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7章 因祸得福(上)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卢惠兰已经痊愈了,用中草药水轻轻地擦拭着张少飞那黑紫肿胀的嘴唇。

卢惠兰的爹爹李学儒本来是一个颇有风度的先生,此时却在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

他自言自语说:“这可如何是好,都已经大半天了,灌了那么多药,咋就不见效呢?”

卢惠兰泪如泉涌。

李学儒说:“他是咱家的大恩人,万一为救咱家兰女而死,怎对得起人家……”

卢惠兰听她爹如此一说,“哇”地放声大哭起来。

她奔到堂中悬挂的观音菩萨像前,见阿娘磕头如捣蒜地跪在观音菩萨像前,口中念念有声地在祈祷。

卢惠兰也跟着阿娘,跪在观音菩萨像前,双手合十,磕头,虔诚祈祷……

在卢惠兰和她娘的喃喃祷告声中,张少飞的一根小手指微微动了动,眼皮颤动着意欲睁开。

李学儒大喜过望,高声呼叫道:“谢天谢地,恩人醒了!终于醒了!”

张少飞的眼睛稍微睁开了一条缝,“哦”了一声。

卢惠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五体投地拜倒在观音菩萨像前。

……

张少飞见身体已无大碍,起身告辞想回家。但由于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刚一站起来,便觉得有点头晕,晃了几晃站不住脚。

李学儒赶忙把张少飞扶住,问:“阿少飞,你家住何处?你爹尊姓大名?”

张少飞说道:“我家在太镇村,阿爹叫张锦钊,已不在人世了。”

“哦,原来锦钊兄是你爹,真没看出来,咱们只是一河之隔呀!你尚未痊愈,先坐下,我叫你大娘去接你娘过来吧。”

卢惠兰她娘正在厨房里做夜宵,听说救了小女的男孩是隔离村张锦钊的儿子,放下手中的活出来,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张少飞身上,注视着坐在椅子上的小男孩。

许久,卢惠兰她娘像个老太婆似的,不住地嗫嚅着:“真……真像……像你爹……”

许久,卢惠兰她娘问道:“你娘过得好吗?你出世时,大娘去探望过你娘呢!记得你比咱家兰女大二岁,今年该有八岁了吧?”

张少飞点了点头,说:“大娘真好记性,我娘说到八月我就满八岁了。”

“你们瞧,我真是老懵懂,把去叫你娘的事都忘了……”卢惠兰她娘话还未说完,就急急脚赶去太镇村了。

卢惠兰她娘来到张家时,见王少香正跪在厅堂中观音菩萨像前上香祈祷儿子平安无事,快点回来。

卢惠兰她娘见状,禁不住喉头哽咽,失声说道:“大嫂,张少飞在我家呢……”

王少香自从叫张少飞去田里摘菜,整天在家埋头织布,一心想多织点布拿到市上去卖,存多几个钱,好供张少飞上私塾念书。谁知张少飞一去大半天不见回来。

开始时,王少香以为小孩贪玩,也就没放在心上。

但到了太阳快下山了,还不见儿子回来,这下开始急了,放下手里的活,出去找张少飞。

王少香一到田头,不见张少飞踪影,心急地刚想大声叫唤张少飞,谁知天色已晚,看不清田埂,一脚踩空,摔倒在水田里,扭伤了脚。

王少香一拐一拐回到家,想换件衣服再出去寻找,怎料双脚不听使唤,扭伤的脚又肿又痛,行动不便。

幸好王少香的爹爹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郎中,未出嫁前,她跟着爹爹学了一门医术,家里备有些闲时不用急时用的中草药。

王少香忍着痛,找到几味跌打扭伤的生草药敷上,跪在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前祈祷,开着大门,守候儿子归来……

王少香迷迷糊糊中猛然听到卢惠兰她娘这一声“张少飞在我家呢……”真好似黑夜里见到了光明,绝望中见到了希望,连忙请卢惠兰她娘进屋。

卢惠兰她娘说明来意后,扶着王少香去见张少飞。

……

自张少飞那次救了卢惠兰,随着光阴的流逝,卢惠兰对张少飞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有事没事总爱跑到他家中,帮王少香做这干那,总想跟张少飞在一起玩。

张少飞他娘亲也很喜欢卢惠兰,经常在儿子面前夸赞她,小小年纪就这么勤快、懂事,不愧是出生在书香之家的孩子。

八月秋高,卢惠兰约张少飞到村背后山去玩,在山中遇见文子在山上放牛。于是,他们三个一起赶着文子家里的那头大水牛,放牧于村背后山的山岗上。

“兰妹子,你看牛,我们去摘山果。”

