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迟到者的悲哀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三个国公,按照张懋、朱辅和朱晖的顺序,从乾清宫出来。

张懋朝着朱辅笑着,只是脸上的笑容带着一点别样的意味:“你家小子可是挺争气,去西北一趟,或都能得个勋爵回来,旁人几辈子都修不来。”

朱辅笑着拱手道:“张老您言笑了,犬子他……一向都将忠义挂在心里,时刻不忘陛下对他的栽培。”

这话。

说得就很场面。

一旁的朱晖听不下去了。

朱凤那小子就算没亲眼见过,但也知道是个什么货色,还什么忠义、陛下栽培的,骗谁呢?我家小子都比他牛逼。

张懋笑道:“底子好,不如巴结得好,以前都说那文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现在看来,这从军的要天子身边有人才好立功得爵啊。”

“咳咳……”

本来朱辅还以为张懋说得是好话,怎么听这话,带着一股酸溜溜的意思呢?

朱辅侧目打量着张懋。

心想,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张老头早早就把孙子送到张秉宽身边当弟子,你做得比我还过分呢,怎么现在还嘲讽起我来了?

后悔没让张秉宽把伱孙子也举荐去西北?

后悔也来不及了!错过这村没这店。

朱晖跟着两位“大佬”往前走,好奇问道:“这位张秉宽他……到底有何本事?”

张懋和朱辅刚才还在那为了巴结不巴结张周的事在争,听了朱晖的话,二人齐刷刷看向这个不明就里的傻大个。

二人的眼神好似在说,我们聪明人说话,你一边靠着就行。

“没什么,张秉宽,贡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仅此而已。”张懋笑道。

“哦。”

朱晖点点头。

心里也在琢磨。

这俩在我面前装什么呢?别以为我听不出来,成国公家二小子或能得爵,跟那个张秉宽有莫大关系。

你们是怕我也去巴结张秉宽,故意把他说得很普通吧?

要不怎么说你们这些世代的国公,一个个跟人精似的,我信你们个鬼。

“我说东阳啊,陛下让你去西北,是让你带着神机营去的,此番偏关一战,那个威武天火药可是发挥了神效,以后神机营在西北调用上也必定会更加频繁,作用也会更大,你可是赶上好时候了。”

张懋又把目标对准朱晖。

朱晖心说,神机营再牛逼,也是从十二团营里选出来的,论手上的军权还不如督个十二团营的一营,再说去西北能带几个人?

朱晖笑道:“仗不都打完了吗?在下去西北,不过是处理一些善后,硬仗也轮不上。”

“是吗?”张懋道,“那王威宁人在哪,谁去在他手底下干一任总兵官,回来以后地位能一样?或许提督京营也能轮到你。王威宁是挺会打仗,他领兵上阵,谁不服都不行,但要说他还有个大能耐,就是会攀附,这本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学的。”

“……”

朱晖瞬间无语。

感情你张老头今天吃枪药了啊,见谁怼谁?

我朱某人今天又没惹你,你干嘛朝我发飙?我好端端的领命去西北当个总兵官,给人打下手,你针对我干嘛?

朱辅笑道:“张老,其实我倒认为,这个总兵官,应该交给令郎才是。”

“别!”张懋摆摆手,“不要以为老夫另有所指,老夫的儿子还在家里养病,马背都上不去。大明西北的边防可就要交给你们这些新贵,老朽行将就木,可不敢跟你们比!走了!”

一边说自己老迈,可当他迈开步子要落下二人的时候,那步频和步幅是一点都不含糊。

“他……他这是何意?”朱晖一脸懵逼指了指张懋的背影。

朱辅啧啧道:“这都看不出来?他这是怕别家的国公势力崛起,影响了他老张家三世的显赫,谁让他的儿孙在下一代里顶不起来呢?”

“原来如此。”

朱晖会意点头,却是笑了笑。

从张懋的祖父张玉,再到其父张辅,再到张懋自己,都是勋贵中独一号的人物,但勋贵这东西,一代代世袭除了要讲家族底蕴,还要能出英杰。

这会皇帝既要给朱凤赐爵,又要让朱晖去西北跟着王越混。

反观张家,张懋目前在世的长子张锐不过三十多岁就得了软脚病,长孙张仑还年少,而张懋自己也年老,张懋最怕的自然就是张家到他这一代往后失势。

张懋之所以说那些阴阳怪气的话。

全因张老头真的自危。

……

……

偏头关内。

战事已结束了一天一夜,夜不收已进入到草原腹地,调查各路鞑靼兵马的动向。

大明自从成化年间收回河套以来,第一次有了要重新进军草原,甚至是称雄蒙古的态势,这一切都要有王越坐镇才能实现。

但王越……

压根就没有要进兵草原的意思。

偏头关一战,其实已让他身心俱疲,毕竟他年岁不小了,老而弥坚撑下一整场硬战,没死在前线,他觉得都是万幸。

至于进兵草原、封狼居胥什么的……那就不是王越的人生目标。

他临终前目的就一个。

我老王家威宁伯爵位,给拿回来!

