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93章 如智者见水中月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维摩诘经》上讲的“观于众生”,就是由这个止观扩充到大的实相法门,不是理论。

现在看维摩居士的答案。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

这些是佛经常对现象界用的比喻,佛学上有所谓“十比喻”,就是这里用的。《

维摩诘经》文字流畅,我们常就这么看过去了。

文学境界正是落在有情的情上面,修道的人看到好的诗词歌赋,就不应该被它骗走了,要拿智慧来念。

反而是研究唯识这些智慧的学问,却要用情感来看。

一切学问成就的巧妙就在这里。

现在维摩居士用比喻的法门,是比方,不是真的。

但是这比喻又是真的,因为是止观的境界,这个印象真达到了,你的定力就够了。

他说比如“幻师见所幻人”,幻师是变把戏的。

幻师见所幻人就像是这个心情。

从止观来说,不管你用什么法门,数息、念佛、观想,到了这时候,一幕一幕的境界就出来了,乃至看自己的身体也如此。

此时,你不要忘记“譬如幻师见所幻人”,不是真的。

认为是真的就被骗了,入魔了。

说是假的吗?不是假的,梦幻也是真的。

这个里头须要般若了,须要解脱了。

菩萨观一切众生,乃至观自己的身心,从四念处开始。

这四念处是大小乘基础的基础,不能动摇的。

我们再提一次:“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

要观到自己身心真如幻境,就是正止观了。

“如智者见水中月”,这里要注意“智者”这两个字。

看水中月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

禅宗的祖师们常讲在水边林下行道,中国佛教画观世音菩萨在南海上打坐,都是水观或观水中月,是真实的修法。

不过要修过这个法门的师父指导,否则容易走入幻境。

在水边或海边看月亮,很容易就忘掉身体了,忘掉了我,忘掉了一切,好像水中的月与我身心浑为一体。

观成功后,离开了水月现场,意识上还随时在水月境界中,心境无比清净,无比清凉,立刻得到解脱。

但是要注意:譬如幻师见所幻“境”,不要认为自己成功了,那样马上很多妄想境界就来了。

书读得愈多的人幻想愈多,比如王阳明的诗:

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扬下天风。

王阳明当时受奸臣刘瑾迫害,要追杀他。他那时正在学天台宗的禅,他逃到一处躲起来,故意留下一对鞋在水边,追杀他的人以为他投水了。

这时他心中平静,看空了生死,这首诗的气派极大。

飞锡是讲智者大师的典故,大师到了天台山,在两山之间,将锡杖一丢,就乘锡杖而飞过。

你看你们个个听得眼睛发亮,在领受这诗的境界,如果修定修观到了这个样子,就已经是魔障了!

是什么魔障?文字魔障起来了。

你说自己也没有打妄想,但你这境界一起来就是魔障了。

所以修止观是不容易的。

你虽然没有起男女之欲,也没有求名求利,文字魔也是魔,就障碍住你了。

这里讲的水月观等等都是梦幻观,是真功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