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0章 倾诉家事(6)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天理?钱就是天理!你要是有那么多钱,你就是天理!”

能儿咬着嘴唇,没有吭声。他在思索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

丁力望着小兰花轿消失的方向,咬牙切齿,自言自语道:“老东西,你等着瞧,我一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我一定要你……”

第二天,丁力就跑到了广州城,在一家古玩字画店当了学徒。他聪明伶俐,又能识文断字,再加上格外用心,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不久,雷飞去了珠江边的码头,用他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身体,像成年男子汉一样,扛起了沉重的货物,也扛起生活的苦辣酸甜。而我感到此处的人对我俩母子虽好,但终究不是久留之地,也收拾好行装,和雷大爷他们道别后,离开了白云山村。我们母子俩日行夜宿,不日,进入了杭州,在马路旁拾到了一扎东西。

当时我想:丢了东西的那个人,发现东西丢了,一定会往回找的,何不原地休息下,等待失主。

果然,大约一袋烟时间,一个中年男子急急忙忙赶着一辆马车过来了。

我上前问:“这位老板,这扎东西是您丢的吗?”

“是,是,是我刚才丢了的。”那个中年男子接连迭迭地,“是我从杭城名盛丝绸店王清老板那里取的丝绸样板,这匹丝绸价值成10绽银子呢。”

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姓李,名伟光,经营丝绸加工生意,刚从名盛丝绸店取一匹丝绸样板而回。

李伟光如释重负地在我面前打开那扎东西,见丝绸样板还在,从皮包拿出10绽银子递给我,感动地说:“大嫂,多亏了您们,要不,我这生意没法做了。”

我连忙把那绽银子推回给他,摆着手说:“客官不要客气,这钱,俺母子不能要。”

李伟光见我再三推脱,看我们母子俩不像是本地人,又看到我像有心事,遇到了什么困难似的,于是,便上前小心地询问起来。

我见问,见眼前这位客商宅心仁厚,便将这次投靠文飞的事说了出来。

李伟光听后,深表同情地说:“大嫂,你母子真是太不幸了。”“唉!”李伟光仰天长叹一声,又道,“文飞大人在位时,李某曾受过文大人的关照,我们苏杭今天的生意做得这么兴旺,全靠文大人在辖下一带建起了码头,疏通航道,使我们这里成为了重要登陆港,商贾往来频繁……”李伟光一提起文飞,像缺了堤的洪水,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末了,李伟光不无同情地看着我,关切地问:“嫂子,您今后有何打算呢?”

“唉……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打算呢。唯有行一步算一步了。”我摇了摇头,无奈地说。

李伟光真诚地:“嫂子您姓李,我也姓李,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天下姓李是一家,请嫂子到我家来,让我代文大人照顾您俩母子,供小惠能读书识字。”

我摆了摆手,推辞道:“怎么好意思给你家增添麻烦呢!”

“嫂子,怎么说是添麻烦呢!我家大业大,正缺人帮手,您母子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李伟光诚心诚意地邀请着。

我见他盛情拳拳,便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我和能儿在李伟光家留了下来。

每天为他们一家十几口人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尽管十分辛苦,可是李氏一看,能儿在这里不再受蚊叮虫咬之苦,每日三餐的伙食也比在夏卢村强得多,李伟光夫妇又待小惠能像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他,供他读书识字,还经常叫李氏不要再做这些家务活,太辛苦了,吩咐佣人做便可。

我见李伟光待我们母子如亲人一样,李太也是心地善良之人,不帮忙干些活,心里也过意不去,虽然辛苦一些,见李老板供能儿读书识字,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的身体渐渐虚弱下来,可为了使能儿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仍然是苦苦的忍耐支撑着。

能儿也渐渐长大,逐渐懂事,李家上上下下都对我们母子很好,使我和能儿在李家一直住了六个年头,才返回了夏卢村……

梁金莲听到李氏终于回到了家,打心里为惠能母子俩高兴,由衷地说:“这下好了,伯母和阿能哥不用在外面漂泊了。”

李氏感叹道:“俗话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啊’!我们母子俩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很快便把家安顿下来了。我仍然在家织布,能儿每天上山打柴,有时,能儿的童年伙伴石狗、虾子他们也会加入到他的打柴行列中去……”

梁金莲道:“阿能哥回来后,一直都以打柴为生吗?”

“是啊!因为之前去广州投奔文飞大人,把家里的田也卖了,能儿只有靠打柴养家活口了,真难为了能儿了。”李氏说到这里,前尘旧事又涌心头,禁不住悲从中来。

“伯母……”梁金莲望着李氏,欲言又止。

李氏眨了眨那双沾满泪水的眼睛,“阿莲,你想说什么就尽管说吧。”

梁金莲见李氏好像看透了自己的心事,便壮着胆说:“伯母,俗话讲‘男大当婚’呀,阿能哥回来,难道没有……”

梁金莲说到这里,再也没有勇气说下去了,生怕知道了对她一时难以接受的残酷事实。

此时,梁金莲真有点后悔,怎会说到了这最敏感的话题上,她在心里责备:梁金莲呀梁金莲,你千不该万不该问这事啊!如果伯母对这件事没有难言之隐,也许早就告诉你了,这不是令大家都尴尬吗?

正当梁金莲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只听到李氏不无感慨地诉说起近几年所发生的事——

邻村李小兰这孩子,那次她被毒蛇所伤,能儿救了她以后,小兰她爹和她娘都很喜欢能儿,有意把小兰许配给能儿。看得出,能儿也很喜欢小兰。

有一天傍晚,我把小兰她爹娘和我的意思对能儿说了,本以为能儿会高高兴兴地答应的。

但令我想不到的是,能儿听了以后却说,他若与小兰结婚盟,于他义行当亏损。

能儿还说,如果就因为他救了小兰,她和她爹娘出于感恩而把小当许配给他,那他救她不是成了另有所求了吗?

我说,你怎会有如此想法的呢?这是两码事,小兰和她爹娘是真心喜欢你,我也真心喜欢小兰,有心想成全你们。我问你,你喜欢小兰吗?

能儿说,喜欢,我和娘一样,真心喜欢小兰。

我说,这不就行了吗!俗话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定了。

能儿说,听娘的,男大当婚,等我长大后,就当婚。

就这样,直到能儿二十四岁那年,我和小兰她爹娘正准备为他和小兰操办婚事时,能儿却在金台寺那里闻经悟道,离家到湖北东禅寺拜弘忍大师学佛法。去了几年回家,又被同门师兄追杀,能儿就连夜背着我来到了这里……

梁金莲听着李氏如泣如诉,心里难受得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呆呆地看着石壁出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