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一章 谁带谁飞?

书名:大明第一贡生 作者:一语不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所有人都打量着唐寅。

难题抛给了他。

现在他已经中了进士,先前所谓的赌约完全可以弃之不顾,都是进士凭什么就让我加入你师门?

如果你的先生就立在这里,我拜他也就算了,你居然还想代伱的老师收我进门?难道我唐某人不要面子的?

“唐同年,不必将此等事放在心上。”有人过去劝唐寅,“都是同年,何必当真?”

“是啊,就算是要拜师,也没有代师收弟子的道理吧?”

一群同年进士七嘴八舌说着。

张懋站在旁边笑而不语,差点就想说,你们这群没见识的,这叫摆个机会在人面前,你们还能劝人家把机会放弃的?

唐寅语气很镇定道:“生而为人信守誓约是重要的,在下岂能做出违约之事?”

说完,唐寅很珍重,当着众人的面于张周面前跪下来,恭敬道:“师门在上,弟子唐寅,定致知求学不忘师门教诲。”

因为是在恩荣宴上当众朝同年进士下跪,虽然嘴上说是拜师的,但这也有损于读书人的尊严,更别说是唐寅的年岁还比张周年长,二人之前又有那么多过节。

张周笑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说拜师之事并未折辱于谁,以后便称呼你一声唐师弟。起身。”

“呼。”

唐寅长呼一口气。

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当他站起身时,也不往周围人的脸上去观察,大概也知道别人对自己会带着偏见和轻视。

以他的心高气傲,对张周下跪这一下,也是需要鼓足半辈子勇气的。

张周笑道:“还请唐师弟你近日登门去,做正式拜师礼数,近日在下便替家师收你进师门。”

唐寅抬头看了张周一眼。

一次不行,还要第二次?

我这都给你跪下了。

既是要感谢你在鬻题案上的相助,又是履行赌约,你居然还不肯罢休?

要收我进师门的事,不是故意折辱我,而是来真的?

“好了,恩荣宴还要继续。”张懋笑道,“诸位以后都是一殿之臣,当互相帮辅才是。”

唐寅本来就坐在次桌,因这件事,他似乎也不好意思坐在前面,直接就往后面的酒桌方向而去。

在场的人言谈之间,似都没把这小插曲放在心中,却不时有人往唐寅那边看过去,这也让唐寅多少挂不住面子。

……

……

恩荣午宴结束。

张懋本要送张周出门,却是这边林瀚将张周叫到一边。

林瀚作为国子祭酒、挂礼部右侍郎衔,本并无出席恩荣宴的必要,今天还是有旨意特地让他来的,连他自己都没搞清楚状况。

“张秉宽,你可知中官何以传话,让老夫来此?”

林瀚还摆着一张臭脸。

张周笑道:“不知。”

他是真不知道,不过想来皇帝要让他跟文儒走得近一点,刘健李东阳他们是别想的,皇帝大概也是要另辟蹊径,到底张周名义上是国子监出来的,让他跟林瀚走近一些,让林瀚给他当个开路扬名的人,也没什么不好。

至少别人想非议他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林瀚的面子是不是?

林瀚先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靠近之后,才问道:“先前太皇太后所提的事,可还有下文?”

“哪件事?”张周问道。

林瀚道:“便是让小女入宫……”

“哦,最近在下没见过太皇太后,也不知她是否有下一步的安排,回头有机会帮你问问。”张周笑呵呵的样子。

林瀚发现自己跟张周不是一路人,便不想与张周多言。

……

……

众进士于礼部之外,拱手作别。

正好遇上礼部尚书徐琼的轿子停下,有人想过去攀关系的,也被礼部的人给挡开。

人太多,礼部衙门就那么大,门口有些乱。

张周这边倒是有锦衣卫专程来接他入宫,毕竟皇帝要跟他提给太子当老师的事。

至于林瀚,本要先跟徐琼打一声招呼再走,却发现萧敬的马车也停下来,萧敬带着一名太监走下来,林瀚并不认识。

萧敬目标是他林瀚,走过来,先做了引介:“林祭酒,这位是御用监的姜吕姜公公,他有太皇太后的意思,要传达给你。”

“嗯。”

林瀚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

随后姜吕跟林瀚走到礼部衙门靠回廊的位置。

“林老祭酒,太皇太后吩咐,说是想给您保媒拉纤,将令千金许配个人家,可否愿意?”姜吕还是很客气的。

就算这近乎是周太后的命令,他也要装出是来跟林瀚商议的样子。

林瀚道:“小女已出嫁……”

姜吕笑道:“是您庶出的二女林仪,曾与您夫人入宫见过太皇太后的,以咱家所知,她到现在都尚未许配人家。”

林瀚皱眉。

这连我嫁没嫁女儿的事,都打听清楚?看来太皇太后是要动真格的。

但老太太这么着急为你孙子纳妃,皇后那边怎么想?

姜吕见林瀚不答,也想着早点说完事早点回去:“是本届殿试的状元,张周张先生。”

“咳咳。”

林瀚对此是始料不及的。

不是说给皇帝纳妃吗?怎么成了给那小子……纳妾?

