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孝子贤孙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连朱祐樘都没想到,朝堂上推进开矿和征矿税的事,会这般顺利。

原来这群大臣不是一有不如意,就跟朕对着干吗?

怎这次知道矿税先给他们兑换俸钞,一个个都好像蔫了一样?倒是出来反对啊!朕还等着跟你们辩论如何才能利国利民呢。

朝议结束后。

朱祐樘回到乾清宫后,面色也多有感慨:“朕还以为,朝上会有诸多人反对,谁曾想好像都认同了朕令秉宽开矿。现在难处就在秉宽自己身上,希望他能通过所学的风水,把矿脉所在给找出来。”

戴义笑道:“张先生上知天文下知风水,怎会找不出来呢?”

“好了,朕要出去看戏。今天是什么戏码来着?”朱祐樘问道。

这次由萧敬提醒:“是西厢记。”

“哦,朕曾经看过西厢记的戏本,却说都是那民间男女之事,倒没有什么家国情怀,先前秉宽所写的那些武侠话本,也该给编写成戏,朕想在戏台上看到。”

朱祐樘并不喜欢民间那些情情爱爱的戏曲。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更喜欢看“刺激”的,就算戏台上不能血肉横飞,至少也让他感受到那种虚拟的波澜壮阔。

萧敬道:“奴婢会跟张先生说。”

“嗯。”朱祐樘点头之后,吩咐布置好出宫事宜,他要趁着中午之前出宫,按照计划他会到日落时分才回宫门。

……

……

张周当天并不需要去陪同圣驾。

皇帝出宫看戏,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周太后吩咐的,朱祐樘这么做更多是在“尽孝”,至于看什么戏……张周可以给策划一下。

但周太后所中意之人,是否有机会接近朱祐樘,那就要看朱祐樘自己的品味如何。

张周当天拿到了朝廷的敕令,允许他开矿。

而且开矿的规则都说明,也表明民间有能发现煤矿、铁矿和硝石矿的,想要尽忠,要把矿场投献给朝廷的,也可以通过张周之手。

这对民间商贾来说,无异于重磅炸弹。

尤其是那些本身有开矿需求的商贾,他们中其实有发现矿脉的,也有私下开矿一直被朝廷查问的,现在朝廷给了他们一个“非法”转“合法”的机会,但具体如何要去跟张周接洽,把矿给投献出来,以后各家利润分几成,就有说法了。

张周去见了蒋德钟。

“贤婿,你是不知道,今天消息一出,老夫这里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知道老夫在帮你开矿,要不这样,你开个价码,给定一个矿收多少银子!以老夫想来,大矿三千两,小矿五百两到一千两不等,你看如何?”

蒋德钟是个买卖人。

当他知道张周这边有给非法矿认证成合法矿资质的权力,就想着把张周手上的权力变现。

张周道:“岳父,听你这意思,是打算捞钱啊。”

蒋德钟惊讶道:“有钱不赚,他好吗?”

张周笑道:“可问题是,那些矿我帮他在官府过籍,他出产了矿石,会给我多少?朝廷让我借助矿脉来炼造钢铁,铸炮、造火药,这些矿会相助我完成这些?”

“这……”

蒋德钟只想着赚钱,什么为朝廷效命的,那好像并不在他的思忖范围之内。

都是赚钱之外顺道的事。

张周道:“这么说吧,要开矿自己来开,我想各处去找找,看是否有合适的矿山矿脉,绝对不能与民争利。那些想投献矿场的人,也让他们把心省省,天上不会掉金子给他们,也不会掉给我。”

蒋德钟不解道:“有现成的矿你不要,要自己开?这要开到什么时候?”

“听岳父的意思,好像对我的本事不太相信啊。”张周笑道。

“这个嘛……”蒋德钟还真有点不相信,“贤婿,外面都说你能掐会算,甚至能通鬼神,老夫也不知他们为何会有这般想法。既然你本事那么大,以前怎还会……落魄到那种地步?”

张周心想,你蒋老头还真是会灵魂拷问。

要不是我落魄到那程度,贡院粪号挂脖子,现在还没我什么事呢。

“懂不懂什么叫物极必反?懂不懂什么叫起死回生?不置之死地,如何后生?”张周道,“总之开矿的事不用你费心了,给我好好看住西山的煤矿,最近我会去检查一下,多开几个矿出来,可别想着中饱私囊。”

“贤婿你开矿,老夫当然要帮忙……”

“不用了!”

