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区别对待进退无门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什么旨意?本宫的话还不算旨意?”

朱厚照也有点羞恼。

我好声好气跟你商量,让你不要再给我妹妹送琉璃珠……不过好像也不需要,你一次送了能足够她玩腻的数量……但本宫还是有必要跟伱立规矩,那就是都听我的。

结果,你上来跟我要什么旨意?

张周道:“陛下的话是御旨,太子尚年少,且未开始处理国事。这边太子跟臣说了,回头再反悔,那臣跟谁讲理去?”

朱厚照小鼻子小眼睛的往一起皱,不忿道:“你是说,本宫言而无信?”

“还是留有书面的旨意为好。”张周道。

“不就是一份旨意,本宫这就让人去拿笔墨。”

朱厚照说着要转身回东宫。

张周道:“不必着急,先定好这旨意怎么说。太子你要这么写,就说让臣买卖物品,一切都要按照太子的意思来完成,不得擅自做决定,卖与不卖皆都要请示过太子,否则就算是一颗琉璃珠也不得出手。”

“呃……”朱厚照已经听出这话不对味。

张周继续道:“而且就算是陛下派人来采购,在未经太子同意的情况下,也不得出售。”

朱厚照道:“你玩我呢?”

“太子这叫什么话?这不是太子的意思吗?臣还没提到生意之外的事情呢。对了太子,若真按照你的这份旨意,那臣之前跟你所签订,做生意所得二一添作五的合同,就要作废了,因为这本身是相悖的,因为在那份合同中也表明了,无论杂货铺的生意怎么做,都要由臣来作为主导,太子并不干涉生意,只负责分钱。”

张周不急不忙,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

朱厚照用愤恨的小眼神瞪着张周。

他这才知道,原来张周在这里等着他。

既要下一道旨意,说他太子的权限比皇帝还大,一切要先听他的再听皇帝的,还要取消之前做生意合作的合同。

“姓张的,不就不让你给皇妹几个琉璃珠?你至于这么拿话来堵我?本宫为难了你还是怎么着?怎跟狗一样,会咬人呢?”

朱厚照也不提什么旨意了。

至少他还能算得清楚账,知道立了这份旨意,是给自己找麻烦,吃亏的是自己。

张周道:“嘿,太子你还真说对了,臣刚在朝堂上,被一群大臣指责说是参与鬻题,就是提前跟考官串通考题,好在臣据理力争,还有陛下和萧公公他们出面为臣说话,这件事才算是暂时揭过。”

“有意思,有意思,你给本宫说说。”

朱厚照做什么事就三分钟热度,听到这么好玩的事情,当然想知道细节。

张周白他一眼:“下次有机会,定跟太子详谈。”

“你……”朱厚照很无语。

张周道:“太子还有旁的事吗?臣要告退了,还有皇差要办。”

“喂,多日不见,就不能说几句?还有当是我求你,你别再随便拿东西给皇妹了行吗?咱商量商量,你不要把我当太子,事总不能非要用什么旨意才能办吧?”

朱厚照气势也弱了。

他感觉到,要治张周并不容易,因为张周跟那些太监不一样,不会事事都顺着他,而且跟他做对的次数更多。

更关键的是……张周并不直接受他所管辖,他想教训张周都没辙,因为张周更大的靠山是他老爹。

而且他也不能惩罚张周,因为自己好吃好玩的东西还掌握在张周手上,总不能跟自己的乐子过不去。

张周往萧敬等人身上看了看,发现这几人多躲得远远的,甚至都不往这边瞧,他这才凑过去道:“这么说吧,你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是所急,不要随便提什么给人立规矩,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就算是太子也不能靠霸道来做事。”

“啥?”朱厚照听得一脸懵逼,“我不但不能跟皇妹立规矩,还要想想她要什么,她不主动要我还要给他?张周,你还是在玩我!”

张周道:“我是说,让你想想陛下要什么。”

“哦,你是说父皇啊,他想要……我怎么知道他想要什么?”朱厚照很无语。

张周眯眼道:“你真不知道?”

