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1章 心有灵犀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微笑,与一千多年前的那一天,他在灵鹫山的那丝微笑一模一样。

那一天,注定是个非凡的日子——

当一轮朝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当第一声鸟啼划破清晨的寂静,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便开始热闹起来。

那一天,人类伟大觉者———释迦牟尼,要在城郊的灵鹫山上宣讲神奇的佛法。

一大早,城里的民众扶老携幼,车水马龙,涌出城门……

根据古老的传说,灵鹫山绝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常年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然而,这一天,弥漫在山峰上的,宛若帷幕一样的白云,徐徐拉开,整座山峰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鹫鹰,雄视着脚下的原野。

蓝天一碧如洗,深邃而又辽阔。

朝阳放射着金色的光芒,照射在山涧,溪水像金子一样流淌出叮当作响的欢歌;阳光播撒在树丛中,树叶上那无数的露珠,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平缓的山坡上,绿草如茵,野花烂漫,仿佛铺上了五彩缤纷的地毯……

明媚晨光里,佛陀带领着他那1250位弟子出现了。他们从从容容地走过芳草地,来到灵鹫山下。

比丘们次序井然地席地而坐,侍者阿难铺好座位,扶着佛陀登上了金刚法座。

佛陀闭目静坐片刻,徐徐睁开慧眼,慈蔼的目光缓缓掠过每一个人的眼睛,于是,所有的人都体会到一种无限温暖的愉悦。人们情不自禁说:“南无释迦牟尼佛。”

这时,大梵天王从灵鹫山顶走了下来,单膝跪地,敬献给释迦牟尼佛一支罕见的金莲花。

佛陀接过那含苞欲放的花朵,嘴角微微泛起一缕神秘的微笑,然后将那美丽的花朵默然展示在公众面前。

看到佛陀以花示众,下面静坐着的上千比丘,数万大众,虽然都感受到一种美妙绝伦的氛围,但宛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朦胧胧,飘飘渺渺,美则美矣,妙则妙哉,只是不太明白佛陀的意思。

一片茫然中,唯有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从佛陀的拈花微笑里,顿时体会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

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就在这一瞬间,他与佛陀心心相印、心心相通了——似乎有一种最美妙、最真切、最清晰的真理的溪流,从佛陀的心田汩汩流入了他的心里……

灵光一束透寰宇,拈花微笑露禅机。

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个瞬间,却成了美妙的永恒。

释迦牟尼佛用拇指与食指拈着花茎,其余三个指头微微翘起,他的手,宛若一朵含苞欲放、美丽纯洁的花蕾!

佛陀以这种高雅的姿态展示着那朵金莲花,然后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每个人都转过头望着迦叶尊者。

只见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佛陀手里的莲花,脸上洋溢着梦幻一般会心的微笑——花儿一样清新、一样自然、一样馨香、一样妙不可言的微笑。

在千百万双眼睛注视下,佛陀将那朵似乎放射金色光芒的莲花,递给了迦叶尊者。

在这一刻,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白鹤翩翩起舞,小鸟尽情欢唱;

辽阔的原野上,一株株芳草流溢清香,一朵朵花蕾次第绽放……

释迦牟尼将身上那件金缕袈裟解了下来,给迦叶尊者披上。这件金缕袈裟,是佛陀的姨母、哺育他长大的摩诃波阇波提王妃亲手编织的,是法王的象征。

佛陀对迦叶尊者谆谆嘱咐道:“我把禅的秘密玄旨传给了你,你要好好护持,今后将它传授给阿难,并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千万别使它断绝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

最美妙,最神奇,最不可思议的禅,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传了下来。

……

世事沧桑,花开花落,现如今,佛祖微笑如故,只是大殿内一排排次序井然、鸦雀无声站着的是他的后辈弟子。

伴随着悠扬的大磬声,《炉香赞》清雅的梵唱在大殿中回荡……华清长老穿着一件金红的袈裟,上面绣着描花金线,左手捧着一本金光灿灿的慧经。

这袈裟、金经是慧聪从天竺带来,又经历代相传下来的。

站在前边的法如看到这两件圣物,不禁怦然心动:自己到东禅寺那么多年,这圣物一直深藏在寺里的密室,华清长老从来没有如此隆重地在众僧面前穿过那件袈裟,看来华清长老已经老迈年高,自感离圆寂升天之期不远了。这些宝物他日落在自己手中,自己便会跃升为慧林的掌灯人。

就在法如想入非非之时,只见华清长老双目猛睁,深邃的目光徐徐扫过全场,使每一个僧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的眼睛上。

华清长老从容不迫的声音徐徐地送到大殿每一个角落:“你们大家听着,世间的俗人,都把肉体的享乐看得很重,不肯修证佛法这种宇宙间最珍贵的真理,只求满足欲望。你们这些出家弟子中,有些人看起来是在坐禅念经,却并没有一心向道。有人整日在寻求福田,如此这般,迷失自性,世间之福又如何能将你们从人生的苦海里解救出来呢?”

华清长老略一停顿,见众僧茫然无语,又反复开示道:“你们应该知道,假如迷失本来就有的佛性、慧性,即使修了福德又怎么样?能帮助你们超然物外吗?你们大家既然出家为僧,就应该加倍努力,把人人具有的觉心、佛性、慧性显发出来,心开得悟,成就佛慧之道!”

法如等对华清长老的开示心有所感,皆微微颔首。

华清长老歇了歇气,继续说道:“世事沧桑,日月轮回,现在,我已到了油枯灯灭之时了,我想把禅慧法秘诀传授给你们,以延续禅宗的法脉。”华清长老说到这里,浑浊的双眼看着下面,只见众弟子们一个个侧着耳朵,敬畏地屏住气息谛听着,生怕听错、听漏了每一句、每一字,整个大殿寂静得静悄悄的,连一只蚊子飞过的声音都能听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