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4章 良莠不齐(1)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现场有一位叫行思的禅僧悟性极高,深得六祖惠能赏识,一番对答之后,对行思十分器重,知道他已契入佛心,当众宣布:即日起,行思为众僧之首。

婴行突然从蒲团上跳了起来,绕着行思转了三圈,说:“你得了狗欢喜啦?笑什么笑?”

六祖严肃地说:“婴行,你不得无礼!行思从现在起已是首座,你要多听他的指导。”

婴行很委屈地说:“他比我入门晚,反而……哦,对了,你们刚才说了一大套什么道理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法空说:“所以,你就由师兄变成师弟啦!据我揣测,行思师兄是告诉我们,应该以般若空慧去追求觉悟,舍弃法执,而不是真的对经典不屑一顾。”

六祖笑着说:“不错,法空说得很对。法空、法空,诸法皆空;法空、法空,法亦应空。一个勤奋修行的出家人,也许能够不贪爱世间的财、色,但很难断除对佛法、经典的执着。这也是贪欲,必须铲除!菩萨应以空荡荡无所得的本心,来领悟佛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谛。”

中午,宝林寺四处静悄悄。

婴行正在客堂里打瞌睡。一个行色匆匆的中年僧人走了进来,对婴行说:“师兄,我……”

婴行瞌睡得迷迷糊糊,不耐烦地摆摆手,眼也不睁地说:“去、去,我已经不是大师兄了,有事去找行思。”

“行思是谁?”

“行思当然就是行思了,你跟我斗禅啊?”

“师兄,我真的不知道行思是哪一位。”

婴行边打哈欠边说:“你怎么连行思是谁都不知道?”

他睁开眼睛,发现是一个陌生僧人,便连忙坐正,人模人样地问:“你是从哪里来这儿挂单的?”

“弟子法海,从曲江来,想参见六祖大师。”

婴行装腔作势地说:“我师父忙得很,你……”

恰好,六祖与行思从门前经过,看到这种情景,六祖说道:“婴行,你又替我做主啦?”

婴行赶紧从座位上溜下来,说:“师父,您请。”

法海知道来者就是六祖,赶紧磕头顶礼,说道:“弟子法海,参见六祖大师。”

六祖请他起来,坐在一旁的禅凳上。法海屁股尚未落座,就急切地问道:“请问大师,什么是即心即佛?”

六祖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法海皱了皱眉头,虔诚地说:“弟子愚昧,不能领悟大师的高妙意境,还望六祖详加解释。”

六祖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因此,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光明、善良的清净心。只因贪爱、嗔恚、愚痴等烦恼覆盖,使这本心无法显现其真善美的一面。若能直接见到本心,即可成佛!这样吧,你听我说一首偈子。”

六祖吟诵道: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

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

双修是正。

法海如闻惊雷,他身心豁然明悟,心头的谜团突然消散。他不禁欣喜若狂,五体投地匍匐在地上说:“谢谢大师,谢谢大师!”随后,他也说偈道:

即心原是佛,

不悟而自悟。

我知定慧因,

双修离诸物。

六祖微笑道:“如是,如是,即心即佛,佛即是本心。因为,本心清净无染,本心能生万物。宇宙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个人,或一只蚂蚁,都是清净本心的显露!本心是清净的、善良的,是佛。因此,草木、山水、人类、动物,也都是善良的、自然的,也都是佛!”

一旁的婴行跳了起来,喊叫道:“师父,你蒙人呢!照你这样说,那么,连小蚂蚁、小虫子也是佛了?”

六祖斩钉截铁地说:“不错,佛眼看世界,一切众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净佛身的显现!山河大地处处都是美妙的道场。”

行思说:“庄子说:‘道在屎溺’,就是这个道理。”

“不错。”六祖说,“差别,仅仅是人心的取舍。大路上有一堆牛屎,路人都捂着鼻子、皱着眉头远远避开,生怕沾染到自己身上;而拾粪的老农看到牛屎之后,反而会眼睛发亮,生怕被别人抢去。所以,高峰有高峰的峻峭,土丘有土丘的平易,何处青山不道场?小溪清泠,大江奔涌,碧潭幽深,海洋辽阔,哪方水波无禅机?”