蒋德钟那叫一个急。

他以为张周是来给他送生意送钱的,结果却发现张周是来跟他明算帐的。

张周这次开铁矿场,好像压根没打算跟他合作。

……

……

翰林院。

张周来一起查看《大明会典》的校对情况,顺带见到了在这里认真干活的程敏政和林瀚,他二人是张周找来的帮手,本身更狠翰林院体系有些格格不入。

林瀚毕竟马上要当张周老丈人。

翁婿二人一起到了存放典籍的书馆内。

“最近怎不常见你?朝中事很忙?”林瀚问道。

张周笑道:“是挺忙的,这不今天又要开矿。”

林瀚点了点头。

这次折色俸钞,林瀚拿到了不少银子,林瀚别看平时清高自傲的,但在养家方面压力挺大,就看儿女家人到京后都只是住国子监的宿舍,就看出他有多大的压力……还因为他身边还有妻妾要养活。

林瀚晚年最喜欢干的事,并不是修书什么的,其实是……生孩子。

现在看起来林瀚已经年老体迈了,但张周想到这老家伙在正德六年才生完最后一个儿子林庭机,便就知道什么叫老当益壮。

我娶你庶出的女儿当小妾,你也别瞧不上我,谁比谁高尚不成?

读书人,不就讲个酒色财气吗?

“西北怎个局势?”林瀚居然认真问起张周有关西北的局势来。

张周笑了笑。

以前林瀚就是个学院派的礼部右侍郎,一直干的是教书育人的差事,但现在林瀚似乎也意识到,等《大明会典》成书之后,他的官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很可能有机会在朝中独当一面。

有种“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意思。

以前的林瀚就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现在他终于开始关心朝局了。

“西北局势倒还好,剿套势在必行,但朝廷关注点都在偏关。王德华与朱知节往偏关去之前,陛下有吩咐要转变攻守思路,如果所料不差,他们会在站稳脚跟之后,马上出兵奇袭鞑靼营地,将鞑靼驱赶出偏关周边,这两天可能就会有战报传来……”

张周便好好跟林瀚讲述了一下西北的情况。

林瀚道:“贸然出兵,不怕折戟吗?”

在行军的事情上,林瀚问话时没有拿出高高在上的态度,或许他也知道,就算学界他名声再高,但在用兵等事上,他就是个新手门外汉。

张周摇头:“对于陛下来说,如今国威比其它事都重要,边关官将能领会这层心思,哪怕出兵不顺也不会被太多追究。反而是那些畏首畏尾讲什么以守为攻的,到头来都会被换下去。”

“哦。”

林瀚点头表示会意。

从张周的话语中他明白到,现在皇帝的意图是要出兵,不再龟缩防守。

这种事要让别人来跟他解释……连门都没有。

这也是他为何最近喜欢跟准女婿谈论朝事的原因。

没办法,谁让张周是最能掌握皇帝心思的那个人?

而他林瀚走的也不是传统文官的路子,他要晋升为京师六部尚书或者是实职的侍郎,就必须要明白皇帝的心思,因为他从跟上来说,是皇帝和张周把他提拔起来的,如果他不知道怎么站队的话,那就会跟程敏政一样,不定什么时候一口大黑锅就会从天而降。

……

……

张府门口。

张掖和张平父子从中午就跑来说要拜访,没人允许他们进门,甚至都不允许他们靠近大门。

最后二人只能是蹲在角落里,一人手里提着一沓“礼物”,就这么干等到日落时,终于见到张周的马车停下来。

“二弟……”

张掖厚着脸皮往前冲,却是被锦衣卫给拦住,后面各过来两个人拎住二人的衣领,差点把人按在地上好好教训一番。

好在这俩货最近总没事来露脸,张周身边的人都认识他们了,就没好意思动手。

癞蛤蟆跳脚背上,不咬人恶心人。

张周笑道:“大哥、大侄子,你们俩还没回南京呢?京城还有你们的活路吗?”

张掖哭丧着脸道:“这不你大嫂听说你现在飞黄腾达了,让人给捎来一点盘缠,让我们爷俩在这里多停留个把月的,看看能不能维系一下兄弟感情。”

“哎呦大哥,这就别怪当兄弟的说你,你一个大男人长时间不在家,家中钱财还被女人管着,你不担忧吗?万一你回去,大嫂把你扫地出门……”

“呸!嘿……二弟你提醒得是,要不你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让大哥能早些回南京交差?”

张掖想靠近张周,却也只能隔着三丈远,被人挡着,跟张周探讨一下他家里的糟心事。

“来者是客,让他们进来吧。”

这次张家父子带了礼物来,张周就没阻拦,让他们进了院子。

张家父子这辈子终于有机会踏足到张家院子,还是被请进来的,对张掖来说别提有多激动,大抵有种“二弟终于原谅我,我以后定要重新做人”的感慨。

“坐吧。”

张周没打算让张掖父子俩登堂入室,只是在院子的石凳前招呼。

不过张掖也不在意了,大摇大摆走过去,一屁股坐下。

“二弟,你真是飞黄腾达了,这么大的院子,靠近宫门口,少说也要个几千两银子吧?当初对你的激励,实在是开花结果了!你想啊,你落魄时,当兄长的能见死不救吗?当初是苦心要帮你回头是岸,在你吃不上饭的时候不是还给了你二百文钱……”

这种屁话,连旁边的张平听了都在直皱眉。

这个爹,说话还能更假一点吗?

二叔又不是傻子,人家会听你的鬼话?

张周笑道:“大哥,有话直说吧。咋的,这次是求名,还是求利?不会是想把我这宅子给继承了去吧?”

