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708章 说奇不奇(2)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斜阳透过窗棂的空格,照进屋里,豆腐佬正在将晾晒好的腐竹用小绳捆扎着,放进大箩筐里,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他转身回头望去。

豆腐佬刘均秋年近五十,身材高大,黧黑的脸庞犹如砧板,眉毛又短又粗,那双眼睛宛若铜铃一样,瞳孔不时闪掠过异样的亮光,血盆大口里是一口黄牙,下巴的短胡茬似钢针般又黑又粗,往四面撑开来,手臂的犍肉凸出,一伸一屈之间好像有一只小老鼠在往回奔跑。

豆腐佬见祝得仁他俩人的打扮,知道来了生意上的客商,站起身子,对着祝得仁他们:“你们是——”

还没待祝得仁开口作答,冯巡检便按预先说好的“台词”先发声了,他指着祝得仁,说,“他姓祝,近日在省城里开了一间专营斋菜大酒楼,想到乡下进点冬菇、腐竹等货品。”

祝得仁随话而说:“不知你这间豆腐作坊一个星期能给我供多少货?有多少生产工具呢?”

豆腐佬听闻来人要进大批的货,心中高兴,指着里间回答说,“我家中有两座磨,两口做腐竹的大锅。”

祝得仁:“但你只有一个人在忙呀,你家里共有多少人?”

豆腐佬:“是来惭愧,我父母亲早亡,我自己长的不帅气,家里又穷,没有女人肯嫁我这个穷鬼,所以,现在全家只有我一个人。”

祝得仁:“可不可以带我到你的豆腐作坊去看看?”

冯巡检:“是呀,若然不亲眼看过我们放心不下来。”

豆腐佬迭迭连声:“行、行、行。”

豆腐佬的豆腐作坊在他的屋后背,推开那扇陈旧的木门,迈过门槛后,祝得仁见里面光线幽暗,有两座石磨分别放在入门处的左右两边,四周放着一些生产豆腐用的工具。

豆腐作坊还有一个小后门可以走出去,外面是一块绿油油的菜地,菜地稍远的地方便是一口大鱼塘,塘基种了几十棵芭蕉树,宽阔的芭蕉叶中,有许多条长长的蕉蕾垂了下来。塘边四周长满了蟛蜞菊等茂盛野花正开放着黄色的花朵。池塘里的水呈深绿色,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祝得仁对豆腐佬说:“我的酒楼生意很旺,需要很多豆腐与豆腐干。我若然跟你签订要货的合同,你怎应对得来?”

冯巡检搭上话来:“是呀,做生意讲求信用,如果我们接了大摆筵席的订单,而你供不上货,我们会赔偿几倍钱给客人呀!”

豆腐佬:“这你大可放心,我说得到就做得到。”

祝得仁的目光盯住他:“你一个人怎忙得过来?”

豆腐佬解释道:“平日生意不好,我便一个人在忙,有两餐将就便算了。如果订货多,我就在乡间雇请人前来帮手。”

祝得仁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的,如果我有大单的筵席要开,就会提前一天派人告诉你,你记得给我赶货出来便是。”

豆腐佬咧开嘴巴,脸上露出了笑容:“多谢老板照顾。”

两人离开豆腐佬家后,来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在那长条的花岗岩石凳上坐了下来。

此时,村中的农夫都下田忙着自家的活,四周并无其他人,祝得仁对着那口大鱼塘呆望了好久,然后侧过脑袋,向冯巡检问道:“刚才你进那豆腐佬的家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冯巡检摇了摇头:“没有。”

祝得仁继续深入一步地问:“豆腐作坊里面呢?”

“也没有。”冯巡检仍然是摇着脑袋。

祝得仁闭紧着嘴,想了想,提议道:“我们今晚来钓鱼,怎么样?”

冯巡检一头雾水:“钓鱼?这半个月来,为了侦破那宗杀人灭口案,我们花了那么多的精力与心机却一无所获。我正在担心期限一到,我们如何回去向上峰交差。而你现在还有闲心去钓鱼?如果你想吃鱼,明天我们到集市去买几条上酒楼加工让你饱吃一顿。”

祝得仁:“我们钓鱼或许会钓出个线索来哩。”

“钓鱼会钓出个线索来?“冯巡检不屑地侧头望着祝得仁,“人家说你是聪明绝顶,但我说你是得了神经病。明明这是无关大局的悠闲事,你却要硬扯到案情上来。”

祝得仁的脸色仍带有神秘感:“你听我这一回,如果钓到鱼我再跟你讲案情。”

冯巡检知道祝得仁这个人性格十分固执,跟他争辩是徒劳的,只好说,“好吧,你在人家的池塘里钓鱼,岂不是等于偷?”