“这个……父皇可能要让我好好学习,别惹事,还有多孝敬他和母后,还让我跟皇妹处好关系……哦,我明白了,你是说父皇希望我善待皇妹是吧?”

朱厚照好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张周点头:“但太子你所说的立规矩,跟陛下的意图相悖时,就不能推进和执行,这也是君臣的区别,因为太子在陛下面前也是臣,这也是规矩。”

“呵呵。”朱厚照脸腮稍微动了下,发出个苦笑。

张周道:“先想明白了陛下的需要,再去做事,总好过于莽撞行事。好了太子,臣要说的就这么多,如果你不打算给臣旨意限制臣出售货物的话,那臣还是先走了。”

“父皇说什么我世上最亲的人就是皇妹,还让我好好对她,我最亲的人不应该是父皇和母后吗?父皇难道是想说,我如果不好好善待皇妹,立规矩也没用?张周,你再跟我好好说说……好像只有你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别走啊。”

张周心想你个熊孩子还真是口无遮拦。

你爹说你最亲的人是你妹妹,这话可是有歧义的,你让我怎么想?想你是不是你爹娘亲生的?或者你爹一早就知道自己不能生,你跟你妹妹都是被抱养的呢?

这种事,不知道最好,听了也当没听到。

还让我给你解释?你想知道还是问你老爹老娘去吧!

……

……

张周不再理会朱厚照,随后与萧敬一起出宫,也商议好,先让张周回家一趟。

随后先去王越家,再去成国公在京师的官邸。

“太子跟您……都说什么了?”萧敬在出宫上了马车之后,才终于忍不住好奇问一句。

张周道:“太子不想让我再给公主琉璃珠。”

“啊?太子就为这点事?”

萧敬也没明白那熊孩子是怎么想的。

小小年岁,好像自尊心还很强。

马车穿行在街路上,却是还没走几步,前路就被一群看热闹的人给堵住了,正是有告示栏在发布什么内容,一般的告示栏都会在坊外宽的街路上,方便来往的行人都能看到,此时正有很多人在围观。

“什么事?”张周问道。

萧敬笑道:“张先生,您忘了?陛下说过,要为您的功勋公告天下的,这不已经开始了?”

“这么快?”张周也有点意想不到。

早朝才说过,这才不到一个时辰,就开始张贴告示,宣传他的那些“丰功伟绩”?这办事效率够可以!

萧敬道:“旁人的事可以缓,但您的事可是丝毫怠慢不得,东厂在得到御旨之后,一早就派人到城中各处张贴榜文,各地的公函也会在近几日发出,用不了多久,四海之内的人都会知道您的功绩。”

这宣传架势……

张周心中感慨,这想不当名人都难,可怜我这么“低调”。

萧敬掀开车帘对赶车的人道:“此路不通,就换个路走,绕点路也没关系,可别耽误了张先生的事情。”

张周心想,不就是去王家和朱家炫耀一下,顺带来个“索贿”吗?

整得跟要去办什么重要差事一样。

“萧公公,现在事结束了,不会影响我去西山开矿了吧?”

“不会,您要去的时候说一声,东厂会派人与您同行。”

服务很周到。

……

……

城内各处正在张贴告示,一时间京城内非常热闹,但凡有告示栏的地方都会围观很多人。

连国子监之外也不例外。

林庭和林仪兄妹两个,也是听说门口有告示,特地出来查看,当林仪得知张周做过那么多事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魂不守舍。

“原来他做了那么多事,除了瘟疫,还有宫灾预警,还有西北大捷……”林仪好像是在神游天外。

林庭皱眉望着妹妹,似是想到什么不太好的倾向,提醒道:“你从回来之后,就经常心不在焉,这是为何?”

“我……我没有。”

林仪还想为自己辩解一下。

正说着,旁边有同窗几人见到林庭兄妹俩,登时朝他们过来。

“利瞻兄,你也在,这位不是林才女吗?”

