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九章 不放心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翌日朝议之后,内阁三名大臣,被朱祐樘叫到乾清宫叙话。

商议的是来年会试的主考人选,也没直接定,只说让三人回去考虑一下,回头再详议。

三人回到阁部值房。

谢迁道:“陛下今年一反常态,距离会试还有两个多月,何以会这么早就要定主考?”

李东阳分析道:“会不会跟陛下要急于选才有关?陛下最近调阅了过去数年六部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官职的升迁记录,也或跟李广畏罪自尽有些关联,陛下最近对朝事的过问,比以往多了很多。”

朱祐樘身体转好之后,似也更有精力过问朝中事情,很多以前都不问的事,皇帝特地拿出来问,甚至还派人去查阅。

对皇帝动向把握最稳的,就是内阁这三位。

刘健幽幽叹道:“或也跟江南那个解元有关……”

刘健言谈之间,带到一个“不可言喻”的话题上面。

在朝中,有关张周的身份定位,目前还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知情的人不多,知根知底的更少,跟内廷内官有接触的人才会知晓一些细节,但在朝廷层面,内外官交结本来就需要避讳,也不可能会有人公开去谈论张周。

李东阳道:“到现在,济之也还没见到此人。旁的学子到京之后,都是急切想要拜见座师,唯独他不一样。派人去请,都无用。”

谢迁转开话题道:“王世昌那边,有参劾的奏疏,最近也都被陛下留中不发。还有先前提议要增加翰林学士之事也无下文,如今詹事府事、翰林院事、诰敕,皆出自克勤一人之手,他会不会有些应接不暇?”

程敏政如今在内阁之下,已经隐约算是半个阁老。

内阁所要草拟的诰敕,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事务,都掌握在他一人之手,大明也没有第二个翰林学士,几个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都是各司其责。

如今翰林体系,除了内阁三人,还没谁能与其相提并论。

刘健没回答此问题。

因为以往在皇帝面前提及相关程敏政的话题,皇帝都不会正面去谈。

谁都看出来,皇帝有意要让程敏政成为内阁第四人。

李东阳好似是想到什么,提议道:“或是可建议陛下,来年春闱,由克勤主考。”

谢迁笑道:“以陛下之意和往常年的规矩,此番会试两位主考,内阁也要出一人不可,就你宾之最合适。”

隐约之间,好像都已将来年二月会试主考的两个人选,给定了下来。

……

……

乾清宫内。

萧敬正在汇报有关王越回京后的情况。

皇帝很在意王越在京的动向,以王越领兵将帅被罢免回京,又是赫赫有名的名帅,特地派了东厂之人暗中查探,看王越平时跟什么人交集,以及看其是否有怨言和异动,以确定其是否有异心。

“……是说王越回京之后,就去拜访秉宽了?他消息倒是灵通,送礼了吗?”

朱祐樘听说王越去见过张周,饶有趣味问道。

萧敬心想,王越消息并不灵通,还是我让他灵通的。

他去见张周也是我给指点去的。

萧敬笑道:“送了,礼物很丰厚,但当天入夜之后,张先生就派人送回去,还言明他不是李广,只收该收的礼物,若是旁人送的他连碰都不敢碰,还让王侍郎以后不要再考虑送礼这回事。”

“哈哈!”

朱祐樘听着很有趣,便笑道,“他收了也没事,王越这个人,了解多了就好,他不送反而会定不下心,以为朕要把他怎么着呢。”

萧敬听出来,皇帝这是觉得,张周收王越的礼是理所应当。

如果张周不收,反而会让王越多想,以为皇帝可能要罢他的职位,或是要杀他。

王越除了喜欢结交内官,还有疑心病。

萧敬问道:“那是否要告知张先生一声?”

其实萧敬也明白,皇帝是想通过一些方式去安抚王越,如果张周收了王越的礼,能让王越更安心留在京城的话,那就算是张周纳贿,皇帝非但不在意,反而还会支持。

“不了!”朱祐樘道,“今天秉宽在东宫吧?”

“是。张先生今日进讲。”

张周还没考中进士,就已开始进讲,不过也还是在翰林院不进讲的时候来,名义上是来查漏补缺做课后辅导的,但其实已隐隐成为朱厚照知识的主要来源点。

朱祐樘道:“去问问秉宽,看他对王越的印象如何,朕想赐给王越兵部尚书职,让他就此致仕。他年老体迈,可以回去颐养天年。”

萧敬心说,这位王军门一辈子打仗,大起大落,现在皇帝对他看起来礼重,要赐个兵部尚书再致仕,但其实就是对他不放心。

大概陛下也考虑到他王越不甘居于人下吧,当年连他所举荐的屠滽,如今都当吏部尚书,他会甘心在朝中当个兵部左侍郎?

