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9章 因小果大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这人世之上,有八种后悔:

逢师不学去后悔;

遇贤不交别后悔;

事亲不孝丧后悔;

见义不为过后悔;

见危不救陷后悔;

有财不舍失后悔;

因果不信报后悔;

佛道不修死后悔。

张道诚说的“八种后悔”,可谓句句醒世恒言!

接着,张道诚对张少飞说:“你可要及早把握因缘,投生一回人不容易,能闻到佛法更不易,要知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若不修习佛道,了脱生死,等到无常来临可就悔之晚矣!你的慧根这么好,可千万别错过机会!”

张道诚晓之以理,赠之以银,为张少飞北上湖北黄梅东山禅寺求法学佛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这张道诚真慷慨,出手挺大方的,取出一锭银子,道:“有道是宝剑赠壮士,红粉送佳人,老夫今天愿舍却这梦幻空花般之钱财,助你成就无上菩提道业!”

在古代,一锭银子为十两。

这十两纹银,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做小本生意,四五两就能开个店,何况十两!

这说明张道诚对张少飞的智慧、品行佩服得五体投地,古人对人才的支持与培植也发人深省。

可是这么大的数目,当时,张少飞哪敢接受!

且听张道诚当时是怎样对张少飞说的:

“后生仔,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用它助你修学佛陀伟业,我也能沾光获益!”

张道诚见张少飞有点动心,进一步道:“后生仔,你用此钱是去修道,修成了,度众生,又不是为了你自己的私事,你何必分辨彼此?你要是瞧得起老夫,就把这钱带上,你要怕老夫愚笨平庸,怕老夫日后找你麻烦,那你就不收。”

张少飞一看张道诚如此意诚,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再推辞,那就是不恭了。

可是,如果受之,又觉得有愧。

张少飞左右为难地接过银两,向着张道诚深深一揖,满怀感激地说:“张掌柜,如果,如果在下有朝一日,要是修成佛了,定会好好报答您的。”

张道诚向张少飞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阿飞,老夫布施,不希望你回报,佛法中这叫体空无相布施。老夫敬你智慧过人,爱惜你是个难得的人才,才赠银两助你求法向道。倘若今日一过,老夫便记不得你这个人和今日之事了,你又何必把此事放在心上?你赶快回去安排好家事,早日入佛门求法!你若能求得大道,普度群迷,拔众生于沉沦,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了。”

各位大大,您们听听,这位施恩不图报的长者,真是一位难得的正人君子、方士。

这无相布施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首先说这布施,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施舍、给予,其实一切舍己利人的行为都叫做布施。要布施并不难,可是要做到体空那可就难了。比如以财物布施给别人:

第一,要里面不看见能够布施的我,不要认为自己肯把财物施舍给别人就算了不起,记在心上,这叫能够布施的我空。

第二,要外边不看见受布施的人,不要认为自己肯把东西施舍给别人,别人受到了你的恩惠,这叫所布施的对象也空。

第三,要中间不看见所布施的财物,这叫所布施的财物也空。

这三点都要看空,才叫体空,一心清净,不着一点痕迹。试想一下,这样的布施一般人能做到吗?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文钱也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也能种下无量无边的福!

如果施人而心不忘,施恩而图报,舍财物而心疼,就是黄金万两,也只能称半善而已。

张道诚能做到体空的无相布施,确是难得!

有人抱怨,说自己行善没得好,而某某人作恶,也没得恶报。

其实积善之事有多种分别,必须做进一步的了解,不然为善而不明理,往往就会产生自认为是行善,其实是造恶的行为。

一般来说,有益于人群,则打人、骂人皆算是善,如果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就是尊敬别人、礼让别人,也算恶。

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则是假善。

为善必须发乎真诚、自然,事后不要牢记在心里,那么,虽然是小善,也能达成功果;

若怀有企图行善,施恩图报,舍财物而心疼,那就是终生行持也只半善而已。所以,真正的好心实难行得。

有人说自己心好,说自己善良,听了这段,你跟自己对对号儿,你的心到底好不好?

有这样一种人,在外对友人好、对老乡好,可是回家对父母不好,总是跟父母吵架。

试想想,对自己父母不好,对别人好,那是真的吗?他有目的!

《孝经》上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你不爱自己的亲人、不敬自己的父母,去尊敬别人,你违背做人的道德、礼仪。

有一个女孩子跟她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出走。走到半路上她饿了,看到大道旁有一个面摊,那馄饨面香味扑鼻,她想买一碗,可是走得匆忙,忘了带钱。

她站在那个面摊前徘徊,这个面摊的老板看到她的为难之处,就煮了一碗馄饨面送给她吃。

这个女孩吃了一半,痛哭流涕,说:“老板,您真好,咱们素不相识,我只是从这儿路过,您就这样好心送我一碗。可是,我自己的母亲心却这么狠,我只是跟她吵了一架,她就把我赶出家门,我真是恨死她了!”

