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0章 忧郁成病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话说李氏从甜梦中醒来,睁眼一看身旁的宝贝儿子,真是哑巴入洞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可是卢行瑫却是一半欢喜一半忧。

他强作笑脸,把热腾腾的饭菜端到李氏面前:“夫人,您请用饭!”

尽管卢行瑫挺会装,在李氏面前尽现欢颜,但聪明细心的李氏也发觉到他神情有异,内心似有苦衷。

经李氏夫人的再三追问,卢行瑫才不得不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李氏一听,好似晴天霹雳,脑子嗡的一下就昏了过去。

卢行瑫一看吓得大喊:“夫人醒醒!夫人醒醒!”

这些年来,李氏诵经礼佛,就为求个儿子养老送终,延续香烟,可是万没想到儿子将来却是佛门中人,这真让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您别看她拜佛信佛多年,可是她对佛陀教化众生破除妄想执着的道理并不明白,对佛教的真正教义并不理解。

世上有这么几类佛教徒:

一是信佛的人,只相信佛说的道理挺好,可是他自己不能做,不能深入去修行。

二是求佛的人,为了某些事,到寺院烧香拜佛,拿点香蕉水果去行贿佛菩萨。烧烧香,上上供,求佛菩萨保佑身体健康、升官发财、找到工作、平安顺利,等等。

其实这种人是属于迷信而非智信。

你要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改过迁善,无私奉献,你不求也有;如果你做不到,你想求到,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你春天不下种,夏天不除草,秋天想等丰收,哪有这种便宜事!

三是学佛的人,他不仅相信佛理,还能如理如法的去做,能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毅力、学佛的勇气、学佛的喜舍。

在佛法兴旺时期,这种真学佛的人多,可是在佛法没落这个末法时期,真学佛的人少,假学佛的多,求佛的多。

但真学佛的也有。

致力于和平教育的仁慈长者,他们的行为就像当年的释迦牟尼佛一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他们不仅爱自己的祖国、同胞,更爱世界人类,极力倡导宇宙和谐,世界一家。

几十年来,他们不疲不倦的奔波于世界各地,到处去弘法利生,使人们获益匪浅,也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尊崇,百姓的爱戴。

他们的悲心宏愿无人能比,他们是真正学佛的人,把佛陀的教育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人。

只可惜这末法时期的芸芸众生,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李氏对自己儿子的执着是可以理解的。

卢行瑫一看李氏夫人面色苍白,欲哭无泪,知道她伤心已极,急忙上前相劝:“夫人,你不要难过,保重身体,能儿还需要咱们来抚养。再说世事变化莫测,他将来要做什么还不一定,你何必把和尚的话当成真?你想想,我们的儿子将来要是真做了和尚,那也是天意,谁家生孩子能满室的毫光,满屋的香气?我儿日后要是真能做和尚,超度历代祖先,度化社会大众,那我夫妻也不白养儿一场,也是咱们的荣耀!”

各位,您们听听,卢行瑫这番话说得多好听。

这深明大义的话可不是他的心里话,他要是真这么想,他先前就不会痛苦、忧愁,也不会否认惠能之名了。

卢行瑫何尝不希望儿子走常人之路,成家立业,传宗接代?他这么说只不过是为安慰李氏罢了。

您别说,经卢行瑫这么耐心的一番安慰和劝说,李氏还真止住了悲伤。

这夫妻俩到了此时,真个是:喜也不是,愁也不是,乐也不是,哭也不是,那个百感交集,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儿。

……

夫妻俩对惠能百般爱惜,千般的呵护,真是脑袋顶着怕吓着,胸前抱着怕压着,嘴里含着怕化了。

不同心情的人对时间的感受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常觉得光阴似箭,过得太快,而有的人却感到度日如年,过得太慢。

卢行瑫夫妇含辛茹苦抚养惠能,熬过了一日又一日,熬了一月又一月,好不容易熬过了二个春秋,盼到惠能二岁,见惠能结实健康,他们才把一颗心放下来。

当惠能吃力的喊出第一声“爹”的时候,把个卢行瑫乐得喜泪交流,一把抱住惠能:“能儿,为父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盼到了我的亲生儿子喊我爹爹这一天了。”

卢行瑫眼望着儿子渐渐长大而高兴。

卢行瑫自从被贬官后,经常痛恨官场黑暗,世道不公,每到逢年过节或者父母寿辰、忌日,他就追忆伤怀,情绪不佳。

又因为自己膝下无儿,二十年来总是日思夜盼,郁郁寡欢。儿子降生后,又遇那行踪奇异的老僧登门赐名,告知他儿子将来是佛门中人,令他惊恐不安。

再加上身处荒凉的异地他乡,孤独寂寞和对周围环境及气候的不适应,竟使他身心交瘁,百病缠身,近日来,渐渐觉得身体难支。

李氏忙为他请郎中,用药治疗。

日复一日,卢行瑫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李氏只得到处延医调治,把家里的微薄积蓄都花光了,卢行瑫的病情还是没有减轻。

没办法,李氏只好变卖田产为丈夫治病。

卢行瑫虽然做过官,可他是清官,并不富有,贬官来此,所带的银两不多,又都置备了田产。如今他见夫人为给自己治病,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田产也变卖了,他心里十分难过。

俗语说:有啥别有病,缺啥别缺钱。可是卢行瑫正相反,是连有病再缺钱,真是处境艰难。

“夫人,佛陀难度无缘众生,医生难治命尽之人,我已经油尽灯枯,无药可医了,你不要再为我空费钱财,若把这唯一的一点薄产也耗尽了,我去世之后,你和能儿如何生存?”卢行瑫难过地望着李氏,无奈地说。

李氏摆了摆手,向着卢行瑫说:“夫君,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卢行瑫难过地拉着李氏双手,喘着气,像交代后事似的,说:“我不能把能儿拉扯大,不能把能儿抚养成人,不能再继续疼爱他,再继续教他读书识字,已经很对不起他了。你要念及咱夫妻的情分就听我一句劝,别再为我空费钱财了,把这些钱用来抚养能儿。他是我卢家唯一的骨肉,唯一的希望,你无论如何要把他拉扯大,千万别让他吃苦遭罪。”卢行瑫知道自己已经是油尽灯枯,苦口婆心地,说啥也不让李氏再给他延医用药了。

“夫君放心,我会细心照料能儿的,可是我更要为你治病,就是砸锅卖铁,挨门乞讨,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让我们的能儿父母双全。你才刚刚开始教能儿读书识字,我要你好好教导能儿,把你平生所学传授给能儿,让我们的能儿将来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李氏说到这里,深情地望着卢行瑫,“再说,你我夫妻相依相伴,要不把你的病治好,让我如何心安,如何独活世上?”

卢行瑫听着夫人一番肺腑之言,真个是既感动,又痛苦万分:“夫人休出此言……”

李氏见卢行瑫说啥也不肯延医用药,十分痛苦,急忙喊来小惠能:“能儿,快叫你爹爹把药喝了。”

小惠能一听,十分懂事地走到卢行瑫的床前说:“阿爹喝药,阿爹喝药,喝了药,阿爹的病才会好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