“没没没……”张掖急忙道,“二弟你现在于朝中位高权重的,听说都是一品大员?”

“没有,就是个虚职,我只是个翰林侍讲。”张周笑道。

“那也很厉害了,咱家祖坟冒青烟啊,要不为兄回乡的时候,帮咱兄弟俩好好修修祖坟?家里的宗祠什么的,也该修修了……爹娘当初走得早,都是为兄一把屎一把尿……”

“等等大哥,爹娘过世好像也没几年吧?你这是欺负我脑子不好使?”

“呃……但为兄的没亏待你是吧?”

张掖发现,这个弟弟好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糊弄了。

以前自己说什么,这个弟弟都会听的,而且当时的弟弟很迂腐。

怎么现在猴精猴精的?

“呵,大哥,旧事还是别提了吧?伤兄弟感情。有话你还是直说,说完了早点滚蛋,或许到我老死之前,想到你这个大哥,还会记你一点好。”

张掖眨眨眼。

“这话怎么说的……二弟,是这样,听说你又得锦衣卫差事,又得官职的,今天还听说你要开矿?你给大哥我一点好处啊,不求别的,让大哥回去后,能跟你大嫂交差就行。”

张掖就差给张周跪下,“要不这样你看,当兄嫂的以前没给过你什么,但你大侄子从来没开罪过你,他心中记着你这个二叔,你把他留在京城里,给他个差事当当。就当是为我张家长子嫡孙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你看如何?”

张掖的话情深意切。

旁边的张平听了都很感动。

当儿子的拉扯着父亲的衣衫,大概的意思是,爹,咱别求这个二叔了,丢不起那人,咱还是早点走吧。

这一幕,就不由让张周想到张君那小子。

堂兄弟俩,倒是在性子上有点一脉相承,都是那么懂“孝义礼法”,是张家的“孝子贤孙”。

“大哥,我也就是看在侄儿的面上,才让你进来的,不然你以为我跟你废这话干嘛?找人把你轰出京城,你再来就把你打出去,你以为还有机会在京城立足?”张周笑着。

“好,好。张平,听到没?以后跟你二叔好好混。”张掖语重心长对儿子道。

“嗯。”张平别提有多激动。

父亲牺牲小我,不要面子总是在碰壁中度日,终于是把你儿子我推上了辉煌的边缘,而他自己则要回去继续承受老娘的折磨。

如此牺牲精神,真是感天动地。

张周道:“我铺子上缺个学徒伙计,每月俸禄二钱,食宿自理,你看大侄子能受这苦吗?”

“啊?”

张掖父子俩一齐打量着张周。

侮辱人呢?

一个月二钱?还食宿自理?还学徒伙计?

“哎呀,大哥,你眼界要放宽一些,我可是给陛下做事的,从我手上出来的东西,什么威武天火药、神威远炮之类的,那可都是西北军中扛鼎之火器,能跟我学两年,以后到工部也能混个一官半职了。”

张周又在给张家父子俩画饼。

张掖一听,回头看着张平道:“儿啊,听到你二叔说什么了吗?跟着你二叔好好干,为父就先回去找你娘了。”

“父亲,带儿一起回去。”

张平本来也想着自己能飞黄腾达,就算二叔不给自己什么锦衣卫百户的职位,给个总旗、小旗之类的不过分吧?

结果就给个学徒伙计?

还是造火药的?

怕是回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死了之后有没有全尸也另当别论。

“大哥,看来你们父子俩是没商量好啊,要不你们父子俩再回去商量两天?”张周笑着说道。

张掖不客气,站起身厉声道:“张平,你现在长大了,也该有担当!难得你二叔欣赏你,要留你在身边栽培,别说是当学徒,就算是让你从搬抬的辛苦事做起,那也是一种恩德!以后为父不在你身边,你二叔就是你父!要好好孝敬他!”

张平:“……”

现在当儿子的也听明白了,父亲这是打算把他给扔了,好自己回去找自家婆娘交差。

这是被父亲当累赘了。

张掖一脸激动对张周道:“二弟,我这不争气的儿子,以后就靠你了。”

“没问题。”张周笑着。

张掖哀叹一声,转身便走:“儿啊,好好跟着你二叔干,回头为父再来接你。”

“父亲……”

……

……

张掖走之后,回去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南京。

张周则将这个侄子安排在工坊内,当天就过去给了他二两银子。

“张平,你爹和你娘糊涂,我觉得你不该糊涂。”张周道,“虽然都是张家子侄,但你是什么材料,你自己应该清楚。留下来辛苦干活,还是回去继续当你的大少爷,你自己来选择,如果明天我回来时,你还在,那就说明你做好了选择。以后就跟我好好干!”

张平脸上不动声色。

等第二天张周再来时,张平的铺盖卷早就没了。

他爹跟二叔商量把他卖了,他自己可不会出卖自己,他还想着回去找老娘,当他的张家长子嫡孙,继续过衣食无忧的大少生活,将来还等着继承家业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