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5章 趣入禅机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又是接近午饭的时候,张少飞舂完米后,照常一个人在后院挥汗如雨地劈柴。

张少飞本在家乡时经常砍柴,因此劈起柴来自然得心应手,斧落柴开,很是利索。

恰在此时,清华长老在不远处悄悄观察着张少飞,而他浑然不觉,挥斧不止。

清华长老走了过来,叫道:“张少飞!”

张少飞转头见是长老,赶紧跪下顶礼。

清华长老趁四周无人,便问:“张少飞,你已来寺里一个多月了,过得怎么样?”

张少飞回答:“挺好,长老。”

清华长老沉吟了一会,才说:“你刚来那天,我有意难为你,还斥骂你,你是不是觉得老纳对你太刻薄了?”

“长老能收留我在寺院里修行,待我恩重如山,弟子终身难以报答。”张少飞感动地说。

清华长老道:“其实,一见面,你对佛性的论述,就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那天,老纳本想好好和你谈谈,但不知为什么,你的师兄们好像不太欢迎你。我怕祸从口出,将来对你不利,因此就故意训斥了你一顿。”

张少飞说:“弟子明白,所以,自从到寺里,我一直躲在后院,没有必要绝不走到前面,也不与师兄们打交道,一来不给长老添麻烦,二来省得师兄们产生误会。”

张少飞搬来一根木头墩子,用袖子擦了擦,扶清华长老坐下。

清华长老慈祥地望着张少飞,徐徐说道:“老纳虽然很少到后院,可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你的一行一动,我都知道。对你的吃苦耐劳,我非常满意。你知道吗?老纳是有意让你干杂活的。”

张少飞点点头:“法如二师兄和我说过,打杂,是初进寺庙、准备出家的行者的初步功课。其实,我觉得,干活也是一种简单的修行方法,而且是福慧双修。出家人没有钱财布施,每天干活,用劳动来布施,就是修福、修供养。再就是干杂活的规矩多,这个不叫看,那个不准听,只能一心一意干活,不和外界接触,六根都给堵起来,收摄起来,心也就能定下来,清净下来。心清净,烦恼轻,智慧增。”

清华长老含笑点头,很满意张少飞的回答。

清华长老摸摸他被汗水浸湿的僧衣,关切地说:“别下死力气,要注意休息。身体虽然亦是虚幻的东西,但我们要借假修真,所以,也别太辛苦了。”

张少飞边擦汗边说:“长老,我不觉得辛苦。”

清华长老疼爱地望着张少飞,说:“辛苦就是辛苦,出家人不打诳语。一天到晚干个不停,又都是重活,看你浑身都被汗湿透了,能不辛苦吗!”

“法如二师兄说过,学佛之人,应该效仿我佛,刺血、析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才会有大成就。他还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张少飞向着清华长老,重复着法如对他说过的话。

清华长老点点头:“法如是一个意志极为坚强的人。他初来东禅寺,很是吃了一些苦头。噢,法如还是一个内心十分清高的人,不大关心佛法以外的事情,难得他对你一片热心!”

“法如二师兄时常关照我。”

“你是不是像其他师兄弟一样,极为佩服法如?是不是也认为法如说的每一句话都十分正确?”清华长老转了一个角度,问张少飞。

张少飞点点头又摇摇头,然后说道:“二师兄人品我真的十分敬佩,他坚强的意志力,更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在对待苦行的态度上,我的心思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清华长老似乎很感兴趣,追问:“你说说看,有什么不一样?”

张少飞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法如二师兄是为了磨炼意志、锻炼自己而找苦吃,所以,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感到很辛苦,只不过咬牙坚持罢了。而我,在做苦工、干重活的时候,真没有感到什么辛苦,反而是一种享受。”

清华长老一笑:“一样的粗活,为什么他苦、你乐?”

张少飞认真地说:“法如二师兄知道自己在吃苦,所以心里就很苦。而我觉得干活就是干活,干活是一种生活需要,所以心里就很享受,自然也就很快乐,哪里还会觉得辛苦?我在邱县山中打柴时,经常遇到一些喜爱登山的人。在我们局外人看来,他很辛苦,而且还非常危险。而他们因为喜爱登山,所以感受到的不但不是辛苦,反而是极大的乐趣。”

清华长老点头称是:“很好,很好,你已经趣入了禅机。”

张少飞被清华长老称赞,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低声道:“我说的都是一些粗浅的见解,长老别见笑。”

“你能领悟到心的主观性,能充分调动心的妙用,真的很不错了。”

清华长老捡起张少飞劈开的木柴看了看,问:“我看你劈柴时,斧落柴裂,很少劈第二斧,是什么原故?”

张少飞随口说道:“我在家时便以打柴为生,熟能生巧吧。”

清华长老紧接着问:“巧从何来?”

张少飞摇摇头,老老实实说:“没想过。”

清华长老拿起几根木柴,指给张少飞:“你看,你每一斧都不离木纹的症结之处,这就是外力插入的契合点。”

清华长老摆好一截圆木,说事也说禅:“看准契机,单刀直入,无明结为之顿开!”话完斧落,圆木裂成两半。

张少飞拿起清华长老劈开的木柴看看,惊喜地:“哇,真利索!长老,你也劈过柴?”

清华长老摇摇头:“不是我劈过柴,而是我会劈柴。”

张少飞似懂非懂地望着清华长老,想听他解释。

清华长老反而问张少飞:“你在家时劈柴,来到东禅寺还是劈柴。与其在这里劈,不如在家中劈,何必要艰难跋涉几千里呢?”

张少飞一头雾水,不知清华长老究竟想传达什么禅机,只好求清华长老:“弟子愚笨,请长老明示。”

清华长老说:“张少飞,你应该知道,因为你是为学佛而来,所以,此柴非彼柴。这就是发心不同,道则不同,果便不同。”

张少飞摇摇头:“弟子还是不明白。”

清华长老正色说道:“自从佛陀把正法眼藏传给初祖迦叶尊者,至今已一千多年,历经32代。这中间求法者众多,但得道的人却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你现在在寺里打杂看似与学佛、修禅无关。而实际上,禅,无形无相,不可言说。禅在哪里?就在飞花、落叶、针头、线脑当中,就在劈柴、挑水、舂米、扫地当中,就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里面。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啊!关键是我们要有一颗灵明不昧的禅慧之心,时时刻刻去体验、去领会。你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吧!”

清华长老一席话,如惊雷贯耳,震醒千年梦幻;似醍醐灌顶,心窍为之顿开,在张少飞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在邱县山中打柴之时所悟到的东西,就是禅啊!他不胜欢喜,情不自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十分激动地喃喃道:“谢谢长老点拨,谢谢长老大恩大德,谢谢师父……”

无人应承。张少飞抬起头,清华长老早已走远。

斜阳洒金,风舞桃花。

风儿吹拂着清华长老的僧衣,飘落的桃花瓣在他四周飞旋。夕阳的余辉笼罩着他的身影,他浑身好像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