……

……

张周在东宫给朱厚照上课。

朱厚照好像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下课后,张周过去说明了一下情况,表明自己年前和年后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来了。

“为什么?”

朱厚照还有些好奇。

明明张周最近给他讲课愈发增多,他也越来越喜欢听,怎么突然就要断了?

张周白他一眼道:“太子真健忘,忘了臣要备考会试?”

“切,进宫一两趟,耽误你考试?在哪学不是学?”朱厚照语带不屑,“不想来就说不想来,还非要找那么多借口。”

正说着,一旁的刘瑾已经给端了茶水来,还给张周准备了一份。

“太子殿下,张先生,请喝茶。”刘瑾笑道。

朱厚照道:“你屁股好了?最近看伱活动挺多啊。”

刘瑾笑道:“承蒙太子殿下关心,奴婢的伤已经全好了,张先生您不必亲自放,交给奴婢好了。”

说着还把张周抿了一口的茶碗,接过去慢慢放到桌上。

张周道:“刘公公客气了。”

你是皇家的奴婢,又不是我的奴婢,整这么毕恭毕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话。

“张周,来年考完了,记得第一时间回来哈,本宫就在东宫等着给你接风洗尘,最好你到时能考上,考不上的话本宫会看不起你。”

朱厚照知道要跟张周暂时别离,这一别还有两个多月,他多少还有点离别的小伤感。

最近张周教他的东西不少,他也得到了实惠。

二人还不是师生,更好像朋友。

忘年交。

张周道:“臣还记得跟太子一起做生意,到现在书局还没开起来。正在市井推广阶段,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来年一起发财。”

“好,发财好啊,本宫最喜欢发财!”

……

……

张周从文华殿出来,准备在刘瑾引路下出宫。

却是萧敬匆忙而来,告知了皇帝要问询王越的事。

“不用去面圣吧?”张周问道。

“不用,您有什么,跟咱家说便可,咱家会去转告。”萧敬道。

张周点头:“王威宁当日去敝府拜访,除了必要的感激救命,还就是问我,是否有办法帮他把威宁伯的爵位,给弄回去。”

“啊?”

萧敬大惊。

你张周还真是直话直说。

谁问你了,你跟我说这个干嘛?

皇帝本来对王越就很提防,你说了这话,皇帝还不更早早将他赶出朝堂?

张周道:“不过我说了,这事我无能为力,后来他的礼也给他送回去了。”

“这……是应该的。”萧敬汗颜。

你不送回去,我跟陛下还没法交差呢,毕竟王越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不但是你,连我暂时都不敢收,都等风头过去,再看看。

张周笑道:“不过我跟他说,要得爵,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萧敬苦笑道:“张先生,您就别拿咱家开涮,咱家这心情啊,被您弄得七上八下此起彼伏的,咱能一次把话说完吗?”

“好。”张周点头,“我跟他说,鞑靼人或还会再南下,且或是倾巢出动,抢一波就走,他就问我能否给算出来是几时,还说不用我有其它相助,他就能跟陛下申请,带兵打个漂亮的胜仗,或许就能把爵位拿回去了。”

“萧公公,你给评断一下,他不是吹牛吧?”

萧敬闻言脸色有些僵:“真不是吹牛,他有此等本事,但张先生,这种事……能算吗?”

张周道:“有点难,但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就是先做防备呗?算错了也就无非是浪费一点人力物力,总归也没大的损失,也不用大张旗鼓闹得朝野皆知……”

萧敬一听,登时喜笑颜开道:“若真能算出来,还真是如此,反正就是内部做一些准备,没人会对外声张。那咱家……就去回禀陛下?”

张周看萧敬的反应,大概明白。

这对王越来说是重得爵位的机会,但对萧敬来说,事只要能成,光是进言也是立功。

“真的行吗?我也怕这会给朝廷带来一些麻烦……”

张周还显得很怕麻烦的样子。

萧敬一脸恭维道:“您要是真能算出来鞑靼人几时能来,料敌出击于先,让大明边陲有所防备,再让大明将士有机会以优势兵力将鞑靼杀退,振奋军威,这种好事,怎是麻烦?陛下高兴都来不及呢。”

“张先生,也实不相瞒,要真没您这番话,或许陛下就给王侍郎赐个兵部尚书,就让他退了,现在有了您的话,那可能他还要在朝中多留一两年,把这场仗打赢再走。陛下也盼望能安定边陲。”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