交道。

“……李公公在宫里地位不浅,若是他都直呼夫人的,必是得过诰命的。”李东阳闻言之后,一边走也好似闲聊般一边说着。

“那是说……她……乃朝中大员之妻?”王玉着实一惊,神色有些紧张。

在大明,只有一品和二品大臣的正妻,考满九年之后,正妻才有资格得诰命为“夫人”,嫡母诰命“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但就算是个孺人,也需要朝廷来进行册封。

除了正妻之外,妾侍是没资格得诰命的,但也有特例。

就比如说林仪,就是直接带着诰命嫁给张周的,虽只是个孺人,但有诰命和没诰命,那地位差别是很大的。

“姓什么?”李东阳问道。

“姓宁。”王玉回答道,“江西宁藩的宁。”

李东阳微微皱眉,他想了想,摇头道:“宁氏非我华夏之大姓,但姓此氏的人也不少。我倒听闻,贤妃入宫之前,似是跟一宁氏女有些渊源。”

李东阳毕竟是次辅,在皇帝纳妃这件事上,他是出过力的。

他自然知道贤妃入宫之前,是被寄养在了宁彤处。

“何人?”王玉差点想说,没那么多凑巧的事,如果说贤妃之前跟姓宁的女子有关系,那若现在突然出现个“宁夫人”,那就是她没跑了!

李东阳道:“成国公家二子的正妻,后不知为何休离的,就是安边侯朱知节曾经的夫人。听说跟张秉宽也熟识。”

“这……”

王玉一听,本来一腔的负气瞬间就泄了。

单纯只是朱知节,他就已经惹不起了。

如果张秉宽还认识,还是贤妃入宫之前就认识的女人……这关系可就复杂了。

那就算是太医院吃了亏,那也只能当哑巴亏来吃!谁让这群人,太医院一个都惹不起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