这面摊的老板听完,摇摇头说:“孩子,你这种想法不对,你这叫忘恩负义。我只是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感激涕零,可是十几年来你的母亲给你煮了多少碗面,给你做了多少次饭,你为什么不感激她,还恨她?”

这个女孩子听后,良心发现。心想:这面摊的老板说的是!一个陌生人送给自己一碗面,我就感动得掉眼泪,可是十多年来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做了无数顿的饭菜,我从来没感激过她,还恨她。她对我百般爱惜、千般呵护,从来不要求得到我的回报,只是默默的付出,可是我为什么不能感恩自己的母亲?

这个女孩想至此,特别的羞愧,她很想马上回家向母亲说声对不起。

她放下面碗,痛哭流涕的朝家中跑去。

可是还没到家里,走到家门前那个巷子口,就看到她的母亲焦急万分的东张西望等她回来。

她母亲看到她,急忙说道:“孩子,你可回来了,妈妈做好了饭菜,你快进屋吃,要不然就凉了。”

这个女孩痛哭流涕抱住她母亲,感恩的心便生起来了。

之所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读者大大,您要是想好运气、好命运,那你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一个陌生人给你一点点的恩惠,你就感激得不得了,可是多少年来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恩重如山,你有没有感恩过?

有许多老板都提倡自己的员工回家给父母洗脚,目的就是提起人们这个感恩的心、这个孝心。

当你给父母洗脚的时候,你看到父母那双脚上布满了皱纹和老茧,你会生起感恩的心。

多少年来,父母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儿女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所以作为一个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是太不应该的。《孝经》上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一个人,他的孝心一起,善念一开,百福俱来,哪有福报。“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因为孝顺,得来荣华富贵、得到大福报的人非常多;因为不孝,得祸的人也特别多。

你要是想好运,您就千万好好的孝顺父母、孝敬您的长辈。

单说像张道诚这样无所求的善行才是真善,也正是他这种真善,竟救了他独生儿子的命,咱后文再作详细交代。不过在此一少先向读者大大透漏一个天机秘密,那就是做好人占便宜,因为真正不求报答的做好事,往往会得到最大的报答。但这种报答不一定是受益者的报答,而是一种终极的报答。真正不求回报的做好人,往往会得到最大的回报。但这种回报是缓慢的。

从长远看,做好事、做好人的收入会远远大于支出,如果你做了好事,想马上得到回报的人,那你得到的只是一种失望。请相信十一少说的绝对是上天的秘密。

也许有人会说,那张道诚肯定是个富翁,没钱的人要想做点善事就不容易了。

其实行善积德的方法很多,什么人都可以做。

一个拥有爱心的人,能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别人,不一定非用钱财。比如你身边有为名为利沉沦堕落的人,你要时时提醒告诫他,以解开他的迷惑。

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失败与不幸的遭遇,当你遇到别人有灾难的时候,应该像自己遇到灾难一样,尽力给予安慰、帮助,哪怕是一种同情之心,也具无量之恩。恩惠不在大,能救人危急为贵,能体谅人心为本。

中山君与司马子期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一次中山君想欢宴全城的士大夫们,有一个叫司马子期的士大夫,也身穿着锦衣吉服兴致勃勃来赴宴。

宴席上,众士大夫们高谈阔论,各自显示自己的才华智慧。

席间厨师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羊肉羹,中山君笑逐颜开的劝士大夫们品尝,唯独没顾得上劝司马子期。

受到中山君劝酒进菜的这些人,觉得脸上有光彩,非常高兴。

可是司马子期却觉得自己受到冷落,没等宴席结束,他就愤然离去,跑到楚国向楚王历数中山君的许多弊端,煸动楚王派兵讨伐中山国。

楚王果然听信了司马子期的话,发出大队的兵马,由司马子期做向导,大军直抵中山国,一时间兵临城下,迫使中山君仓皇逃窜。

他在逃亡途中,发现身后有两个大汉,手提钢刀,紧紧相随。

中山君更加的心慌意乱,慌不择路,他就跑到一处半山岗,眼前无路可走,他只好壮着胆子,回头大喝:“站住,你们手提利刃紧紧相随,到底干什么?”

两个大汉急忙上前给他跪下:“君王莫惊,我们是奉父命特来保护君王。当年我们的父亲快要被饿死的时候,是君王您赏给他老人家一碗饭,使他活了过来。多年来,我们的父亲一直感念您的恩德,他临终前把我们弟兄俩叫到床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一旦君王您有急难,我们兄弟俩要不惜性命前来保护君王。今天我们弟兄俩遵照父亲的遗嘱,特来保护君王。”

中山君听完,仰天长叹:“看来,给予别人的东西不在多少,重要的是要在他极为困苦的时候送上温暖;冷淡别人不在深浅,重要的是切不可当众伤害他的尊严。我因为一杯羊肉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两位忠烈的勇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小果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