二人像箭一般的,朝着山腰跑去。张少飞和文子一边跑,一边随手将穿在身上的外衣脱下,扔在草坪上。

卢惠兰走过去把他们的衣服捡来放在身边,独自蹲在草丛中。这时她看见地上的山花开得正盛,一边随手采下许多浅紫色的花朵扎成一束,再扎在辫梢上,一边低唱着小曲来。

八月里来

桂花开呀

啊依得依哟嗨

山坡前见一个牧童骑牛背

手拿笛子

吹的全是情哥哥呀想俏妹

落啊依得依哟嗨

……

卢惠兰唱完后,那俏丽的脸上,现出恬静的笑容。整个人长得就像一株从大地、从幽谷深处脱胎而出的兰花草一样,显得清纯与俊秀。

张少飞、文子摘了许多黄芽子和万寿果、杨梅等果子回来,见到眼前如花般俊俏的卢惠兰,不禁怔了一下,紧接着,文子机灵一动,拉了一下张少飞的手,诗意般道:

青天朗朗是文情,

画眉叫叫要上林。

鲜花开放要明媚,

那个少年不多情。

文子话音刚落,就一溜烟似的跑到他家那头牛那边去牧牛了。

这边只剩下张少飞和卢惠兰了。只见张少飞把卢惠兰最喜欢吃的杨梅递给她,乘着雅兴,也来了一首:

鲜花开满青山岗,

一朵赛来一朵强。

问我爱的那一朵,

哪朵爱在我心上。

卢惠兰见自己今天随手扎的一束紫花扎在辫梢上,惹得自己喜欢的人诗意大发,竟以诗传情,暗自窃喜之余,又有点担心起来。

此时,只见卢惠兰似喜似忧,神态妩媚,眼波如秋水,娇艳欲滴。

卢惠兰见张少飞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她,如花娇靥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害羞地低下头来,嘴里一边咀嚼青梅,一边嗔道:“你……欺负人……”

卢惠兰说完后,一边走一边哈哈大笑,留下了一串银铃声。

张少飞看着她的背影,像清风一般掠去,似有阵阵暗香扑鼻而来,使得他心如鹿跳……

他快步追上她,问她:“说句真情话?”

她说:“含苞的花蕊未到花期怎盛放?”

“……”

好一对懵懂的少年啊!在充满灵气的小山岗上,自小留下了他们矫健的小脚印,留下了懵懂童年的天真烂漫和珍贵的美好时光。

……

日月轮回,转眼之间,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到了。

年初十这天,邻村锦里舞火龙,卢惠兰便约张少飞去舞火龙。

锦里村与太镇村一脉相邻,是邱县内最大的一条村庄,人口有一万之多。

这片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的香火如缕不息绵延,村旁有一条九曲河流过,称为云雾之水。

这条自南向北的河流,发源于巍巍云雾大山脉,汇云雾高山之水流经西江,注入大海。

波光涟滟的河流,给一河两岸的大地平添几分灵气,浇灌出两岸的秀丽风情,孕育着世世代代的邱县子民。

大河出村后的拐弯处,一马平川,树木葱茏,一座古色古香的古寺矗立其间。

这座古寺叫禅龙寺,原为初唐僧人定慧所建于云雾山上。后来村人张万程在村旁水之洄环处筑陂蓄流,浇灌田地。并将建于云雾山上的禅龙寺迁移于此,是邱县最早的寺庙。

当地举办神圣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锦里村舞火龙的火种就是在禅龙寺接引火种,谓之圣火。

张少飞和卢惠兰信步在禅龙寺大道,静静地欣赏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整条村庄开始热闹沸腾起来。

只见村中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的盛装,前往禅龙寺恭迎神像回村。

在高僧大德的诵经声中,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用从禅龙寺里接引长明灯之圣火(火种),点燃架起在寺前广场上各坊的火龙。然后恭敬地将神像接出寺前,由专人负责抬着,每个坊选出二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负责抬着各自的火龙。

“舞火龙正式开始!”主特持一声令下,醒狮起舞、鼓乐齐奏、鞭炮齐呜、彩旗飘扬、焰火冲天,在当地有比过大年初一还要大之称的舞火龙活动大幕正式拉开。

但见醒狮开路,神像殿后,人们舞动着火龙向村中进发。场面宏大壮观,好一幅太平盛世,锦里火龙别样红的壮丽画卷。

人们在各自坊号的贺元宵牌匾引领下,跟随着舞火龙的队伍向村中游行。每个火龙有六个小伙子负责轮番舞动。

只见他们一边用带叉的铁杆把火龙高高擎起旋转,一边大声吆喝!

卢惠兰好奇地看着,不知舞火龙的人为什么要把火龙高高擎起旋转,还在大声吆喝,又不敢问张少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