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8章 为民求雨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六祖惠能大师用锡杖击地成泉,仅解决了寺内僧众的日常用水问题。但一想到新州县域内外,上天久未下雨,造成赤地千里,旱情严重,农作物欠收,心情禁不住变得沉重起来。

入夜,六祖惠能大师端坐禅房,屈指算来,自己的世寿仅剩下三天了…….他毅然决定,在圆寂之前,为劳苦大众解除旱灾。

第二天一早,六祖惠能大师带着神会,化装成云游道人,从龙山国恩寺出发,出集成,过良洞,越河头,一路拔涉,深入民间了解灾情,体察民情。

这天中午时分,六祖惠能大师和神会沿着云雾大山一条向西南走向的山脉,穿田过峡,一起一伏,势如蛟龙腾跃,直到新州县天堂地面,在一座建有观音阁的石山脚下戛然而止。

于是,师徒就在观音阁附近观察,希望找到水泉通道。可是找来觅去,却不见一丝迹象,只见阁内最高一层,当中设有一佛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菩萨坐着莲花宝座,神态慈祥而又庄严。殿堂的后壁是一片光滑的石壁,殿前设香炉处是一个露天的天台。天台中心有一个瑶池,里面种莲。由于天大旱,瑶池里的水也干涸了。

在观世音菩萨莲花宝座前,六祖惠能大师把此来的目的虔诚地向观世音菩萨禀告后,任由思绪飞扬开来。

忽然,一道光芒闪现眼前,六祖惠能大师抬头一望,只见端坐莲花宝座上的观世音菩萨,托着净瓶的手竟然往右指着。

刹那间,六祖惠能大师被这一发现震撼了,也参透了其中的玄机。

六祖惠能大师拜谢观世音菩萨后,和神会径直往右方向而去。

往右行就是天堂内洞。这里群山环抱中有两区平地,田土丰美,当地人称之为内外天堂,农耕两大分野于此天然分界……美丽的天堂,美丽在传说中;神奇的内洞,神奇在神话中。

内洞,这片古老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的香火几千年如缕不息绵延,自北向南流的那条内洞河流,发源于莲塘后龙巍巍大山“朝仙椅顶”之大山脉瀑布,汇高山之水流经内洞河,汇合新兴江流入西江出大海。

波光潋滟的内洞河,给一河两岸的大地平添几分灵气,浇灌出内洞的秀丽风情,给万物带来生机,成为生命之源,孕育着世世代代的内洞子民。

进入外天堂的内洞三庙口,建有一座“三公庙”,这里供奉着三国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内洞人祈祷“三公”把住内洞的门户,保一方平安。

三庙口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三庙口前面,是一座牌坊,气势恢宏。岭南名穴“观音坐莲”——内洞莲塘村梁姓始祖葬的龙真穴——就在内洞的北峰荔枝脊大山。

此山乃从广西梅花顶发脉经望君顶、大田顶,一路屈曲起伏而來,穿田过峽,在罗阳跌断冲起大云雾山,开肩展开紫罗大帐,中穿出梧桐木枝,结木节萌芽穴,內堂平铺如仰掌,唇广开,余气再摆落山下,左右兄弟龙虎兜收止截余气,外形更酷似一朵莲花,结花蕊穴,案后化阳结莲塘村,故亦叫作“观音坐莲”,梁氏开族宗祠堂亦选于此。

也有前辈称作蟹地,左右开蚶,穴结蟹口,对面山头观之,亦甚相似。正是:千里来龙,气象万千。点得正穴,便能发福。

前山下大明堂是內洞乡,内洞有十多条村,如一个很大之聚宝盆,堂內能容千军万马,大局水口紧密。

经云:明堂能容万马,水口不过一舟。水口处建有一文昌塔(宝宁塔)镇守,左方有令旗出阵旗,右方有鼓有马罗列。《雪心赋》云:“左旗右鼓,武将兵权,前障后屏,文臣宰辅。局有威武之势,必应出武将兵权。”正是此穴之描述也。

从“观音坐莲”下面的帐台处一览内洞的全景,北高南低,村与村之间连成一片,大小楼房,错落有致,仿佛一个山中城市,内洞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在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神奇福地”,流传着一个关于天堂莲塘的优美动听故事:

在远古洪荒盘古开天辟地之初,天堂堂外内洞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现在这一带的岩层都是石灰岩结构就是一个证明),今天莲塘村所处的位置,就是这个一望无际的滩岸。这里顺着地形一凹一洼,远看好像一口池塘。

话说天上玉皇大帝养着一群侍女,有一部分专门负责栽培管理莲花及采摘莲子的工作,其中为首一位莲花仙女,因为她有煲莲子糖水和做莲子糖羹的技巧,所以还要做莲子制品给玉帝、王母享用。

这一年,皇宫里又要举办蟠桃盛会,莲花仙女手捧翡翠托盆,把煮好的莲子糖水送给玉帝享用,由于皇宫地面光滑,心情一紧张,脚下一滑,倒泻了莲子糖水,溅湿了玉帝的龙袍。玉帝便大发雷霆,处罚莲花仙女,以后不准她参加各种盛宴的招待工作,贬她到仙宫莲花瑶种养莲花,只准她到了收获季节还可同其他仙女一起采摘莲子。