“你说偷就算偷吧,”祝得仁的神色显得有些诡秘,“总之,我们来这里偷偷地钓鱼,别让其他人知道。”

冯巡检不满地嘀咕:“你这个人,神秘兮兮的,不知闷葫芦里卖什么药。钓鱼要用虾作诱饵,现在天已黑没有办法找到虾,所以只能等到明天到集市去买虾,还要准备的竿与线,所以钓鱼这件事只能安排在明天夜晚进行了。”

翌日夜晚,浮云掩月,四周一片黑暗与寂静,村里的人都在被窝里睡得正香,各家的狗也睡得安稳,村里没有了吠声,只有鱼塘边草丛不时传来的虫鸣与青蛙的叫声。

祝得仁与冯巡检来到豆腐作坊塘边的那个灌木丛旁,拿着的竿,在鱼钩上挂着剥了壳的大虾作诱,抛到鱼塘里,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就钓起了两条又肥又大的白鳝,钓起的鳝身足有三四尺长,五六斤重。

祝得仁看了看放在木桶里面的那两条白鳝:“够了。”

冯巡检不明所以:“那么辛苦半夜来这里钓鱼,就钓到那么两条就够了?”

祝得仁:“是的,够了,我们回客栈去吧。”

祝得仁与冯巡检离开了村子,返回悦来客栈。

祝得仁从木桶里捞起一条白鳝,递到冯巡检的眼前,说:“你看,这池塘里的确有白鳝,并且这些白鳝有三四尺长,身子又大又那么粗,如果没有养它个十年八年的时间就不会有这么大条的。“

“是呀,这白鳝可够肥大,”冯巡检指着面前的那条大白鳝,兴奋地说,“明天我和你可以开怀痛饮一顿了。”

祝得仁:“吃?你光是想到吃大吃一顿。”

冯巡检:“钓起的大白鳝不是拿来吃,又是拿来做什么的呢?”

祝得仁:“我是在印证自己的判断,村民们所言非假,我是从中找到破案的线索。”

冯巡检的眼睛巴眨着:“这些白鳝跟我们要侦破的杀人悬案会有联系?”

是的。“祝得仁点了点头。

山风从那边吹了过来,吹得窗外那株大榕树的长須在飘拂起舞,透过窗棂吹到人的身上,好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拍打着他们的面颊,令人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

“那池塘是豆腐佬的,买回白鳝进那塘里也是豆腐佬干的,”张巡检琢磨了好一会,“我见你这神情,听你的话音,单凭这一点,难道你怀疑杀人凶手就是那豆腐佬?”

“一件复杂的案件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这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凭证吧。”祝得仁的眼睛闪掠过一道亮光,“我心中对破掉此案已经有八成把握了。”

冯巡检并没有信心:“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是这豆腐佬杀人灭口,但历经10年多了,什么作案的痕迹都会被他毁掉了。难道你有什么新发现?”

“是的。”祝得仁点了点头,“前天,我和你进村向老百姓走访调查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其中有疑点。

冯巡检:“什么疑点?”

祝得仁口气认真地分析着:“一般来说,草鱼、鳊鱼等在池塘养了一年就大得可以出售了。所以每年秋末或冬天将鱼塘干圈一次,这已是乡村习惯的例规。”

冯巡检回忆道:“是呀,我小时候在老家大人们就是这样每年干一次塘的。每年的那个时候,我们还下塘去捉那些鱼仔虾毛哩!”

祝得仁:“但昨天我从一位老村民那里了解到,豆腐佬连续10年没到自己这口大塘去捉鱼卖了。”

冯巡检仍然是不以为然:“可能他想将鱼养得更大才干塘出售,挣个大价呢!”

“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内有玄机,”祝得仁用手戟指着张巡检说,“其实,我昨天走进豆腐作坊细心观察后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疑点。他家的豆腐磨上面石磨盘的色比较灰白,与颜色略深的下盘相比,看得出那是后来新配上去的。”

经祝得仁这么一提起,冯巡检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便点了点头:“经你提点,我回想起来了,他家的豆腐磨上盘的确是比较新的,但我不明白,石磨上盘的新与旧有什么问题呢?东西坏了就要换新的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