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1章 秉烛夜谈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再说六祖惠能大师晚年回到家乡龙山国恩寺弘扬,不顾病残之躯,“知无不言,有问必说”,应殿堂下一禅僧的提问,从武则天皇太后为达成“女皇梦”,谎称是弥勒菩萨转世;到真弥勒菩萨下生,张重天发大河涝把弥勒抱回家中收养;到弥勒逃婚挂单天华寺,作务打杂被师兄算计、难忍能忍,真个是滔滔不绝……

当六祖惠能大师讲到弥勒以德报怨,使影清他们三人躲过官兵追捕而想到隐影几次三番对自己的追杀,最后自己对隐影也是以德报怨,及至说到“火中定生红莲”之时,前尘旧事,又涌上心头……

此时的六祖惠能大师,再也无法再讲下去了。

六祖惠能大师热泪盈眶,泪眼模糊中,大善人安道诚和娘亲的慈容,爹爹的痛苦,阿兰妹、阿莲妹的深情,五祖弘忍的背影……一幕幕在他眼前闪现……

静肃庄严的殿堂,高高的须弥座上,佛祖释迦牟尼脸上那一以贯之的神秘微笑,总是令人莫名其妙的心动,情不自禁地心驰神往,吸引着人们去探索那无限美好的境界……

静默中,只见神会走到台前,朗声宣布道:“各位善知识,现在天色已晚,早过了饭点了,今天我师父说法暂到这里,本寺为大家准备了斋饭,请各位移步斋堂饮斋。”

台下听众齐声道:“六祖惠能大师,多谢您辛苦了,多谢您!”

六祖惠能大师在台上见到如此感人的一幕,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着说:“各位辛苦了!谢谢您们如此看得起老纳,这多用心认真倾听,老纳在此谢过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六祖惠能大师说完后,向台下双手作揖,“再次谢谢大家!您们都去斋堂饮斋吧。”

六祖惠能大师边说边挥手边走下殿堂来,神会赶忙上前挽扶着。

金台寺的寂空禅师见六祖惠能大师迎面过来,赶紧走上前,恭敬地:“六祖惠能大师,辛苦您了!”

“寂空师叔客气了。”六祖惠能大师拱手作揖间,猛地发现座位最后一排有一位红光满脸,长须飘皑,下巴花白的眉毛逶迤两边,颇具仙风道骨的居士。

他——就是远近闻名的新州大善人安道诚。

六祖惠能大师对寂空禅师说,“师叔,我见到安大善人了,您老请先到斋堂用膳,我去与安掌柜聚聚旧。”

寂空拱手作揖,“好的。”

再说新州安掌柜,于大前天在新州县城店铺听光顾的客人说六祖惠能大师回归故里,这两天正在龙山国恩寺为大众说法。于是,不顾年迈之躯,当他赶到龙山国恩寺殿堂时,已座无虚席,只好跻身在座位最后一排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听六祖惠能大师说法。

安道诚没想到,事隔了五十几年,还是被六祖惠能大师一眼就认出他来,怎一个“缘”字能说得清这么简单!

安道诚一见六祖惠能大师屈恭而来,慌忙拱手作揖,正要下跪叩拜之际,六祖惠能大师连忙将其扶住,紧握着他的双手,好似久别重逢的亲人,有多少的话儿要说。

但一时之间,又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多少感激之情,融化成了一句:“阿诚叔,您怎么现在才来啊!”

一声“阿诚叔”,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六祖惠能没有变,还是过去那个知礼义,感恩图报的惠能……”安道诚暗自高兴之余,正想上去亲热地拉住他的手,瞬间又觉得不妥,心想:阿能现在贵为万人敬仰的禅宗六祖,自己乃一介客商、佛教徒,总得有个尊卑……

安道诚想到这里,顾不得年老身迈,倒身下拜之际,六祖惠能手疾眼快,慌忙伸手将他扶住,谦逊地说:““阿诚叔,您老这是怎么啦,乍一见返面,就要行如此大的礼?这不折杀晚辈吗?”

安道诚诚恳地说,“您现在是禅宗六祖了,按规矩,老夫作为一个佛教徒,参拜六祖,理所当然啊!”