……

有一天,婴行骑着一头小毛驴出了寺门,来到曹侯村口。小吃摊上的老太婆看到他,喊道:“婴行小师父,下来吃个糍粑。”

婴行居然有些不好意思:“我每次下山,都要吃您的糍粑,我……”

“你客气什么?供养出家人,是我们的福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所以,你吃糍粑,还是我老太婆划算。”

婴行被老太婆逗乐了,走向一旁的树前去拴毛驴。

这时,一个青年禅僧风尘仆仆走来,向老太婆问讯道:“老婆婆,请问到宝林寺怎么走呢?”

老太婆见是一位僧人,合十道:“法师从外地来?”

“学僧从荆州到嵩山,又从中岳一路风尘赶来,想投到六祖门下学法。不知……”

老太婆高兴地说:“好哇,你算是选对路啦!六祖可是千载难逢的活菩萨。你穿过村子向左拐,沿着溪水向上游走就到了。”

“谢谢老婆婆。”他刚走开几步,老太婆从身后喊:“回来,法师请回来。”

青年僧人转过身来。

“你赶了老远的路,一定饿了,坐下吃几个糍粑,喝点儿茶水,还有几里山路要走呢。”

青年禅僧不好意思地去摸口袋。

老太婆道:“你还呆着干什么?我这糍粑,六祖入山时也吃过呢。每个入山的法师,我都送几个给他哩。”

老太婆又指着已经走到小吃摊前的婴行说:“这个小师父,就是宝林寺的僧人,你们可以一块儿上山。”

婴行与青年禅僧相互合十问讯,一同坐下吃糍粑。

恰巧,又有一位挑着两大捆书的中年法师走了过来,他看见小吃摊,眼睛一亮,卸下肩上的担子,对老太婆说:“老婆婆,请卖给我几个糍粑。”

老太婆兴奋地说:“哟,法师,你这是给宝林寺送经书呀?”

中年法师一怔:“送经书?”他发现老太婆的眼睛盯着他的书担,忽然哈哈一笑:“妙,妙极了!可以说,我是给六祖送真正的经书来啦!这部《金刚经疏抄》,是我半生专门研究《金刚经》的心得。让六祖他们所谓的不立文字、直见本心的法门好好拜读拜读,省得他们再离经叛道、胡说八道。”

老太婆眯着眼睛说:“这么说,你是来向六祖挑战的?”

中年法师自负地说:“说挑战,是抬举他们。他们不是以《金刚经》印心吗?我是来让他们受教的!”

老婆婆说:“喔?这么说你对《金刚经》很有心得了?我倒要请教你几个问题。”

中年法师不耐烦了:“要问快问,我还要赶路呢!”他不请自坐,端起一碗茶喝着。

老太婆却不紧不慢地说:“我的问题你答得出来,我就免费奉送糍粑;答不出来,对不起,不但糍粑不卖,我看你也该打道回府了。”

一个看起来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婆,能懂什么佛法?所以,中年法师不屑地撇撇嘴:“哼,你能问出什么深奥的难题!”

老太婆问道:“请问法师,你挑着的书卷,是不是有相?你要的糍粑,是有相还是无相?”

“这、这……这,自然是有相的了。”中年法师支吾着说。

老太婆逼拶道:“佛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你这破书有何用?你还吃什么糍粑?”

中年法师一听大惊,大颗的汗珠从额角流下。经中明明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还要虚妄的东西干什么?!

与婴行坐在一起的青年禅僧也吃惊不小:这个看似一字不识的老婆婆竟然精通禅要、深契禅机。

老太婆一笑,淡淡地说:“我老太婆没文化,也不懂什么禅,只不过听六祖大师讲了一遍《金刚经》。提的问题太简单了,让你这专门研究《金刚经》的大法师见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