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0章 苦乐年华 (5)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天,李小兰与李治文俩兄妹和惠能一起牧牛在十里河湾那遍草地上,不知是那遍草地上的青草不够鲜嫩,还是牛儿想转下口味,竟然趁他们不注意之时,自径向对面那座牵牛山而去上。

此时正是炎夏时节,江南处处热气迫人,像个大火炉。而伏牛山却是清风徐来,山中更是处处灵气、处处生机。山花争相吐艳,黄花梨、香樟等珍稀花木环山绕岭,组成了一座绿色宝库,山上层林叠翠,云白山青,景色迷人。半山腰那有一处开宽地带,一马平川,像个小高原。

小高原草青、林密,凉意习习,空气特别清新,简直是天然的大氧吧、避暑的胜地。

李治文他们四个被牛儿无意中带到这座景色迷人的伏牛山,不由得眼前一亮,欢呼雀跃。

“阿能哥你看,这座山的形状多像一头伏着的牛,那边一丛丛、一排排的花,开得多么灿烂……”李小兰拉着惠能的手,蹦蹦跳跳地向那边走过去。

“这叫什么花呀?”李小兰嘻嘻哈哈,起劲地摇着他的右手问。

惠能五岁那年,跟娘亲上采山草药,曾听他娘亲介绍过十几花草名称、来历和药性等。

惠能伸出左手,摘了一朵开得分外鲜艳的绯红色花朵,李小兰善解人意地蹲下身子,坐在花丛中解开扎着的那两条小辫子,一头秀发随风飘逸灵动,整个人变得秀气四溢,楚楚动人……

真个是:望花花美丽,望人人舒畅。

惠能本来是想把花插在她头上扎着的那两条小辫子上的,谁料女孩的心思太难猜……

面对李小兰一头飘逸秀发,惠能一时显得笨手笨脚,无从下手。

李小兰回眸一笑,抬起手将那番飘逸的秀发灵巧地梳理出一个流苏髻……

惠能心有灵犀,把花插在那发髻上……此时,一对鸟儿在他们头上盘旋掠过,惠能触景生情,想起了黄梅戏中的《天仙配》,不由得开口唱了起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

李小兰故意打断他的歌柄:“人家问你是什么花?你问非所唱。”

惠能低下头来,寻思怎样回答。

低头所思间,他的目光不经意停留在她的身上那白嫩、光洁的肤色,几缕柔发如青云一般垂到了胸前来,与陈旧浅白的衫相映衬,显得黑白分明,愈加楚楚动人……

惠能怦然心跳间,禁不住脱口而出:“人家是有感而唱,歌声代表心声。”

此时,只见李小兰神态娇媚,眼波如秋水,娇艳欲滴。见惠能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如花娇靥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害羞地低下头来,嗔道:“问非所唱……”

“哦......哦……是,这花叫牵牛花。”平时口齿玲俐的惠能,变得有点吃起来。

“牵牛花?这花名挺有趣的,为什么叫牵牛花?”李小兰明知故问。

“想知道牵牛花是怎么来的吗?”惠能看着她说。

“快说呀!”李小兰在一旁催促着。

……

惠能挠头挠头,说:“记得小时候,娘亲带我到这里来避暑,我看见这座山活像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似的在行进着,我就好奇地问:“娘亲,为什么这座山像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似的呢?”

于是,娘亲就为我讲了以下一个故事:

以前,这里原是一个平原,有一年,这一带发生了一次山崩地裂,把这里的平原化成了几座大山。又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座形状像人牵牛一样的山,这里的人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牵牛山”。

惠能讲到这里,一时想不起娘亲说过的那个故事,就转移话题说:“牵牛山下有两条村庄,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夏卢村和后梁村……”

“后来呢?”龙小兰眨着眼问。

“后来嘛……就有一个叫惠能、一个叫李小兰的人被大水牛带进了牵牛山,坐在这里讲古呀!”惠能哈哈大笑着说。

“你乱说,不是那样的。”李小兰嘟着小嘴说。

“怎么会不是那样?李小兰不是好好坐在这里听惠能讲故事吗?”惠能故意又逗她。

李小兰站起,趁惠能不注意,猛地拧着他的耳朵,大声地说:“看你还敢狡辩,拧甩你的耳朵!”

“痛,好痛啊……阿兰妹,你饶了我吧,我确实不记得了,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给你听吧?”惠能作模做样地说。

李小兰听惠能如此一说,便松开手说:“好呀!我倒想听听你的故事。”

“嗯。”惠能嘴巴一张,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事从他口中滔滔流出,就像牵牛山上的山溪流水一样涓涓不断:

有一天晚上,已近一更时分,我还在床上未睡,忽然间,听到大厅瓦面上有“窸窸”响声,开始我没在意,以为是老鼠在屋顶走动发出的声音,没有理它。

可是过了半个钟头,响声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不时夹杂“噗噗”的声音。

我竖起耳朵静听了一会儿,终于听清楚了,不是老鼠所为,而是有人爬上了屋梁。

当时我想:此人必是窃贼无疑。

于是,起来开门想叫人捉贼。

但转念一想:就算这次抓到了贼,难保他以后不再做贼,还是点化教育一下他为好。

我走出寝室,到娘亲的住房拍门叫她到大厅集中。

这时,已是二更时分,我娘亲都熟睡了,听到我的敲门声,被惊醒了,于是急急忙忙赶到厅里问:“阿能,有什么要紧事?半夜三更叫门。”

我仰起头,望着屋顶叹了一声,说:“我想起了做人处事的准则,以致夜不能眠,因此叫娘亲出来,当面赠言,望切记!”

我娘听了我的话后,觉得没什么要紧事,松了一口气,忍不住说:“你有什么话可不可以等到明天再讲,何必非要半夜三更叫门让我出来。”

我娘见没什么大事,巴不得早些回房睡觉。

我也不拖延,大声说:“我虽年纪不大,但略知做人处世之道,我爹没有什么家产带给我,只希望我以及后代子孙勤奋读书,正经做人,日后好找到一份正当职业,最要紧的是不要做鼠摸狗盗之事,学人做梁上君子,以招致万代受辱。”

在屋梁上蹲着的窃贼心知肚明,他听完我的一番话后,羞愧满面,窃贼悄悄地离开了我的家。

后来,那个窃贼写了一封书信送到我家,信中写了一首诗:

金石玉言贯耳中,

胜过将我来绑送。

梁上君子不再做,

正经做人应遵从。

“不久,这件事被我娘传了出去,于是,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做得好。”惠能讲完后,不无得意地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