二月十五午后,平江伯陈锐的人马,才马不停蹄赶至偏头关,等他来的时候才发现,偏头关内外到处都驻扎着人马……莫说是之前撤走的地方兵马,就算是那些就近关塞的人马也都驰援过来,肉没了,喝口汤也很香啊。

回头战报的时候,王越能提一句,说他们为了保证偏头关的稳固,驰援而来,说不定功劳簿上就能记他们一笔了。

“平江伯,回来了?”

陈锐刚从关口前下马,抬头还在感慨于这才三天没见,城墙和城门楼子怎么炸成这样。

有一队人过来,为首的正是武平伯陈勋。

陈勋的情况比陈锐好一些,他在战事结束后三个时辰,就已抵达偏头关,而陈锐则比他还迟了一天多。

陈锐板着脸道:“本将乃是听说鞑靼小王子扰西夏,特带兵前去平寇,却是半途听闻偏关有战事发生,只能是舍远求近。”

“呵呵。”

陈勋苦笑了一下。

心说你还真会说,你怎么不说你是怕火筛,故意跑那么快,怕火筛揪着你不放?

陈锐指着城门口残垣断壁旁一口正生火在煮东西的大铁锅道:“那是什么?”

陈勋无奈道:“王军门听说你回来,特地让人在这边煮酒,说是要跟你喝口热酒。”

“他……”

陈锐差点是暴跳如雷。

我不就是这两天带兵跑路的时候跑得快了一点,回来得晚了一点?你至于在城门口煮热酒,故意来讽刺我?

正说着,已有部将前来,通知道:“两位将军,威宁伯有请。”

一听称呼王越为“威宁伯”,陈锐和陈勋便知道是王越的嫡系,反正在那些佩服王越的人心中,就算王越不是威宁伯,也会当他是。

尤其在这西北地方,世人只知道有王威宁,而不知道有王越。

……

……

城内的中军大帐。

陈锐抵达时,发现这中军大帐不过是在总兵官府旁边临时搭建的,而总兵府已经被炸得到处都是坑,连残垣断壁都没剩下,即便战事已经结束十六个时辰,到处还是散发着血腥气。

这场战事多惨烈,陈锐沿途光是看看那场景,就能猜到个大概。

先前他还后悔没赶回来,但在进城之后,他又觉得,没回来也挺好。

这他娘的……

就怕跟着王越冲锋陷阵,有功劳却没命享。

“志坚,你可算到了,老夫有你这路人马,便感觉心中踏实多了,鞑靼人应该是不敢再来犯了。”

王越迎接陈锐时,说话倒客气。

就好像丝毫不知道城门口煮酒这回事一样。

陈锐抱拳道:“末将本是要……”

“行了,你先前要做什么,老夫不想问,你是偏关的总兵官,老夫还要靠你来镇守,料想陛下也不会将你派去宁夏,想那鞑靼小王子,知晓这边有战事发生,还会继续恋战吗?现在盘算一下,出兵事宜便可。”

王越说话之间,把陈锐拉到一张地图前。

地图很详尽,是张周画的。

陈锐之前并未看过这张地图,因为王越从来没打算重用他……这种抢功劳的机会,王越宁可给朱凤,也不想把机会给陈锐这种人。

不就是先用火药把城炸了,再派兵进去收割?

谁上不是上?

你陈锐功劳大了,那皇帝算我王某人的功劳时就会打折扣,军功这种东西就是一块蛋糕,谁多吃别人就要少吃的问题。

而且谁知道你陈锐会不会因为惧怕火筛,而临阵退缩?

打这种硬仗,岂能冒这种无谓的风险?

陈勋在旁边问道:“王军门,这是要出兵草原?”

因为先前陈勋完全没听王越提过,这怎么陈锐一回来,王越就说要出兵草原?

难道王越等着给陈锐留机会呢?

王越招招手,随即一旁站着的朱凤把一面令旗交给王越,王越又递给陈锐:“志坚,老朽年老体迈,出兵北上这种事,有心无力,你此番也没得到像样的军功,后续追击等事,非要你这个总兵官来挂帅不可!”

陈锐一听,心情很激动。

我临阵逃跑了,王老都还想着给我机会让我立功呢?

再一想,不对啊,这会鞑靼人都跑了一天一夜以上了,现在才让我去追,我能追到谁?

你这老家伙……

骂人不带脏字就算了,耍弄别人,还想让别人记你的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