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9080章 得意弟子(33)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三十三、卢惠明(2)

那个比丘便将卢惠明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则安住在里面了。

师尊的僧团里,有一人一室的规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占去,该怎么办?尤其卢惠明还是个沙弥,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师尊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问那位比丘为什么要住他的房间。

卢惠明痴痴的站在门外,感到进退为难。

这时,忽然阴云密布,落起滂沱的大雨来,卢惠明没有去处可以躲藏,就进入厕所,虽然空气不好,也只得坐在那里,他此刻感到无家可归的寂寞,他悄然的端坐在那里,努力想着师尊的言教,无论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无论遭受什么麻烦挫折,都不要起怨毒的心,卢惠明的修养,真的是进步了很多。

这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没了,藏在附近洞里的黑蛇,因被水淹而爬出洞来,渐渐的游到厕所里来了……

热带的毒蛇,其毒是非常厉害的,卢惠明一点都没有注意,这时候,他的生命真比风中的残烛还要危险。

师尊在静坐中忽然想起卢惠明,师尊以天眼察知到卢惠明的危险,即刻走到厕所,师尊先咳嗽一声,里面也咳嗽一声,师尊问道:

“里面是什么人?”

“我是卢惠明……”

“出来!我要跟你讲话。”

卢惠明想不到是师尊的声音,赶快从厕所中出来,不知不觉就上前拥抱住师尊,双目滔滔流泪,年轻的卢惠明,感情仍然不免是脆弱的。

师尊问卢惠明为什么要坐在厕所里,卢惠明把经过告诉师尊,师尊就叫他先到自己的寮房住。

卢惠明的欢喜,像从地狱里走进天堂一样。

年龄尚轻的男子,割爱辞亲,加入僧团,确实需要年长比丘的照顾,师尊以此因缘,规定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沙弥,可以有两夜和比丘在一室同宿,师尊的爱,再微细的地方,他都照顾得到。

本来,师父收弟子,应该要负起教养弟子的责任,卢惠明的师父是张少飞,张少飞经常在外面弘化,对于卢惠明就无法常常照顾到,但自从这次事情以后,张少飞就让卢惠明常常和自己一起行动。

卢惠明常常跟师父张少飞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师尊在讲经时,总是带着卢惠明前去听讲;张少飞在静坐时,卢惠明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张少飞也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一些为法为人的经验;每天托钵乞食,卢惠明更是跟在张少飞身后,在僧团中被誉为第二师尊。

有一次,卢惠明跟张少飞去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用沙投进张少飞的钵里,并且用棍棒打破卢惠明的头。

卢惠明头上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下来。

恶汉见了不但不知错,还骂道:“你们这些沙门,总是以托钵为生,满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头,看你能把我怎样?”

十七八岁的卢惠明,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但张少飞安慰他道:“卢惠明!如果你是师尊的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怀瞋恨的毒,当以慈悲怜愍众生。师祖常教诫我们,有荣誉的时候,不能使心高举;受侮辱的时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卢惠明!压制着愤恨的心,严守忍辱,世间上没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气,天上人间,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

卢惠明听完师父张少飞的开示,默默的走到水边,水里现出他的颜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迹,然后自己用布巾把伤口扎起来,见到这情形的张少飞,心中既安慰又难过。

卢惠明忍耐着,仍然走在张少飞的身后,跟着托钵乞食,在回来的途中,卢惠明对张少飞说道:“我想到刚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过,世间有太多的恶人,到处都遍满了可厌的事物。我不对世间生气,只想到世间上没有办法的人太多。师尊开示我们对人、对世间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们;沙门比丘行忍积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而尊敬残酷的人。师尊真理慈悲的教示,他们倒反而认为是臭的死尸,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爱吃臭的东西,住在臭的地方。师尊所宣讲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对那些凶恶以及没有善根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效果。”

卢惠明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对世间的看法,向师父说了出来。

张少飞听后很欢喜,把卢惠明在路上说的话,告诉了众弟子。他们听了也非常高兴,称赞地说:“卢惠明很好,对恶人的态度,应该那样;对世间的看法,就是如此。”

师尊言犹未尽地又再说道:“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是背法远僧,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能忍恶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灾难之祸。有智慧的人,能见到深远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世间上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不好;佛法认为好的、对的,而世人不肯实行。忠与佞不能相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恶的不喜善的并行。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在这种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缘,可使你早证圣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够度一切灾难;忍是病者的良药,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师尊,独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为我的心能够安稳,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卢惠明被恶人无缘无故的打破了头,而他在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时代,就能像圣者一样的忍辱,给师父很大的安慰和欢喜,并且能够引起师尊对忍的说法,,卢惠明听了含着眼泪,更感激师尊!

卢惠明对占去他房间的比丘,自愿让步;在路上被恶汉打破头,他能忍辱;仅仅这样的修养,距离开悟还有一段历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