“姜公公,是张秉宽吗?他不是已娶了妻房?太皇太后这是何意?”

林瀚心说,这老太太挺有意思啊,明着说我闺女是庶出的就罢了,现在还要把我闺女许配给个有妇之夫,还好意思说这叫保媒拉纤?

这是要让我林某人卖女儿吗?

姜吕大概猜到林瀚的态度,将一封信拿出来道:“这是太皇太后的懿旨,上面说得很清楚,你看看吧。”

林瀚面色犹豫,还是将懿旨拿过来。

看到上面的内容,越看眉头皱得越深,在上面周太后难掩对张周的推崇,认为张周应该跟林瀚结成秦晋之好云云……却丝毫不提张周已经娶妻的事。

“太皇太后明知张秉宽已有家室,却还如此,可是强人所难?”林瀚也豁出去了。

谁说太皇太后就可以乱来的?

还有没有王法?

姜吕冷冷道:“林老祭酒,太皇太后既是想成全你们两家的喜事,也是要帮张先生,还要帮陛下一把。您在朝中德高望重,但也该知晓这并非臣子可以质疑的。另外,您是想让令嫒入宫吗?”

别看姜吕平时客客气气的,但作为周太后身边的贴己人,他没点本事是不行的。

林瀚怔在当场。

姜吕道:“萧公公那边还等咱家去回复,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还在等消息,还请您不要拂了这面子。”

“父亲……”

正说着,林瀚的儿子林庭出了礼部后本想与他一同回去,一直找不到人,好不容易看到他在一边,一边喊着一边走过来。

林瀚随即伸手示意让儿子先靠边站。

林瀚道:“此事还请让老夫回去再做思量。”

“太皇太后和萧公公那边怎么说?”姜吕心想,还真是有脸了,这么好的事你居然还要思量?

不给面子?

林瀚无奈道:“老夫自会给太皇太后一个交代,但请给老夫时间……”

说完林瀚不理会要他明确答案的姜吕,径直往远处走去。

“父亲。”

林庭见父亲终于走过来,赶紧过去迎。

“走!”

林瀚态度坚决,带着儿子便往街口方向而去。

……

……

萧敬是带着给张周说媒的消息,去到宫门,带张周一起入宫的。

“这是何必呢?”

张周听说此事,不由苦笑。

皇帝为了帮他,还真是舍得动用关系,连跟林瀚联姻这种事都干出来。

问题是林老头在学界那么高的地位,就算把庶女嫁给一个普通读书人当妻,也不可能会乐意让女儿去当妾吧?

萧敬笑道:“若乃是陛下赐婚,一切都将不同。”

张周笑了笑。

这头还有个王明珊的事没定下来,皇帝就要让他多个林仪的麻烦。

不过想想……

男人嘛。

嘴上说麻烦,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想林仪那个爱说教,每次都想跟人讲理的文艺女青年,回头当了妾侍,明明很想跟他争却又不敢争……再让她在绣榻上等着“侍寝”……啧啧。

“张先生,今日陛下乃是提要让您进讲东宫之事。”萧敬道。

“进讲?早了点吧?我只是个修撰。”张周道。

身为史馆修撰,平时给那些讲官整理一下讲案,都属于脸上有光的事,居然让我去进讲?

萧敬道:“是这样,陛下本想直接拔擢您为侍讲,是刘阁老说,如此会乱了规矩。陛下跟刘阁老他们商议过,折中一下,让您先以翰林修撰入宫进讲,一两个月后便将您提拔为侍讲,先委屈一下您……”

张周想说,如果这都叫委屈的话,那估计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要委屈到沟里去了。

多少人羡慕不得的事情啊。

“陛下还说,让您严格管教太子,不必给太子留任何的情面,该打就打,该罚就罚。”萧敬道。

张周听出来,这就是让他代皇帝去管教儿子。

可问题是……

陛下,那是您儿子,不是我儿子,我儿子打起来没毛病,看不顺眼可以先揍一顿再想理由。

您儿子我随便打的话,您嘴上说支持,怕是心里会心疼的要命吧?

自己舍不得打,让别人打?

当父母的,总是会有这种理想,等落实的时候心思就不同了。

……

……

乾清宫内。

朱祐樘会见张周,神色很是愉悦,先不说教太子的事,而是先拿出朱凤到宁远之后给皇帝的上奏,说明在宁远备战的情况。

“……知节是个会办事的孩子啊,刚到没两日,就已布置得有声有色,连张永和陈锐他们都对他称颂有加,连任良他们也认为朕选了个能人过去……”

朱祐樘脸色很得意,似乎为自己的选人用人正确而自豪。

张周闻言暗暗皱眉。

陛下,您是听不出好赖话是吧?那群人是真觉得朱凤是能人?

根本是知道他是你选出来的,就算朱凤是个草包,他们也会在你面前吹朱凤的彩虹屁,间接就是在拍你的马屁。

这还用我来跟你解释?