莲花仙女性格倔强,不畏权势。他认为,玉帝对她这无意的小小失误就作这么重的处罚,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心里不服气。

这一年,又到莲子成熟的季节,摘莲子时,莲花仙女想起玉帝对自己的处罚,越想越气。一气之下便把采摘下的一批莲子撒下了凡间大地。从此人间各地才有了莲藕、莲花、莲子等物。

这天,莲花仙女和四个金童玉女相约,骑着五匹神马偷偷下凡,游览人间美景。路上莲花仙女告诫大家说:“一直往前走,不准说话,以免惊动宫廷,惹来惩罚。”

莲花仙女等离开仙界后,挥动神鞭,神马飞腾,踏着五彩祥云,来到现在的新兴县天堂镇上空,便按下云头,俯视凡间,下面有一片汪洋大海,海边有一大片浅滩,长满了无边无际的绿叶红花,感到十分惊奇,便策马向着这一带飞马而去。到了一看,原来是荷塘里盛开着的是红的、紫的、白的莲花。莲花仙女这时对四个金童玉女说:“我前世撒向人间的莲子已经开花结果了,我们前去观赏观赏吧。”

由于高兴,她们已忘记了刚才的告诫,于是嘻嘻哈哈,嘈嘈嚷嚷。这下可糟了,嘻闹之声惊动了天宫里的护法大神。大神不敢隐瞒,于是告知了玉帝。

玉帝听了禀奏,大怒曰:“莲花仙女等违犯天条,私自下凡,以后不准莲花仙女和四个金童玉女以及五匹神马再回天界。”

从此以后,莲花仙女、四个金童玉女及五匹神马便都留在了人间。

那时人间尚无五谷,她们吃的是莲子、莲藕,穿戴的都是莲叶、莲花,那五匹神马只好吃草充饥,由于缺乏饲料,长年累月,越来越瘦,直到一匹匹趴在地下,变成五座山冈,马头都向着马厩,后来人们就叫这五个山冈为“五马回巢(厩)”,那两对金童玉女,则结成夫妻,在这一带地方种植莲荷,繁衍后代,后人就把这里叫做“莲塘”。

金童玉女成了夫妻以后,莲花仙女便不好意思和他们住在一块了。

她走到莲塘背后一座高山之顶,搭棚居住,日间仍回莲塘指导金童玉女耕作。莲花仙女住的这个山顶,地形很像一张龙椅,经常有仙人到这里会见仙女,后人就称这里为“朝仙椅顶”。

虽然说,神话世界里的东西都非常天真和神奇,甚至经过后人的加工而变得更加美化和富有神秘色彩,但它的产生毕竟是有深刻的生活依据的。

再说六祖惠能大师带着神会来到了天堂内洞境界,但见昔日助幌岗仙解旱灾时的情景再现:只见这里赤地千里,禾田龟裂,禾苗快要干枯了。一批批的人肩挑水桶到河里挑水淋农作物。

六祖惠能大师又一次被感动了,慈悲之心促使他要给这里的人解除旱患。于是,手持盅钵走向人群,道了个万福,然后说:“旱情这么严重,虽然你们有恒心挑水淋作物,但犹如滴水浇烈焰。如果信得过我,让我代你们向天求雨怎么样?”

人们巴不得解除旱患,立刻把两个道人带到天堂都司衙门,让他们同都司商量求雨一事。

次日,当地民众按照六祖惠能大师的指点,在内洞西北乾亥之位(莲塘村背后)的一个山顶上筑一土台,取其“金生水”之意,土台四周遍插旌旗,又挑选28个健壮男人,手执旗帜四方站立,代替二十八宿,然后六祖惠能大师登坛,焚香祷告上苍,口中念念有词。

敲响木鱼,又手捧净水向四方浇洒,然后惊堂木一拍,片刻,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整个新州大地彻底解除了这次旱患。

雨后,人们要酬谢道人,却不见了道人的踪影。只见在土台的四周,旗幡上贴有一些龙山国恩寺的灵符,于是人们推测这个登坛焚香祷告上苍降雨的道人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从此,内洞百姓更加崇拜六祖了。

六祖惠能大师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后,内洞人民发起了塑造六祖金身供奉。于是,请来能工巧匠塑了一尊六祖金身像,有人提议在内洞的中心建一座六祖庙设坛供奉。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按内洞村庄轮流设坛供奉较好,这样做对六祖更感到亲近些。以后每次轮到哪条村供奉,该村群众就像做喜事一样,全村男女老幼沐浴斋戒后,敲锣打鼓去把六祖金身像接来,然后家家户户按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报贡斋次数。此后,每遇天旱,人们又抬着六祖金身到原来那个山顶的土台上求雨。这地方莲塘人就叫它“求雨顶”,一直流传到现在(此乃后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