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4章 娓娓道来

书名:落难情缘 作者:洪门十一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各位善知识,老讷一口气讲了那么多,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或疑问的,可提出来……”六祖惠能大师话音刚落,只见人众中有一个生得眉青目秀,书生模样的青年举手说:“六祖惠能大师,小生有一问题想请教。”

六祖惠能大师扬手道:“请讲。”

“谢六祖惠能大师!”那人道过谢后,问道:“恕小生孤陋寡闻,刚才师祖说的《维摩诘经》中的主人维摩诘,是那方人士也?”

六祖惠能大师道:“《维摩诘经》,是印度的一个富翁,叫维摩诘,家有万贯,奴婢成群。”

“哦,原来是佛国印度的一个富翁。万分感谢师祖解答。”那个书生满怀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接着,六祖惠能大师娓娓动听地介绍起维摩诘来——

维摩诘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为诸大菩萨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亲证平等实相;见得一切众生心源,具足恒沙烦恼,无量功德。故起方便教化,使一切众生,除烦恼,显心源上之功德。然其为模范与标准者,须依已除已显之佛。起广大心,证如实相,则能依佛功德为功德也。

有一次,他因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

佛陀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

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出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为法身大士。

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

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

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善思童子还在襁褓中时,即能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佛陀曾至毘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

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

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

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所以,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他奉行菩萨道,为度化声闻二乘人配合文殊菩萨以及本师释迦牟尼佛,运用权巧方便,乃至示现生平,而由佛陀弟子、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的探病过程,凸显维摩居士悲智双运的菩萨道精神。

他往来于各阶层,经商讲信用,甚至出入各种声色场所,随缘度众,也都是为了要宣扬大乘佛教的教义。他教导娑婆众生,当下照见心灵净土,创造美好世界;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强调“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不证涅盘”的不二法门,提供修行人治病的妙药良方。

六祖惠能大师恭敬地对维摩诘作了一番简介后,慈祥的目光停落在渴求教化道的众生之中。

这时,在人丛之中,有一个当官模样的人,朗声道:“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但是近年来,唐朝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各种战乱连绵不断,宫廷政变,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是有目共睹,尽人皆知的。”神会忍不住插了一句。

“请容老夫说完。”那人瞪了神会一眼,很显然,他十分不愿意有人打断他的话,他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后生仔是他崇拜的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弟神会。

神会见状,连忙拱手道歉说:“刚才多有得罪,诚望大人有大量,不与一般之人计较,小僧这厢陪不是了。”

那人见眼前态度诚恳,又自称小僧,好像己悟到了几分,也连忙拱手还礼:“不必如此,老夫平常说话,只是不愿意有人打断,仅此而已。请不必放在心上。”

“难得大人雅量,还请您继续。”神会伸出手,优雅地作了一“请”的手势。

那人脸带微笑,“好。”

那人说,“历史不再平静,昔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战乱中已经很难找寻。远古的明月虽然还高高挂在天空,而大地山川已改,唐人记忆之中昔日的牧童吹箫暮霭里,浣妇搓衣山溪旁之悠闲的田园生活,早已被动荡的战乱所代替。尤其是朝廷那班文武大臣,个个生活得这般紧张,那般压抑……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而安定的太平盛世。但明争暗斗使人们的善意越来越小,每个大臣承受的生存压力于是越来越大。面对压力,皇上,文武大臣……”

那人说了一通当朝动荡政局后,提出了一个颇为忧国忧民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如同拯救地球一样的宏观难题的出路在哪里呢?有识人士把目光转向了佛教,转向了禅宗文化。”

那个人说到这里,疑惑地望着六祖惠能大师,不置可否地:“能否?”

“都司张提的问题提的好!”其实,刚才那个人一开口,六祖惠能大师就认出了他是洞口都司张中昌。

六祖惠能大师接着他的话题,“套用刚才张大人的话题,这如同拯救地球者提出‘只有一个地球’一样,我们是否可以套用说‘只有一个大唐’,那就是使我们生存的和的每一段最微小的时间都充满和谐和欢乐,这等于问,有没有办法使污染的河水重新变得洁净呢?”六祖惠能大师说到这里,如炬的目光向众人扫视着……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