“阿诚叔,您哪来的这么多规矩啊!要按规矩,您是我的前辈师叔,是您把我引领资助我北上黄梅东禅寺求佛法,是您长期帮助照顾我娘亲的日常生活,是您……”六祖惠能说到这里,声音有点哽咽,欲往下跪……

惊得神会慌忙上前,挽扶着六祖惠能,善解人意地:“师父,我们还是饮完斋再说吧。”

“那……好吧。阿诚叔,我们饮完斋再聚。”六祖惠能拉着安道诚的手,缓缓进入斋堂。

饮完斋后,六祖惠能看向神会,“今晚阿诚叔就留在我寝室,我们好好聚聚旧。”

“好,师父,我这就去安排。”神会说完便去为安道诚准备被单等物品。

六祖惠能与安道诚步出斋堂,在龙山上散了一会步,便回到方丈室。

而此时的方丈室,却是一片寂静。这种静,不是死寂,不是冷凝,而是充满了期待的动机。

这时候,六祖惠能大师的心分明感觉到了有一种潜流在悄然运行,悄然积聚,静默之中蕴含着滚滚惊雷,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轰然而响……

“咚咚咚……”

暮鼓响了,紧接着,一声天籁破空而来——

龙山国恩寺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寺院里的夜晚,宁静得有些神秘。

一弯弦月,像一把银钩,高高挂在夜空。

朦朦胧胧的月光,洒落在大殿、亭堂、树木,整个龙山国恩寺像是笼罩了一层夜雾,虚幻而又轻灵,好像一阵清风吹来,便可御风而去,飘上高天的夜空……

悬挂在高高的报恩塔檐上的风铃,偶尔会响起一阵“叮当”声,把月光敲击得更加凄清,把夜色震颤得更加幽寂。

忽然之间,也不知是在寺院哪个角落里,传来一阵轻轻的诵经声,好像是发自灵魂的深情呼唤,呼唤着性灵的回归……

已近午夜,寺内僧众、香客多已酣然入梦。但秋虫的嚣叫、夜猫的凄厉鸣叫,更夫的梆子声,使六祖惠能大师更加心潮澎湃,毫无睡意。

白天,他在殿堂一见到安道诚,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安道诚,令他感慨万千,彻夜难眠。

像鬼使神差似的,神会从里室外面进来,见师父躺在寝室左面那张沙发上,悬挂在墙上那幅《观音座莲》恰在这时映入他的眼帘。

他微微一怔,顿感错愕。特别是绘画者笔下的那个观音菩萨,神态、气质跟自己的师父多么相似。神会明白,当年师父曾对他说过这幅画的渊源,并嘱咐要记得从宝林寺带回国恩寺,由此可见,这幅画在师父的心目中,是何等的珍贵,何等的重要……

画面上金瓶似的湖面,却翻滚着如大海上的波涛,大浪排空,惊天动地,金色的李小兰之上坐在观音菩萨;而观音稳稳坐在李小兰之上,坚定地搏击风浪,重重阴霾下的朦胧太阳,给与死神抗争的人带来一线希望……

此刻,神会想,师父的心情,一定与画中的情景一样,翻滚着“大浪波涛。”

“师父,上床睡吧。”良久,神会的目光从画面中转到躺在沙发上的六祖惠能大师,声音很轻。

六祖惠能大师依然躺在沙发上,两眼微闭,不语。

“师父……”神会微微抬高声调。

六祖惠能大师轻轻动弹了一下,算是回答。

“师父,深宵露冷,您和阿诚叔还是回房睡吧。”

六祖惠能大师仍然没睁开眼,也不吭声。大厅里很静,静得简直能听见三颗心脏的搏动。

“白天,听殿堂下的人说起梁金莲、李小兰来.....”神会语调低沉,回忆着白天所听到有关她们俩的话。

六祖惠能大师像是遭到电击,浑身战栗了一下。他坐直身子,神情陡变,脸色苍白,继而起身,在寝室中来回踱步,交替搓揉着双手,额头上汗涔涔的。

神会见状,自知失言。

往事如烟,涌上心头——这些年来,每一次想到或听到有关梁金莲、李小兰的消息,他就像是遭到电击,浑身战栗……

六祖惠能大师往左靠去,重新躺回沙发中,闭上眼睛。

过了很长时间,神会总算平静了一些。

他坐到沙发前,捧过师父冰凉的双手搓揉着,从手背、手心、手腕直到每根修长的手指。

良久,安道诚移步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六祖惠能:“阿能,不要多想,就让那些过去了的日子永远都过去吧……”

六祖惠能慢慢地睁开眼,瞅着安道诚,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伸出双臂,轻轻触摸她削瘦的双手,同时再度闭上眼睛,闭得更紧,以免泪水夺眶而出。