“临近狄夷犯境的期限,朕对多有期许,若是知节能带兵于宁远再传一场捷报,大明的九边便可安定详和,朕估计未来一两年都不必再为边陲的事发愁。”

“不过想来也无大碍,毕竟有你在嘛。”

朱祐樘面带期许之色。

张周也不好意思打击朱祐樘的自信心。

草原派系林立,这两年草原的光景又不好,草不肥马也不壮,倒是草原饿狼的胃口却还不小,如果王威宁一直不死的话,或许还有点把握。

可以后你再让我去与预测何时何地会有敌情……蝴蝶效应的存在,已不可能再实时掌控,就只能靠边军将士随机应变自己去浴血拼杀。

“秉宽,太皇太后要给你说媒的事,跟你说了吧?”朱祐樘笑着道。

当皇帝的,也很讲情面,不先提请张周给儿子当老师的事,先问张周这边的事情。

张周拱手:“陛下,只怕这会令林祭酒为难。”

朱祐樘叹息道:“林祭酒家的千金,朕让人探寻过,才学样貌都不错,奈何都是庶出,如果是太皇太后说媒,朕御旨亲题的话,不觉得这有何亏待。相反,这是一种恩遇。”

大概的意思是,你林瀚自己都是纳妾生的女儿,凭什么就想让别人明媒正娶当正室?

大户人家不肯跟你联姻,难道你心里没数?

“秉宽,其实这也是为你将来在朝为官铺路,林祭酒年老体迈,在国子监中或也留不了多久,朕本来的想法,是调他去南京……在京北六部中已很难为他腾出位置。但若是跟你联姻的话,朕无论如何都要将他留在京师叙用。”

朱祐樘算是对张周示好,也是给林瀚机会。

你林瀚再牛逼,跟当朝的主流文官体系还是有隔阂的,你现在已是国子监祭酒挂礼部右侍郎头衔,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只能去南京当尚书。

历史上,林瀚也正是在弘治十三年调南京为吏部尚书。

但南京……就是个养闲人的地方,一个南京吏部尚书,论职权跟京师的尚书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最后林瀚混了个兼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要比南京吏部尚书好一点。

毕竟南京六部中,只有兵部和户部算是有点职权。

可现在皇帝也说了,要是林瀚识相,跟张周联姻的话,看起来是林瀚带张周,但其实是张周带林瀚起飞,皇帝再怎样,就算是明知得罪刘健等人,坏了京城官场的秩序,也会给他拔个北六部的尚书给他。

“秉宽,朕既是在帮你,也是在帮他呀。”朱祐樘叹道。

皇帝的意思是。

秉宽贤弟,你看为兄对你还算是帮衬吧?

至于对林瀚……他如果识相跟你联姻,那朕就顺手帮他一把,若他不识相那朕也没帮他的道理,基本上可以早早发南京去。

“臣也不好说。”张周苦笑了一下。

其实这就看林瀚怎么想。

张周也知道,如果明确跟林瀚说,你跟我联姻就能当京城的六部尚书,那林瀚肯定会嗤之以鼻说自己不需要。

但林瀚是真不需要吗?

当了一辈子官,凭什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学究,能力也不差,当尚书只能去当南京的?谁不想留在京城图更大的发展?

张周大概能理解。

皇帝这是以他张周自成一派,开始往他身边塞人。

林瀚就是第一个。

“朕不会让你去说,朕会亲自跟他说的。”朱祐樘道,“这点你毋须担心,即便林祭酒不行,也可以跟他人商议。这京师中的名媛闺秀又不是只有这一个……”

张周还是挺意外的。

看来皇帝帮他联姻,以谋求仕途的心很坚定。

这都让张周不好意思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朕想让你早些入宫来给太子进讲,这孩子太闹,除了你之外,别人都无法让他定下心读书,这件事朕没提前跟你商议,就怕你为难。”

朱祐樘都有点不好意思提这个。

张周心想,我是臣子啊,我考中状元,不就是为了干这种事的?你还跟我商量什么?

一道旨意下来,我不干也得干。

“陛下,此乃臣的本分。”张周道。

“不要这么说秉宽,你的雄韬武略是为治国安邦的,教太子对你来说是大材小用,你给太子授课有不顺心的地方,随时跟朕说,朕会给你另行安排差事。未来一段时间,你或会很忙,早朝也多需要你去参与……”

皇帝不好意思的地方,还不止让张周去当朱厚照老师这一项。

以朱祐樘的意思,你都中进士了,以后入朝参政议政也是你的分内之事,甚至以后还要给朕当幕僚……种种事情,都要你一个人一肩挑。

你张秉宽可能比首辅大臣都要累。

张周道:“陛下,您对臣如此赏识,反而会让臣有些局促了。”

“别!”朱祐樘听说张周局促,赶紧从案桌之后走出来,到张周面前一起站着。

“秉宽,朕是把你当朋友看待的,你也无须总将自己当大明的臣子,你我可以畅所欲言。今日与朕去御花园,朕有养生的事问你。”

“另外在宫里用晚膳,朕会叫太子和皇后一起,去到太皇太后处……她老人家为你保媒,你也应该去感谢才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