这群人与其说是来跟林庭打招呼的,还不如说是来跟林仪熟络一番的。

林仪一听,马上往兄长的身后躲了躲,最近她偶尔出门,也不被允许身着男装,就这么以中性偏女性化的衣饰出来,但凡认识林庭的人都会过来搭讪,而且每次目标都好像是她,她也习惯了。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词如今可说是传遍九州啊。”

一群人还在说着。

林庭道:“几位,可是要做文会?不多打扰。”

一人道:“我们都听说了那江南解元张秉宽的事,特地来看看的,谁曾想见到的却是这一幕……官府在这节骨眼上,为他彰显功劳,是不是说,他有功在身,就不会参与鬻题?”

“大概……是这意思吧。”林庭也能猜到朝廷这么做的目的。

正因为张周如今正被人非议,皇帝就以广而告之的方式,来为张周撑腰。

你们不服?

“越是有功的人,越会有恃无恐,这不正好说明他有机会跟程敏政私下相见?我看这都能坐实他鬻题的事了!”

一人好像头很铁,听意思是要下定论。

几人不由看过去。

林庭道:“阁下是有证据吗?若有的话,不妨前去官府检举。”

那人往四下看看,发现别人望着自己的目光不怀好意,随即苦笑道:“只是就事论事。”

林庭不由翻个白眼。

没证据还能叫就事论事?

现在有皇帝和朝廷为张周撑腰,有证据也可能不得申,何况你这没证据的,这是不明白朝廷为了保张周多用力是吧?

“那唐寅和徐经呢?”

有人问了一句。

这问题,就没人能回答。

因为唐寅和徐经这二人的事,告示栏里一句也没提,甚至这告示栏里也没提鬻题案,至于朝廷是不是要保张周的,也不过是众人的猜测罢了。

“同为考生,也同卷入到此事,看来待遇有所不同啊。”马上就有人在感慨。

本来他们还挺恨唐寅和徐经的,但现在突然又觉得,跟唐寅和徐经有点惺惺相惜。

因为谁都跟唐、徐二人一样,遇事同样是没人保的可怜虫。

……

……

另一边。

唐寅也徐经也走出家门,不过他们没到人多的地方,尤其不想让人认出来。

正在风口浪尖的他们,此时也知道避嫌了。

唐寅在茶楼内等了半晌,徐经才急忙进来上楼,告知唐寅有关朝廷为张周彰显功勋之事。

“这些事,座师王学士早就跟我提过,不算稀奇。”唐寅道。

徐经急道:“此时朝廷将此事公布,大概就是想让他跟我们有所不同,要将我们区分对待。”

唐寅抬头打量徐经一眼。

好似在问。

就算被区别对待,还别有良策吗?现在想去立个功也来不及,更何况这种功怎么立?

“估计姓张的,现在心中得意至极,他跟你有赌约在身,或许整件事就是他搞出来的,故意不让你中进士,方便他取胜。”徐经一脸恼恨道。

那意思,好似在说,他是被唐寅给拖累了,要是唐寅跟张周没那赌约的话,就没今天这事了。

唐寅道:“以我看来,他应该不是那种人。”

“你还为他说话?”

徐经也没想到,此时的唐寅反倒冷静和沉着起来。

“早些回去吧。”

唐寅无心喝茶,二人刚下楼还没等出茶楼门口,就见有徐经的家仆跑过来。

“老爷、唐老爷,大事不好了,有锦衣卫到府上来拿人,说是要抓你们去北镇抚司问话,您二位……”

家仆大概是在说,你们赶紧跑吧。

历史上唐寅、徐经和华昶被下诏狱,是在放榜之后,但因为有了张周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当天华昶都已进去了,照理说涉案的旁人,除了程敏政有官职在身需要皇帝亲自下旨法办之外,唐寅和徐经暂且是跑不了的。

“伯虎,你……你说该怎办?”徐经一脸慌张望着唐寅。

唐寅道:“进退无门,我们除了去见锦衣卫之外,还有他策?清者自清,记得我先前交待你的话。”

跑?

显然是跑不掉的,一跑,本来没事也有事,现在只能回去跟锦衣卫把事说清楚。

我们真的没有参与鬻题。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