安道诚透过泪翳,凝视六祖惠能。他知道六祖惠能不是那种“负心”人,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乡里,他的举止言谈都很正直,一心扑在佛法上;他知道,他是一条充满侠骨柔情的硬汉,决定了的事,是不轻易改变的。

她爱的就是他这种顽强的性格和对佛法不倦追求的忘我精神。因此,他喜欢结交他,无私资助他……

但当他想到他生命中的两个重要女子惨遭不幸,而他却爱莫能助,禁不住背过脸去,两肩开始激烈地抽动起来。

六祖惠能呆住了。

半晌,他伸出双手,拍着安道诚抖动的双肩,捋着他那已经花白的长须。几颗浑浊的泪珠,从他的脸颊上缓缓地滴落下来,洒在他的臂膀上。

这泪水,翻动起六祖惠能心中千种滋味,万般情愫。他正待要说什么,只见安道诚贴近他的鬓角和面颊,哽咽着说:“阿能兄弟,都是愚兄不好,没能照顾好阿莲和阿兰。”

六祖惠能深情地为安道诚擦干眼角上的泪水,感慨地说:“世事难料,这又怎么能怪您啊!”

安道诚紧攥住六祖惠能的双手,使劲咬住下唇,过了好一阵,才吃力地叹息道:“阿能兄弟,别想那么多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永远过去吧!”

然而,过去的事情真的会“永远过去”吗?

不!事情既经发生,就是一种存在,就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被记录下来,在历史上,在社会生活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影响着今天和今后的人们。

对六祖惠能来说,更是如此。

夜幕沉沉,万籁俱寂,整个寝室依然沉浸在幽暗灯火中。墙壁上的挂钟不慌不忙轻声嘀哒着,指针从十二点直至午夜一点、二点,又指向三点。

而此时的六祖惠能躺在沙发中,双臂搁在两侧扶手上,左手悬垂,右手五根削瘦的指头支撑着宽阔凸出的额头,微闭两眼,像在沉思,又像是昏昏欲睡。

神会仍然站在沙发旁。夜气清冷,他分别为师父和安道诚盖上被子,不时瞥瞥六祖惠能和安道诚。墙上,“观音”依然翘首傲视,“滔天巨浪”则铺天盖地几乎要吞噬一切。

神会记不清自己曾经陪伴师父度过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直到今夜,此刻,他才领悟到此中的全部含义。他明白,安道诚的出现,在师父胸中激起何等的惊涛骇浪!

六祖惠能虽然闭着眼,但并没有入睡,他也不可能入睡。那在家乡中度过的岁月,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正在一幕幕重现,在他的脑海中呼啸奔腾……

宁静之中,待神会离开寝室,安道诚那苍哑的嗓音响了起来:“六祖惠能大师,自从那年除夕之夜,我在家食过团年饭,带着年货来到龙山,不见了你在草棚,便去夏卢村你家中,见到小兰、金莲,便着急地问:“阿能兄弟在家吗?”

小兰、金莲她们在家正准备了一桌年夜饭等着你回来,听我如此一问,方知道你已不在龙山草棚,于是,我和她们四处寻找不到你。后来,有一位老伯对我们说,傍晚时分,看到你跟着一个和尚飘然而去……

安道诚说到这里,浑浊的眼睛望着六祖惠能,目光中带有不辞小兰、金莲而别的责备。

看着这责备的眼神,还能再说什么呢?

这埋藏在六祖惠能心里五十多年的心病,现在回眸当初,仿佛如昨,现在还在他心里隐隐作痛……

“阿诚叔,我对不住她们啊!”六祖惠能深感歉意地说。

“阿能兄弟,不是为叔的说你,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不辞而别啊!”安道诚语重心长地说。

这话语,像鞭子一样抽打在六祖惠能的身上。抚心自问,今生今世,他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们。他该打、该骂!只不过当初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竟会和她们不辞而别,毅然决然跟着那个和尚走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他也不想为自己的过错辩护,只是关切地问,“阿诚叔,后来……阿兰妹和阿莲妹过得怎样,还好吗?”

“唉,你都离去了,她们能好吗?!”安道诚叹息了一声,诉说起他走后她们的一段经历由来——

自从你离开她们后,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梁金莲便收拾行装,听说她回天露山去了,此后,再也没有见过她,也得不到她的消息,至今杳无音信……

至于李小兰,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